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万万没想到,竟被古人围观了日常 > 第340章 皇后之冠

万万没想到,竟被古人围观了日常 第340章 皇后之冠

作者:新玥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2 12:38:46

看完了在古代提高粮食产量的做法,刘晓希又点开了新内容。

{和熹皇后邓绥,东汉贤后之首}

刘邦还蛮惊讶的,“没想到这要说的是咱大汉的皇后啊,还是贤后,啧啧啧,还真是了不得。”

刘秀同样没想到会说到邓绥,这个后代子孙的媳妇,想到自己看过的史书内容,刘秀没忍住笑了,这孩子做的不错,可惜去的太早了。

身为当事人的邓绥,眼睛没舍得从光幕上移开,这是说她吗?

细细咀嚼着‘贤后’二字,邓绥想到这些年的经历,心里一酸。

百姓们安静吃瓜,后面的朝代,知道和熹皇后的,也有不少称赞的声音出现。

{她,东汉六后临朝的最贤者,是历史上最杰出的女性政治家之一,也被史学界称为‘皇后之冠’。

她就是东汉的和熹皇后邓绥。

公元81年,邓绥出生在上谷郡,她的父亲是邓训,祖父是是东汉的开国功臣邓禹,也是云台二十八将之首。

公元95年,邓绥入宫,第二年被封为贵人。}

刘邦没忍住‘哎哟’一声,嘴角带着笑,“这姑娘厉害啊,贤后之首,可不是谁都能得到的称呼。”

刘秀捋了捋胡子,同样很满意,邓禹只怕现在高兴坏了吧,他孙女这么有出息。

被刘秀惦记的邓禹,心里波涛汹涌,这突然告诉他自己的孙女当了皇后,怎么就这么不真实哩。

但在回过神来后,邓禹还是很高兴的,他孙女当了皇后还不算最好的,关键是这孩子不知道都做了哪些好事,竟然有皇后之冠的美誉,如此殊荣当着全天下的面,给他邓家长脸了。

永初年间

邓绥久久不能平复内心的激动,皇后之冠吗,虽然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但真正看到得到这样的评价,她怎么可能真正无动于衷?

刘祜抿着嘴,很明显不怎么开心,后世的意思难不成太后做得很好,可是自己呢?

{当时汉和帝的第一位皇后是阴氏,也是光烈皇后阴丽华哥哥的曾孙女。

阴氏十分善妒,邓绥入宫后得宠颇多,和帝对阴氏的宠爱减少,阴氏心里怨恨,就想设计陷害邓绥,可一直没能的手。

没办法,阴氏就祝诅之术诅咒邓绥。

公元102年,和帝病重,阴皇后出言无忌,扬言要杀邓氏全族。

邓绥担心连累全族,想自尽,被宫人及时拦下…

汉和帝大怒,废黜了阴氏的后位,改立邓绥为后。}

阴丽华:??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娘家的后人,也走上了和孝武皇后的路子,一样的恋爱脑上头。

不过面对这隔了好几辈的孩子,阴丽华也知道自己管不了,唯一担忧的是怕连累了阴氏一族。

此刻陈阿娇也一脸懵逼,没想到此后还有皇后搞巫蛊之术啊,不过想到以前的自己,果然啊,恋爱脑要不得。

刘秀没什么想法,阴氏有错在先,不过他还担心皇后为此难受,唉。

邓禹的表情也很复杂,这事怎么说他孙女都没错,阴家应该不会有意见吧,即便有意见,那也不是自家的问题。

百姓们吃瓜看戏,尤其是后面朝代知道阴氏一族结局的人,都不免吐槽这阴皇后傻,不仅自己搭了进去,就连家族也玩完。

{等汉和帝驾崩后,和帝最小的儿子刘隆即位,此时他才出生百来天。

邓绥晋升太后,临朝称制。

然而刘隆才当了220天皇帝,就早夭了,因接连帝亡,百姓苦于役事,邓绥主持节俭丧葬工作。

国不可一日无君,清河孝王的儿子刘祜被迎立为帝。

于是十三岁的刘祜登基,是为汉安帝,邓太后继续临朝。}

刘秀这脸上的笑容越来越淡,不仅是刘隆,后面还有很多幼帝,小小年纪就丢了命,即便有了史书,知道了他们的历史结局,自己却想不到办法改变,这才是最心塞的。

永初年间

邓绥回忆起以往的日子恍如一梦,先帝去的突然,留下的一切让她措手不及,然而没有时间给她悲伤,她也一直在告诉自己会守护好天下,只是身上的担子有时候还是叫人喘不过气来。

现在皇帝倒是长大了,也有了权力欲,偏偏能力还不够,就开始跟她掰腕子。

{汉安帝即位初便天灾不断,加上四夷入侵,整个王朝岌岌可危。

公元106年:

4月,鲜卑寇渔阳;

5月,河东山崩;

6月,郡国三十七雨水;

9月,六州发大水;

乙亥,陨石于陈留;

10月,四州大水、雨雹。

公元107年:

18个郡国发生地震;

41郡国、315个县发生水灾,冲毁城池;

部分地区山洪暴发,百姓受灾;

同年11月,部分大臣发动政变;}

各朝老百姓们看得连连惊呼,娘嘞,这接二连三发生的灾害看的他们都胆战心惊,更不要说要亲身经历这一切的东汉百姓。

东汉的百姓眼神中都充斥着绝望,一个个灾害看得人心底发寒,然而都是普通人,在这些天灾面前,又能有多大的办法去抵挡?

刘邦揉了揉眉头,天灾**,后世发展好,即便有天灾也能快速拉起救援,但他们时代可做不到,即便是再快也需要时间,看样子必须要组建一支朝廷专业的救灾队伍了。

刘秀不免唉声叹气,这些内容他早在购得的史书上见过,好在这一次,他已经在提前防御,每个灾情都叫人记下来,即便这一世天灾依旧会到来,但有了防范,可以把损失降到最低。

{108年:

夏天旱灾;

6月,京师及郡国四十大水、大风、雨雹。

是岁,郡国十二地震;

109年:

多地爆发饥荒,人相食;

南匈奴趁机发兵,乌桓、鲜卑联合入侵

......

在邓绥临朝的十六载,水灾冰雹、地震山崩、星陨飞蝗、兵连祸结,内忧外患。

虽然有主少国疑的原因,但天灾致使汉朝的国力衰退,以至四夷窥视。}

若是以前,肯定有不少人信誓旦旦的表示这是上天看不过眼,降下灾害来,但知道民国也是灾害连连后,大家都不这样想了。

邓绥看着光幕强撑着没让自己方寸大乱,她不能乱,现在皇帝能力还不够,若是自己都不能稳住,那那些野心家啊,都会冒出来了,而且现在最重要的是接连不断的天灾**,百姓们该怎么活下去,她必须要召集群臣商议。

宫外,邓骘却很心疼他妹妹,这些年来他妹妹做得已经够多了,可惜依旧有流言蜚语中伤她,甚至就连陛下都不能理解,这出力却得不到好,或许就是说的他妹妹这种人了。

{面对这些情况,邓绥推行了一系列政策。

政治上:

开创有道科,完善察举制;

广开言路,纵民参政、鼓励女性参政,设女官;

解放守陵女性、释放宫女;

严惩贪官污吏、改革律法、废除宫刑;

对于外戚,邓绥严厉约束,引导自家子弟读书向学;

同时抑制世家发展}

百姓们纷纷为之侧目,大家也没想到这邓太后这么厉害,虽然是女子,但却能临危不乱,处理好这些事情。

古代的姑娘们眼里都有些崇拜,大家的社会地位低下,但邓太后设却女官,这如何不是在为她们谋福利。

嬴阴嫚也很佩服这个汉朝的太后,虽然她心里也有些想法,但还要和姐妹们商量一番。

刘邦看到连连点头,“唉,要是刘盈这小子也能寻个优秀的媳妇也不错。”

刘秀是支持邓绥的这些做法的,刘肇去得早,又是幼帝登基,若没有邓家稳固,那麻烦是不小的,更何况这小丫头的能力是真不错,摄政就摄政吧。

{经济文化上:

救灾安民,削减皇室用度,邓绥节衣缩食、做出表率;

兴修水利、防洪灌溉;

选贤任能,平定灾祸;

她还兴办学堂,普及教育;

能在内忧外患中稳定国家,已经是史上少有。

军事上:

征北虏、灭海盗、定南蛮、稳西域;

此外,向南拓张了东汉疆域、吞并西羌和高句丽、降服扶余国、交通罗马}

光幕下

不少人对邓绥赞不绝口。

这么久以来,各时空的思想也在受到后世的影响潜移默化,汉朝百姓们不在意上面是不是女子掌权,重点是邓绥做的这些利国利民,她的性别就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吕雉同样发自内心的欣赏这位后辈,她有能力,且能力还不低,若是鲁元能学到十分之一,她都满足了。

武则天看得很开心,和熹皇后算是她很是崇拜的人了,现在她若是看到后世人的评价,应该会开心吧。

李清照暗暗下定决心,她也要做出一番成就来。

{在邓绥执政期间,还引导了东汉的科技发展:

任用蔡伦改进造纸术;

用张衡研制浑天仪、地动仪,前者是世界第一架天文仪器,后者是世界上第一架测量地震方向的仪器;

甚至张衡还造飞机,张衡设计的独木飞雕,是世界上最早的飞机,遗憾的是失传了。

甚至世界上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也是这个时段创作出来的。

关于她的死,很多历史学家认为很大可能是被累死的,因为常年操持国家政务,工作量又大,严重损害了她的身体健康,导致四十来岁就没了。}

秦皇汉武惊讶之余,还不免感到可惜。

嬴政眼里满是欣赏之色,虽是女子,但也不是胡亥那个败家子能比的,当然嬴政心里还想的是给儿子们找这样有能力的媳妇。

刘邦更不用说了,对这个后代媳妇哪哪都满意。

刘彻看的很羡慕,还有张衡这个名字,他也不是第一次听说了,世界上的第一架飞机,他哪能不心动。

东汉初年

邓禹虽然很开心孙女做出的功绩不菲,但还是心疼孩子太操劳了。

“希望这孩子,这次一定要注意身体啊,可千万不要再把自己累坏了。”

刘秀也希望邓绥活得久一点,刘祜那小子他一点不放心,有邓绥在,至少刘祜能安分点。

永初年间

刘祜抿着嘴,眼里怒火很重,若不是太后一直不愿意放权,这些都会是他的功绩。

邓绥看到自己的死,说意外也不意外,只是还有些遗憾,她希望自己还能多做些事情,现在就把天下交到皇帝手上,她其实并不放心。

张衡被太后的死吓了一跳,当然他私心里自然是希望太后能长寿,因为陛下,唉,不好说。

百姓们都面露悲哀之色,他们又不傻,太后执政期间做这些,一桩桩一件件都是利国利民的事。

{邓绥死后,刘祜亲政,虽然有一些外交成就,但他重用外戚,甚至给乳母王圣封爵位,开启了史上皇帝给乳母封爵的先河,导致王圣母女专权。

他还重用宫女,导致宫女都比皇帝还威风,和宦官一起乱政;

此外,刘祜枉杀征服鲜卑的猛将邓遵,导致邓遵死后,鲜卑反叛。

枉杀太尉杨震、废太子刘保;

听信谗言,驱逐了贤良的邓氏一族。

致使东汉由盛转衰,总之,相比起邓太后在位期间的所作所为,汉安帝能力的确不行}

“这个混账东西,竟是把朝堂弄得乌烟瘴气。”刘邦就希望邓绥赶紧换个皇帝上去,只要是他老刘家能力不错的子孙都可以,这家伙气死他了都。

刘秀不意外,但再看一遍还是气得脸色发青,刘阳心里也把刘祜好一顿臭骂,他爹可别气出个好歹来。

刘彻也是一脸嫌弃的表情,“与其让刘祜亲政瞎搞,还不如让邓绥活久一点。”

当然东汉百姓们都是这样想的,这一番比较下来,肯定是选择邓太后掌权。

永初年间

邓绥怒火中烧,一巴掌拍在桌上,手都红了,眼里闪现一抹厉色。

她没想到刘祜做得这么绝,既然他能力不够、还罔顾是非,已经触及到了她的底线,那就不要怪她重新立皇帝,想来光武皇帝、高帝他们都能理解,而且王圣一家也不能留了。

刘祜浑身像是被抽干了力气跌坐在地上,脸色白得吓人,后世说他当皇帝不行,而且枉杀大臣,这已经是昏君的倾向,他该怎么办?

不得不说刘祜的担忧没有多余,永初年间的大臣们又不傻,这是被当众点名了,瞧瞧陛下做的这些事情,他们都只能摇摇头。

王圣浑身冷汗,她干过什么事情她心里清楚,而现在全天下都看到陛下能力不行,只怕太后想废帝位,大家都不会有话说,而她怕是也跑不了了,‘专权’二字就如催命符一样...

邓遵咬紧了牙关,这狗皇帝,这下看你还能作妖。

杨震心里也是又怒又气,心里也是骂昏君,现在各时空都能看到,他一点都不怕,有本事再杀他一次。

后面的朝代,读书人们也在议论此事,有夸邓太后的,有吐槽汉安帝的,有骂王圣的,可以说是非常热闹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