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万万没想到,竟被古人围观了日常 > 第544章 扬州十日

万万没想到,竟被古人围观了日常 第544章 扬州十日

作者:新玥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2 12:38:46

{#因主人欠钱,一只三岁的狸花猫被法院拍卖#

据了解,该猫仅几个月大时,它的主人财产就被查封,猫咪也一直被法院寄养在宠物店,起拍价500元}

一看到这个视频,各朝代有人在可怜这只猫,也有人在斥责猫的原主人,还有人在议论起拍价格高还是低。

很多百姓是不能理解要花费大价钱买一只猫的,别看起拍价只要五百,但还有喊价环节,价高者得,所以这只猫最后会卖到什么价很难说。

这也是普通百姓理解不了的,养活一家人都够呛,还要花大价钱买一只猫回来养着,这光是想想都不行。

打着络子的妇人感慨道:“唉,果然还是后世好,那些猫啊、狗啊、猪啊的,比咱的日子过得都好啊。”

老汉看了眼在院子大树上懒洋洋睡觉的猫咪说,“咱家这只狸花猫生的小猫崽,送人都没人要,这难道就是同猫不同命。”

......

相比普通百姓,古代的猫奴们倒是不在意价格,单纯觉得小猫很可怜。

陆游眼里都在发光,特别是看到视频里的小猫那么乖巧的样子,心都融化了。

“这个猫主人啊,真是不靠谱,小猫跟着他实在有些惨,希望拍卖的话能给它找一个好主人吧。”

正在打坐的朱厚熜忍不住动了动腿,掀了掀眼皮看视频里的小猫。

作为一个爱猫人士,要是在后世,他也愿意买回来,反正不差钱,可惜不在一个时空,这就无法了。

网上很多网友也对这只猫发表了意见。

【猫:跟着你也是倒了八辈子霉,三岁就坐了两年多的牢,坐完牢还要被卖!!】

各朝人士哭笑不得,小小年纪就坐牢,可不是惨嘛,关键还是被连累的,就没见过这么可怜的猫了。

大户人家的千金怜惜道:“可惜了,我倒是想买下它,但确实办不到。”

不差钱的贵妇人也微微叹息,“如果它能找到一个新主子好好待它,那就苦尽甘来了。”

......

【已经有几百人报名,感觉成交额应该上万】

这个预估的拍卖价,让古代老百姓既惊讶又费解,好吧,他们的确理解不了花大价钱买一只猫。

不缺钱的人没多大感受,只是单纯觉得有人参加拍卖,那小猫就不用继续坐牢了。

【它火了后,不知道拍它的人会不会真心对它,还是为了博取流量、生产网红猫很难说】

老祖宗们一想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人嘛,总会有被利益驱动的。

陆游咬了咬牙,“如果不是真心对待,就不应该参与拍卖,要是一切为了利益,为人可真差劲。”

{扬州十日屠有多惨?}

一看这个标题,清朝皇室的眼前就是一黑。

清朝和民国的人们,倒是有不少知道这些历史的。

虽然多数清朝民众不敢提,但已经起义造反的人可不在乎,纷纷给那些不知情的百姓宣扬这些事情。

对起义军来讲,这也算是一次煽动民众情绪反清的机会。

民国就没人顾忌这些了,特别是扬州百姓,这些历史从没忘记过。

相比清、民这两个时空,前面那些朝代虽然不了解,但已经伸长脖子看视频了。

大晚上的没什么娱乐活动,人们自然可以轻松自在的看视频。

聚在一起聊天的大娘拍了拍大腿,“这扬州十日是什么意思,标题我咋还看不明白哩。”

白净的书生一副思索状,“所谓的十日是指时间吧,是发生了什么大事?”

一地方县令皱着眉头,“屠,屠戮、屠杀,这可不是什么好词啊。”

......

在各朝人士的讨论声中,视频已经开始播了。

{扬州十日,是清兵入关后,发生的历史屠杀事件。

有人专门发帖问过扬州十日有多惨,那到底有多惨呢?

崇祯十七年(1644年),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

第二年清兵南下,包围了扬州城。

当时的明朝兵部尚书史可法,率四千军兵抵御,但坚守十天后,扬州还是被攻陷了。

扬州知府任育民不愿屈服敌军被杀,他的全家老小也被投井而亡。

史可法被俘后慷慨就义。

都督刘肇基率领残部四百来人,和扬州百姓誓死抵抗,结果全军覆没,无人投降}

对这些英勇抗敌的士兵,历朝历代的人是发自内心的尊敬他们。

历代扬州百姓纷纷落泪,有对清兵的愤怒,有对这些保卫扬州城将士的感激。

朱元璋的脸上黑得吓人,马皇后在旁边也没注意,她这心里都难受的紧,拿着手帕擦眼泪。

朱棣一拳打在桌上,“可恨。”

朱厚照更是吵吵着要灭了女真。

特别是崇祯年间

朱由检愧疚的蹲在地上,双手捂住眼睛,眼泪从不由自主落下,“这些将士、这些将士是我们大明的忠臣啊,朕不如他们。”

是的,朱由检觉得自己比不上这些人,自己自缢的行为太过懦弱,偏偏死后还有那么多忠心耿耿的臣民在抗清。

周皇后难受的同时,还一边出言安慰。

王承恩杵在殿外,自己都哭得稀里哗啦。

和明朝人相比,清朝的汉人百姓,对朝廷同样非常不满。

清朝皇帝们看着视频也只能装聋作哑,乾隆虽然想反驳,但也知道自己的反驳在各朝代没用,人家根本听不到,也不见得听他的。

算了,乾隆泄气的想,反正他们大清的名声还有好的吗?

{...清兵攻入扬州城后,清军统帅多铎痛恨扬州百姓的反抗,展开了一场惨绝人寰的屠城。

根据当时的幸存者王秀楚写的《扬州十日记》,这场屠杀整整持续了十天,到处遍布肢体残缺的尸首,死难人数达八十万人。

王秀楚一家原本有10口人,屠杀结束只剩下3人活下来。

也许会有人怀疑当时的扬州有没有八十万人?

实际上在清兵攻城前,还有大量外来人口逃到扬州城避难,以为有城墙可以保护大家,结果却没想到扬州城被攻破了。}

清朝以前的时空,有人在默默垂泪、也有人在高声怒骂。

八十万这个数字,是一条条人命组成的。

也许他们不是明末的扬州百姓,但国破家亡的心情能懂,更何况还是屠城之祸。

历代扬州人眼泪都快流干了,谁能想到他们的家乡会遭遇这番苦难。

很多老人根本无法接受这个事情,身体弱的更是已经晕了过去。

鉴真大师站着的身躯都晃了晃,颤抖着嘴唇却说不出话来。

他出生在广陵江阳,也就是后世的扬州。

旁边的小弟子连忙扶着他,担忧极了,“师父,我扶你去歇歇。”

明朝的君臣百姓,心间都被愤怒占据。

“他们到底还有没有一点良知啊,简直是畜生不如。”

“皇上什么时候攻打女真,我第一个同意。”

......

洪武年间

朱元璋双手胡乱擦了擦脸上的泪,若说城池攻破了,他还能承受住,但哪里知道这帮鞑子不是人,还屠城。

马皇后也侧过身子、轻轻啜泣。

此时的朱标和朱棣其实还蛮担心老头子的,他们对清兵的做法,自然极为愤怒。

建文年间

朱允炆咬紧牙关,他没想到女真竟然如此过分,不过既然如此,那他和燕王之间可以先休战,把女真收拾了。

越想越觉得可行的朱允炆,打算明日上朝就和大臣们说说。

永乐年间

永乐皇帝双眼通红,他感觉不能等了,这次一定要御驾亲征,谁也拦不住他。

明朝的皇帝,只要不是昏的,心情都不好受。

崇祯年间

扬州百姓根本没有睡觉的心思,家家户户或是寻亲访友、或是高声唾骂,城里的官员也没管,他们自己都还气愤呢。

在京城的皇宫内

朱由检感觉心脏被一双大手狠狠揪着,泪水糊一脸。

“如果朕如太祖他们一样有能力,大概大明百姓就不会遭此一劫了。”

周皇后哭得泪眼汪汪,看着旁边的丈夫,上前默默握住对方的手,“皇上,这一世不晚,我们有充足的粮食、百姓们也懂得更多的御寒之法,面对后金,我们一定会赢的。”

朱由检没有说话,只是紧紧回握住妻子的手。

殿外,王承恩抹着眼泪,望着光幕一脸感激,‘系统啊系统,谢谢您,谢谢您的出现,为皇上和大明的未来带来了转机。’

视频还在继续

{除了扬州十日外,与之相关的还有嘉定三屠和江阴八十一日。

嘉定三屠也是发生在1645年,导火索是剃发令的颁布。

清军要求十天内,所有江南百姓必须剃头。

但是,一直以来,汉家百姓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即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怎么可能同意剃发。

这就引发了大规模的反抗。}

清朝之前的朝代,人们忧心忡忡。

又来一个和扬州十日差不多的事件,虽然还没看到具体发生了什么,但直觉只怕也不好。

朱元璋现在对清朝那是老大的恨,“用剃头来羞辱人,你奶奶个腿。”

别等他找到机会,到时候非得和清朝皇帝干一架不可。

朱标已经在进宫的路上了,也顾不了天色已晚,就怕他爹因为这些事情着急上火,出事可咋办。

永乐年间

朱瞻基握了握拳,他知道他皇爷爷的意思,是想自己早点出兵攻打女真,看来这事不能拖太久。

可惜朱瞻基不知道,这次朱棣打算亲自上,他永乐就没怕过谁,仇也是要报的。

已经出发开启大航海的郑和、以及朱高煦、朱高燧兄弟,也不清楚他们皇上\/爹的打算,此时看着光幕上说的明末事件,心情也糟糕得不行。

崇祯年间

从君臣到百姓,全都被悲伤笼罩。

边境的将士们看得很清楚,他们必须守护好这里,一旦女真进来,那势必就是历史上的下场了。

皇宫内的朱由检已经在皇后的安慰下,稳下心神,大明和女真之间,必然是要打的,他不仅仅要打胜仗...

{…嘉定有两位乡绅揭竿而起,聚集起十余万军民反清。

清朝的将领李成栋率兵前来镇压。

嘉定城被攻破,差不多三万人遇害。

几天后,早前侥幸离开嘉定的百姓重新聚集了两千多人,反杀了投降的汉奸。

这次李成栋又率兵前来,杀光了百姓。

二十天后,南明一个将领率兵攻占嘉定,周围百姓纷纷响应,反杀城内的清兵。

结果李成栋又杀了回来,不仅杀了南明将领和其手下士兵,还屠杀了两万多才来嘉定避难的百姓}

各朝百姓一阵阵抽痛,人命啊,数万人的性命,结果在这些人眼里就跟杀鸡一样。

特别是对李成栋,百姓们全都是在问候他家八辈祖宗的。

历朝历代叫这个名字的人,此刻纷纷羞愧不已,恨不得立马就改名,改、必须改,不光是怕被别人骂,他们也感觉很不耻。

李世民看了半天视频,他是真的难受啊,死了那么多百姓。

“太不是东西了,如此做派,谁能不反?”

赵匡胤通过明朝的灭亡想到了他们大宋,有点难兄难弟的心塞。

朱元璋并不想和宋朝当难兄难弟,他现在就想报仇,将敌人宰了才能解心头之恨。

崇祯年间

嘉定百姓哭声震天,骂清兵、骂李成栋,要是罪魁祸首在此,只怕恨不得把他们当场咬死泄愤。

皇宫内

看着皇后担忧的样子,朱由检拍了拍她的手,“朕没事。”

他只知道,这一切早晚要和女真算总账。

周皇后看了看对方的确没事的样子,这才略微松了口气,其实自从知道大明的历史以来,她心里就没安稳过,但也没有放弃和皇上坚守下去的决心。

{江阴八十一日也是发生在1645年,同样是剃发令的背景,江阴发生了反清斗争。

江阴百姓并不想死,但还是选择用自己的行动反抗剃发,在他们看来,剃发受降,羞愧于父母,违背心中大义。

这场战斗持续了八十一天,全城殉国,无人投降,仅有53人活了下来}

各朝代,此刻都显得很沉默。

各朝帝王都没想到明末百姓们这么刚烈,却也叫人刮目相看。

清朝皇帝们已经不关注视频了,知道这几起事件可能会导致被骂,已经不强求了。

明朝人在沉寂过后,心中的仇恨出奇的高。

崇祯年间

边境一带的明军士气高涨,重点还是对女真的怒气憋不住了,当即就有将领建议,趁士兵们此刻情绪上头,趁机去偷袭一波。

孙承宗是赞同的,皇上之前已经告知他们了,边境如何打,由他们全权做主。

想了想,孙承宗安排一个副将带着一队人马去偷袭,重点是搞破坏,出气为主。

至于江阴地区,男女老少悲痛不已,不少大夫都顾不上休息了,纷纷开门看诊,有很多体弱的人太悲伤厥了过去。

“快快快,把老夫的银针拿来,必须施针。”

孩子们不太懂,但看到长辈们都哭了,也都不知所措的哭起来。

这一晚,从扬州到嘉定、再到江阴,没人能安然睡下了。

甚至还有不少这几个地方的儿郎萌生出当兵的念头,想要去到战场报仇雪恨。

远在深山老林躲着的李自成“呸”了一声,“他娘的”,如果知道历史会如何发展,他指定和朝廷军联手,先把鞑子灭了再说。

不过这一世大概是没机会了,他都成了朝廷的通缉犯。

皇宫内

朱由检撩开袍子,双膝跪地,冲着天际盈盈一拜,“朕向天起誓、向先祖起誓,定将守护好江山,不让百姓受苦。”

说完,朱由检站起身来冲着殿外喊道:“王承恩,笔墨伺候。”

他要向天下人告知灭女真的决心,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民间力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