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梦回沉默的荣耀 > 第86章 传递“空军部署”

梦回沉默的荣耀 第86章 传递“空军部署”

作者:川岛的苏未央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2 13:06:00

谷正文的阴影,如同一只无形而冰冷的巨手,扼住了我们的咽喉。参谋本部内外,那种被严密监视的窒息感无处不在。空气中弥漫着一种令人不安的寂静,仿佛暴风雨前短暂的死寂。我和老师吴石都清楚,在这种高压态势下,任何轻举妄动都可能招致灭顶之灾。我们果断进入了最深的蛰伏状态,切断了与“老郑”蔡孝乾那条危险线路的一切联系,将所有非核心活动降至冰点。

然而,蛰伏并不意味着无所作为。情报工作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在敌人疯狂搜捕、内部隐患未除的险恶环境中,如何安全、有效地将已获取的重要情报送出去,成为摆在我们面前最严峻的挑战。“舟山防御图”这份重磅情报,因体积和敏感性,在目前风声鹤唳的情况下,通过常规渠道传递的风险已高到无法承受。我们必须等待一个绝对安全的时机,或者寻找一条前所未有的特殊通道。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完全停止了情报传递。一些时效性强、体积小、但同样具有重要价值的情报,仍需设法送出,既能保持与上级的联络,也能让“老家”及时了解敌情变化。

机会出现在一次关于东南沿海防空作战协调的高级会议上。这次会议级别很高,由陈诚主持,空军总司令周至柔、参谋本部相关主管(包括老师吴石)以及美军顾问团代表参加,主要研讨如何整合有限的空军力量,应对可能来自大陆的空袭。

会议持续了整个上午。老师作为分管作战的参谋次长,在会上做了重要发言,从战略层面分析了防空体系的薄弱环节。而空军总司令周至柔的汇报,则提供了大量具体而微的数据,包括各型战机的现役数量、可出动率、主要部署机场、日常战备巡逻范围、以及——最关键的——因零件短缺、维护不善导致的各类战机居高不下的故障率和平均无故障飞行时间。

老师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些信息的巨大价值。周至柔的本意可能是诉苦,希望争取更多美援和预算,但在他滔滔不绝的抱怨和展示的图表中,清晰地勾勒出台湾空军“外强中干”的真实面貌:机型老旧,数量有限,战备水平低下,有效作战能力大打折扣。这份情报,对于“老家”准确评估台湾的防空实力,制定未来的作战计划,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会议结束后,老师回到办公室,面色如常地处理其他公务。直到下午下班前,办公室里只剩下我们两人时,他才低声对我(聂曦)说:“今天周总司令的汇报,数据很关键。特别是故障率部分,你记下了多少?”

“主要数据都记下了,”我低声回答,得益于穿越带来的记忆强化和刻意训练,我对数字和关键信息有过耳不忘的能力,“包括F-84G、F-86F的现存架数、可出动率,以及p-51、b-25等老式机型的故障频发情况。”

“好。”老师赞许地点点头,“整理出一份简要报告,突出其装备老旧、维护不力、有效战力虚弱的要点。这份情报体积小,价值却不低,可以尝试通过‘密使1号’的紧急备用渠道送出去,试探一下当前环境下渠道是否还通畅。”

我心中一凛。“密使1号”是我们手中最后一张、也是风险最高的王牌。启用它,意味着巨大的暴露风险。但在目前所有常规和备用线路都已中断或不敢使用的情况下,这似乎是唯一的选择。

“老师,风险是否太大?谷正文的人可能正盯着所有异常的信息流动。”我提出担忧。

“风险确实存在。”老师目光深邃,“但这份情报有时效性。而且,我们需要知道‘密使1号’这条线是否还安全。如果连这条最隐秘的线都被破坏了,那我们的处境就真的危如累卵了。这是一次试探,也是一次必要的冒险。你亲自操作,用最简短的密语,选择最安全的时间和地点。”

“明白!”我深知此举的意义。这既是一次情报传递,更是一次对自身生存环境的火力侦察。

当晚,我没有直接回寓所,而是以“拜访一位旧日同窗”为借口,在市区绕了许久,反复确认安全后,潜入了一条早已勘察好的、位于旧城区的死胡同。胡同尽头有一个废弃的邮筒,这是我们与“密使1号”单线联系的最高级别“死信箱”之一,非到万不得已,绝不启用。

夜色深沉,四周寂静无声。我像幽灵一样贴近邮筒,用特制工具迅速撬开底部一个极其隐蔽的活板,将用最小号字体密写、卷成细卷、密封在防水胶管内的情报塞了进去。整个过程不到十秒。我迅速恢复原状,不留痕迹地撤离,再次消失在错综复杂的小巷中。

接下来的两天,是在焦灼的等待中度过的。每一次电话铃声,每一次敲门声,都让我和老师的心提到嗓子眼。我们照常工作、生活,但神经却像绷紧的弓弦。

第三天夜里,按照约定,是接收确认信号的时间。我守在书房那台经过改造、能接收特定微弱信号的收音机旁,小心翼翼地调节着旋钮。杂音很大,几乎掩盖了一切。就在我几乎要放弃希望时,一阵极其微弱、断断续续的特定旋律(一段经过伪装的民歌片段)穿透了干扰,传入耳中!

是安全信号!情报已安全送达!

我几乎要跳起来,强压住激动,向一旁看似平静看书、实则密切关注着的老师点了点头。老师合上书,长长地、无声地舒了一口气,紧绷的脸上露出一丝难以察觉的释然。

成功了!“密使1号”渠道依然有效!这无疑是在黑暗中看到的一线曙光。它不仅意味着这份关于空军虚实的宝贵情报已顺利送出,更意味着我们手中还握有一条在关键时刻可能救命的通道。

然而,我和老师都清楚,这种成功是脆弱且不可复制的。谷正文的阴影并未散去,反而可能因为我们这次成功的传递而更加警觉。我们必须更加谨慎,像珍惜最后一颗火种一样,保护着这条生命线,等待那个输送“舟山防御图”这枚重磅炸弹的最佳时机。

这次小规模的、试探性的情报传递,如同一场在刀尖上完成的精密手术,短暂地提振了我们的信心,但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所处环境的极端险恶。前方的路,依然布满荆棘,每一步都仍需如履薄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