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盘学堂的奠基石在秋日的阳光下熠熠生辉,那镌刻其上的箴言知识改变命运,善良定义人生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仿佛在娓娓道来黎曼卿六十载人生沉淀的全部智慧结晶。这座承载着教育梦想的建筑工地上,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搅拌机的轰鸣声与钢筋碰撞的清脆声响交织成奋进的乐章。就在这样繁忙的建设时刻,某个被晚霞染成琥珀色的黄昏时分,顾泽楷带着几分忐忑与期待,向黎曼卿发出了一个承载着特殊意义的邀约。
曼卿,陪我去趟云岭山顶吧,
顾泽楷的声音温和而坚定,他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巅,
听说那里新建的爱晚亭是观赏日落的绝佳去处,站在亭中能将整个云岭村的美景尽收眼底。
他的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仿佛这个简单的邀约背后,藏着比日落更动人的心意。
黎曼卿闻言会心一笑,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如同绽放的菊花。她轻轻点头应允,这个简单的动作里包含着太多的默契与理解。两人沿着新修葺的盘山小径缓缓而上,这条用青石板铺就的山路蜿蜒曲折,两旁新栽的枫树正值最佳观赏期,叶片呈现出最热烈的红,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这对历经岁月沉淀的恋人点燃的祝福之火。微风拂过,枫叶沙沙作响,像是在为他们的相伴低声吟唱。
当他们气喘吁吁却又心满意足地抵达云岭之巅时,那座名为爱晚亭的八角凉亭已静静伫立在眼前。亭子采用传统榫卯结构,飞檐翘角上悬挂的风铃在微风中叮当作响,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亭柱上镌刻的对联笔力遒劲,诉说着停车坐爱枫林晚的古典意境。站在亭中凭栏远眺,整个云岭村的全貌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山水画卷——合作社整齐划一的现代化厂房冒着袅袅白烟,象征着乡村振兴的勃勃生机;正在建设中的涅盘学堂主体建筑已初具规模,工人们正在脚手架上忙碌,为这座教育殿堂添砖加瓦;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炊烟袅袅,展现出宁静祥和的田园生活;而远处那片金灿灿的稻田,在夕阳的映照下泛着迷人的光泽,宛如大地铺就的金色绒毯。
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在这里看日落吗?
顾泽楷轻声问道,他的目光温柔地落在黎曼卿的侧脸上,那里的每一道皱纹都记录着他们共同走过的岁月。他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口袋里的信封,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
怎么会不记得呢,
黎曼卿转过头来,嘴角扬起一抹温暖的微笑,眼眸中倒映着天边绚烂的晚霞:
那时合作社才刚刚起步,面临着资金短缺和技术难题,你特意带我来这里看日落。你当时说过,再困难的处境也会像这落日一样,看似沉入地平线,实则是在积蓄力量,终将迎来更加绚丽的新生。
夕阳的余晖如同熔化的金子,均匀地洒在两位老人的银发上,为他们镀上了一层神圣的光晕。顾泽楷深吸一口气,从西装内袋里郑重其事地取出一个牛皮纸信封,信封边缘已经有些磨损,显示出主人反复摩挲的痕迹。他双手捧着信封,像递交一份珍贵的誓言般递到黎曼卿面前。
这是什么?
黎曼卿接过信封,指尖传来的温度让她心头一暖。
我向农业大学提交的延迟退休申请已经获批了。
顾泽楷的眼中闪烁着温柔而坚定的光芒,那光芒比夕阳还要温暖:
我申请再延长五年的教学时光,把全部心血都倾注在涅盘学堂的建设上,投入到...我们共同的教育理想中。
他的声音有些哽咽,却字字铿锵。
黎曼卿小心翼翼地展开那张泛黄的纸张,看着上面顾泽楷工整如印刷体的字迹,眼眶不由自主地湿润了。她太了解这个决定的分量——对于一位在学术界享有盛誉、桃李满天下的资深教授而言,放弃安逸的退休生活,选择继续扎根乡村教育,这意味着怎样的取舍与担当。
你不必这样的,
她轻声劝阻,手指轻轻抚过信纸上那些熟悉的字迹:
你已经为云岭村付出了太多太多。从最初的技术指导,到后来的资金支持,再到现在的亲自参与学堂建设,你的贡献有目共睹。
顾泽楷轻轻摇头,灰白的眉毛下那双明亮的眼睛里盛满了真诚:
遇见你之前,我的生命里确实只有实验室的瓶瓶罐罐和大学的讲堂。是你让我明白,知识不应该只存在于象牙塔中,它可以如此生动地改变一个村庄的命运;爱情也不必限于青春年少,它可以在人生的金秋时节绽放得更加绚烂夺目。
他的手掌温暖而有力,轻轻包裹住黎曼卿略显冰凉的手指。
他凝视着远方渐渐西沉的太阳,声音低沉而充满力量:
曼卿,这三年来的每一天,我都如同见证一个伟大的奇迹——不仅是你在人生低谷后实现的涅盘重生,更是一个村庄从贫困走向富裕的蜕变,一种教育扶贫模式的成功实践,一份关于坚持与希望的信念的生动诠释。而我有幸,能够成为这个奇迹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