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间的小路在脚下延伸,泥土的气息混杂着青草的芬芳,扑面而来。黎曼卿走得很慢,目光掠过两旁绿意盎然的田地,掠过远处起伏的山峦,最终定格在那些躬身劳作的村民身上。
顾泽楷那专注而平和的身影,李叔那饱含希望的眼神,周翠花那粗粝却热忱的招呼……这些鲜活的、扎根于泥土的画面,与她脑中那些充斥着数字、阴谋与背叛的冰冷资料,形成了剧烈的对冲。
一边是简单、质朴、遵循着春华秋实古老法则的世界;另一边是复杂、诡谲、充满了人性极致贪婪与恶意的深渊。
她深吸一口气,试图将胸腔里那股因愤怒而灼烧的郁气排出。仇恨是动力,但不能被其吞噬。她需要更冷静,更清醒,更……有建设性。纯粹的毁灭,或许能带来一时的快意,但之后呢?留下一地狼藉,然后再次抽身离去?
不。那不是她想要的。
她缓缓踱步回到老宅。院门合上,再次将她与外界隔开。屋内,那台承载着风暴的笔记本电脑静静躺在隐藏处。
她没有立刻去碰它。
而是再次走到窗边,久久凝视着窗外那片被阳光镀上一层金边的田野。
内心,一场无声的风暴正在席卷、沉淀、重塑。
这里,这个她曾经以为会是生命终点的破败老宅,这片她一度陌生的贫瘠土地,如今看来,却蕴含着难以言喻的力量。
它简单,所以纯粹。 它贫瘠,所以渴望改变。 它封闭,所以能成为最好的掩护。
那些背叛者,那些掠夺者,他们蝇营狗苟,沉迷于资本的游戏,用尽手段掏空实体,满足私欲,自以为站在了财富和权力的顶端。但他们忘了,或者说从未真正明白,最坚实的力量,往往来源于最朴素的根基。
粮食、果蔬、洁净的水、健康的土地……这些才是人类生存与发展最本质的需求,是任何经济泡沫都无法颠覆的硬通货。
秦文渊和高程之流,就像依附在大树上的藤蔓,疯狂吸食着养分,自以为掌控了一切,却忘了他们本身,并不能生根。而她黎曼卿,如今就要在这片最原始的土地上,重新扎下自己的根!
这里不再是等死的终点,而是她蛰伏的巢穴和反击的起点!
一股前所未有的、混合着冰冷恨意与灼热创造欲的野望,如同地火般在她沉寂已久的心底轰然燃起,烈烈灼烧。
枭凰收拢了曾被折断的翅膀,并非放弃飞翔,而是在积蓄力量,打磨利爪,只为下一次更猛烈的扑击。而这一次,她的目标,将更加庞大,更加深远。
复仇,不仅要夺回,更要重建;不仅要摧毁,更要创造;不仅要让他们失去窃取的一切,更要让他们眼睁睁看着,她如何从他们不屑一顾的泥泞中,建立起一个更坚固、更辉煌、让他们永远无法企及的崭新帝国!
目光,骤然变得锐利如炬,穿透窗棂,仿佛已看到了未来波澜壮阔的蓝图。
她猛地转身,不再有丝毫迟疑与迷茫。步伐坚定地走到书桌前,从抽屉里拿出一支最普通的铅笔和一本厚厚的、页面泛黄的农业科技推广手册——这是前几天顾泽楷给她的。
她翻到手册最后的空白页。
笔尖落下,坚定而有力。
她不再仅仅思考如何收集敌人的罪证,而是开始勾勒属于她自己的、真正的战场的雏形。
首先,是核心产业的选择。高品质有机农产品是切入点,但绝非终点。她的笔尖在“特色菌菇”、“林下养殖”、“有机山茶油”、“道地中药材”几个词上圈点。这些项目附加值高,适合本地环境,且能形成梯次发展。
其次,是模式。她写下“合作社 基地 农户”,但随即在后面打了个箭头,补充上“科研支撑(顾?) 品牌运营 全渠道营销”。她要的不是简单的抱团取暖,而是打造一个以技术和品牌为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农业经济体。
第三,是步骤。第一阶段:试点示范(李叔地块?)。第二阶段:技术升级与标准建立(需与顾深度合作,引入研发力量)。第三阶段:品牌塑造与市场突破(赵的渠道?电商?)。第四阶段:产业链延伸(深加工,文旅结合?)。
她的思维越来越快,笔尖在纸面上飞速移动,勾勒出框架,写下关键词,画出关联线。一个以云岭村为原点,辐射周边,最终要影响甚至重塑行业格局的庞大计划,正在这简陋的纸面上初具雏形。
这个计划,与她正在暗中进行的复仇计划,并非两条平行线,而是相互交织,互为表里。
明面上,她是回归乡土、带领乡亲创业致富的退休企业家(需要一个合理且不易引起怀疑的过往身份包装)。 暗地里,她借助这个实体,可以更自然地调动资金(投资款?),整合资源(技术、人才?),建立合法合规的信息网络和人员流动。同时,实业的成功,本身就是对秦文渊那种掏空实体、玩虚弄假模式最有力的嘲讽和打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