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万万没想到,竟被古人围观了日常 > 第287章 刘禅的乱世生存指南

{出师表:属于刘禅的乱世生存指南}

祖辈们:??啊?

一些人思考了下有所悟,似乎弄明白了是什么意思。

刘禅呢,听到‘出师表’这三个字,鼻头一酸,险些落泪,相父应该看到了吧,他好想爹、相父还有诸位叔叔们。

诸葛亮的确看到了,不只是他,连刘备、关羽他们都很关注出师表,之前就听说过,但内容却并不怎么了解。

{读书的时候理解不了出师表中的情谊,只觉得内容太长,长大后才明白里面的一字一句都寄托着丞相对阿斗的良苦用心。

临上战场前,不放心家里的孩子,特意给娃留下了出师表。

全篇738个字,写满了对孩子的殷切叮嘱和恳切劝告。

阿斗拿着相父留下的这份遗书,每个夜晚不知道翻了多少回,他一字一句的照做,把相父留给自己的人都用了个遍,靠着这份精神支柱苦守蜀汉29年…

我们嫌弃太长的文章,在阿斗眼里只愿祂再长一点、再长一点…}

被光幕里这么一说,各朝人士都给感动得稀里哗啦。

感性的人还把司马家给问候了一顿。

尤其是现在各时空都有看三国剧,蜀汉一众的形象更是在各时空深入人心。

姑娘气得直跺脚,“就叫刘禅赢了吧,诸葛丞相的心愿,孙十万他们怎么就不能满足呢?”

旁边的小姐妹忍不住附和着,“就是就是,可怜武侯一辈子劳心劳力,但还是没有达成心愿。”

.....

汉朝的皇帝们也很庆幸,几千年来诸葛亮只有一个,还是大汉的臣子。

刘备看着里面的真挚情感,没有忍住落下泪来,边说边落泪,“军师啊,玄德何其有幸得遇你啊。”

诸葛亮也没忍住擦了擦红肿的眼眶,“主公,你莫这样说,我们上一世有太多太多的遗憾了。”

张飞、赵云他们也是你一言我一语表达着恢复汉室的决心。

姜冏看着这群充满理想的人,是既动容又激动,也忍不住加入了讨论,他太喜欢这里了。

和这边的交心不同,曹营和孙吴都关注着出师表,对大耳刘那一帮人多一份称赞,对他们都是不利的,孙权欣慰一点的是,他虽然没有诸葛亮,但还有一个诸葛瑾,也姓诸葛嘛...

三国 建兴年间

刘禅哪还在乎什么形象,不管不顾哭成泪人,哭自己是没爹没娘的孩子。

蒋琬、费祎他们也悲伤得紧,虽然也想把陛下当孩子宠,但现在不行啊,作为一国之君,必须要自己成长起来,只怕这也是先帝和诸葛丞相他们期望的。

评论里,不乏是众多现代人对蜀汉的惋惜。

【于我们而言只是出师表,对于阿斗而言,那是干爹留给他的能保命的东西】

祖辈们无不赞同,这话倒是贴切。

刘邦双手插进衣袖里,叹气,“刘禅这小崽子可以的,诸葛亮也有心,不然以这笨小子的能力,的确差了点,在乱世保命还真难。”

刘备动容的看着诸葛亮 ,又转头看了看这一群跟着自己的兄弟们,他知道自己是无以回报了。

刘禅现在也不在乎自己在别人心里的形象,他只知道,出师表的确是相父留给他的保命符。

【姜维:陛下,臣有一计。

刘禅:“你说破天也没用啊,瞧瞧上面没有你的名儿。”

好消息是知道看攻略,坏消息是也只知道看攻略】

这个留言一出,各时空观众差点笑岔气。

刘备眉头直跳,这叫他说什么好,颇有些不好意思的看了眼姜冏拱了拱手。

姜冏连忙摆手,他现在对刘禅也算了解个七七八八,自然知道他不是故意的。

诸葛亮也不自在的摸摸鼻子,阿斗太老实了,以后他会多教的。

三国 建兴年间

刘禅也顾不上难受了,他疑惑的是这后世人是夸他还是损他。

不确定的阿斗还望了望董允他们。

董允他们纷纷错开视线,不与之对视。

刘禅:…

在外领兵的姜维也被扎心了,但好在令他高兴的是陛下在改变,这也算是好事。

【诸葛亮表示:姜维啊,报一丝啊,当时不认识你~】

诸葛亮看着一双双集中到自己身上的眼神,他是真不知道啊。

建兴年间

姜维:...沉默

想到另一个时空还活着的丞相,姜维是真想说他不在意,真的,丞相千万不要为此难受,也只能怪自己认识丞相晚了。

【姜维忧伤望天:唉,人生的出场顺序很重要啊】

姜冏很难不赞同这话,这次他可是早早把儿子带过来了,绝对不晚。

身处在三国的姜维,的确忧伤,这都把他的心里话说出来了呗。

而刘禅也是对着光幕默默发誓,他肯定会好好用姜维的,相父千万别担心。

这边,

刘晓希一边笑还跟刘晓成吐槽,“想当年念书的时候,背出师表可给我背惨了,哦,还有岳阳楼记、滕王阁序,都好难背。”

刘晓成很难不赞同,“要背的不要太多,还有桃花源记、爱莲说、陋室铭、水调歌头、沁园春...”

古代的学渣们光是听到这聊天内容就瑟瑟发抖,还要背书,他们虽然学习不好,但都是知道这些名篇的,一想到要背诵,天塌了。

老百姓们和前朝的观众倒是很好奇,这得有多难背,时隔多年依旧念念不忘。

这些作品的作者有好奇的、有激动的。

像诸葛亮,他知道历史上自己写得有出师表,但不知道具体内容,也第一次知道后世孩子竟然要背,这,难道是自己写得太多太难背了?

刘禅倒是很高兴,相父写的太好了,后世人学习也是正常的。

悠闲养老的2233也是听到了祂宿主的吐槽,不带迟疑的把这些名篇放到了光幕上,供各时空观摩。

被突然而来的惊喜砸中的前朝观众们,都提起来精神。

孔子也打起精神准备欣赏一番这些后人的作品,能被后世拿给孩子学习,想来是非常优秀的。

嬴政的眼神也唰一下落到了这些作品上,直到看到沁园春雪,眼神瞬间停留,因为标注的作者吸引了他的注意,再看到内容,始皇最后也未说什么。

和嬴政一样的默契的君王们可不少,目光在这些作品上扫过,最终在其中一首停留下来。

刘彻揉了揉发酸的脖子,若是别人他肯定要嗤笑好大的口气,这个他真没话说。

李世民眼里冒星星眼,这些作品他都好喜欢,记下来、都要记下来。

赵匡胤眯了眯眼,成吉思汗,这是那个元朝的吧,哼。

朱元璋来回看了好几遍,还是不能释怀,怎么就是没他啊,咋就把他给落下了,“标儿,你说这是什么意思?没咱啊。”

朱标看着委屈的老父亲,想了想安慰道,“爹,这是写诗,讲究押韵工整…”

......

也有不少人的关注在出师表上面,毕竟之前很多人就对内容非常感兴趣了,现在有机会看到,当然不能放过。

诸葛亮看着这篇内容,心中五味杂陈,虽然还没到这一步,但他仿佛已经感受到了历史上‘自己’ 的心情。

民间

大部分百姓已经掏出纸笔开始记录这些名篇了,后世孩子都要背诵的,那就是好东西。

姑娘们很喜欢木兰诗,还很佩服这叫木兰的姑娘有如此勇气和智慧。

至于各时空的教书先生或是长辈们也深受启发,他们也可以借鉴后世的做法,让孩子们背诵学习。

还不清楚这些打算的古代孩子们,突然感到一阵凉意。

穿得圆滚滚的小正太一手捂住嘴巴,打了个喷嚏。

同伴一脸担忧,“暮云,你是不是感染风寒了。”

“我也不知道,我们快去买点吃的吧,张记的包子最好吃了,明天去私塾吃着就不香了,今天我们多买几个。”

......

李白、杜甫、白居易这些大诗人看到这些名篇时,突然觉得自己在后世小崽子们心中应该算是好人,相比起来他们的作品没那么难背吧。

还有不少文人墨客心中跃跃欲试,想要多写一些优秀的作品传到后世,留给后世人背诵也是一种荣耀不是。

也就是后世学生不知道,不然大概要来一句谢谢你,因为有你,凉透了我的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