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万万没想到,竟被古人围观了日常 > 第195章 汉文帝的一生

刘晓希这边,玩了会儿手机感觉肩膀僵硬、腰酸背痛,干脆找到以前收藏的八段锦视频,跟着练起来。

祖辈们听着手机里传出的声音,‘健身气功八段锦’那几个字他们也听得到,有八段锦的时空,大家很容易就知道了。

至于还没有的时空,结合正在播放的教学视频、再看到刘晓希跟着学的动作,基本上也能猜得明白。

光幕下,不少孩子觉得好玩,也在模仿着练。

大人们就没那么容易放得开了,要是做得太滑稽,万一闹笑话就不好了,但脑子里都在努力记下动作,准备等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再练。

少部分人是一点不在意别人的目光跟练起来,八段锦的动作并不急促,对于缺乏运动的人而言还是挺容易接受的。

大夫们边练的同时,眼睛也越来越亮,纷纷说起了自己的猜测,周围人的百姓们一听着好处还这么多呢,要练习的心情也是越发强烈。

帝王们在询过太医后,也在锻炼了。

一时间,各时空都掀起来一股健身热潮。

连续做了两遍后,刘晓希累得躺在沙发上懒得动弹,顺手滑动了手机屏幕,正好是之前收藏的内容。

{汉文帝刘恒的一生}

老百姓们对这些个帝王了解并不多,但不少人都发现,看光幕的时间越久,如今自己的思维都发生了不少变化,也对这些更喜欢看了。

刘邦嘴角有些诧异,没想到是说他儿子,这不得好好看看了。

吕雉眼里有些复杂,说来说去,还是她儿子能力还过于稚嫩啊,即便自己能想办法把他推上皇位。

薄姬心中很高兴,但脸上还是不动声色。

戚夫人气得手帕都拧皱了,是她小看了薄姬这个木讷女人,平日里瞧着不争不抢的,谁知道有个好儿子。

刘盈说不出是什么感受,只是静静的看着光幕,刘如意走来默默安慰他。

文帝朝,刘恒眼里还有些茫然,没想到这是说到他了,很快反应过来的刘恒,将宫人们喊走,自己一个人待在殿内,准备安静的看历史上关于自己的生平。

刘启摸摸鼻子,老头子看到自己出现在光幕上了吧,也不知道有没有感到高兴?

刘彻心里也是敬佩他爷爷的,但他想要做的是比历史上的这些帝王都要厉害的存在。

{汉文帝刘恒,他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偶像,也被称为史上最完美皇帝...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他的一生。

刘恒是刘邦的第四子,他的生母是薄姬,原本是西魏王魏豹的妾室,后来魏豹被杀,薄姬成了俘虏,被送到了宫中织布。

结果有一天被刘邦瞧见了,看薄姬长得不错,刘邦就给纳入了后宫。

汉高祖五年,薄姬生下儿子刘恒,也是汉代的第五位皇帝。}

各时空观众议论纷纷,有说薄姬运气好的,有说刘邦不拘小节的,也有说汉文帝刘恒这个人的...

汉高祖时期

刘邦都愣逼了,脸色也变得凝重起来,“咋就是第五个皇帝了?朕是第一个,刘恒是第五个,那中间三个又都有谁?”

吕雉也愣了,心中有着各种猜测。

薄姬心中感觉有千言万语,这真是命运弄人,谁能想到儿子能当上皇帝。

文帝朝

刘恒还挺高兴的,他是李世民的偶像啊,说起来还有些不好意思,毕竟就这段时间了解到的,这李世民他觉得是真不赖,一时间刘恒决定他要做得更好才是。

李世民看着光幕提到汉文帝,眼神都亮了,长孙皇后有些好笑,但也没上前打扰二凤,

{公元前196年,8岁的刘恒被封为代王,前往封地生活。

在之后的十五年间里,刘恒在封地上发展生产、与民休息。

时间回到前面,公元前195年,此时汉高祖刘邦去世,十六岁的汉惠帝刘盈继位,吕后掌握朝政大权。

刘邦的其他儿子结局不怎么好,有不少被杀的,唯有刘恒,他的封地又偏又远,加上性子恭敬谨慎,一看就没有竞争皇位的可能,侥幸活了下来}

汉高祖时期

刘邦眼中的冷意越来越重,但一瞬间又恢复了平静,只是脑子里闪过各种想法,即便和皇后谈过,但人心易变,他并不放心。

吕雉心里一紧,光幕上的内容难免叫她有点慌,当务之急还是要先去找刘邦,这事若是处理不好,那自己就...

戚夫人笑得开心死了,寝殿内都飘荡着她的笑声,“吕雉这个贱人,这下要完了,哈哈哈哈。”

萧何皱了皱眉,这可真是,唉,宫闱之中,也不知道陛下会怎么办?

刘肥腿一软摔在地上,又慌又急,他有没有被杀啊?光幕真是急死人了。

刘盈脸上惨白惨白的,匆匆告别了刘如意就要去找爹。

刘如意呆愣愣的,不确定自己是不是也被杀了?

文帝朝,刘恒想到以往走过的那些岁月,心中依旧是感慨万千,万幸走过来了,江山没有落到外人手里。

{汉惠帝七年,24岁的刘盈忧虑去世。

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忠于汉室的大臣们联手平定了吕氏势力,这个时候就需要考虑让谁来继位啊。

大臣们评估了一圈,相中了刘恒,他名声又好,还为人宽厚,就这样刘恒被推上了皇帝的宝座。

一开始,刘恒并不觉得高兴,猜测是不是有诈。

思来想去,刘恒决定占卜来决定凶吉,结果就是刘恒决定入京即位。

即位后,刘恒为了确保自己的人身安全,任命了自己的心腹,接着又对铲除诸吕、拥立他的大臣们论功行赏,封官的封官、晋爵的晋爵。

那些被吕后贬斥的刘姓宗亲也给恢复了爵位和封地,那些跟随他爹的开国功臣们也分别封赏...}

不少聪明人都能想明白刘恒的做法。

“盈儿怎么会忧虑去世?”刘邦都坐不住了,心大惊,等派人去给太子看病才算松口气,这是他寄予厚望的嫡子啊,就这么几个儿子,他哪能不在意。

同时心中对吕家的不爽越来越多,看着刘恒的这些行事手段还算满意,“这小子还算聪明,先稳固好帝位再说,有时候没必要吝啬,该大方拉拢的时候就要大方。”

吕雉之前虽然也是各种猜测,但都并不确定,如今算是准确的得到了消息,她唯一的儿子怎么就早逝了?是为何?谁能料到说一个刘恒竟然牵扯出这么多事情出来,哪怕她再有能力,加上这些事情,对于她和吕家都是不利的。

吕氏一族也是惶惶不安,当今还在位,刘盈虽然还没被废,但有了刘恒这个儿子,刘盈的地位肯定是大不如前,更何况还死的早,如今只怕要完。

刘盈擦了擦脸上的泪,既害怕自己早逝,又担心他妈,真是把少年人愁坏了。

{…在刘邦登基之初,封赏了很多功臣,随着诸侯的势力不断壮大,也威胁到了统治。

公元前117年,也就是文帝三年,济北王刘兴居趁刘恒讨伐匈奴时发动叛乱,汉武帝派兵镇压,刘兴居被俘后自杀。

三年后,淮南王刘长也来谋反了,不过还没行动,就被朝廷知道了,刘恒免去了他的王位,将他发配到蜀郡,结果他自己在路上绝食死了}

各朝观众恍然大悟,他们可都记得刘长这人,刘安他爹嘛。

在很多人看来这刘长就是傻,汉文帝对他多好啊,结果偏偏要谋反,这大概就是人心不足啊。

刘邦心里憋气,最后实在忍不了了,嘴巴一张就骂,“这些个小兔崽子,一个个的不省心。”

刘恒想到这个弟弟,一时间也忍不住哭了出来,唯二剩下的两兄弟,结果他要选这条路。

刘安的表情也是一言难尽,真的,说句大不敬的话,他爹就是身在福中不知福,当然他自己也是个蠢的,唉,现在老老实实干活吧,不然一家子都要饿肚子,刘彻那小崽子可不像他爷爷那么仁善。

{叛乱虽然平息了,但关键性的问题还是要解决啊。

于是贾谊给文帝献上了《治安策》,通过分割诸侯的势力,以此来达到加强中央集权的效果。

公元前164年,齐文王死后,文帝趁机将齐国一分为六,至于淮南国也一分为三,分封了刘长的三个儿子为王。

不过即便如此,但根本问题依旧没有得以解决,也就导致了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

刘邦看到七国之乱很心塞,他得想想有没有什么办法提前避免,要是实在想不到就算了吧,对于儿孙们的能力他是相信的。

刘恒也没想到儿子即位后还有七国之乱,但想来还是处理得不错,想明白后,文帝就淡定了,还有儿子那个疑似绿帽的事情,他自己解决吧。

刘启挠挠头,也挺无奈的,这真是一代人有一代人需要处理的事情啊。

刘彻面上有些轻松,好在推恩令已经下去了,不然他也烦。

{汉文帝这人,性子节俭,同样也深知百姓们生活的不易,在位期间奉行无为而治。

在文帝时期,当时一个鲁地的姑娘叫缇萦,他的父亲淳于意医术精湛,人们都说他是神医,连不少官员诸侯都想请他去。

但淳于意不攀附富贵,就推脱了,也因此得罪人了。

文帝十三年,有人向文帝告状,淳于意被判肉刑,他的小女儿缇萦跟着父亲一路到达长安,面见文帝申冤。

文帝了解实情后,也被缇萦的行动感动了,免除了淳于意的肉刑,还下诏废除了肉刑。

而淳于意自此脱离了官场,专心行医治病,活了七十多岁离世}

各时空的观众们议论纷纷,不少人都挺欣赏这姑娘的,有孝心而且有勇气,是少见的女娃子。

“这要是我啊,别说见皇帝了,只怕是见县太爷都结结巴巴,吓得不行哩。”

“女娃也挺好啊,瞧瞧这姑娘,关键时刻还是靠她救了她爹。”

......

不少姑娘们佩服极了,很多事迹汇集起来就成了榜样的力量,时间久了就会潜移默化改变她们的未来。

缇萦的眼睛瞪得圆溜溜的,她被光幕提名了,整个人都还晕乎乎的。

淳于意心中也很欢喜和骄傲,这是他的乖女儿。

汉文帝刘恒听到这件事也笑了,但他觉得自己做的不算什么,还要努力啊。

刘彻撑着下巴,百姓们有冤屈也可以找他的,真的,他会跟他爷爷学习,嗯,后世那位老人,他也会去学学他的一些精神的。

{除了废除肉刑、废除连坐制,汉文帝还兴修水利、身体力行推行节俭。

因为舍不得钱放弃建露台,当时建一个露台要耗费百金,他舍不得,日常作风也简朴,本人只穿“绨衣”,连自己的陵墓中都是用的瓦器。

此外,文帝在位期间轻徭薄赋,降低了农业税,之后更是在公元前167年6月正式免除全国田租,这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免除农业税?,开创历史的先河…

他做的这些事,都推动了汉朝农业的发展,促进了整个社会经济的复苏,让汉朝进入强盛时期。}

第一次了解的百姓们都瞪大了眼睛,免税啊,老百姓们都羡慕了,纷纷开启了吐槽。

瞧瞧,同样都是皇帝,人和人差别怎么那么大呢,有人穷奢极欲、昏庸无能,有人作风朴素、还减免田赋,还真是不能比。

不少帝王脸上都有些尴尬了,是人就是有**,只是有人能控制住,有人做不到。

刘邦很满意,他儿子做的好,也会得到天下人称赞,他这个当老子的也有面子,当然他这个老子也不能落后,以后后宫也简朴些吧。

刘恒耳朵都红了红,感觉有些不好意思,真没那么好了。

李世民的眼睛亮晶晶的,文帝啊,开创了历史上第一个大治时代,当然他现在又多了一位偶像了。

{在文帝继位后,为了确保边境的稳定,给匈奴送去了很多礼物。

然而这些匈奴人并不满足,不久就南下劫掠。

刘恒亲自来到甘泉宫,指挥作战。

在汉军的骁勇下,匈奴退兵,之后继续蛰伏。

公元166年,匈奴再次南下。

刘恒派兵迎敌,他本想亲自带兵出征,但被大臣和太后劝阻,虽然他没亲自带兵,但此战匈奴同样大败而归。}

刘邦眉头一皱,嘴上开始了骂骂咧咧,“这些匈奴人真是得寸进尺,当真是欠收拾,等着,等火药出来,让你们免费尝尝。”

刘恒也挺无奈的,但好在有后世提到的火药,所以现在大汉还真不怕,匈奴即便不来,汉军都能出征。

刘彻想起匈奴,恨不得当场就带兵,他也有想要领兵出征的冲动。

{公元前157年,刘恒病重,并于7月4日在未央宫离世,享年四十七岁。

临终前,他下了遗诏,大意就是说,死亡是世间的常理,是事物的自然归宿,让大家不要悲伤,死了还要厚葬,导致家产破尽,这些行为不可取。

还谴责自己没有什么德行,没给百姓们什么帮助,百姓们不必辛苦守孝,意思意思就得了,葬礼一切从简,对陵墓也没有什么要求,还有不要人陪葬,夫人以下的嫔妃都遣散回家。}

老百姓们看得都不免心生感动了,对于这种明君,心中都是敬佩还惋惜的,历史上那么多的皇帝,有多少能想到他们啊。

汉高祖时期

刘邦也愣了,心里多少不是滋味,经天纬地曰文,这老四做的还是很好了,就是活得也太短命了,到底是得了个什么病啊。

薄姬看着襁褓中的儿子,忍不住哭了出来,儿子做的好被人称赞她很高兴,但她也是母亲,也希望儿子长命百岁啊。

吕雉说不上是什么感觉,她现在颇有些焦头烂额,既担心自己和儿子的未来,又是担忧娘家。

汉文帝时期

刘恒听到自己的离世,倒是没有太过难受,生老病死人之常理,他儿子做得还不错,他孙子也还行吧,就是老了头昏了点,大汉坚持那么久,他也没算愧对他爹。

窦皇后心中大惊,连忙派人去请太医来给陛下看诊,一时间,宫里都忙碌起来。

李世民眼神一下子黯淡了,“文帝是个好皇帝,若是能活长一点就好了,对百姓也是好事情。”

评论里,刘恒有些忐忑不安的等着看后世人会说什么。

【皇位从天而降,文帝的一生真是诚惶诚恐】

【文帝是古代帝王认可的典范,而且刘恒本身也给这个谥号加分了很多】

【刘恒算是得了他老子的真传,生死看淡,不服就干】

【文这个谥号很有重量级的,多少皇帝想得到这个谥号,只不过到后面朝代贬值了】

【文景之治,至于景帝就比他爹差了,差点没把江山玩脱】

【武帝败家,他能开疆拓土还是多亏文景之治留下的底蕴】

【汉代的皇帝教育还是到位的,基本都是政治生物,24帝中也没有一个类人皇帝】

【高惠文景武昭宣,连续七个有作为的君主,也是西汉的独一份了】

......

光幕下

汉朝的老百姓们还是有些安慰的,他们大汉的皇帝质量不算太差,再和之前看到的那些类人皇帝相比,突然挺庆幸。

汉代的皇帝们都感到欢喜,刘邦很高兴,看着匆匆忙忙跑来的刘盈,既担忧又高兴,这孩子在位几年应该也还行 。

“盈儿,何事如此匆忙?”

刘盈擦了擦汗,忙跪在地上,“父皇,母后她,求你别和母后生气。”

刘邦嘴角瞬间耷拉下来,当然他也明白这个儿子性子宽厚,语气还是温和的,“这事我会和你母后处理,你先起来,我让太医来给你瞧瞧,你就是焦虑太多,以后莫要操心多了。”

......

汉文帝时期

刘恒看到评论里没有骂他的顿时轻松了,不过太子嘛,看来他还要好好教导啊,至于孙子,唉,隔太远了。

汉景帝时期

刘启承认自己比不过他老子,但他可不甘就这样,以后肯定是要干好。

而刘彻对于后世人说他败家,他要打仗自然很烧钱啊,这不是没办法的事情。

相比起汉代的皇帝,嬴政无比庆幸这一次光幕出现,可以有了改变的机会。

杨坚想到自家那败家子,连国都败了,简直是哪哪都疼。

李世民心中火热,大唐也会在他的带领下,成为第一盛世王朝,自己也要活久一点,他可没忘记,后世人说的他只要活得久,雉奴就不会找武则天,虽然他还没弄明白是个什么意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