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万万没想到,竟被古人围观了日常 > 第493章 古代皇帝中,谁会在现代混得开

看完了上个话题,除了雍正和他的大臣们有得忙外,其他人倒是在看到新帖子后,逐渐止住了对清朝的谈资。

{当古代皇帝以普通人的身份在现代生活,谁能混得最好?}

帝王们看着这个和他们有关的内容,如今已经不惊讶了,感兴趣就看几眼,不感兴趣就继续忙着手上的事情。

至于民间,百姓们给出的答案也不尽相同。

不过虽然历史上几百个皇帝,但除了那些出名的外,多少小透明皇帝都被忽略了。

{网友一:刘邦和朱元璋这两人,前一个厚黑学鼻祖,后一个草根逆袭皇帝。

给我的感觉就是,不管他们被放在哪儿,都能混得开、混得好}

各朝代,赞同的人不少,这两个皇帝是什么情况,基本上大家都有所了解。

唐朝一个小兵说道:“朱元璋肯定没问题吧,他经历那么丰富。”

宋朝一文人表示,“刘邦的性格注定了他和谁都能打成一片,这混江湖肯定是小事一桩。”

清朝一商人也说,“相比起那些自小在宫闱长大的皇帝,这两位开国皇帝,见识过的三教九流可多多了。”

......

汉高祖时期

刘邦有些摸不着头脑,“朕还是什么厚黑学鼻祖啊。”

厚黑学是什么意思,虽然他不清楚,但多少能猜到点意思。

想到几个儿子,刘邦觉得自己得教教他们些本事。

刘盈这几兄弟也只能硬着头皮听,人与人不同,真不见得能学到他爹那番为人处事的风范。

洪武年间

朱元璋呢,被后世人这么说,心里还蛮高兴的,“别的不论,咱想要混得开还不容易?是不是妹子。”

马皇后也赞成这话,“是啊,虽然以前的日子难过,但的确积累了众多民间的经验。”

......

{网友二:感觉是刘备。

想想三国那个时代,最看重出身,刘备能从卖草鞋变成帝王,这白手起家的本事也是一流的}

各时空,有人赞同,也有人反驳。

但多数百姓还是认同的,这要说卖草鞋嘛,大家也能做,但当皇帝,多数人连想都不敢想。

东汉末年

曹操抿了一口杯中酒后说道:“说的不错,刘备要是在后世卖草鞋,光凭他的名气,自然有人捧场,做大做强是容易。”

也就是刘备不知道曹操这么说,不然肯定要表示让曹老板去后世代言头痛药,生意肯定差不了。

孙权不否认刘备称帝是有点本事,但在几百帝王中排第一的话,他可不觉得。

益州这头

听着一众兄弟打趣的话,刘备谦虚的抬了抬手,“后世人看得起我罢了,真到后世,能混得风生水起的,终究还是高祖之流。”

荀彧出言反驳,“主公自谦了,不是谁都能让众多豪杰拥护您,单凭这点,比不上你的人多了。”

张飞也大嗓门的说道:“对啊大哥,比起曹操和孙权,你受的苦可太多了。”

诸葛亮笑得很温和,“说不定主公到了后世,也一样可以成就一番事业...”

......

{网友三:李煜和赵佶这种有才艺的,想来日子会过得相当滋润,能靠书画写诗词活得不错}

这条评论,看得李煜的心情明显雀跃了,“真的吗,写词作的确是我的专长了。”

小周氏撩起眸子看了一眼李煜,又奄奄的,“即便真的如此,但如今也去不了后世,也没办法赚到钱。”

李煜闻言,笑容逐渐淡了下来,“夫人,我们如今的日子也不差,祖上的积蓄不少,够我们用的。”

小周氏却有些委屈的带上了哭腔,“你明知我喜欢享受,以前都有金线装饰墙壁,有宝石镶嵌窗户...,如今这日子,哪还能跟以前一样?”

这从简入奢容易,从奢入简难,不再是王后,生活水平下一大截,小周氏也感觉委屈。

李煜也没办法,只能让妻子不要再大手大脚,他总不能去卖诗词吧?以前是国君,现在也是郡公的身份,面子还要不要了?

这两口子因为生活质量的问题有得闹,赵佶这边就比较安逸一些。

虽然自己不适合当皇帝吧,但自己的艺术成就能得到后世人的认可,他是高兴的。

{网友四:反正嬴政、刘彻、李世民这类就不好说了,也许能成为大老板,但也有可能早早就犯事进去了。}

各时空被逗笑的人不少,对这三人,不确定因素的确多,能不能遵纪守法还是问题。

龙凤猪这三就真的齐齐哑然。

秦朝

扶苏有些不确定的看向他爹,本来这次也是来和他爹商量政务的,但一想到万一他父皇有机会去后世,不小心犯法被关进大牢可怎么办?他还能去后世捞人?

想到这里,扶苏有些犹犹豫豫、吞吞吐吐的叮嘱,“父皇,以后要是你去后世的话,一定要遵守后世的法律法规...”

嬴政:...

他在儿子心里有这么不靠谱吗?

汉朝

刘邦想到刘彻这个重孙,也免不了嘀咕,“这犯罪的概率有点高啊。”

也就是刘彻不知道祖宗这样吐槽他,不过他现在也挺无语的,“朕不傻,新到一个陌生环境,肯定会警惕,打探好一切情况再行动。”

唐朝

李元吉还真巴不得李世民在后世犯了罪,被抓起来的好,至于李世民在后世摇身一变成功人士,他选择性拒绝这种结果。

越想越高兴,笑得格外大声。

齐王府的下人们心里唉声叹气,齐王又疯了啊。

贞观年间

李世民一本正经的摆手表示,“朕不可能犯事,都知道后世的情况了,去了也是做个遵纪守法的人。”

长孙皇后被这话逗笑了,她家陛下还真是小孩子心性呢。

现代时空

看到这里,刘晓希免不了思索起来,因为这也提醒到她了,以后肯定会有其他古人来,要是真的有人在后世不小心触犯法律,那怎么办?

比如不小心杀了个野生动物,这可能性还蛮大。

而且老祖宗们去蹲局子,她还真不见得能把人捞出来。

不行,她得时刻监督着才行。

一边想着,她也没忘记点开下一个内容。

{如果太后怀孕了,该怎么办}

别看这个话题看起来荒唐,但很多人都想到了秦始皇的母亲赵姬。

嬴政自然也有了不好的回忆,但还是克制住了情绪。

扶苏也不可避免的想到了他奶奶。

小心的看了眼父皇,脸上没什么表情,扶苏心里稍稍放心。

而另一个时空

秦异人不带情绪的看向赵姬,赵姬脸上瞬间唰白,却不敢抬头。

做错事,哪怕已经受过惩罚,但还是心虚的。

{网友一:历史上还真有太后怀孕的,比如秦始皇的母亲赵姬,北魏的冯太后。

前者很出名了,后者想来有些人不太熟。

冯太后本是北燕宗室女,北燕被灭后,没入北魏掖庭为奴。

她的姑母是魏太武帝的妃子,对她很照顾,悉心抚养教育她。

后来太武帝的孙子继位,也就是文成帝,十四岁的冯氏被看中,封为了贵人。}

嬴政原本还担心说到那个女人,现在倒是放宽心了点,不管怎么说,明面上是自己的生母,在各朝代丢人也不太好,虽然之前也已经丢人过了。

另一个时空的赵姬,并不知道儿子的想法,她长舒了口气,虽然冯太后她不清楚,但不提自己就好。

历代人士嘴上也在说着这个冯太后,相比起已经有所了解的赵姬,还是这个不太知道的太后,对大众更有吸引力。

{冯氏成了北魏文成帝的贵人,后来还被立为皇后。

北魏有一个规定,那就是学汉武帝赐死钩弋夫人一样,只要后妃所生的皇子被立为储君,生母就要被赐死,防止生母插手朝政。

所以文成帝的长子拓跋弘,在被立为太子后,他的生母李氏被赐死。

冯氏就负责他的教育工作。

不幸的是文成帝二十六就英年早逝,十二岁的拓跋弘继位,冯氏被尊为太后。}

得知文成帝的死亡年纪,各朝老百姓也能想得到冯氏如今的年纪,大概也就二十多岁。

“唉,这冯氏年纪轻轻就守寡了,想来也需要人解闷吧。”

“难道是她养了男宠,最后意外怀孕了?”

“冯太后运气不差,虽然一开始当了奴婢,但她姑姑可是皇妃,这一路走来看着还很顺利。”

......

元光年间

刘彻很不开心,学他赐死储君生母?

不过这一世会怎么选择,不到他临死前也不清楚,但刘彻绝对不可能留下外戚专权的后患。

后宫中

卫子夫脸色有些不好看,因为如果历史上是她儿子继位,刘彻会不会赐死自己真不好说,而且这一世呢?

{后来,拓跋弘的长子拓跋宏出生,冯氏决定停止临朝,让拓跋弘亲政,自己担起抚养长孙的责任。

但这对‘母子’却没有那么和谐。

因为文成帝死后,寡居的冯氏还很年轻,可能北魏风气比较开放,冯氏也不怎么受到传统礼教约束,很宠一个叫李弈的人。

李弈人长得好看,还有才艺,被冯太后看上也不奇怪。

冯太后就经常把人召进宫来,她儿子献文帝很不满。

李弈的结局也注定了,最后被献文帝诛杀。

自己的男宠死了,冯太后自然不痛快}

各朝百姓觉得拓跋宏这个名字很熟悉,仔细一想,他的皇后不就是敢私通的那位吗?

大厨目瞪口呆,连手上的菜都忘记炒了,“这拓跋宏的皇后是这冯太后的侄女,姑侄两个一脉相承啊。”

商人恍然大悟,“原来是这家人啊,我就说怎么名字那么熟悉。”

大娘哎哟了一声,“依我看,还是这冯太后更胜一筹,幽皇后都只敢在皇帝出征后召人进宫,冯太后根本不怕皇帝知不知道。”

......

不少帝王是站在献文帝这头的,后宫**,时间长了,会没点流言蜚语传出来都不可能,有损皇室形象。

其实不光是帝王们,就连各朝代的民间,批评的声音也不少。

秦异人默默的注视着赵姬,看得赵姬都流汗了才开口。

“你是不是也是因为我死得早,耐不住寂寞了。”

赵姬:...这话她怎么敢回答。

应该说不管怎么回答,都感觉会死得很惨,干脆趴在地上啜泣。

秦异人随她哭,也不说让人起来,历史上给儿子丢人、给自己戴绿帽子,没杀了她,都是因为儿子的缘故。

{李弈死后,冯太后的宠臣自然也换人了,此人叫李冲。

而且冯太后还是技高一筹,废掉了献文帝,并扶持才五岁的拓跋宏登基。

虽然献文帝禅位了,但此时的他还是紧握北魏的朝政大权,所以他和冯太后的矛盾并没有结束。

两者相斗,必有一败,最终以年仅23岁的献文帝拓跋弘暴毙结束。

重新掌握大权的冯太后,为心上人报了仇,当初污蔑李弈的人自然免不了一死。

冯太后不久之后也被发现怀孕,来给她看病的前两个太医被吓得不轻,说有喜了,结果自然被杀了。

最后一个太医比较聪明,谎称是太后生了别的病,开了堕胎药倒是逃过一劫}

这不管是皇帝暴毙、太后重新临朝、还是怀孕,这北魏皇室的瓜,把各时空的看热闹的人群看得目瞪口呆。

等回过神来,纷纷哗然。

君王们通过这个献文帝的情况,也知道手握大权的重要性。

至于将储君生母赐死这事,刘彻也赶紧打消这个想法,不是亲生的,这冯氏杀儿子是毫不在乎,要是亲生的多少还会顾及些,当然外戚的问题,也要想办法避开才行。

秦异人也‘大发慈悲’,让赵姬起身了,和冯氏比,赵姬的手腕稚嫩着。

秦异人也不想给儿子找个后母,万一像冯氏这样的,虽然相信儿子的能力,但也是个大麻烦。

{网友二:突然想到宣太后,为了大秦,和义渠王私通,还生下两个孩子,等大秦缓过来了,就把人给宰了。}

不了解这些历史的百姓们看得聚精会神,主要是谁能想到战国秦国就出现了两个例子。

“比起秦始皇的母亲,我觉得这个宣太后才是手段了得。”

“这一比较起来的确如此,几个太后中,赵姬就显得差多了。”

......

嬴稷按了按太阳穴,他之前就有预感,自己的母亲会被提到,果然如此。

嬴柱不好说他祖母这事。

秦异人更不用说了,赵姬哪有资格和曾祖母相提并论,根本就不是一个水平。

秦朝

嬴政和扶苏父子俩,一言不发的看着光幕,也不知道有多少人看他们家的热闹。

百姓们私底下也有议论,这些王室新闻,比平时的家长里短、鸡毛蒜皮有趣多了。

{网友三:不光有怀孕的太后,还有做娼妓的太后。

最牛的北齐胡太后,武成帝高湛还活着的时候,就和宦官厮混,后来和高湛的宠臣和士开私通。

等高湛死后,还出宫去寺庙跟和尚私通。

等北齐被北周灭亡后,胡太后也被俘虏送去北周都城,也就是长安。

据说,她和儿媳妇一起在长安开了青楼,用前朝皇室的身份招揽生意,还说出为后不如为娼的话}

各朝人士:...

有些人是知道这事的,但大多数人却是头一次看到这么劲爆的内容。

被雷得外焦里嫩的百姓们,眼里都是惊悚,这比较起来,不管哪个太后都不及这位。

大叔回过神来,有些安慰的说,“不奇怪、不奇怪,想想北齐的高家,后世人都说他家变态多,多两个也正常。”

大婶极具感慨的道:“这胡太后还真不是一般人,简直是有毒。”

......

嬴政也在被雷得无话可说,但世人不再关心他生母也算是好事了。

扶苏看得也尴尬了,父子俩面面相觑了一会儿,又继续聊起了公事。

汉朝的皇帝们吃瓜还吃得热闹的很,他们靠前的朝代自然是不知道这种八卦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