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万万没想到,竟被古人围观了日常 > 第417章 周朝为什么要分封诸侯国

这边的忽必烈在焦躁不安,各朝人士则是已经看向了新内容。

{周朝分封了那么多诸侯,为何不能自己控制这些地方?}

历朝历代的百姓们看到后世人的疑问,他们其实也不太明白。

周天子们都被这突然的问题问得哑然,不过倒是也能理解,后世距离他们时代更远,对如今的情况可能了解不多。

姬发轻咳了一声说道:“后世人大概是想岔了。”

{网友一:你以为的周朝情况:你是陕省省长、你是豫省省长、你是川省省长、你是赣省省长...

实际情况却是:你是大毛省长、你是鹰酱省长、你是脚盆鸡省长、你是高卢鸡省长...

周王室真正的控制区就当时的关中、河洛地区,至于其他地方:wtf??}

这么一解释,各时代的老百姓们也算看懂了。

“原来是这样啊,也就是其他地方不属于周朝的实际控制区呗。”

“算不错了,那么大的地盘,周王室已经把最好的一片全占了。”

……

姬发尴尬了一下下,话是这么说,但还是很适合他们如今的时代的,而且王室如今的实力也足够压制周围的诸侯。

{网友二:

好消息:大王给我分地盘了。

坏消息:当地都是野人的。

周天子:反正封地给你了,野人也是你的,怎么抢到手你自己看着办}

各朝老百姓:!!周天子那么不要脸?

第一次了解西周这种情况的百姓们,一个个都处在震惊和迷茫中。

小贩摇了摇头,“那些人能愿意?这不是空口白话嘛这。”

走南闯北的侠客很不赞同,“这什么都没有,难道去单挑不成?别被当地人宰了就不错了。”

......

姬发这边也是急得赶紧出声,“不全是这样,也会给他们军队武器的,本王没那么不靠谱。”

其他的历代周王们也急着解释,怕再不出声,在各朝人眼里的形象就变成了铁公鸡一毛不拔。

当然他们的解释各时空也听不见,毫无办法的周天子们都打算要原原本本记录在史书上了。

没想到这时刘晓希开口了,这也让姬发他们的眼睛亮了。

“实际上周天子也会给诸侯进行风险投资的。

一般会让他们带着自己的部族,然后给他们一些物资和军队,让他们去开拓自己的封地,如果一些战略地区打输了,周天子也会给增兵。

等到封国建立起后,就需要定期去朝见周天子,给他进贡。

周天子如果打仗,你也要带着人跟着一起作战,你的人功劳大,周天子也会给赏赐,比如给你一批青铜什么的...”

周天子们齐齐松了口气,就是就是,他们又不傻,那些功臣也不是傻瓜,空头支票怎么可能骗得了人。

春秋战国的诸侯们也很淡定,咋说呢,他们的祖先也是有权衡利弊的,虽然风险比较大,但收益也摆在了眼前,就看要不要博一博。

而听了这番解释后的各朝老百姓,也算是弄清了心里的疑问。

“咱就说嘛,没有人那么傻。”

“周天子给的物资应该比较少吧,那么多诸侯国啊,而且要是周天子真拿得出那么多东西,他还不如自己去打地盘哩。”

......

点开这一楼的评论,普通百姓也算是进一步从后世人的嘴里了解周朝的情况。

【想当年姜子牙进鲁地的时候,这里全是野人,赶紧修了临淄城,之后才陆陆续续收复这些大小部落,成立了齐国】

刘晓希也简单的解释了下,“野人并非是说茹毛饮血的原始人,这里说的是周政权以外的民族,与之对应的是‘国人’。”

各朝老百姓点了点头,只是看到姜子牙进城的情况,不少人都被逗笑了。

姜子牙回想起当初的情况,也是很难绷得住,想想他都年纪一大把了,当时地盘都没有,也是花费了不少精力去开拓。

姬发虽然有点不好意思,但他们现在就是在创业初期,周围的一切地盘可都需要去开拓,不然,哪有什么现成的。

【一开始分了几千诸侯,结果到战国初期就剩下一百来个,其他的都销声匿迹。

要么是被野人干掉了,要么就是因为自然环境恶劣导致灭绝了,大型养蛊现场,而能够在史书中留下只言片语的,哪一个都是拼了老命】

周天子们说起如今的情况也没办法啊,他们时代环境恶劣很正常,水土不服各种情况都可能出现,被野人干掉也没办法,就看谁的实力更强硬些,优胜劣汰。

春秋战国时期的各路诸侯,一时间都难免感伤起来,祖宗们开拓祖业不易,他们守业也不容易啊,稍不注意真的就被干掉了,历史上最后不就剩下一个秦了嘛。

而历代的秦王一边感慨一边兴奋,虽然一代代创业难,但终究让后代子孙统一了大业。

嬴政同样也想到了他家祖宗,希望他们看到后面的大一统会高兴点吧,当然也希望他们不要因为二世而亡这个结局气坏了。

【史书上燕国可是失联了好几百年,可能周王都以为那一脉死绝了,后面联系上的还指不定是不是正经亲戚呢(捂脸)】

各朝人士哭笑不得,但大家也算是理解,这交通不便,消息传递也不便,真分发生了什么事情,大概都不知道。

姬发诧异了下,也恢复了淡定。

而春秋战国的诸侯王们淡定的吃瓜,他们可一定要做好记载,同时还要确保不丢,哪里最保险,好像只有墓里。。。

刘晓希笑了一会儿才把这件事情解释了下,“可能是周天子以为燕国已经被灭了,就没记载;

也可能是有记载的,但遗失了;

另一种可能是当时燕国太弱,没有值得记载的地方,等燕国强大了,才记载祂,甚至燕国连真实的国名都没留下,根据如今的推测,分封的时候应该是匽国,后来又演化成偃国。”

各朝人士吃瓜吃得精彩,嘴里的话题就没断过。

“这燕国也太可怜了,连国家的名字都能被弄错。”

“会不会是当地野人太猛了,燕侯干不过,只能先躲在哪个山沟沟里面。”

......

历代燕侯都自闭了,想想他们也挺惨啊。

姬克郁闷的直跺脚,就现在这个鬼地方,带着一帮人来开荒,周围都是野人,交通断绝、信息也传不出去,能撑下来已经很不容易了好吧,他爹倒是好,把自己踹过来,他就呆在都城享福。

召公还不知道他好大儿念叨他呢,他这不是走不开嘛,况且年轻人也要多锻炼锻炼,知道长子没死他也就不管了。

召公的小儿子纠结道:“真的不管兄长了?”

召公看了小儿子一眼,很淡定的说道:“没事,你兄长在创业,苦是苦了点,但发展好了,子孙后代多光荣啊。”

......

姬发也感觉他们挺可怜的,但没办法,打拼事业就是要这样慢慢来,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现代时空

刘晓希还在继续给祖宗们八卦,“还有一个吴国,几百年没消息的,等有消息后,连风俗语言都被越人同化了。”

吴国也想哭了。

但现在为了不让自己在历史上消失几百年,他们都默默选择了要把史书记得全、细、周到,确保把风土人情,人文地貌记得清清楚楚,甚至每天做什么都有记载下来。

反正现在各诸侯国都不缺史官,不愁没人做笔记。

现代时空

刘晓希八卦完了,也继续带着祖宗们看留言。

【以前看过一本小说,主角穿越回到原始时代,也是从无到有,从最初住山洞、到建寨、然后建立城池,中途的困难、战争、灾害都不少,看着也是满艰辛的】

祖辈们都囧了,他们哪知道后世人想穿越来古代就算了,还想当原始人呢。

周朝的诸侯们是最能领会这种艰辛的,他们创业不就是这样嘛,这深山老林的,全都要自己来完成。

后面朝代的皇子大臣们就很庆幸,他们分封或是去地方当官才像样子嘛,还好不是周朝这种,不然还真是要老命咯。

【朕封你当脚盆鸡大公,你明天就去上任】

祖辈们:...

他们倒是希望这样,但现实不允许啊。

秦皇汉武是没考虑用周朝的模式征服世界的,若是最后调转枪头打回来,那哭都没处哭去。

{脚盆鸡的人,姓氏怎么能那么奇葩?}

到底有多奇葩老祖宗们也不知道,但听到刘晓希嘴里絮絮叨叨的念叨着,“井上、山口、木村、味美、猪口、犬养、鼻毛...”

祖辈们:...

古代的人们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但连续听了好几个,终于确定真的很奇葩,管这叫做姓氏,他们都不敢相信。

老秀才很是无语的说道:“这和咱家的相比,不仅是毫无美感,还忒随便了。”

大叔还很疑惑的问出声来,“他们的姓真不是胡乱取的?那名字该不会也这样吧?”

......

书院里夫子们看着口若悬河在八卦的学生们,唉,他们也没想到这倭寇的姓竟然这么惹争议啊,当然他们也实在是欣赏不来。

王公大臣们还很庆幸,大家的姓还是比较正常的。

相比起对倭寇不怎么了解的古人,民国人士多少是知道些的。

只是大家同样不了解这些倭寇,取的怎么都是些奇奇怪怪的姓,乡亲们还很嫌弃。

{说起脚盆鸡的姓氏啊,大约能有14万种,比起兔子家的,简直是让人叹为观止,而且翻译过来,这些姓氏也看起来很怪异。

那这些奇葩姓氏是如何产生的呢?

在脚盆鸡的古代,当时的平民是没有自己的姓氏的,可以有名字,但无姓}

先秦的百姓们看着光幕,表情也有些凄苦,他们也是有名无姓。

孔夫子也清楚这些情况,只是没想到这脚盆鸡也有。

后面这些朝代,因为贵族衰落、社会流动加剧,百姓们也是普及了姓氏的,如今提到自家的姓氏都很骄傲。

“幸好俺出生在华夏大地上,不然啊也是无姓之人了。”

“可不是嘛,比起脚盆鸡人的姓,咱的不知道好听到多少倍。”

......

{1853年,鹰酱的舰队抵达脚盆鸡,以武力迫使脚盆鸡开门...

第二年,鹰酱就胁迫脚盆鸡的政权缔结条约,紧随其后的还有大毛、约翰牛等,脚盆鸡的体制崩溃。

这时候下层武士中的革新势力和出身豪农豪商的志士发动了尊王攘夷运动,不过最后失败了。

当时脚盆鸡的先进人士意识到要推翻幕府统治,就发展成倒幕维新运动...}

这详细的了解到老鹰攻破倭寇的国门,老祖宗们还愣了下,随着继续往下看,似乎又有点找到了咱家的影子。

康熙心情很不爽,脚盆鸡的情况让他想到了大清被列强轰开国门,异曲同工,让人没办法忽略。

“也不知道胤礽和胤祉这两孩子,到欧洲了没有?可有遇到什么危险?”

此刻的康熙突然涌起了对儿子们的思念,或许是儿子们都走了后才知道珍惜吧。

被惦记的胤礽和胤祉两兄弟,带着人已经辗转来到了大不列颠,也在考虑给康熙送信去,当然最快的速度大概就是抽中一次机会,通过系统把西方的情况传回大清。

乾隆年间

乾隆也没忘记他们大清国发生的维新运动,他肯定是不希望的。

民国的人也想到了,可惜最后失败了,但影响也还是有的,至少又涌出了一批又一批的救亡图存的有识之士。

{在明治维新后,当时的Z权要求全民必须在短期内选好自己的姓氏。

只是平民百姓文化水平不高,所以取的姓也是相当随意。

然后就看到了山口、井上、田中、松下、野尻、三好这一系列姓氏。}

祖辈们虽然知道了原因,但看着这些姓还是一言难尽的表情。

百姓们还算是能理解,就跟他们一样,这没念过什么书,一些百姓家都是请有学问的人帮忙取名,要是没条件,那贫苦人家也只就是随便凑合取一个了,只能说这倭寇比他们还随便。

刘晓希还感慨的说道:“这名字啊,若是好听也会很加分的,所谓人如其名。

华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积累,好听的名字很多,当然不好听的也有,比如张狗蛋、李二狗、王麻子之类的。

而脚盆鸡嘛,他们学习我们的文化,当然在某些方面也是超越了我们。”

听到刘晓希的话,各朝人士都笑了,这超越到让大家都惊讶的程度。

而历朝历代叫李二狗、王麻子的这些人,此刻也少不得被周围人打趣,臊得直想钻进地缝里面去。

一个干瘦的少年急急忙忙跑回家,红着脸嚷道:“爹娘,我要改名字,我不叫李二狗了。”

院子里洗衣服的妇人被吵得头疼,“得得得,等你爹回来,你自己跟他说,看他同不同意。”

其他人家,皮肤黝黑的中年汉子犹豫着说道:“孩他娘啊,我想带点东西去赵秀才家,请他帮咱儿子取一个好听的名字。”

......

王公贵族、文人墨客就不需要为自己的名字烦恼了,他们的条件自然可以取各种好听的名字。

谢道韫可没忘记,还有后世人夸她的名字好听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