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览会带来的订单热潮如同夏日的暴雨,来得猛烈而急切。涅盘合作社的加工中心建设工地上,工人们日夜赶工,但进展却并不顺利。
黎总,又遇到难题了。
李晓峰拿着图纸,眉头紧锁地找到正在工地视察的黎曼卿:
冷链仓储区的保温设计有问题,按照原方案,能耗会超出预算三成以上。
黎曼卿接过图纸,目光扫过复杂的管线设计。尽管她在商业战略上眼光独到,但面对具体的技术细节,却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局限。
这已经是本周第三个技术难题了。先是废水处理系统达不到环保标准,然后是设备布局不合理影响作业流程,现在又是冷链仓储的能耗问题。每一个问题都在拖慢工程进度,而订单交货期却像悬在头顶的利剑。
联系过设计院了吗?
黎曼卿问,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
联系了,但他们最快也要下周才能派人过来。
李晓峰无奈地说:
而且修改设计还需要时间,我们等不起啊。
黎曼卿望着半成品的厂房,沉默片刻。这时,她的手机响起,是顾泽楷的来电。
黎女士,听说你们在工地上遇到了一些技术难题?
顾泽楷的声音温和而关切:
我和我的团队正好在附近做田野调查,如果不介意的话,我们过来看看?
黎曼卿有些意外:
顾教授怎么知道的?
电话那头传来轻笑:
云岭村就这么大,有点什么事很快就传开了。更何况,我对你们这个项目一直很关注。
半小时后,顾泽楷带着三个研究生来到了工地。他们穿着工装靴,带着各种测量仪器,一看就是有备而来。
顾教授,真是太麻烦您了。
黎曼卿迎上前,难得地流露出感激之情。
举手之劳。
顾泽楷微笑摆手:
正好让我的学生实践一下课堂上学的东西。介绍一下,这三位是我的研究生,专攻农业工程和环境保护。
顾泽楷没有过多寒暄,直接带着学生开始实地勘测。他们仔细检查了冷链仓储区的设计,测量了厂房结构,还取样了周边土壤和水源。
问题很明显,
顾泽楷很快指出了症结:
原设计直接套用了城市工业标准,没有考虑山区特有的气候和地质条件。这里的昼夜温差大,湿度高,普通保温材料效果会大打折扣。
他让一个学生打开笔记本电脑,调出当地的气象数据:
看,这是云岭地区过去十年的温湿度变化曲线。我们应该选择适应性更强的复合材料,同时利用自然地形来减少能耗。
黎曼卿专注地听着,眼中闪过钦佩的光芒。这些细节是她从未考虑过的。
还有废水处理系统,
顾泽楷继续分析:
山区排水条件特殊,直接套用平原地区的设计会导致处理效率低下。我建议采用阶梯式生态处理法,既能达标排放,还能循环利用。
他边说边在图纸上标注修改意见,每一个建议都切中要害,既专业又实用。
教授,您这些方案...
李晓峰惊讶地看着修改后的设计:
简直就是为我们量身定做的!
顾泽楷笑笑说:
科研就是要解决实际问题。你们这个项目很有意义,能够为山区农业发展提供新模式,我的团队很乐意提供技术支持!
在顾泽楷的指导下,研究生们开始现场调整设计方案。黎曼卿注意到,顾泽楷不仅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也很丰富,甚至能亲自操作一些测量仪器。
您比很多专业工程师还厉害。
黎曼卿忍不住赞叹。
顾泽楷一边记录数据一边说:
我始终认为,真正的学问应该落地生根。实验室里的数据再漂亮,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是枉然。
接下来的几天,顾泽楷几乎天天泡在工地上。他带来的不只是技术方案,更是一种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每个细节都要反复验证,每个数据都要精准测量。
黎曼卿发现,自己很享受与顾泽楷一起工作的时光。他思维缜密却不固执,专业权威却谦逊温和,总能耐心解释那些复杂的技术问题,让她这个也能理解。
一天下午,突然下起了大雨。工人们急忙收拾设备避雨,黎曼卿和顾泽楷躲在一个刚建好的钢架棚下。
按照这个进度,应该能赶上交货期了。
顾泽楷看着雨幕中的厂房,语气欣慰:
冷链系统改造后,能耗可以降低35%,废水处理也能达到一级标准。
黎曼卿望着他被雨水打湿的肩头,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真的不知道该怎么感谢您。如果没有您的帮助...
朋友之间,不必这么客气。
顾泽楷转头看她,眼神温和:
我知道你面临的压力很大,任何需要我出力的地方,不要客气,尽管开口!
雨声淅沥,棚下的小空间里忽然安静下来。黎曼卿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有些加速,这种久违的温暖让她既渴望又害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