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万万没想到,竟被古人围观了日常 > 第536章 鬼谷子

万万没想到,竟被古人围观了日常 第536章 鬼谷子

作者:新玥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2 12:38:46

{徐达和常遇春谁更厉害?}

朱标:??

朱棣:。。。

两个女婿看着这个标题,脑袋都放空了。

太子妃常氏和燕王妃徐氏这两人,都很无奈,她们是懂后世人的无聊的。

朱元璋嘴角一抽,叹了口气,背着手转头就找马皇后聊天喝茶去。

“唉,若他俩还活着,只怕会想要较量一番吧。”

现代时空

刘晓希想了想说道:“两个都是明朝初期的重要将领,各有所长。”

说完,就滑到了下一个内容。

朱元璋:...

他还以为要好好分析这两人呢。

常氏觉得挺好的,真要把人放在一起比较,万一别人不舒服呢?也挺麻烦。

恰巧,燕王妃徐氏也是这样想的,只要在自己心里,父亲最厉害就够了。

恰好这时,刘晓希点开了下一篇帖子,明显对这个更感兴趣。

{家门口那些奇怪的符号}

什么奇怪的符号,祖辈们不清楚。

他们这么久以来,也没看到刘晓希家门口没有什么奇怪符号,所以这自然不会是后世人建房子弄的。

果然随着他们的目光往帖子上看,他们的猜测是对的,而且更出乎意料。

比如帖子上就说了,家门口有画着菱形标志,代表这是一个空房子;

被人画了个x,就表示计划行动;

被画了三角形,就表示单身女性;

画了,就意味着房主人是个穷光蛋;

画了三个圈圈,就是最佳目标;

每一种标记都有一个解释,给祖辈们都惊讶了。

老祖宗们也没想到小偷手段层出不穷,后世的小偷竟然搞出了那么多业内符号。

一时间,到处都是百姓们骂人的声音。

本来都是普通人家,没人希望家里招贼惦记。

一个上个月才被小偷光顾的人家,一大娘站在大门口,双手叉腰怒骂,“呸,这些不学好的狗东西,杀千刀的,不干人事,就知道小偷小摸,也不怕天打雷劈。”

杂货铺东家无不庆幸的说,“前段时间我关上铺子回老家,铺子就被小偷惦记上了,幸好当时铺子里没放钱,不然也要损失一大笔。”

书院里,中年夫子一副痛心疾首的模样,“唉,你说说后世的教育都那么好了,还有人选择不务正业、偷鸡摸狗,简直是祖宗的脸都丢尽了。”

青年衙役皱了皱眉,“我猜应该也不是所有小偷都用这些符号,他们私下也会自己制定标记,不会都遵从这些。”

......

百姓们聊着天的功夫,心里也升起了戒备心,不少人还检查了一下自家有没有出现特别的标记。

在普通人家,养的鸡鸭猪这些牲畜,那都是重要财产,可不就担心被偷嘛。

而且即便被偷了几只鸡,也不可能去报官,又没办法抓住贼人,百姓只能自认倒霉,现在被光幕一提醒,大家都警觉了。

一些村子,德高望重的族老们也有安排人巡逻,不过都是以青少年为主,少年腿脚好、跑得快,遇到事能及时通知,至于中青年的长辈们,地里的活需要人,忙的走不开。

县太爷,想管也没办法,他们衙门才多少人?况且小偷这种职业自古就有,不可能杜绝,也只能让民众多加小心保管财物。

大户人家的担忧相对少很多,家里人多,家丁也多,小偷一般也不敢上门,不过也不一定,最担心的还是强盗土匪,那就不光是偷东西了,而是杀人放火都敢做。

想到这里,不少当家人也让人多注意家门口的情况,小心驶得万年船,总比着了道好。

{鬼谷子是真实存在过的吗?}

‘鬼谷子’这个名儿,各朝代听说过的人也不少。

虽然不明白后世人为什么会怀疑鬼谷子的真实性,但唐宋元明清这些朝代,还是有不少人认为他是存在的。

茶馆大堂内,一身长衫的文人斟酌着说,“根据史记的相关记载,张仪、苏秦都是他的学生,所以肯定是有鬼谷子的。”

“鬼谷子肯定是有”,少年对此还做出了解释,“他可是纵横家鼻祖。”

百姓们不免猜测,“难道是时代太久远,后世人都怀疑真实性了?”

......

比起秦汉后面这些朝代,战国时期知道鬼谷子的人不少。

诸子百家对各家子弟不说了如指掌,但知道的绝对比后世的人多得多。

墨子眨了眨眼,一乐,他要不去找鬼谷子聊聊,谁让这家伙隐居隐得在后世人眼里都存疑了。

纵横家的谋士们也都出声反驳,他们的祖师爷自然是存在的,要是不存在,那纵横家又是谁创立的?这不瞎胡闹嘛。

张仪不开心,“老师只是喜欢避世,就像后世说的喜欢隐居而已。”

苏秦倒是没有太意外,后世人怀疑无非就是几个原因,要么就是因为老师太厉害,所以怀疑这样的人存不存在;要么就是因为老师不爱凑热闹,相关记载也少,这才导致后人怀疑。

一个幽静的山谷中,有一位一身短打装扮的老者正在采药,虽然头发胡子都斑白了,但那矫健的步伐一点看不出年迈的样子。

各时空是什么反应,刘晓希不知道,她一伸手就点开了这篇帖子。

{鬼谷子,也叫王诩,是纵横家的鼻祖。

这位老先生的出身比较传奇,能力也比较传奇。

据说他住在东周阳城的一个山谷中,山谷里草木茂盛、鬼火幽幽,深不可测,一般人都避而远之,因此得名鬼谷岭。

鬼谷子就在谷中隐居,看书、修道,不和世人往来。

老先生也有不少弟子,比如知名的张仪、苏秦都是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家、纵横家。}

百姓们看得津津有味,但也有不少疑问,比如为什么鬼谷子要选一个这样的地方隐居?为什么能力那么厉害?师从何处?到底是真那么厉害、还是夸张了?

镖师不关心别的,只对武学感兴趣,“这会不会就是高人风范,隐士高人的形象。”

有读书人不相信,“我觉得鬼谷子应该没有传说中的厉害,只是年代久,越传越邪门。”

少女们单纯的好奇,“鬼谷子一个人隐居山林都不害怕吗,山里那么多野兽。”

......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也少不了对鬼谷子的讨论。

孔子边看边点头,他以前都不知道鬼谷子这个人,想来是后辈了。

墨子有点纠结,他现在手头上的研究离不开人,但他又想去看看鬼谷子,毕竟算下来,两人好久没见面了,又不像后世,一个电话就能联系上。

“要是有人能代替我干活就好了,”说着墨子又摇摇头,“研究这种事情没人可以代替,即便是后世的机器人也不行。”

纵横家的子弟们,现在也没闲着,都准备多弄些证据留下来,免得后世人会怀疑他们师祖的存在。

鬼谷子就不操心这些了,采着药的功夫,时不时抬头看眼光幕,看到两个弟子在历史上留名后,心情肉眼可见的好。

张仪呢,他正记载着当年跟随老师学习的那些往事,希望这些内容流传到后世,能成为证明老师存在过的证据。

{根据史书上的记载,鬼谷子是存在过的。

在史记中的苏秦和张仪列传中,就记载了这两人都是鬼谷子的弟子,这就是最权威的文献证明。

只是现在有部分人争议的焦点在于,鬼谷子精通纵横、兵法等领域的描述过于夸张,简直是十项全能,仿佛就没有他不会的。

因此就有猜测鬼谷子的形象是集体纵横家智慧象征。}

各时空的人们都陷入了争议。

“其实我认为后世人说的也挺有道理,鬼谷子再厉害,他不可能什么都会吧,而且一个人隐居在深山中,都不会害怕吗?”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鬼谷子厉害,不就正好说明他的经历传奇,可能得到了什么奇遇,得到了仙人点化什么的。”

“史记的内容一般不会有假,我相信太史公的记载。”

......

孔子倒是倾向于鬼谷子是真的,只不过时代久,形象也越来越靠近传奇。

可惜了,他们不是一个时空的人。

墨子想了想,准备让弟子去找鬼谷子一趟,问个好,他们已经好久没见过了,自己走不开,不如邀请他来,正好看看自己的变化。

被惦记的鬼谷子,采药结束正往自己的山洞走。

他也不知道几千年过去,自己的形象被传成什么样子了,但也能猜到些许,语气谦虚极了。

“我只是一个普通人罢了,哪有那么厉害。”

......

{另外,张仪、苏秦、庞涓都是鬼谷子的弟子。

张仪和苏秦的活动年代相差2、30年;

张仪和庞涓生活的时间跨度超过70年;

庞涓和苏秦的时间跨度差56年。

他们还都是鬼谷子的弟子,这就意味着鬼谷子的年纪超过百岁,和战国时代的人均寿命不太符合…

或许历史上真有鬼谷子这个人,只是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夸张而已}

百姓们还是比较赞同这个说法的,大家也就是看个乐呵,至于鬼谷子真实情况如何,以后肯定会有更多资料流传下来。

“如果鬼谷子是个得道之人,那不管是实力还是寿命都说得通了。”

“据说老子不也活了一百来岁,要是知道怎么养生,活得久也不是不可能的吧。”

......

鬼谷子捋了捋胡子,失笑的摇摇头,回到山洞继续打坐去了。

至于纵横家的子弟,还在为他们的祖师爷的存在留证据呢。

{历史上那些超过三个朝代的人}

各朝人士一点都不意外,经历过三朝的人虽然少,但不是没有。

别的不说,就那个清朝末帝,各朝代都是知道的,这就是一个例子。

{历史上,有不少经历过三朝的人,这些人见证了朝代更迭。

比如汉高祖刘邦,他出生于战国末期,年轻时正好遇到秦朝统一天下,还担任起了泗水亭长。

秦末大乱,刘邦响应了陈胜吴广起义,又和项羽楚汉相争,最终建立汉朝}

刘邦嘿嘿一乐,他就知道有自己。

“从战国末年到秦,再到如今,朕也是历经三朝的老人了啊。”

刘太公斜瞅了眼儿子,语气有些自豪,“你爹我,那不是比你还厉害。”

刘邦耸了耸肩,老爷子这话的确在理,他爹也是三朝老人。

各朝代的人们对刘邦上榜也不意外,之前多少了解过一点。

{汉光武帝刘秀也历经三朝,他出生在西汉末年,等到王莽篡汉建立新朝,刘秀和他兄长起兵,最终刘秀平定各路割据势力,恢复汉室统治。

孙权的一生也一样,从东汉末年,到曹魏建立,孙权先接受了吴王的封号,等时机成熟,又建立了吴国。

隋文帝杨坚出生在西魏,北周取代西魏后,杨坚大权在握,此后取代了周静帝,建立隋朝}

光幕下

边看光幕的同时,各朝人士还边补充。

饱读诗书的书生说道:“应该有唐高祖李渊吧,我看是少不了他。”

某学渣踊跃的开口,“我知道,宋太祖赵匡胤应该也算。”

“我说一个郭威,他出生在唐朝末年,”明朝一少年边说边掰着手指数,“经历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都五朝了。”

......

相比吃瓜群众的热情,被提及的几人反应不一。

刘秀是比较惊讶那种,虽然自己觉得不算,只是恢复了统治而已,但显然后世的区分方式不太一样。

曹操脸色很臭,明显是因为孙权建国这事,“孙十万啊孙十万,果然奸诈。”

被曹老板吐槽的孙权,挑了挑眉,其实他感觉自己心态还稳,因为不管是曹操还是刘备这两个老对手,历史上都比他死得早。

杨坚并不意外自己被提到,说起来都怪杨广那不孝子,要是大隋国祚长,现在就不会被提及了。

{...还有唐高祖李渊,郭威、刘知远等都是经历过三朝及以上的人。

除了这些帝王,比如历史上知名的十朝元老冯道,他经历了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朝,先后效力了十代君王。

武当派创始人张三丰,他出生在南宋末年,经历了元朝,明朝建立后,他还劝蜀王朱椿入道,朱元璋、朱棣这父子俩在位期间,都没找到他人}

冯道这人,宋元明清的大臣们没有不知道的,实在太出名了,自然也是因为他这历经了好几朝的原因。

汉唐的大臣们对冯道也是佩服的不行,这家伙要是没点手段,他们也不相信,在十个皇帝手下当差过,就说服不服吧。

百姓们都对冯道好奇得不行,相比之下,张三丰的影响力都减弱了。

张三丰也不在意,只是还有些微微诧异,想到皇帝在找他,他还是继续乱串吧。

皇宫内

朱元璋抿着嘴,朱椿竟然被张三丰看上了?

再怎么说,朱元璋也不愿意儿子跟张三丰去入道,“不行不行。”

郭惠妃也不愿意,“我儿子好好的,没事去入道做什么。”

永乐年间

想到张三丰,朱棣还挺郁闷,主要是这人太漂浮不定,踪迹难寻。

现代时空

看完这个帖子,刘晓希看了下时间,还有三个多小时才能到武汉。

现在副驾驶上坐着的是刘晓成,开车的人已经换成了刘爸爸。

刘妈妈则是在睡觉。

无聊的看了会儿窗外的风景,刘晓希打开平板,找到一部名为《大国外交》的纪录片。

纪录片一共六集,能让祖辈们全方位了解这些年华夏的外交布局。

各朝人士也明白这一点,从古代使节到近代外交家,都把手里的事情放一放,把精力先放在纪录片上。

帝王们也不急于手头上的事物,还是先看纪录片要紧,后世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都深深吸引他们,这外交就是其中一项。

虽然后世的外交不见得适合他们时代,但多了解一点也能拓展知识面。

如今在光幕的影响下,民智渐开,以前的愚民手段必须进行调整,这是历代王朝有眼睛的政治家都能看出来的事情。

随着纪录片的播放,世人都沉浸了进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