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万万没想到,竟被古人围观了日常 > 第40章 亡国后最惨的皇族

{历史上灭亡的王朝中,哪个朝代的宗室下场最惨?}

随着刘晓希点开了新的页面,祖辈们也止住了话题,看起了新的内容,对于哪个宗室比较惨,老百姓们也只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和他们又没多大关系。

开国皇帝们就急了,亡国的皇族子弟,那只怕都不好,尤其是看到过前朝例子的。

嬴政握紧拳头又放下,被后世人点名的胡亥,他心里总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刘邦是觉得刘禅那家伙是他后代,既然这样,那亡国之际这家伙也还乐不思蜀呢,想来刘氏皇族还是没太惨吧,不过就算真的被杀了一堆,他又有什么办法?

李二最忧愁,历史上是雉奴登基,这一世皇位要怎么传位,李世民也不知道,只能先看看雉奴的后代历史上干得如何了。

赵匡胤想到自己对待柴荣后人的做法,后朝的皇帝又会怎么对赵氏子孙?

朱元璋还记得清朝的建立者,那名字一看就不是中原人,想到元朝对宋的做法,老朱心里也没底。

清朝皇帝们倒是不那么慌,末帝他们都看到了,没死,那其他皇族子弟想来也都是活着,当然日子可能不好过。

{一号网友说:唐朝宗室。904年8月,唐昭宗被朱温派人谋害,并改立其第九子李柷为太子,十三岁的李柷柩前登基,是为唐哀帝。

作为朱温选的傀儡,唐哀帝并无实权,朝廷上下都由朱温做主。

905年2月,为了更进一步巩固权势,朱温派人把唐昭宗的九个儿子,请来九曲池参加宴席,等这些个皇子们喝醉后,把他们全部勒死,尸体也被丢进池里。

除掉了诸王,朱温为了继续扫平障碍,制造白马驿之祸。

六月,三十多位朝臣被屠戮,尸体被投入黄河中,原本忠于唐王室的朝臣被清除殆尽。

十二月,朱温急于篡位,何太后派人向蒋玄晖求情,希望改朝换代之际,放过她们母子...何太后因被污蔑和蒋玄晖私通,被朱温派人缢死。

907年三月,李柷被迫禅位,朱温登基建立了后梁,为了斩草除根,第二年二月,李柷被毒死。不过朱温建立的后梁,只存在了16年,且在五年后也被自己的儿子杀死}

知道这段历史的观众还好,大多数百姓和前朝观众看的是惊叹不断,尤其是老百姓们,对于皇室的二三事平时哪有机会了解啊,而且这谋反一波连一波,反正就是杀杀杀,加上这段历史上还是真实发生的,看起来比听故事还精彩的多。

除了唐人难受复杂外,其他朝代的观众最多会惋惜一下,也会顺嘴骂骂朱温。

大唐皇帝们毫无心理准备,结果竟然大晚上的还来了一个重磅炸弹,李唐就这样亡了。

李世民气急攻心,一下子站都站不稳了,要不是旁边的宦官眼疾手快,怕是要‘哐镗’一下栽倒在地。

李二眼眶一热,眼泪已经夺眶而出,“该死的猪瘟,如此心肠歹毒、阴险毒辣,连一个17岁的孩子都不放过,活该死在自己儿子手上...”

李二还在喋喋不休的骂,长孙皇后赶来后连忙守在一旁安慰他。

周武朝

武则天从此前看到的朝代时间轴上就已经想到了,江山还是重新回到李氏手中,只是怎么说都是她的后代,没想到结局竟然如此凄凉。

天宝年间

李隆基也拉下脸来,取来剑就乱砍一通,始作俑者他也抓不到,只能朝着桌椅发泄,看起来就像个疯老头似的。

杨玉环也怕误伤了自己,就站在不远处劝慰。

杜甫站在庭院里,久久无言,想到如今大唐的情况,一时间悲愤交加。

李白也是想不明白,盛唐究竟是怎么没落的,一个朱温的权力竟然如此之大,竟敢弑杀皇帝。

天佑元年

李晔眼里满是苦涩和绝望,又有些讽刺的笑出声,他也该庆幸光幕提醒的早,自己还没被朱温这狗贼弄死,但想到朱温的瘟性,只怕这老贼会狗急跳墙。

此时的朝臣们也是急得不行,朱温这老贼狼子野心,竟然把他们也一起灭了,既然不管如何都要死,他们不信一群人还干不过朱温,由此还可换来一线生机。

李柷此时脸色惨白,惶惶不安,他是皇子不假,但处在末代的皇子,命运又如何讨得了好?他要去找大哥和母后想想办法。

此时的何皇后也是愁容满面,她一个妇道人家,现在能怎么做?究竟要怎样为自己和儿子们搏得一线生机?

李裕眼里闪过一丝狠意,作为最年长的皇子,如今唯一的出路,只能联合兄弟们和朝臣一起弄死朱温,他们如今已经是不死不休的局面,光幕如今挑明了一切,等死还是主动搏命他相信那些人不蠢。

此时的朱温的确准备提前篡位了,但一想到后梁的国祚16年,他还被儿子杀了,这心情简直可以说是怒不可遏,提着剑就要找儿子们算账去,反正儿子他以后又不是不能生。

当然朱温的儿子们也不会坐以待毙,毕竟老子是怎么样的人,他们当儿子的很清楚,老头子要杀他们,那为了活命,先拼了。

.......

{二号网友说:明朝吧,基本上被杀光了,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皇帝殉国,此时的宗室被农民军杀了一波,等清军入关后攻灭了李自成,明朝的宗室又被大肆屠杀,两波清洗下来,也剩不了多少了}

此时的大明,安静的可怕,百姓们不敢谈及皇家之事,但各时空的明朝皇帝宗室已经傻眼了,又气又怒悲愤交加。

朱元璋一口气差点上不来,咬牙切齿道:“怎么会、怎么会有农民军,这些混账是怎么做的,当道士、当木匠,还有三十年不上朝的,一个个把老百姓推到了对立面,好啊,当真是咱的好儿孙。”

老朱说到最后,嗓子直接喊破了天,宫人们跪了一地。

也就是现在天黑了,臣子们都不在,至于已经回府的王爷们,所有人看着光幕都难以置信。

马皇后看着这个消息,心中也是悲伤过度,但她也实在放心不下,干脆来前殿寻老朱了。

太子府上的朱标夫妻,两人也是忧心宫中的爹娘。

朱标看向媳妇交代,“我准备进宫一趟,爹娘如今看到光幕上的内容,只怕承受不住打击,你怀有身子,就好好留在府上休息。”

常氏摇摇头,“我知道你关心我,但母后那里也需要我陪着为好,我还是和你一并进宫吧。”

朱标还是扶着媳妇往屋内走,“爹娘那里有我,你现在的安危也很重要,别忘了,历史上你弃我和雄英而去,这次说什么都不能依你,等这个孩子生下来,两个娃就够了。”

“好,那你也要注意。”常氏见状也只能作罢,她也不问丈夫对吕氏和朱允炆的打算,青梅竹马长大,她了解丈夫的性子,这些事情他心里有数。

朱标笑着回应妻子,“嗯,你也早点休息。”

一旁在玩儿的朱雄英,听到爹娘的对话,抓住了关键词,眨巴着大眼睛,“爹,你要进宫找皇爷爷和皇奶奶吗?我也想去。”

常氏摸摸儿子的头边讲道理,“天色太晚了,你明天再去看皇爷爷皇奶奶。”

朱雄英抿着小嘴,还是有些不情愿,“可是我也担心皇爷爷皇奶奶,现在就想和爹一起去。”

朱标一把抱起儿子,“那走吧,跟爹一起去,你皇爷爷看到你心情也会好些。”

朱雄英立马扒着老爹的脖子不放,笑着露出了小米牙,“娘,我和爹走咯,你在家好好休息。”

“不许给你爹添乱啊。”常氏捏了捏儿子的小脸,也随这爷俩儿了。

......

永乐年间

朱棣眼中的怒火不比他老子少,这一个个干得可真漂亮,把大明都玩崩了。

朱高炽忧愁的不行,想骂后人,但人不在面前就显得很无力。

在某个驿站休息的朱瞻基,挠着脑袋想不明白,自己的后代都这么没出息?

朱高煦朱高燧也做不到置身事外,被灭的谁能保证没有他们的后代,打算写折子给老爹诉诉苦。

正德年间

朱厚照纠结了下,他似乎没有后代,不然朱厚熜也不会当上皇帝了,要不就是他有后代,但儿子早死,来不及留下娃。

天启七年

朱由检已经顾不上一国之君的形象了,泪如雨下,瘫坐在地上,这个末帝是他啊,殉国了,农民军还有清军,大明竟然亡在他手中。

王承恩也跪在旁边,红着眼眶,“皇上,您要振作啊,如今光幕说的,何尝不是给大明一次机会。”

朱由检一把鼻涕一把泪,“皇兄刚去,朕接手了大明,本以后会将大明治理得蒸蒸日上,结果历史上亡国了,朕有何脸面去见列祖列宗啊。”

......

其他朝代的观众们除了感叹议论,老百姓们比比哪个王朝宗室最惨外,好像和百姓们关系不大。

除了唐、明的皇帝们外,其他朝代的帝王还在心惊胆战,生怕被提名了,这排队点名可真难受。

{三号网友说:结局最好的应该是汉朝吧,国亡了,子孙也没受到灭顶之灾,至于最差的我感觉是北宋。

靖康之变,北宋灭亡,除了宋徽宗赵佶和宋钦宗赵桓被俘外,皇室宗亲贵戚(包括后妃、亲王、皇孙、驸马、公主等)、此外还有臣子、工匠、百姓等共计十万余人被押送到金国}

赵匡胤的心一下子跌落到谷底,哪怕提前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深入骨髓的悲凉还是让他身体不由自主的颤抖,“国灭了,天子宗亲、臣民都被俘了?”

老赵头被打击的不轻,眼泪在脸颊上滑落,他何时这般狼狈过。

赵光义在府中叹着气,他大哥的后代不行啊,等明日他就进宫好好和大哥说说。

熙宁年间

赵顼呆呆的坐在龙椅上,眼睛一动不动的盯着光幕,他有预感这徽宗是他儿子,但他不明白这混账玩意儿,到底是怎么把大宋玩崩的?导致自己和儿子甚至大臣们都被俘虏?要不是光幕上这样讲,他都觉得是谁在跟他开玩笑。

苏轼、王安石、司马光等人眼里也满是无尽的悲伤,国亡了,还是以这种方式。

绍圣年间

赵煦这下心里的疑惑尘埃落定了,赵佶即位,那他只怕和老父亲一样英年早逝,想到此前后世人说赵佶当书画家,赵煦就两眼一黑,这家伙,当了皇帝不会还沉迷这些不顾国事吧?

哪怕现在天色已晚,赵煦也管不了那么多了,“来人,传赵佶进宫。”

端王府上,赵佶虽然不敢相信,但他觉得这宋徽宗真的是自己,他把大宋搞灭了,皇兄还能放过他?

越想越难过,赵佶感觉自己的人生就是个悲剧,瞬间泪如泉涌。

北宋的百姓们今晚感觉也无法入眠了,夜空中仿佛被乌云笼罩了一样,所有人都失去了笑容,绍圣年间的百姓们已经准备明日一早就去宫门口请愿,千万不要赵佶当皇帝。

大臣们的身上也绷紧了皮,都在为明日的早朝做准备了。

看完这些王朝宗室的结局,嬴政这心根本放不下来,大秦灭国时,他儿女们可还讨得了好吗?想到赵高和胡亥这两俩被后世人提到的对象,嬴政面容一沉,这两个还是先派人看管起来吧,等知道了真相再处理。

至于大汉的皇帝们,心里一松,结局算是最好,那就好吧,虽然国没了,但好歹大多数后代的命保住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