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万万没想到,竟被古人围观了日常 > 第216章 盘点历史上的美女2

{11、虞姬。

据说虞姬长得倾国倾城,还多才多艺。

她是西楚霸王项羽的美人,在楚汉相争的后期,随着项羽走向败局,虞姬的结局也注定了。

根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项羽被困在垓下,绝望之余在帐中饮酒悲歌,即做诗《垓下歌》,虞姬则是在旁起舞和歌,也就是《和垓下歌》}

各时空的观众们看得津津有味,对于他们来说,都不是同时代的,看着更像是听故事一样。

“这么多的美人,要是把她们都放在一起,到底谁更美啊?”

“这主意倒是不错,就是可惜了,没机会看到。”

......

秦朝

项羽练武的动作都缓了下来,眉头是欲言又止。

虽然美女配英雄他很高兴,但是这又提到了两军交战自己被困,实在叫人心情好不起来。

项梁懒得搭理侄子,唉,现在他们这些人,内部心都开始不齐了,有人已经想要安稳过日子,加上原本的六国百姓在光幕的影响下渐渐稳定,这要复国的希望是越来越渺茫...

“这个项羽还真是好福气啊,就是结局嘛不太行…”刘季还挺羡慕这项羽有美人相伴,不过他媳妇也不差,持家有道都不需要他操心。

皇宫内

嬴政感觉自己最近忙得都把这两个祸事头子给忘记了,等找到人后,都安排来干活,毕竟他也不想浪费人才,但要是不老实,那就解决了,免得多生事端。

汉高祖时期

吕雉翻了翻脑海中的记忆,也想到了那位绝代佳人,虽然只见过一面,但美人的面容还依稀可见。

{项羽被刘邦的几十万大军包围在垓下,突围到了乌江边,兵败自刎而死。

至于虞姬的死因则有着不同版本。

一种说法是项羽被汉军包围,虞姬为了不拖累项羽突围,选择自刎。

还有一种说法是认为虞姬可能是被他杀。}

老百姓们也在猜测,对于历史上这些红颜薄命的美人,自古以来,人们就很好奇她们的生平。

秀气的姑娘放下手里的绢花,嘟着嘴道:“我相信她是自刎,在我看来虞姬就是一位性情刚烈的女子。”

少年看了眼认真讲课的夫子,扯了扯前桌,压低了声音,“高世文,你说会不会是项羽杀的,想到自己即将兵败,怕虞姬落入敌人手中受辱,于是忍痛下手?”

在河边秋游的书生,边和同伴谈论着,“其实我怀疑是刘邦杀的,毕竟项羽三十来岁的年纪,不可能没有孩子吧,他和虞姬肯定有孩子啊,刘邦自然不可能放过。”

......

项羽心情低落,蹲在地上郁闷,谁愿意听到自己是这么死的?还有虞姬,到底是姓虞还是名虞啊,这辈子也不知道还能不能遇上,光幕也没说她是哪里的人。

汉高祖时期

刘邦闷闷的喝着酒,皇位就一个,他和项羽之间的关系啊,注定是对手,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12、戚夫人。

戚夫人的美貌在历史上也是有记载的,她是汉高祖刘邦的妃子,能歌善舞,乐器和围棋也不在话下,是历史上最早有记载的女围棋手。

汉高祖二年,刘邦败走彭城,经过定陶的时候瞧上了美貌的戚姬,于是纳入后宫。

戚夫人自然是受宠的,还生下儿子刘如意。

不过她仗着刘邦的宠爱,野心也逐渐变大,竟然萌生了让刘邦立她儿子做太子的想法,这无疑是和吕后对着干,可惜高估了自己的实力,失败了}

本来还得意自己上榜的戚夫人,她还是第一个女围棋手呢,然而在看到自己的失败后,脸色瞬间由晴转阴,看着光幕直翻白眼。

刘邦面上一言难尽,以前光顾着戚姬的美貌了,又给生了如意,但谁想这是个蠢女人。

当然,笨蛋美人有笨蛋美人的好处,但戚姬嘛,他是发现了,绝对是又蠢又笨,偏偏野心也不小。

刘如意心情烦闷踢着院子里的地砖,他是知道他娘的想法,给她说很多次了都不听,太子哥哥对他这么好,他怎么能干出背刺的事情。

吕雉手中的竹简被她扔到了一边,眼神冷冰冰的,想到戚姬干的那些事情,不只是挑衅她,还想要盈儿的太子之位,这绝对忍不了一点。

刘盈唉声叹气,他心里也有怨,要是戚夫人老实本分些就好了。

{在刘邦死后,吕后非常痛恨戚夫人和她儿子赵王,于是将戚夫人囚禁在永巷,并传刘如意回京…

戚夫人在囚禁期间还做了一首《戚夫人歌》:‘...儿子为王,母亲为奴...’

孝惠帝仁善,知道他母亲想要加害赵王,时刻提防着,连饮食起居都同他一起。

吕后想杀赵王也找不到机会。

但刘盈早上要外出,心疼刘如意年纪小让他多睡会儿,结果被吕后找到机会把刘如意鸠杀了。

刘盈回来也无力回天。

杀了刘如意后,戚夫人也没逃过,被吕后砍断手脚、剜去眼睛,熏聋了耳朵,嗓子也被毒哑了,还被丢进猪圈里,是为‘人彘’。

刘盈知道他母亲的所为,生了一场大病,一年多了还不能起身,自此变了个样,不理朝政饮酒作乐。

总之,这就是一位能力配不上野心的女子。}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刘邦的胸膛急剧起伏,实在是忍受不了,两个女人的斗争,结果害了他两个儿子,这如何不气?

吕雉不敢置信的盯着光幕,眼泪瞬间滴落下来,她知道儿子心善,但戚姬那个贱人,一直想要找机会扳倒她们母子啊,若非自己到处想办法,那个贱人就得逞了,偏偏盈儿不会体谅一番自己,还把自己弄病了...

刘盈看着光幕沉默,一边是母亲,一边是兄弟情,夹在中间左右为难。

刘如意气势汹汹的就去找他娘了,归根结底就是他娘想要换太子,但自己不想坐那个位置。

听着儿子的指责,戚夫人也哭的不行,“我这是为了谁啊?不是为了我们母子的将来吗,我被吕雉那贱人弄成人彘、你也被她杀了,你竟然还帮人说话,你到底知不知道我才是你娘啊?”

刘如意眼里有些愧疚,但还是梗着脖子,“娘,我们以后好好过日子,儿子会好好孝敬你的,你别再争了,我不想当太子,而且父皇也会厌弃你的,你看你还是历史上第一个女围棋手,多有牌面啊...”

戚夫人趴在桌案上,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晚了,已经晚了,吕雉那么狠毒的一个人,不会放过我们的...”

“我去找父皇,我们离开长安...”

......

{13、孝武陈皇后。

陈阿娇的美貌也是有记载的,《长门赋》中也反映了她的美貌,虽然不是倾国倾城的大美女,但作为皇族中人,基因自然会让她的美貌得到保障。

另外,她自小就受到汉武帝金屋藏娇的承诺,肯定是好看的。

不过陈皇后十多年里一直没有生育,加上她骄横善妒,为了重新获得汉武帝的宠爱,不仅学媚术,还用咒语诅咒其他嫔妃,最终事情被发现,退居长门宫。}

不少人觉得陈皇后傻,好好的皇后,何必去追求帝王那虚无缥缈的宠爱。

贵妇人轻轻的拨弄着指甲,“大概也是因为这姑娘出身好,没受到过挫折,所以心里不服气汉武帝不喜欢她吧。”

衣衫破旧的少女一边洗衣服,边吐槽,“从小就受尽宠爱,要什么有什么,喜欢还能当饭吃?更何况还是皇帝的爱。”

老大爷悠闲的躺下摇椅上晒太阳,“要说啊,这陈皇后肯定是长得美的,但后宫中最不缺的就是美人,而且温柔似水的美人更得武帝喜欢。”

......

时隔多日,再次看到光幕提到自己,陈阿娇也在后悔,要是时间能回到从前,她高低抽自己几个嘴巴子。

窦太主是知道的,她女儿从小就娇生惯养,加上刘彻年少时期那一句戏言,给当真了,等见到刘彻有其他宠妃,也就无法接受,但好在女儿现在总算是走出来了,比在宫内时要开心多了。

刘彻沉默了一会儿,算了,一切如过眼云烟,各自安好。

{14、李夫人。

根据历史记载,李夫人就是一个绝代佳人,可惜红颜薄命。

她虽然出身平民,还是舞伎,但也是汉武帝的宠妃。

进入汉武帝的后宫后,李夫人很受宠,还生下了儿子刘髆,也就是海昏侯刘贺的老爹。

然而生下儿子后不久,李夫人重病,汉武帝去看她,她拉住被子就是不给刘彻看她的病容}

刘彻心情一下子雀跃了,没想到他以后的后宫中还有个绝代佳人,不过一想到现在还没有美人的踪迹,刘彻多少有些遗憾,光幕真是吊人胃口。

卫子夫倒没有太惊讶,帝王的后宫,自然会有很多美女,倾国倾城的虽然难遇,但还是有,所以她还是要好好打算。

陈阿娇在家里嫌弃的直翻白眼,刘彻还真是艳福不浅啊。

窦太主见女儿没有不高兴,也算是放心了。

{…在李夫人病死后,汉武帝从始至终都是记住她美丽的样子,还以皇后礼仪来安葬她。

甚至因为思念颇深,一天还梦到了李夫人,为了和李夫人再见一面,汉武帝还让方士作法。

此外汉武帝还把她的画像挂在甘泉宫思念,对她哥哥也十分重用。

刘彻死后,霍光按照汉武帝的平素意愿,让李夫人配祭武帝宗庙,追封孝武皇后。}

各时空的吃瓜群众八卦的同时,一些无聊人士还扎堆聚在一起,开始了投票选美,给这些美人排序。

嬴政看着光幕上刘彻的事迹,颇有些无言以对,谁能想到这汉武帝能干这种事情,忒幼稚,难不成是年老昏庸。

李世民也在吐槽,他才不会学秦始皇和汉武帝信方士呢,这些家伙就老老实实搞化学吧。

元光年间

当事人的刘彻也不敢相信自己因为要见对方一面,竟然让方士作法,这是他能干出来的?

“所以这李夫人到底是有多绝色?”

武帝朝的方士们也在‘问候’历史上那位同行,这家伙可别让陛下生气了,连累他们才好啊。

武场上的霍去病眨了眨眼,没想到陛下还有这时候?他突然懂了一些人活太久也不见得是好事的道理。

卫青看着外甥吃瓜,无奈抬手在他眼前晃,“好好练武,现在要是分心,以后到了战场上敌人可不会手下留情。”

......

陈阿娇也在和她老妈调侃,虽然放下了,但不代表没气。

本始年间

刘贺悠闲的坐在摇椅上听着他奶奶的故事,他爷、他奶长得都不差,他自然长得也不差的。

{15、王昭君。

她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汉元帝建昭元年(公元前38年),王昭君进宫成了一名宫女。

公元前33年,汉朝的属国南匈奴的首领呼韩邪单于第三次入朝进贡,表达了和亲之意。

汉元帝就挑选宫女,把王昭君赐给了对方。

要知道历史上很多和亲都是因为打不过对方,屈辱求和。

但此时汉朝不同,在汉宣帝时期,南匈奴就向汉朝称臣,加上三年前又灭了北匈奴郅支单于,汉朝整体是非常牛掰的。

汉强匈奴弱,也就不存在汉朝屈辱求和的情况。

王昭君出塞,实际上是汉元帝实行民族和睦的一种表现。}

刘邦心情转好了不少,看到此时张狂的匈奴俯首称臣,简直不要太高兴了。

刘彻嘴角都合不拢了,哪还顾得上美人,当然是大汉的江山社稷更重要。

刘询看了看时间,所以这汉元帝是他儿子无疑了,这心情还是很高兴的。

汉朝的百姓们也感到骄傲,他们大汉是为了实现民族和谐。

而后朝的观众们不少恍然,噢,原来昭君出塞不是屈辱求和啊。

但一些朝代的帝王们总感觉自己被点名了。

{王昭君到了匈奴的地盘,和呼韩邪单于生活了三年,生了一个儿子。

公元前31年,单于去世,王昭君向汉朝上书请求回到汉朝。

只是汉成帝让她遵从胡人习俗,复嫁给了呼韩邪单于的长子,两人生活了十年,生下两个女儿。

公元前20年,第二任丈夫去世,不到两年,王昭君病逝。

到了后世,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文人们的加工,昭君的故事也多了很多情节,比如受贿作弊的画工,还出现反正史记载,描述匈奴强大、汉朝虚弱,昭君出塞也成了屈辱求和...}

汉朝皇帝们都服气了,那些后世的文人,真是没事干,编故事倒是一流,这简直是在抹黑他们大汉。

后朝的小说家们面面相觑,他们就是编故事啊,又不是正史。

老百姓们有惋惜昭君的,也有感慨原来正史不是这样,但不得不说,编过的故事版本更吸引人。

{实际上,王昭君是公元前33年正月出嫁,7月份,汉元帝就病逝了,她作为普通宫女,见不到皇帝也很正常,朝廷的外交事务也传不到她这一级,此时也没有昭君自愿请行的说法。

但王昭君本人算是比较悲剧的,和第一任丈夫生活了三年,结果丈夫死了,想回家,但皇上有令,没有办法只能改嫁。

她的死,也可能有抑郁而终的原因,约莫也就三十多岁的年纪,香消玉殒}

各时空都有些沉默,说起来昭君的确可怜了,她的贡献很大,维护了边塞和平,但她也是一个年轻的姑娘,离家多年不能回,也很悲哀。

不少女子感同身受,她们都理解远嫁的苦,更何况这王昭君离家这么远,出嫁后再也没有回过娘家。

刘彻撇撇嘴,以后大汉女子,能不和亲就不和亲,只要大汉的底气足,那就不怕,当然,想要和亲,不管男女都嫁到大汉来差不多。

刘询也是无奈,和亲关系重大,但以后还是好好想想吧,让汉家女子无需和亲。

南郡

一个妇人身怀六甲,坐在院子里为腹中孩子做衣服。

“郎君,没想到这王昭君和咱家是一个姓啊,还真有缘。”

青衣男子也不住点头,“是啊,都是本家,你也快生了,我得先想想取个什么名儿好?”

妇人羞涩一笑,“是男是女都不知道呢?”

男子笑言,“无碍,取两个名儿,男孩女孩的都有,”说着,男子便低头思考,突然灵光一闪,“若是女孩,你看‘嫱’如何?”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