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簪兰的发现,恰似大自然在黎曼卿生命长卷上,以最精妙绝伦的笔触勾勒出的最后一抹灵动光辉。那丛在幽僻山谷中悄然重生的珍稀兰草,不仅是对云岭地区绝佳生态环境最无声却最有力的最高礼赞,更宛如一个神秘深邃的隐喻,生动且深刻地印证了她自身从人生倾覆的谷底到浴火重生的巅峰、最终与天地万物达成和谐统一的之路。这份源自天地造化的庄重确认,如同一束温暖而明亮的光,让她内心深处最后一丝尘世的琐碎挂碍,也如同清晨山间的缥缈云烟般,渐渐消散得无影无踪。她的生命,就此进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澄澈得如同水晶般晶莹剔透的宁静状态。
她依旧保持着每日的习惯,与顾泽楷一同漫步在山林之间。他们穿梭在茂密的树林和潺潺的溪流旁,为更多形态各异、生机勃勃的植物挂上充满人文关怀与科学温度的身份证。这些身份证不仅是植物的身份标识,更是他们对自然热爱的体现。同时,黎曼卿还在《山居笔记》上,认真地记录着云卷云舒、花开花落间那些云淡风轻却又蕴含着深刻人生哲理的感悟。然而,顾泽楷凭借着对她细致入微的了解,能够清晰地感觉到,她的步伐变得更加从容不迫,仿佛每一步都踏在时光的韵律之上;目光更加悠远深邃,好似能穿透眼前的山林,望向宇宙的尽头。她仿佛一位即将完成漫长而艰辛旅程的旅人,正以无限的柔情,细细品味着沿途最后一段、也是最为熟悉亲切的风景。
这种平静,并非是生命的停滞不前,而是一种内在的、有序的收束与沉淀。在一个秋高气爽、阳光明媚的午后,黎曼卿没有像往常一样,在午后的时光里小憩片刻,享受那份惬意的宁静。而是独自缓缓走进了书房。书房里弥漫着淡淡的书墨香气,安静而祥和。她从一个上了锁的抽屉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一本样式极其古朴、封面是深蓝色细布纹的笔记本。这本笔记本与她平日里随意记录生活感悟的《山居笔记》截然不同,里面是空白的,宛如一张等待被描绘的纯净画布,等待着她用文字去填满,去赋予它生命与意义。
她在书桌前轻轻坐下,书桌散发着淡淡的木质香气。她拧开那支陪伴了她大半生的、笔尖已有些许磨损的派克金笔。这支笔见证了她的青春岁月、奋斗历程和人生起伏,承载着无数的回忆。她将墨水吸满,墨水在笔胆中缓缓流动,发出轻微的声响。然后,她在笔记本的扉页上,工工整整地写下了两个苍劲有力的字:
清单
这并非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购物清单或者事务安排清单,而是一份关于她整个物质与精神世界的、平静而缜密的安排计划。她缓缓开始书写,手腕沉稳而坚定,字迹清晰而工整,每一个笔画都仿佛蕴含着她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未来的慎重思考。她如同在进行一项庄严而神圣的仪式,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敬意和虔诚。
这份的内容,远远超出了寻常意义上简单的遗嘱范畴。它更像是一部充满温情与智慧的个人史的最终章,是她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与回顾,也是对未来的一份深情嘱托。
首先,是关于她所有珍藏物品的细致安排。她没有选择请律师,也没有依赖任何繁琐的机构,而是凭借着自己清晰的记忆和深厚的情感,一件件地罗列着这些物品,并精心指定了它们未来的归宿。
那支陪伴她度过了无数个日夜、见证了她人生兴衰起伏的派克金笔,她饱含深情地写道:
赠李晓峰。见证曼卿兴衰,书写云岭新篇。愿它继续记录真实与希望。
她希望这支笔能在李晓峰的手中,继续书写出更多美好的篇章,记录下生活中的真实与希望。
那套她年轻时颇为喜爱、却因商务繁忙极少穿用的珍珠首饰,她温柔地指定:
赠秦风妻子悦悦。愿她永远温润美好。
她仿佛看到了悦悦佩戴着这些珍珠首饰时,那温婉而美好的模样。
顾泽楷在银婚典礼上为她亲手制作、嵌有银杏叶标本的檀木书签,她自然毫不犹豫地留给了他本人,旁注:
一叶知秋,一世相守。
这小小的书签,承载着他们金婚的美好回忆,也象征着他们爱的相守。
她从父母那里继承的唯一遗物——一枚品相普通的和田玉平安扣,她认真地写道:
赠长孙(秦风之子)。黎家清白传家,唯此相伴。愿平安质朴,常驻心间。
她希望这枚平安扣能陪伴着长孙,传承家族的清白家风,让平安和质朴的品质常驻心间。
甚至连归耘居里那些她日常使用的、看似普通的茶具、花瓶、一方用了多年的端砚,她都一一细心列出,指定赠予那些在云岭多年、与她亲近如家人般的村民或弟子。每一件物品旁边,都附着一两句简短而真挚的理由,或是一个与她相关的温暖小小回忆,让这些物品都承载着浓浓的情谊。
她的安排,细致到了家族档案室里的每一类资料。哪些珍贵的照片和充满深情的书信由秦风妥善保管,哪些具有社会史料价值的重要资料捐赠给地方志办公室,哪些记录了云岭变迁的珍贵档案移交涅盘书院存档……她都条分缕析,清晰明了,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十分周到。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