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万万没想到,竟被古人围观了日常 > 第237章 唐朝的那些公主们

{唐朝的那些公主,很难嫁出去吗?}

各时空看着这个新话题,什么样的表情都有。

像唐之前的朝代,虽然了解不多,但八卦的人们还是可以讨论的。

大婶说得头头是道,“之前光幕上不是说唐太宗的两个女儿卷入了谋反案吗,大概夫家也害怕吧,一个不好都得死。”

老妇人颇有些后怕的表示,“安乐公主,就那个叫李裹儿的,敢毒死她爹,这谁敢娶啊,不怕被毒死。”

......

秦汉的公主王姬们,好奇的看着光幕,显然也很想知道,怎么唐朝的公主不好出嫁吗?

唐之后的时空,所有人都在八卦,尤其是现在都确定了唐朝也能看到光幕,万一爆出些什么大瓜,那有有乐子看咯。

贞观年间

李世民眉头紧皱,眼里还有些不敢相信,“不敢娶?如何不敢娶?天家的女儿还愁嫁人不成?”

长孙皇后逗着小小年纪的雉奴,边宽慰李二,“陛下,莫要担忧,等先看看光幕吧。”

李泰嘴巴一溜就把心中的猜测说了出来,“阿耶,可能是皇室女儿比较尊贵吧,还有之前光幕上不是说了老七和老十七还卷入了谋反案,就这搁谁家不害怕啊,后面即便是娶公主也要掂量掂量。”

李世民看着疼爱的老二,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反驳这小子。

李承乾并不赞同这个说法,“不一样的青雀,像小妹多乖啊,那只是特例罢了。”

李丽质撑着下巴,听着哥哥的话脸上有些傲娇,“那当然,我可是阿耶阿娘最疼爱的女儿,当然要以身作则,注意言行。”

......

而其他的唐朝公主们,虽然不知道光幕接下来会说什么,但和她们关系太大了,想不关心都难。

太平公主一脸兴味的靠在椅子上,旁边还有侍女给她捏腿的捏腿、捏肩的捏肩,自从上次和母后谈过后,她现在心中也轻松多了。

唐朝的百姓们也是看热闹的态度,反正和他们关系不大,皇家的女儿再嫁不出去,那也是衣食无忧的,用不着他们操心。

{古代的公主们,她们出身高贵,还有个当皇帝的老爹,按理说不愁嫁人,但唐朝的公主却面临难嫁的问题。

唐文宗时期,更是有四位公主同时出家当了道士:平恩公主23岁、浔阳公主29岁、邵阳公主23岁、永安公主24岁。

可见问题是极为严重的,这不光是修道那么简单,回归现实,嫁人也很不容易}

各朝观众看得是连连乍舌,原本以为锦衣玉食的公主,竟然都出现了出家的情况,百姓们可不认为出家都是为了去修道。

李世民看得眉头直跳,看着光幕欲言又止,他现在还是没办法想象还有扎堆去出家的,问题如此严重,皇家女儿真就这么难嫁?李二也懵了。

李丽质看着津津有味,显然是一点不为婚事着急,她这一世本就不想早早嫁人,要是嫁不出去,也看得开。

{难嫁的原因,大概可以从几个方面分析。

第一,唐朝的公主地位尊贵,作为皇族成员,驸马一般是屈居在公主之下,话语权比较低,一些人是不愿意娶公主的。

而且一旦婚姻中爆发矛盾,公主告状到娘家,皇帝又会偏向自己的女儿,这也会让驸马感觉压抑。

比如唐代宗的女儿升平公主,嫁给郭子仪的第六子郭嗳。

这两个人婚后发生了争执,公主还告状到了宫里,驸马的压力很大,后世还专门改变了戏剧醉打金枝。}

一些观众倒是能理解,这老丈人是皇帝,天下权力最大的人,对待他的女儿自然要很小心谨慎,这要谨小慎微的过一辈子,倒的确是不容易,要是娶的公主还飞扬跋扈,那更是难题。

李世民何尝看不出来光幕的意思,这还真是个世界难题。

不仅是李二郁闷,其他朝代不少帝王也在思考女儿的婚姻,因为他们也不知道女儿女婿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情况。

至于原本还觉得当驸马娶公主是好事的普通百姓,此时也不这么想了。

卖菜的小摊贩守在摊前,揣着手笑道:“这要是咱娶了公主肯定是祖坟冒青烟了,但皇家公主可不会嫁给咱们这种。”

隔壁的屠夫边剁肉边附和着,“肯定啊,成亲也讲究门当户对,驸马的家世不可能低了。”

……

{另外,唐朝的公主从小就是养尊处优的,比较娇纵任性,甚至婚后还有眷养男宠、出轨的情况,这也让人望而却步。

比如历史上的永嘉公主,她也是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位出轨的唐朝公主。

永嘉公主是唐高祖李渊的第六女,生母不详。

出生在李渊当皇帝的第二年,贞观时期,嫁给了左卫将军窦奉节。}

其他时空还在看乐子,前朝的观众们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因素,看光幕的意思,这还只是第一位出轨的公主,合着后面还有呢。

李世民差点没维持住冷静的表情,眼前一黑又一黑,如今不仅是全天下都看得见,其他时空也看得见,这家丑还不可外扬,现在倒好了,叫人如何看笑话?一时间李二对这个妹妹都充满了不喜。

长孙皇后想到那个公主,如今也才十岁的模样,也是懂事的年纪了,也不知道对方看着光幕反应如何,只怕这一世想嫁出去更不容易。

李承乾兄妹三个,眼神中也满是惊讶,谁能想到这个姑姑胆子这么大。

唐朝的百姓们虽然不敢议论,但眼睛都是八卦又兴奋的模样,这简直是大新闻。

唐朝的王公贵族们,此时让他们家娶一位公主,还真没多少愿意的,万一戴绿帽子了,而且史书上还记载下来,到了后世都要被笑话的程度。

唐之后的时空,观众议论的同时,不少人还很想知道唐朝现在是什么情况。

{窦奉节,他是李世民老妈窦皇后娘家的堂侄,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

将公主嫁给他本意是想亲上加亲,然而没想到的是永嘉公主出轨了,那人叫杨豫之。

而杨豫之这个人啊,他是李渊第五女长广公主的儿子,他的妻子还是李元吉的女儿寿春郡主,也就是他表妹。

也就是说永嘉公主和外甥好上了。}

第一次知道的观众,瞳孔都不自觉扩大了,娘嘞,这信息量有点大啊。

其他朝代的君王们此时不约而同都有些同情唐朝皇室了,这可是丢人丢到前朝后世了。

当然不少君王们也是绷紧了皮,就怕自家也有发生的糗事,自己知道就算了,但若是被八卦得人尽皆知,那真是脸都丢光了。

就比如春秋战国的宗室**,西汉宗室的荒淫也同样离谱,有和父亲姬妾生孩子的、有抢弟媳的,甚至还有和子女有不可描述关系的…

当然这种事情,历朝历代宗室都存在,大概是权利的纵容,让他们随心所欲的荒唐。

孔子想到如今的世道,那表情真是一言难尽,礼乐崩坏,乱得他都不好意思说。

贞观年间

本来安心当太上皇的李渊,气得东西都摔了一地,“丢人现眼的东西。”

此时的长广公主,眼里的恨意都要化为了实质,恨不得现在就去找到这俩儿打一顿出气。

而杨师道已经让人去请家法了,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和妻子竟然会养出这样的玩意儿,如今弄得天下皆知,丢人不说,只怕朝中又要参他一本了。

皇宫中

李世民看着妻儿担忧的眼神,强扯一抹笑,只是心里的火气还在继续上升。

{贞观二十二年的时候,长广公主去世,但这二人在服丧期间还不知收敛,结果被窦奉节给抓住了。

杨豫之被具五刑杀之,至于永嘉公主因为身份被饶过,但两人也离婚了。

离婚后的永嘉公主,在永徽五年的时候再次出嫁,但她依旧是风流成性}

光幕下

一些百姓们都忍不住开骂了,实在是过于荒唐,母丧期都能干这种事情,这叫重视孝道的人们怎么忍受得了。

广安公主气得都快站不稳了,好险被旁边的丫鬟眼疾手快的扶住了。

随即就坐在椅子上哭天抹泪,“逆子、逆子啊。”

杨师道的脸色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看着被下人抓来的逆子,大步上前就是几巴掌,“你这个畜生,还知不知道羞耻,那是你姨母、是你娘的妹妹,你怎么敢做出这种事情出来,你怎么敢...”

......

宫中的永嘉公主手足无措,害怕、不安,各种情绪交杂,最后一下承受不住,直接哭了。

李世民脑子里也是一团乱,这两个他得想想怎么处置才行,实在不行去请太上皇吧,那是他女儿。

李渊现在别说处理了,看都不想再看到这个女儿一眼,他子女又不少,而且对于皇家,血脉亲情是最不值得一提的。

{当然,唐朝公主出轨的,还比如高阳公主和辩机和尚也很有名,不过这个事旧唐书中没有记载,而是记载在新唐书中,关于有没有私通还有争议。

像是太平公主和她母亲一样也比较风流,养了一批男宠…

对于这些公主而言,她们的婚姻多是政治联姻,一开始就缺乏感情基础,也可以说是一种政治交易,也许对婚姻的不重视也有这些因素在吧。

但也并非是所有的公主都这样}

光幕下

有人觉得可以理解,毕竟只是政治联姻,皇族公主,娇生惯养肯定也是嚣张肆意;

当然也有人持反对意见,这部分的观众认为既然享受了身份带来的好处,那就要担起这份责任,成亲了自然要保持对婚姻的忠诚,不应该在外面胡来。

而唐朝的公主们不知道各时空对她们的议论,现在要说心中是什么心情,有人感慨婚姻不自由,也有人事不关己毫不在意。

李世民扶着胸口,他终于体会到了心梗是什么样了,偏偏拿光幕无能为力,只能任由天下人、不,是各朝代八卦了,越想李二越郁闷,因为高阳有没有出轨,他也不知道,造孽啊。

房玄龄有些庆幸,不管这高阳公主有没有出轨,这一世和他们家缘分已尽。

{除了上面说的因素外,唐朝的公主还有政治野心,她们还热衷于参与政治,只是这个举动在外人看来,并不是优点,尤其是婚姻中。

此外在公主去世后,驸马还需要服丧三年,对于家世同样不差的名门望族,多是不愿意的...

综上这些原因,唐朝公主想要顺顺利利嫁人还是很难,不过这在很多现代人看来,不结婚并非坏事,一辈子荣华富贵衣食无忧,日子也可以过得舒舒服服}

光幕下

不少观众也觉得有道理,就这样看来,各种原因加持下,唐朝的公主嫁人的确不容易。

大婶摸着闺女的头发,有些感伤,“唉,搁咱们这里,不嫁人的话一辈子都要受人指指点点,后世不结婚都有人议论,不过后世不结婚的人多了,若只是个例,只怕也难以承受别人的闲言碎语。”

小贩忍不住说道:“公主那可是金枝玉叶,这娶进门了还得供着,稍有不顺心就怕进宫找皇帝告状,这谁家受的住啊,还怕皇帝问责。”

掌柜的看得很开,“普通人肯定是不可能娶公主的,一般能娶的都是功臣后代,但这些人同样是娇生惯养,唉,肯定谁都不服谁。”

公子哥悠闲的坐在院子里喝茶,“小爷我啊,家世也不差,没必给自己娶个大佛回来供着。”

......

嬴政想到自己的女儿们,应该不会出现这些问题,至于怕女儿嫁出去受欺负?一般来讲,也没人敢欺负他女儿才对。

长孙皇后摸了摸女儿的头发,有些忧愁,也不知道会不会影响到女儿的婚姻。

李二也犯愁,虽然说不嫁人皇室也养得起,但若是一堆公主嫁不出去,那也是一个大问题,必须要解决才行的。

{既然说到了公主的婚姻问题,那就补充一下宋代的公主。

和唐朝的公主相比,宋朝的公主存在感并不强,反正在现代,如果随机问路人是否知道一位宋朝的公主,大概很多人一时半会儿想不起来。

另外,宋朝的公主得到的权力和特权同样有限,这也是为了防止她们干预政治}

各朝观众思索了一番也明白了,毕竟前面有一个唐朝在,宋朝肯定会防着公主干政。

秦汉的公主们面面相觑,这唐宋的对比太强烈了,若让她们选择,肯定是唐朝好。

李世民有些心塞,想来这宋朝是把大唐当例子了吧。

太平公主吃着柿子,眼神不屑的看着光幕,“弱宋嘛,防这个防那个,偏偏军队弱的一批。”

宋朝皇帝们表情不变,既然选择这么做,肯定是深思熟虑过的。

反正赵匡胤觉得这样挺好的,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历史上,唐朝的公主们有很多二嫁三嫁的,但到了宋朝,二嫁的公主只有两位。

一位是秦国大长公主,也就是赵匡胤的亲妹妹。

还有一位是荣德帝姬,宋徽宗的二女。

她原本嫁给大将军曹晟,但靖康之变发生后,她被俘虏到了金国,被迫嫁给金国宗室。

如果严格上讲,宋朝二嫁的公主就只有一位。}

唐朝的公主们无不同情,帝王的懦弱无能,最后倒霉的却是一堆人。

宋朝的君臣百姓们都沉默了,堂堂一国公主居然被迫二嫁,甚至连皇帝都被俘虏了,这何其耻辱。

赵匡胤握紧的双手骨节都泛白了,“强兵、朕要强兵。”

绍圣年间

赵佶脑子都是懵的,有止不住的后怕,这竟然是他女儿。

赵煦眼神冰冷,他是不可能再给金人机会了。

{还有,唐朝的公主在婚姻中自主权很大,虽然后面有明文规定公主要侍奉公婆,但像太平公主、安乐公主这种,想要指望她们侍奉公婆那不可能。

但宋朝的公主,嫁人后要像普通女子一样侍奉公婆的,而且地位和驸马相当,甚至要低于驸马。

历史上的宝安公主,宋英宗的二女、宋神宗的亲妹妹,18岁时嫁给了左卫将军王诜。}

前朝的观众们虽然第一次了解这些,但想到了后面那几个朝代,嗯,礼教越来越严苛,基本上是都明白了原因,不管是裹小脚也好、贞节制度也罢,都能从中窥探一二。

唐朝的公主们并不觉得不侍奉公婆有什么问题,又不是没有仆人,哪里需要她们亲自来,等看到宋朝的公主地位这么低,虽然惊讶,但也只能说同情。

熙宁年间

赵顼有些诧异,不明白怎么提到妹妹了,可别是什么不好的事情,否则别怪他让驸马好看。

高太后神情也紧张了起来,她亲女儿,能不担心吗?

此时的王家也不淡定,王诜自然清楚自己是什么样,此时表情极为不安。

卢氏哪能不清楚自家儿子是什么货色啊,当即朝着儿媳妇一脸恳求,丈夫早逝,她好不容易将儿子养大,就怕光幕说出些什么,影响了儿子仕途前程不说,更严重的是要了儿子的命。

宝安公主温柔的宽慰婆婆,哪怕这个事情和她有关,但心中的善良还是叫她先替别人着想。

{宝安公主嫁人后,也是做个好儿媳侍奉好婆婆,婆婆病重,还亲自配药尝药,服侍婆婆喝下。

在元丰二年12月,王诜带着妾室出城和苏轼宴饮,因此被停职。

元丰三年,宝安公主病重。

神宗为了安慰妹妹,还特意提拔王诜,准许他上朝。

但王诜这家伙,在宝安公主病重后,就在公主病床旁和婢妾通奸,甚至婢妾还敢出言讽刺公主,王诜还在一旁跟着附和。

宝安公主病逝,她的乳母把这些事情告诉了神宗,这才处置了这帮人。

总之啊,看得出来宋朝的公主,地位还是比不上唐朝的公主的}

光幕下

各时空的正义之辈都忍不住骂上一句‘不要脸’。

这有了唐朝的公主作为对比,毕竟唐朝公主都可以不侍奉公婆,现在看到一个善良贴心的公主,任谁不站在她那一边啊。

小伙子撸起袖子恶狠狠的道:“这一家子,也就是看公主好说话,给他们脸了,我呸。”

小妇人十分气闷,“这种就得要嚣张跋扈的公主媳妇来整治才行,这宝安公主遇到这种丈夫真是倒霉了。”

......

嬴政看完后,也觉得自家女儿们还是刚强一点好,这太软弱可欺被人欺负了还不敢告状,实在叫人还没窝火。

刘彻是气愤又无语,当然他大汉朝的公主可不会这么傻,毕竟地位不低。

李世民看到这个对比,也感觉大唐公主嚣张些、权力多一点好,至少不被人欺负,瞧瞧这宋代的,唉,看得他都郁闷了。

赵匡胤气得大口大口的喘气,“欺人太甚,实在是欺人太甚。”

唐朝的公主们看得怒气冲冲,这公主当得也太窝囊了,搁她们面前,谁敢试试?婢妾先送她脑袋搬家,驸马也别想好过。

熙宁年间

高太后哭的不行,心里也不由得埋怨儿子,这是给妹妹找到什么人家啊,“我可怜的宝安啊,传哀家旨意,让公主进宫。”

赵顼浑身上下都冒着火气,“王诜,好一个王诜,竟敢如此欺辱宝安,来人...”

苏轼一脸呆滞,他和王诜喝酒,这一世肯定是不敢了啊,王诜现在只怕都要完蛋了。

民间的百姓们也在骂,尤其是王家周围的街坊邻居们,恨不得直接破门而入对着这对母子破口大骂,哪有这样欺负人的,这还是皇家公主,要是普通人家的女儿,岂不是要被欺负到尘埃里了。

尤其是家中有女儿的,恨不得直接泼粪水进门。

王家

王诜瘫坐在地上,完了、全完了,这下全天下、不,是各朝代都知道他做的事,他的名声全毁了。

至于他的那些个婢妾,此时也是脸色惨白,得罪了皇家,如今只怕只有一个结局了。

卢氏捶胸顿足、崩溃大哭,“都怪我这个老婆子,都是我的错,没有把你教好...”

说着说着,卢氏直接扑到宝安公主面前跪下,“儿媳妇、不,公主啊,求求你了,饶过他吧,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啊...”

宝安公主本就被光幕上自己的死亡吓得不轻,还有对丈夫的失望,如今看着婆婆下跪,也没办法不理会,“娘,你先起来,儿媳哪敢受此大礼啊。”

卢氏不愿意起来,一把鼻涕一把泪,“公主,求求你了,看在一日夫妻百日恩的份上,饶了他吧。”

宝安公主很是为难,心中也很郁闷,她自认为自己这个儿媳妇做得够可以了,也没办法说饶恕,但婆婆又一直跪求,让她多少有些不舒服。

正在她为难之际,门外就有人闯进来了,是高太后派的人提前到了,正好也是帮宝安解了围。

门一开,外面的围观百姓们也是聚在一起指指点点。

卢氏眼前一黑,直接晕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