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万万没想到,竟被古人围观了日常 > 第486章 综合实力前十的皇帝

{历史上综合实力(包括能力 影响力 国力 民生),前十的皇帝评选}

先辈们好奇的瞅了几眼,后人组织的这些话题、活动,有意思的还不少,而且他们看得也高兴,结束封建帝制,人人都可以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了。

百姓们现在也喜欢参与到这种话题讨论,以前只有那些文人士大夫可以高谈阔论,但现在不一样了,甭管说得对与不对,大家也勇于发表意见。

至于读书人们,也已经把注意力放在这个话题上了。

“历史上可是有几百个皇帝啊,想要选出十个最厉害的,也不太容易。”

“汉光武帝,我看应该少不了他。”

“这所谓的综合,是指综合实力最差的十人,还是最厉害的十人啊?”

......

周天子、以及春秋战国的诸侯王们,有些遗憾又是失落,因为他们都不是皇帝,也只能看着秦至清这些皇帝们参与评选。

几百个皇帝,除了少数觉得可以选上的外,大多数都很佛系的看热闹。

不过这种评选类活动,人人都有自己的评价标准、能尽量做到客观也很不容易,这点祖辈们都清楚。

所以,即便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他们,心态都比较平,能被人提到当然会高兴,但没被说到也不代表自己有多差劲。

{网友一:我先说说我心目中的排名,先申明做不到客观。

秦始皇嬴政:新建了(皇帝)文件夹;

汉高祖刘邦:将‘皇帝’从回收站拖回来,新建项目;

汉武帝刘彻:建设项目,让其正常运行下去;

汉光武帝刘秀:点开项目,继续运行;

唐太宗李世民:建立项目扩展包,发表线上;

宋太祖赵匡胤:下载试运行,删除非文化素养官员运行程序;

元世祖忽必烈:翻墙下载项目到本地,试运行;

明太祖朱元璋:维护项目源文件,运行;

明成祖朱棣:线下运行;

清世宗胤禛:维护项目正常运行}

这个评选标准,各朝代赞同的、反对的,统一的声音没有。

就像在这层楼里,也有人问为什么没有汉文帝。

窦皇后惊讶了一声,“哎呀,陛下,有后世人也提到您了呢。”

“是啊。”看到有人惦记自己,刘恒心里也是温暖的。

他倒是没什么想法,一开始楼主这孩子已经说了,他做不到客观,况且就十个人选,他父亲、孙子、还有刘秀这个刘氏后人都有被提到,挺好了。

相较于儿子这边的情绪变化,刘邦心情自然不错,他老刘家,就有三个人被提到了。

“还是咱大汉比较有排面儿。”

嬴政低着头笑了,“文件夹吗,还挺贴合。”不得不说这个后世人的话有点道理,后面这些皇帝就在对其内部不断进行填充扩展。

刘彻骄傲的甩了甩头,“这孩子自谦了,朕的确是能将项目正常运转下去。”

刘秀十分自谦,但笑容还是看得出他的好心情。

“这话还挺有意思的。”李世民虽然看着面色不显,但眼里的笑意却出卖了他。

赵匡胤扯了扯笑,看着病恹恹的,前面宫女放火烧宫那事,让他现在心情欠佳,精神头也不咋好。

朱元璋还算高兴,虽然历史上朱棣不是他看中的继承人,但也算是有出息的,就是在后代上毛病比较多。

永乐出神的看着光幕,似乎在透过光幕看另一个时空的父亲、妻子,他们应该会为自己高兴吧?

康熙也很意外,因为他儿子竟然被提到了,平时老挨骂,这冷不禁倒是有一个夸的。

雍正也被这突如其来的惊喜弄得手足无措,古今那么多皇帝,这孩子还惦记自己,就连自己阿玛都没份,的确是叫人受宠若惊啊。

{网友二:胡亥、司马衷、刘子业、高纬、石虎、杨广、萧宝卷、石敬瑭、赵佶、朱祁镇}

各时空正在讨论的人们,齐齐噤声了。

反应过来,这样排好像也理解,因为又没规定综合实力必须排最高的。

百姓们对这些被提到的皇帝也有了解,再也不是当初一问三不知的状态,即便有一两个不太清楚,但都知道这个排名的意思。

像汉、唐、清这些朝代的皇帝,现在都还很庆幸,幸好没有他们家的皇帝被提到。

秦朝

嬴政如今眉毛都不皱一下,扫一眼光幕,又低头批着奏折,胡亥很‘幸运’,都被排进来了。

扶苏这些兄弟姐妹们,看到胡亥的名字,不“呸”一声都不错了。

西晋时期

司马炎有些尴尬,他儿子会被提到,但真要说起来,更多的还得是自己的错,是自己让傻儿子继位的。

杨皇后则是待在寝宫里哭,不过这一世这孩子是没机会当皇帝了,应该也不会有人说他了。

司马衷待在自己的宫殿内,撑着头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傻傻的笑了。

开皇年间

看到杨广这个名字,杨坚不带感情的笑了两声。

独孤皇后逗着乖孙,两个孩子一天比一天大,她是捧在心尖尖上,才不管杨广上不上榜。

萧氏如今也不在意这个死去的丈夫,以后她也会尽量避免在儿子面前提及,孩子也一天天大了。

贞观年间

李世民没看到有李唐皇帝被提到,心情也没受影响,也有心情看其他皇族的八卦。

“唉,宋武帝要是知道他这个后代,怕是要气死,还有北齐这一脉,也是挺出名的...”

宋朝

赵匡胤不可避免的看到了赵佶的大名,他也懒得生气了。

“咕嘟咕嘟”就将儿子递给他的汤药喝完,毕竟把自己气死了不划算,他的霸业可才刚刚开始。

赵顼和赵煦这对父子,都懒得提赵佶。

赵煦现在忙着对外出兵,必须要趁金国未建先动手,西夏和辽国该防的也要防范,免得被他们趁虚而入,赵佶不过是被后世人吐槽两句,又少不了几块肉,至少比历史上被俘虏相比,好多了好吧。

赵构呢,心情还算不错,虽然提到了他爹,但自己这次竟然没被提到啊。

明朝

朱元璋看到朱祁镇这个名字,皱了下眉后又恢复了平静,习惯成自然。

朱棣从光幕上移开眼睛,继续和郑和议事,商量接下来的大航海,至于朱祁镇,他相信儿子会处理好的。

朱高炽和媳妇的确是处理好了,张太子妃下了狠心,给孙氏吃了绝嗣药,儿子喜欢就喜欢吧,但她要生是不可能的。

朱瞻基对父母的决定没办法,和大明江山社稷相比,自己那点私人感情也只能放一边,孙氏找他哭诉,朱瞻基也累了,最近都呆在军营。

胡氏自然知道这些事情,在这个太子府,她就跟一个局外人一样吃瓜看戏,其实她更想请旨离开,但也清楚没那么容易。

这一楼,留言的也不少。

【司马衷罪不至此,他也有良心,就是先天智力不足,没办法】

古代很多人是赞同的,司马衷是真的傻,要怪也只能怪他爹。

看到有人为儿子说话,杨皇后感动得不行,“其实还得怪我,都是我的错,带给他一个不健全的人生。”

司马炎也难受,虽然放弃这个儿子继位了,但不代表完全放弃了这个儿子,以后做一个闲散王爷,无忧无虑过一生也挺好。

【这是类人星闪耀时,群英荟萃】

稍微一思索,祖辈们就明白了这话,很多人都笑了,骂人不带脏字,百姓们仿佛又学到了一招骂人的话术。

只是和看热闹的人不同,这几家的祖宗后代根本笑不出来,还很心塞。

当然,凡有排名必有争吵,继续往下看,各朝人士也看到了不同后世人给出的排名标准,都没有一个回答是完全受到赞同的。

古人们也不意外,因为即便是他们,在心里也有不一样的排名。

学子挥了挥扇子,“我心里,唐太宗是排第一,至于其他的,随便怎么排吧。”

书生思索着道:“其实要是唐玄宗晚年不犯昏,在我这里也是排得上的。”

......

帝王们的心情说好也不好,他们看到了后世各种各样的言论,有欣赏的、也有骂的。

比如有人排嬴政,就有反对的声音说他民生不行、二世而亡;

有人排李世民,就有人反驳他弑父杀兄;

有人排刘彻,就有人说他晚年发猪瘟;

有人排刘邦,就有人反驳他有什么功绩?

...

一时间叫这些皇帝不知道该作何反应好。

不过往心里去的还真没有,评价自然有褒有贬,若是以前,还会反驳反驳,但现在做好事情比什么都强。

{准噶尔汗国,是一个什么水平的政权?}

相较于前面那些不知情况的朝代,清帝们很意外光幕竟然提到了祂。

准噶尔,康熙对这个名字可不陌生,更没什么好态度。

乾隆心情还比较好,语气有些蔑视,“不过是一个被大清消灭的手下败将而已。”

{说起准噶尔汗国,很多人可能不清楚,祂原本是与明朝抗衡的瓦剌。

蒙古鞑靼部的崛起打击,让瓦剌不得不向西迁移,内部也出现了分裂。

其中,往下分又有了准噶尔部。

十七世纪,准噶尔部变得强大起来。

祂不再是一个简单部落,还拥有四百多万平方公里的疆域。

另外,准噶尔还有统一的文字和法典,还拥有一支最高时、人数在十万左右的精锐军队。

他们的装备也有当时比较先进的火器,作战能力不比清军差。

看到这里,就知道祂不是一个吃素的了吧}

当然,这是各朝人士的心声。

辽阔的疆域,让很多人都为之咋舌,这要不是用武力打出来的,谁能相信,硬茬子无疑了。

教书先生唏嘘道:“没想到原来就是瓦剌啊,俘虏朱祁镇那个?”

将士感慨这是个强劲的对手,“准噶尔的确是有点东西,不过这个地方实力强大,只怕野心也不小吧。”

......

相较于各时空的议论,明朝皇帝们心里肯定是不爽的。

朱元璋很没好气,虽然自家后代废,但他也不愿意见到瓦剌还能变得有出息。

朱瞻基是最不高兴的,他一定要把瓦剌消灭,免得留下隐患。

{准噶尔有多强呢,祂不仅是征服了众多蒙古部落,还灭亡了叶尔羌汗国,又征服了西方的哈萨克汗国。

甚至,祂还能够两次击退毛熊的侵略,迫使毛熊承认了准噶尔汗国的存在。

因四处征战,将领土扩张到了贝加尔湖一带。

这在当时也是东亚地区数一数二的大帝国了,可以和清朝掰手腕那种}

光是看到这个准噶尔的战绩,即便是普通人也能看出它的厉害之处,更何况是古代那些名将呢。

白起语气肯定,“既然这么强,只怕不会甘心就此停手,而是会继续扩张吧。”

尉迟恭表示道:“这准噶尔,说不定还会和清朝干起来。”

岳飞说道:“这么强劲的对手,肯定不会满足于当前的。”

......

帝王们也来了兴趣,这个准噶尔实力不弱,的确吸引了不少雄主的注意。

刘彻抱着手臂,“有点意思,和清朝紧挨着,肯定不会和平相处。”

李世民轻抿了口茶,他想到了周边这些政权。

朱元璋眼神微眯,他现在就想看看,这个准噶尔是怎么和清朝较量?

乾隆神态一派轻松,毕竟他都给灭了,说不定等阿玛他们知道了,还好夸自己。

{…后来,准噶尔首领—噶尔丹集结兵马,和清朝争夺起原漠南漠北。

他们掳掠人口、抢劫牲畜,康熙帝决定御驾亲征。

策妄阿拉坦,原首领僧格的长子。

他父亲被暗杀后,叔叔噶尔丹从西藏回来继承了汗位。

他给清军当带路党,干掉了叔叔噶尔丹上位,向清朝臣服,苟了将近二十年才再次入藏。}

各朝吃瓜群众忍不住阴谋论,这什么拉坦的,肯定是早就不满意叔叔继位了,所以才当起了带路党。

不得不说,百姓们还是比较会八卦的。

“其实也好理解,他父亲原本就是首领,结果被他叔叔继承了,他怎么可能甘心。”

“他和清朝算是合作吧,互利共赢。”

......

{策妄阿拉坦死后,他儿子噶尔丹策零继位。

他的统治期也是准噶尔汗国的鼎盛期。

在位期间,领土包括了新、青、蒙西、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地区。

国家人口甚至达到五百多万,拥有三十万大军,也有专门的千人炮兵部队,多次击败清军。

但乾隆十年,准噶尔汗国爆发了瘟疫,噶尔丹策零在伊犁染病去世。}

得知准噶尔的疆域面积,各时空倒是没人小瞧了去,如果没有点本事,也不可能打下来,即便攻下来,也守不住。

就是这个瘟疫,倒是让很多人闻之色变。

古代不少狂热的医者倒是很想研究研究这瘟疫爆发的具体原因,研究清楚了,还能寻找治疗办法,即便以后遇到也有办法医治。

{噶尔丹策零死后,他的儿子阿占汗,年少荒唐、不理政务,还囚禁了替他管理国事的姐姐,导致他姐夫拥立了阿占汗的异母哥哥—喇嘛达尔扎。

阿占汗被杀。

自此,噶尔丹陷入内乱...

不久,喇嘛达尔扎也被杀身亡。

新继位的大汗—达瓦齐,得位不正。

他原本是准噶尔将领—大策凌敦多布的孙子。

当了大汗后,达瓦齐荒淫无度、不理政务,准噶尔内部怨声载道}

百姓们嘴里都是骂声,这上面的不干人事,能不怨声载道才怪。

车夫大叔甩着鞭子,很是无语的说着,“唉,就是那啥葛二蛋的,在他手上,国家发展的这么好,怎么儿子却是不学无术。”

卖货郎嘴角一抽,“人家叫噶尔丹策零,没什么好奇怪的,平时肯定就宠孩子,都没好好教育,结果自己先死了。”

......

看到准噶尔这个情况,不少帝王已经预感到了准噶尔的衰落。

康熙心情还不错,“准噶尔衰弱下来对大清是好事。”这下,他心里也没什么不放心的。

雍正也意外,他向准噶尔动兵,结果自然是败了,之后就是双方签订和约,维持和平状态,没想到准噶尔还会遭遇一场瘟疫吗?

{乾隆十八年,乾隆帝派人来,要求达瓦齐只管辖辖博罗塔拉以南地区,达瓦齐拒绝。

自此,清朝和准噶尔关系破裂。

加上达瓦齐的残暴统治,准噶尔各部或反叛、或逃亡、或是投靠清朝。

达瓦齐众叛亲离。

乾隆帝奋父、祖余烈,很快攻灭了准噶尔}

康熙和雍正已经不惊讶了,本来准噶尔内部就乱成一锅粥,若是后人不抓住机会消灭,那才奇怪。

乾隆的脸上还有些自傲,他把准噶尔灭了,所以自己这个皇帝哪有后世人说的那么差。

各朝人士感慨的不少,这样一个实力强劲的政权,辉煌过,但也很快如过眼云烟 消失在历史的尘埃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