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万万没想到,竟被古人围观了日常 > 第415章 朱高炽之死

{你喜欢民国吗}

古代的祖宗们犹豫了下,接着摇摇头,就他们了解到的民国,战乱饥荒、天灾**,的确没有人会喜欢的起来,除了那群孩子他们喜欢外。

民国的人们看着这个话题显得都很沉默。

乡亲们不知道后世有多少人喜欢他们这个时代,但他们却没有人会喜欢。

扎着麻花辫正在做窝窝头的姑娘,叹气道:“俺们这个时代太苦太苦了,多少人家破人亡,怎么谈得上喜欢呢?巴不得早点结束才好。”

大娘想到几个在外打仗的儿子,流着泪道:“喜欢是不可能喜欢的,孩子们在外面是生是死都不知道。”

......

先辈们也摇摇头,真要说起来,他们更喜欢后世那样鲜活的世界,而不是如今的山河破碎、民众苦不堪言。

{网友一:直接问问民国人不就好了,民国也有不少人对那个时代做过记录:

比如当时的佃农,冬天只有烂土豆吃,看看这日子,再来对比现在,连农村养的猪都赶不上;

农家的孩子要是踩坏了一颗菜,都要挨好一顿打;

你以为生活在城里的人就有滋有味吗,大错特错,一个月能买块豆腐改善伙食就不错了;

...

要是想吃肉啊,咋想得那么美呢?

就说说这样的时代,喜欢得我愁眉苦脸、唉声叹气、苦笑连连、无话可说}

别说这娃无话可说了,就连各朝人士都看得长吁短叹的,虽然大家的时代,普通人的日子都不怎么样吧。

古代的贫苦百姓们对这民国,喜欢是喜欢不了一点,就连他们的时代都不可能喜欢,日子苦啊,平时都不能吃饱饭,若是遇到灾荒年,那更是要饿死人的节奏。

帝王们看到这里,也从心里感叹后世人的先辈们、那群孩子真的很伟大。

孔子是真的希望有一天,他可以亲自见一见这群孩子,告诉他们你们真的是好样的。

民国

先辈们看着这条留言还很欣慰,这孩子看得清。

“这个时代是个吃人的时代,民众身上压着一座座大山,太苦太苦了。”

“孩子们没有经历过这个时代,尤其是一些孩子也许是从某些文字里看到了灯红酒绿、风花雪月吧,所以才会产生了错觉,觉得这个时代好,过于天真烂漫了。”

......

乡亲们也难绷住,他们现在的生活就跟泡在苦水里一样,后世的孩子真的掉进了福窝窝。

民国的孩子们也是晃着小脑袋,他们的脸上因为最近系统的投喂,倒是多多少少长了点肉,再也不是当初看着的风一吹就倒、浑身瘦得都能看到条条肋骨。

{网友二:(图片)(图片)你告诉我,这样的民国,你让我怎么去喜欢}

看着图片中那些衣衫褴褛的妇人,衣服上都不知道打了多少补丁,她们无不例外的抱着年幼的孩子,看着照相机充满好奇。

各时空的老百姓们心里五味杂陈,虽然不是他们,但却也有他们的影子。

民国的乡亲们此刻的脸上却显得有些窘迫,毕竟看着的确是过得太凄惨了,但却暴露在祖宗和后人的眼前,不免叫人感到丢人。

当然古代的祖宗们倒是不那么觉得,他们的后代可都是这些人中的一员,至于混得好还是不好,只怕没几个好的。

就连君王们都不能肯定后代一定混得好。

{网友三:不喜欢,我有自知之明,带入不了什么军阀、姨太太、高知分子的角色,大概率就是拉黄包车那种,再怎么努力拼命,也不可能买得起一辆自己的黄包车}

历朝历代的百姓是深有同感,尤其是本就处在乱世的,此刻早就期待过太平日子。

杜甫看着妻儿,再想到现在安宁的生活,很触动的说道:“若非光幕的出现,及时阻止了安禄山,只怕我也要像历史上一样了,宁做太平犬,不当乱世人,这可不是说说啊。”

看了会儿后网友们的留言,刘晓希也不再继续看了,民国的人们过得太苦,看得叫人满满的窒息感。

{朱高炽的死亡之谜}

才从民国的话题中出来,朱棣看到光幕上提到自己儿子,还一时半会儿没反应过来。

永乐大帝沉着脸看向儿子,“你说说,就你都还有死亡之谜了?”

朱棣的怒气都要冲出来了,怎么说也是自己的亲儿子,他的死亡又怎么可能不担忧?

朱高炽看着老爷子发怒,一瞬间低下头,“儿子也不知具体发生了何事。”

大胖也忐忑不安啊,这关系到自己的死亡,怎么可能淡定的了。

太子府上

太子妃张氏看着这个标题,那叫一个焦急啊,难不成她丈夫的死还没那么简单不成?

胡氏和孙氏面上适当露出一些担忧的神色,好歹是自家公公,担忧肯定是要有的。

正在回程路上的朱瞻基,脸上的轻松神情也变得紧张不安,他爹的死还成了迷?

朱高煦心里也在暗自思索,老大的死都弄出悬案了?难道是谁看不惯他给干掉了,但谁会有这么大的能力呢,一瞬间朱高煦看向朱瞻基。

朱瞻基:…他这个抽风的叔叔又在想什么?

在军中练兵的朱高燧,多少也忧愁了下,他现在对那个位子是不敢有念想了,自然也不盼着老大早点死,况且老大能活得久一点的话,对他这个兄弟还能多顾着点,大侄儿可不像他爹,心更硬一些。

朱家这爷孙三代心情不平静,另一个时空的洪武朝,朱元璋还一脑子雾水。

“这又是发生了何事?难道不是身体不好那么简单?莫非老四他长子的死也有什么说法?”

朱标也不清楚,按他的猜想,有可能是史书上记载不明,这才导致了朱高炽的死因成谜一说。

燕王府,徐氏看着年幼的儿子,眼神里还很是不安,她这当母亲的,唯一的念头就是孩子健康长寿、一生无忧。

在归家路上的朱棣,也在担心家中的妻儿,希望别吓到妻子吧。

后面的明朝皇帝们,也搞不懂怎么仁宗皇帝的死还成谜了,后世人这又是有什么猜测了?

百姓们对这些皇室新闻虽然不了解,但也不耽误大家的八卦。

{明仁宗朱高炽,关于他的死,在现在也有好几种说法。

朱高炽是明朝的第四位皇帝,他当了二十多年的太子,登基后不足十个月就猝然离世。

关于他的死,史书中倒是详细记载了时间,但死因却没有,只是说他早上感到不适,派人去召回太子,很快就病危了,在遗诏中传位给太子,当天就去世。

这死得也太仓促了,也引发了不少猜测。}

这明白了是什么事情后,各时空的吃瓜群众们也开始揣测起来。

洪武年间

朱元璋看到这里,也眉头下耷,好歹也是他孙子不是,还是一国之君,死得这么突然,到底是为什么他也想知道。

朱棣夫妻俩同样愁容满面,现在唯一的儿子,怎么可能不重视。

建文年间

朱允炆对朱高炽的死不感兴趣,虽然他们小时候有一起长大的情分,但现在因为这些事情,已经消磨干净了。

永乐年间

朱棣忍了忍,还是没忍住,抬起腿来一脚给大胖踹去,还很是恨铁不成钢的说道:“没出息,死得那么突然丢不丢人?”

朱高炽揉了揉屁股,老头子这话说的,好像他不想活了一样。

太子府上

张氏这心里啊,还在忐忑不安的看光幕,眼眶也红红的,两人年少夫妻,这么多年走来,她看到丈夫的离世怎么可能无动于衷啊。

{第一种说法,朱高炽是病死的。

朱高炽他长得胖,还跛脚,运动量也不够。

而且他的年纪恰好还处于中年时期,体态过于肥胖,不免就有猜测他死于心脑血管疾病。}

各朝人士没见过朱高炽,百姓们以前还觉得胖点好,看着有福气。

但现在看,胖也要适度,不然就容易导致一身病痛。

贞观年间

李泰默默放下手里的糕饼,他并不想跟朱高炽一样,而且他还想以后去后世玩,可不想早点死。

李承乾见状还欣慰的夸了弟弟一番,给李泰夸高兴了。

洪武年间

朱元璋无语的翻了个白眼,念叨着,“等老四回来,一定要他多注意点孩子的健康问题。”

别说不用老朱提这事,朱棣夫妻俩已经下定决心以后绝对不能把儿子养成胖子。

永乐年间

朱棣手指着儿子那叫一个恨铁不成钢,“继续减肥,只要饿不死,你就给我少吃、多动,太医也要定期问诊。”

朱高炽看他爹这怒气冲冲的模样,也只能硬着头皮点头。

朱棣骂了儿子一顿后,也平复下心情了,“这心血管疾病什么的,也只有后世才知道怎么治疗吧,唉,也是幸好前段时间就督促你减肥了,希望可以管点用。”

......

张氏看到这里也没放下心来,前面可是提到了好几种死因猜测呢。

朱高煦不屑的嗤笑,“老大还把自己胖死了。”

朱瞻基听到这话,淡淡的瞥了他二叔一眼,他爹哦,这辈子可长点心吧。

{第二种说法,朱高炽是纵欲过度死的。

因为在永乐年间,朱高炽就是朱棣的大管家,可能是工作压力大,而且他的那两个弟弟,可能也给他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等到朱棣死后,朱高炽也算是解脱了。

永乐年间他就生了九个儿子和七个女儿,现在不用克制了,纵欲过度,猝死也有可能。}

各朝人士闻言还蛮惊讶的,万万没猜到还有这个原因。

朱元璋也被这个猜测给雷得外焦里嫩,“什么!”

朱棣和徐氏这夫妻俩:...他们现在也不敢保证没这种可能啊。

徐氏都愁了,要是真是因为这个导致猝死,那史书不记载也能理解,但看着襁褓中的儿子,她实在想象不到啊。

永乐年间

朱瞻基看得两眼一黑,连这种猜想都出来了?

朱高煦嘴角都合不拢了,肩膀笑得一抖一抖的,可惜他看不到老头子是什么表情。

朱棣一言不发的看着大胖,“纵欲过度?”

朱高炽:...虽然他爹的语气轻飘飘的,但当了几十年父子,他哪能不知道老爷子的情绪变化啊。

朱棣扯了下嘴角,心里也在嘀咕着,毕竟历史上那么多人生育的子嗣也不少,他爹不都活了七十多嘛,难道是儿子的身体太差,“你以后给老子禁欲。”

......

张氏也不知道该是什么表情了,也是幸好儿媳妇们回房去了,不然她可不得尴尬死。

{第三种说法,朱高炽是被大臣气死的。

在大胖去世前一天晚上,翰林侍读李时勉和罗汝敬进宫和仁宗谈事情,结果谈崩了,朱高炽让人给李时勉暴打了一顿、肋骨打折了三根,然后丢进了大狱。

第二天李时勉没事,朱高炽就挂了。

根据记载,死前朱高炽还念叨着李时勉侮辱他。

有可能是被气了一通,搞出了心脏病、脑溢血之类的吧,越想越气,直接就挂了。

反正当时他们具体说了什么,没有记载。

朱瞻基继位后第二年才知道他爹骂了李时勉}

历代的帝王们都纷纷看过来了,堂堂天子被大臣气死?这属实是叫人震惊。

刘彻都在好奇的八卦,“所以这大臣到底是有说什么过分的话,才把朱高炽气死了?”

朱元璋也想知道,因为他也不相信普通的小事会让人气死。

朱棣两口子情绪也不好,如果是因为和大臣发生争执,导致最后被气死,无法想象到底是说了什么啊。

永乐年间

朱棣脸色黑漆漆的,“李时勉?”

朱高炽也没想到历史上还有这一出,只是他如今也不知道当时具体发生了什么,只能猜测,现在也不可能拿李时勉治罪。

李时勉都快吓死了,整个人看起来要晕不晕的,他可不认为是同名同姓,这把天子气死的罪名,他担不起啊。

朱瞻基握紧拳头,脑子里牢牢记住这个名字,等会去他要好好会会此人。

{第四种说法,吃丹药吃死的。

根据明史记载,罗汝敬给杨士奇上书的时候提到过,有小人给先帝献上了金石之方。

这古代皇帝都爱嗑药嘛,这些丹药吃多了本就对身体有害,朱高炽原本身体就不好,若是再嗑药,的确有可能导致突然去世}

朱元璋气得,嘴里也忍不住开始骂,“嗑药?一个个的好的不学,竟是弄些歪门邪道,朱棣就是这样教孩子的?啊?”

朱棣也很委屈,他也没想到啊。

徐氏也头痛了,以后可得给儿子好好教育,这药可不能随便乱磕。

永乐年间

朱棣看着大胖,火气瞬间又翻滚起来,大喝道:“朱高炽,你这个混账东西,嗑药你都敢?”

朱高炽被突然出现的声音吓得一激灵,心里也委屈啊,“爹,这我也不知道啊。”

......

张氏皱紧眉头,她以后可要看着点了。

朱瞻基同样告诫自己,一定要看着老头子,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去世,他都要预防。

{第五种说法,被嫔妃误杀。

在祝枝山的《野记》中,有提到朱高炽的宠妃郭贵妃和张皇后争风吃醋,郭贵妃给皇后献酒,张皇后没喝,朱高炽喝了。

结果哪知道酒里有毒,朱高炽挂了。

当然还有另外一种说法是被朱瞻基弄死的,只是作为皇太子,地位稳固,弄死老爹的确是说不通。

以上这些说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朱元璋皱着的眉头舒展开了,算了,这后面的两种在他看来更不靠谱。

燕王妃虽然还担忧,但现在想太多没用,以后还是多注意儿子的健康为好。

永乐年间

朱棣也不相信这后面的两种说法,连儿子毒杀老子都出来了,还没前面的靠谱。

朱高炽现在反而不慌了,慌有什么用。

甲板上,朱高煦还好奇的问朱瞻基,“大侄子,后世人猜是你害死了你爹,你怎么看?”

朱瞻基“呵呵”了两声送给他二叔,懒得再做理会。

朱高煦:…这是什么态度?

评论区也都是在八卦朱高炽的,朱高炽也无奈,他其实不太想当主角被讨论。

【他活了48岁也不算短吧,他儿子比他还短命】

朱棣:!!

朱高炽:…

朱瞻基脸都僵了。

这一刻,他实在是不知道该用什么表情来面对才好。

朱高煦眉毛上挑,老大这家,命短啊。

张氏现在已经从忧心丈夫,变得更为担忧儿子了,她这颗心啊,简直都要操碎了。

【朱高炽只是当皇帝的时间短,但在历代皇帝中,真不算短命那种】

这点光幕下大部分人倒是赞同的。

李世民是真的越来越觉得,操心太多真容易短命,可是不操心江山社稷怎么办?纠结死他了都。

朱棣都不知道该怎么开口了,看着倒长不短的,也挺闹心。

【也许朱棣没死的话,朱高炽也不会死,这对父子可能互相比谁活得更久】

朱元璋烦躁的移开眼睛,不想理会这父子俩。

朱棣:??这是什么话?

朱高炽:...他没事和老头子比这?他又不是有毛病。

【就是肥胖病,胖死的,更何况他的寿命在明朝皇帝中,还排在第五】

明朝皇帝们集体沉默。

朱元璋这心又提起来了,他都不懂朱棣的这些后代啊,怎么短命成这个样子。

朱标更加感觉到不当皇帝的重要性,这段时间操心太多,他都感觉很是不适应,果然太操劳了容易折寿也是有道理的。

永乐年间

朱棣在自闭,显然是怀疑自己的基因问题,后代一个个活不长,这可是大问题了。

朱高炽摊了摊手,唉,这事他也不知道怎么办,要不开始养身?

朱厚照环抱着双臂,他这次才不会让自己那么短命、不可能。

朱由检也不希望这一次自己再被吊死了,他还想寿终正寝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