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万万没想到,竟被古人围观了日常 > 第490章 古代臣子的最高成就

{古代臣子的最高成就是什么}

鉴于这个话题和各朝的官员们息息相关,这些王公大臣没有一个是答不出来的。

甚至还有不少大臣为了这个目标而努力。

{网友一:在古代,武将征战沙场,他们的最高成就是开疆拓土、封狼居胥。

文臣的最高成就不太好衡量,他们和武将不同,武将看得到实打实的功绩。

虽然古代‘文正’是文臣的最高荣誉,但文臣的谥号授予,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太多,比如皇帝的好恶也包含其中}

百姓们还觉得很有道理的,虽然他们是没机会接触皇帝,但皇帝喜欢谁,就给对方美谥,可能性很大的嘛。

一个书生猜测道:“可能这个大臣兢兢业业也不一定升官,另一个会拍马屁的,升官还很容易。”

商人也说道:“皇帝肯定有喜好和讨厌的人,万一你做得再好,就是讨厌你,那也没办法...”

......

民间的这些声音,皇帝们虽然听不见,但明君们感觉自己还是会很公平的,即便真有什么私心,朝堂上那些大臣也不会干看着。

元光年间

在家上文化课的霍去病还很开心,因为下雨了,他也不需要练武,干脆读书。

不过现在他正沉浸在‘封狼居胥’成了武将最高荣誉的快乐中,一时半会儿也学不进去。

远在东瀛的李广,也希望孙子以后可以封狼居胥,自己的可能性太低,孙儿还是有机会的,想到远在长安的孙子,李广也是想家了。

{网友二:武将的最高成就不是封狼居胥,而是黄袍加身,当武将的天花板是赵匡胤;

文臣的最高成就,什么封王、加九赐、入朝不趋、剑履上殿、赞拜不名都是虚的。

文臣的天花板是王莽;

至于女子,女子的天花板是武则天}

祖辈们:...

这话一下给他们整不会了。

百姓们仔细一想,感觉还怪有道理。

君王们看得两眼发黑,这小崽子是想撺掇自家的大臣们谋反啊?

秦皇汉武、唐宗明祖这些皇帝,现在手痒得很,想将这小子的嘴捂住,可别叭叭了。

刘彻皱了皱眉,“封狼居胥多好,朕的去病就是武将之最。”

至于宋祖,之前本就被宫女烧宫的事情打击到了,现在都还在喝着汤药,结果嘴里的药瞬间喷出来,咳得他脸都红了。

“咳咳、咳、咳咳咳...”

赵德芳一边给他爹拍了拍后背,“父皇,你就先别看光幕了吧。”

看下去还把自己气得不轻,何必呢,当然这话也就是赵德芳在心里默默吐槽,他可不敢说出来。

后面的这些宋朝皇帝们,就当看不见,真要说起来,如果没有自家太祖,那他们赵家也当不了皇帝。

各朝代的大臣也不敢听后世人的话,赵匡胤、王莽这种是可以学的吗?有几颗脑袋可以试?

李斯说出的话很坚定,“我毕生所求就是为陛下赴汤蹈火,王莽之辈不可能。”

长孙无忌说道:“这历史上有几个王莽?又有几个赵匡胤?失败的机率那么大,这可是灭九族的大罪。”

房玄龄语气向往,“我要像诸葛丞相一样,别的可就算了。”

......

西汉末年

王莽看着他姑姑的冷眼,那是一脸无所谓,如今他是死猪不怕开水烫。

王政君如何会不气愤,她的侄儿竟然大逆不道篡位,都不知道汉高祖这些皇帝会怎么看自己?天下人又会如何看待自己?

各路诸侯进京勤王,如今就连她这个太后都被幽禁了,不管后面的朝廷还能不能坚持,她们王家名声先没了,后面也没有她们的什么事情。

周武时期

武则天年老的脸上,还能看出年轻时美人的痕迹,“后世人说我是女子中的天花板,这权谋上朕觉得还挺有道理,历史上唯一一个女皇帝,也是值了啊。”

上官婉儿恭敬的笑道:“陛下一直是婉儿敬佩的人物。”

.....

{明朝第一备胎亲王}

别说百姓们面面相觑,就连朱元璋都不清楚。

“咋、咱大明的备胎王爷都有了?”

很是无语的老朱,呼吸都变重了。

朱标扫了一眼就不管了,这一看就是朱棣的后代。

永乐年间

朱棣父子心里也在猜测这要说的是谁。

{在明朝的历史上,有一个王爷,被戏称为‘备胎亲王’。

他就是明仁宗朱高炽的第三子、明宣宗一母同胞的弟弟—朱瞻墉。

永乐二十二年,他被封为越王,没去就藩。

他爹朱高炽死后,他的叔叔汉王、赵王依旧野心勃勃。

太子朱瞻基急匆匆从南京赶来继位。

要是朱瞻基路上发生什么意外,按明朝的继承原则,皇位就该落到嫡次子朱瞻墉头上。

所幸朱瞻基成功回来了,朱瞻墉这个工具人也该退场了。}

历朝历代不少人纷纷遗憾,想到皇位此后会落到朱祁镇手上,还真不如落到他叔叔朱瞻墉手里,也许结果还不一样了。

洪武年间

朱元璋眉毛上挑,他第一次了解到这个重孙的消息。

“反正朱瞻基的那个儿子没出息,真不如皇位给朱瞻墉算了,这家伙应该也不至于像朱祁镇那样吧。”

燕王府

徐氏的心里有些闷、又有些忧心,无疑是为历史上这些儿子争夺皇位而闹心。

朱棣少不得又要安慰媳妇一番,一想到历史上这几个不孝子,为了皇位自相残杀,他就气。

徐氏惋惜的说道:“唉,这个孩子也是个命苦的。”

永乐年间

原本朱棣还以为说的是哪个后人,结果竟然是他孙子。

“瞻墉也是受累了,但身为皇室成员,一切都要以江山社稷为重。”

朱高炽明白他爹的意思,“爹,你放心,我回去会劝他的。”

“嗯,至于你那两个弟弟,现在缺人,就物尽其用吧,到时候封一个有名无实的封号,别给机会让他们造反了。”

......

军营里

朱高燧在兢兢业业练兵,不仅是怕把他爹惹毛了,而且自己那个侄儿心狠,既然朱瞻基注定要会继位,自己还是老实点儿为好。

朱高煦现在就想重新要回汉王的封号,别的先放一边。

太子府上

张氏也有点愧疚,长子她给予了厚望,幼子朱瞻墡年岁小,也把自己的精力夺了去,就次子瞻墉,反而忽视了。

在皇家书院念书的朱瞻墉,如今已是十来岁的少年,锦衣华服神情稳重,他只知道自己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朱瞻基顺利登基后,按道理朱瞻墉应该可以去就藩,但依旧没走成。

宣德元年八月,汉王朱高煦终于忍不下去起兵谋反了。

朱瞻基决定御驾亲征。

虽然朱瞻基当了皇上,但膝下还是只有两个女儿。

这御驾亲征万一有个长短,朱瞻墉这个工具人就要顶上了。

皇帝要亲征,京城谁来坐镇?

如今的明宣宗没有儿子,那监国人选无疑是亲弟弟越王更合适,但想到亲叔叔都谋反了,亲弟弟能靠得住?

于是朱瞻基将监国的权力给了郑王和襄王,不想给朱瞻墉权力,免得他起什么心思}

光幕下

不光是百姓们,连各朝皇室也在看明朝皇家的八卦。

刘邦语气轻快,“哎呀,这朱瞻墉还挺惨啊,不光是被迫充当工具人,皇帝对他也不信任,虽然是第一顺位继承人,但有什么用?谁不想把皇位传给亲儿子?”

李世民彷佛想到了当初的自己,“他这个身份太容易受到忌惮了,也难做。”

......

洪武年间

朱元璋不知道该怎么开口评价此事,朱瞻基的担忧他明白,朱瞻墉的难处他也懂。

永乐年间

朱棣抬眼瞅着大胖,“朱瞻基这小子到底是怎么回事,你多找几个太医去给他看看,作为继承人,儿子肯定是要有的。”

朱高炽有些为难,“爹,你又不是不知道这小子的性子,找太医给他看这个,他能愿意?”

朱棣沉着脸,“现在是看他意愿的时候吗?继承人的事排在最前面,况且他早点有儿子,瞻墉还能继续当备胎?你也替瞻墉想一想。”

朱高炽沉默了,他的确忽略了这个孩子。

皇家书院里

朱瞻墉依旧是沉默寡言,没有什么情绪。

而在军营的朱瞻基没什么情绪起伏,他和这个弟弟,感情不好不坏,但光幕上说的这些内容,还不知道天下人会怎么议论自己。

{…朱瞻基平叛回来,第二年,他的长子朱祁镇出生,生母孙贵妃被立为皇后。

现在朱瞻基的皇位也坐稳了,藩王们也要相继就藩。

但唯独只有朱瞻墉,没有接到就藩的旨意。

好吧,如今的朱瞻基虽然有儿子了,但谁也没办法保证这个儿子会不会顺利长大,所以朱瞻墉还得继续留在京城当工具人。}

各朝人士的非议不断,除了明朝百姓,其他朝代的人才不怕明朝皇室找他们的麻烦,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朱瞻墉也太倒霉了,合着他就一辈子要活在阴影下呗。”

“要我看啊,这朱祁镇顺利长大又有什么用,都是明朝的一个污点了。”

“不能有自己的生活,只能待在京城里,只怕皇帝对他的态度也不怎么样,唉。”

......

永乐年间

朱棣眉头紧锁,忍住没说什么。

而朱高炽也没想到会发展成这样,好歹也是亲儿子,他也不可能一点不在意。

太子府上

张氏也愧疚了。

{等朱瞻基驾崩了,皇太子朱祁镇登基,但朱瞻墉还是没有接到就藩命令。

这一想是不是也挺苦命的,这么多年留在京城,扮演自己的工具人角色。

加上他是明宣宗的亲弟弟,时时刻刻要谨小慎微、也不敢轻易犯错,免得惹起皇帝猜忌和误会。

但哪怕自己再小心谨慎,同样有可能会被怀疑、甚至陷害。

在他35岁时,在京城去世,终身未能就藩,因为没有儿子,无子国除}

朱瞻墉早死的消息,让历朝历代很多人的议论声更大了,阴谋论的不少。

洪武年间

朱元璋看完这孩子的经历,都有些不忍了,“怎么会早逝?是生病还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又怎么会没有孩子?”

燕王府上

徐氏脸上有些薄怒,“没有子嗣?是他自己的原因还是别人有意为之,死因又是什么?”

朱棣无奈的看着媳妇,“额,你消消气,这种事情也许没你想的那么复杂。”

......

永乐年间

朱棣沉着脸看着大胖,“你儿子这个结局,你有没有什么想说的?”

朱高炽哑口无言,他都不知道嫡次子会在35岁早亡,连子嗣都没一个。

朱棣没好气的白了一眼儿子,“总之你赶紧让太医去给朱瞻基瞧瞧,另外,让瞻墉明日进宫一趟,陪我说说话。”

朱高炽哪能不应,“是。”

太子府上

张氏擦了擦眼泪,她太对不起这个孩子了。

胡氏在自己院子里叹了口气,她和这个小叔子,都是命苦之人罢了,希望这一世都能有个好结局吧。

书院里

安静的看完自己的一生,朱瞻墉这个十多岁的少年,目光遥望向远方,如果可以,他希望这一世自己可以摆脱这个身份,去更远的地方看世间山川...

时间来到晚上,想到祖宗们应该不忙了,刘晓希就找了一部电影,给大家换换口味。

对于看国内还是国外的电影,祖宗们都无所谓,都是他们打发时间的故事。

已经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或是全家聚在一块看。

有点条件的家庭,吃的喝的是少不了的。

后世人追剧吃零食,对古人们的影响也很大。

这是一部国外的电影,小丑2019。

虽然影片的名字,很多人想不明白是什么意思?但不妨碍大家边猜边讨论。

看着刘晓希打开了播放键,影片也正式开始了。

只是看着看着,当各朝人士沉浸到影片中后,他们的情绪也随着剧情也不断变化着。

光是小丑的装扮,就让祖辈们感受到了什么叫视觉冲击。

那绿头发、白皮肤、红嘴唇、紫色的衣服,瞧着跟鬼一样,看得不少孩子都被吓到了,年纪小的更是纷纷哭着找爹娘。

长辈们很有先见之明,纷纷让孩子们自己去玩。

别说是孩子,即便是一些大人,也看得极为不适,嘀咕着是不是刘晓希这丫头又给他们看恐怖片了。

当剧情深入后,大家就没有这个疑问了。

主角就是一个底层人,私生子、被抛弃。

从小受到虐待,患有人格分裂和狂笑症,他也有梦想就是当一位喜剧演员。

只是他的生活太糟糕了,被欺负、遭嫌弃、失业...一桩桩事件导致他再次受欺负时,彻底爆发了...

从一个底层普通人逐渐变成了小丑,前者是压抑、沉重的,后者是癫狂的,前者陷入人生低谷,后者走上人生巅峰。

看完影片,不让孩子看的长辈们,感觉自己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

历朝历代的人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看感受,有人觉得小丑可怜,他是被逼成这样的,也有人认为他杀人不对。

但大家统一的想法就是,不要随便欺负弱者,因为谁都不知道被你欺负的人是不是处在崩溃的边缘,惹毛了对方,真的可能把自己也拖入地狱。

还有一些人联想到自己悲催的人生经历,只是却不是谁都变成小丑这样。

一场电影看得祖辈们五味杂陈。

当然,古代的大夫们更好奇着小丑身上的病。

对古代的这些医学大家来讲,还是第一次知道人格分裂和狂笑症。

张仲景、孙思邈这些大夫,已经迫不及待记录在自己的医书上,打算研究研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