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万万没想到,竟被古人围观了日常 > 第294章 过渡篇2

万万没想到,竟被古人围观了日常 第294章 过渡篇2

作者:新玥子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2 12:38:46

汉末

经过三巨头的商量和反复拉扯,最后确定下来明年天气暖了再出兵东瀛,现在天气冷啊,实在不合适。

至于寻棉花,那也是明年的事情。

隋 开皇年间

杨坚对自己的水泥路很重视,当务之急就是安排工部抓紧研究这水泥的制作,争取明年开春可以修路。

工部的官员自然不敢马虎,加上他们也很期待能从手中完成这跨时代的目标,那真是投入了全部精力。

当然除了水泥外,还要造船,只因为明年太子要领兵去往东瀛,这马虎不得。

杨勇现在也是在军营中加紧操练,他可不希望出现什么意外,不然岂不是像杨广一样丢人。

杨坚还把李渊一家找来了宫里聊了聊,心里直可惜李家二郎还没出生。

独孤皇后也是带着儿媳妇和窦氏聊了一番,让她可以带着孩子来宫里和太子妃解解闷。

照独孤皇后的意思,他姐姐的后代都挺有出息,李建成虽然比不上李世民,但至少也比自家的强,以后最好都能跟在皇长孙身边。

唐 武德年间

李建成和李世民这两兄弟经过一番交谈,李建成在多日的深思熟虑后,终于做了决定。

虽然自己能力是比不上李世民,但他也不是傻子。

自李世民登基的消息被爆出来后,朝中支持他的人也少了,还有不少明面上保持中立的倒戈,都是审时度势之辈。

当然也还剩下不少忠心的跟随他,如今自己不愿意争这个皇位,但这些人的去处他必须打算好,不能辜负了他们。

至于自己,当个闲散王爷也无碍,看开了,争来争去终究是一场空,儿女也要有他们自己的生活,总比再落到历史上那个下场。

李建成的心理过程不足以为外人道,不过当他说出自己的决定后,李世民还是朝着这位亲大哥深深一拜。

李建成接受了这一拜,秦王府的一众人远远地看着,大概这一天就是这两兄弟争斗的落幕。

“…你记住我的话,跟着我的那些人啊,还是有不少有能力的,比如魏徵这种,反正你能用的就用他们吧,要是不能用,就算了,爹那里,晚点我们就进宫和他说吧,至于元吉,看他自己吧,我也不想管。”

李建成的一番话,李世民也是认真聆听,能避免兄弟最后兵戎相见,他哪还有什么不满意的,更何况,他心中对历史上大哥的死亦是愧疚的。

......

唐 天宝年间

李隆基最终还是让杨玉环出宫了,经过这段时间的反复挣扎。

太子李亨手上的权力越来越大,李隆基也知道,等前方的叛乱结束后,大概就轮到他当太上皇了,走一走高祖的路。

当权利不在手中后,或许杨玉环的命运就不是他能保证的,还不如让她离开,这也是他心中的一种愧疚吧。

大概是经历了一系列打击,终于叫他老了老了,心态变了。

杨玉环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无疑是震惊、激动又难以置信的,她没想过自己还能出宫去,然而即便是只当一天的普通人,她觉得呼吸都是自由的…

当马车渐渐驶离了皇宫,站在宫门口的李隆基却再也没忍住哭了出来。

而远在长安城外,也有一架马车在等着了,李琩心中是既期待又激动。

他爹私下找他说时,他都以为老头子是在拿他取乐,后又经过高力士的一番解说,反正到现在他都不敢相信。

但即便抱着一丝希望,他也收拾好了行李等在这里,以后他们会离开皇宫、离开长安,去江南,一切都会好的...

宋 熙宁年间

带着对改革的火热之情,即便即将要过年了,王安石、苏轼他们都顾不得歇息。

赵顼好久没见到朝廷上下这么团结的时候了,连保守派现在都没有了声音,这心情甚好。

加上他现在也有多注意身体,一点都不想跟历史上一样短命。

有光幕的背书,民间对变法的抵触基本上少了,像是一些试点工作的推行,王安石他们还算顺利,而且也谨慎得多。

明 洪武年间

有了这一世的精心照顾,在常氏临产之际,所有太医被全被喊了来,甚至就连民间经验丰富的产婆们也给找来了。

常家所有人也被特许进了宫,蓝氏和马皇后都开始在求神拜佛、祈求系统,只希望女儿\/儿媳妇能顺利挺过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朱元璋牵着大孙子安慰,看媳妇这样着急,再看到好大儿急得团团转,也是心有所感,他希望以自己天子的特殊性让大儿子一家都能平安顺利,希望上苍或是系统能听到他的声音。

2233看着飘到自己周围的龙气叹了口气,祂不是光收礼不办事的统啊...

常氏最后也顺利生下第二个儿子,这对于朱元璋两口子那是极大的松了口气。

朱标都顾不上看孩子,拉着媳妇的手热泪盈眶,“常姐姐,一切都会好的,我们都可以逆天改命,未来再也不是历史那样的结局了。”

常氏生产完除了还有些虚弱,但精气神还不错,也有心思和丈夫说话。

而另一边的马皇后抱着刚出生的小孙子喜极而泣,和蓝氏说着话,“亲家母,看看,允熥这孩子多乖啊,和标儿小时候长得多像,多谢系统,谢谢。”

......

宫中一片欢喜,太子府上的吕氏却是又急又恼,但她如今又能怎么办,越想越难过又忍不住哭了起来。

而在东瀛的朱老四都要杀疯了,但好在经过战术调整和补充兵力,战况在不断扭转,不然他都要怀疑这群小八嘎是打不死的蟑螂了。

明 永乐年间

朱棣经过一番心中的挣扎和难受,最终还是决定将三儿子召回应天,当然朱高燧也是免不了要被贬为庶人的下场。

至于北平他也安排了心腹去管理。

朱高炽也懒得劝了,若非是亲兄弟,他都不想理会这俩王八羔子,净搞事情还给他使绊子。

在北平收到消息的朱高燧似哭似笑,虽然早已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当结果到来之际,还是无法承受。

沐王妃搂着两个儿子,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落到这种结局,两个孩子哪还有什么未来可言?

想到去建军功的朱高煦,朱高燧也不想坐以待毙,“走,我们回应天,朱高煦可以用军功,我也可以。”

至于在东瀛战场的朱高煦,现在可顾不上老三,眼睛都杀红了,“特奶奶的,这群倭寇还真是难杀。”

朱瞻基也很赞同这话,现在两人也顾不上不对付,大敌当前,众将士还希望早日回家。

清朝

又是一年冬季,往年这个时间,皇宫内都会很热闹,更别说从腊月初一开始就要给大臣们写福字。

此外过腊八啊、搞祭祀啊,更是不可避免。

然而现在,清朝皇帝们哪还有什么心情搞这些。

乾隆老神在在的,他这一年可以说是过得极其不顺心,心里也是极度不痛快,民间大大小小的起义不断,他更是被后世评为历史罪人,能顺心才有鬼了。

现在别说是给大臣们写福字赐福,说句不好听的,都没人想着给他祈福祈福?

若是他再搞盛大点的活动,民间更不得骂死他。

刘统勋和福康安还在海上漂泊,预计年后就能抵达欧洲了,这也是他们第一次离开国土,抱着学习还有打探的目的。

阿桂、兆惠、明瑞年后也将带兵去往东瀛。

和其他朝代的百姓不同,清朝百姓尤其是靠近末期,越没心思过节,然而祖传的传统,即使再没心思也要过,一家人团圆的日子还是要珍惜。

民国

这个冬天,不管是父老乡亲还是战士们都穿得很暖和,虽然外面天寒地冻,但来自后世的棉服暖到了他们心里。

北方的天气虽然寒冷,窑洞中也还能不时给大家提供温暖。

而战士们日常没战事时,大家也会操练,倒也没觉得多严寒。

孩子们在外面蹦蹦跳跳的,虽然瞧着还消瘦,但精气神倒是比以往好多了。

也许是光幕的出现,发展势态改变了不少,但一切也是按着利我方向前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