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青史她颜:中国古代女性传奇故事 > 掌中舞罢箫声绝:赵飞燕的汉宫浮沉录

长安城的秋意总带着几分萧瑟,公元前 1 世纪中叶的渭水之畔,一户姓赵的平民家中正弥漫着绝望的气息。新生的女婴瘦弱得像片柳叶,在襁褓中微弱地啼哭,父亲赵临看着这个不请自来的生命,脸上写满了愁苦。彼时的汉朝虽已承平百年,但底层百姓的日子依旧艰难,多一张嘴吃饭便多一分重担。

“扔了吧,” 母亲的声音带着哭腔,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决绝,“咱们连自己都快养不活了,哪有余力养她。”

赵临咬着牙,将女婴裹在破旧的襁褓里,趁着暮色走向城外的荒林。夜风呜咽,仿佛在为这个即将消逝的生命哀鸣。他将孩子放在一棵老槐树下,转身时脚步沉重如灌铅,终究是血脉相连,走了几步又忍不住回头,女婴的哭声已细若游丝。

三日之后,心中不安的赵临鬼使神差地再次走向那片荒林,竟听见微弱的啼哭从草丛中传来。拨开枝叶,只见那女婴蜷缩在落叶中,双眼紧闭却仍在顽强地呼吸。他惊得后退半步,喃喃自语:“此女命不该绝啊。” 当下便将孩子抱回家中,取名 “宜主”,盼她日后能有安身立命之所。

赵宜主的童年在贫困与劳作中度过,小小年纪便要帮着家里做活。命运的转机出现在她十岁那年,阳阿公主府招募舞姬,赵临想着或许能给女儿寻条出路,便将她送进了公主府。府中的教习嬷嬷见她身形纤细,骨骼清奇,便留她在府中学习歌舞。

初入府中的日子并不好过,赵宜主因出身卑微常受其他婢女欺凌,但她骨子里有种不服输的韧劲。每日天不亮便起身练舞,别人练一个时辰,她便练三个时辰,舞鞋磨破了一双又一双,脚踝上总是带着青紫的伤痕。府中的乐师发现她嗓音清越,便教她习箫,没过多久,她的箫声便能引得府中飞鸟驻足。

时光荏苒,昔日瘦弱的女童长成了亭亭玉立的少女。她身量纤长,腰肢柔若无骨,跳起《归风送远操》时,长袖翻飞如流云拂水,旋转间裙摆飞扬似弱柳扶风。公主府的乐师为她取了艺名 “飞燕”,只因她起舞时轻盈如燕,仿佛随时能乘风而去。

建始三年(公元前 30 年)的一个春日,汉成帝刘骜微服出巡,无意间来到阳阿公主府。这位登基不久的年轻天子,虽有宏图大志,却也难掩对声色犬马的喜爱。公主设宴款待,席间唤出府中舞姬献艺,赵飞燕便在其中。

当乐声响起,赵飞燕踏着节拍步入堂中时,成帝的目光瞬间被她吸引。只见她身着杏色罗裙,裙摆绣着细碎的银线,在烛光下流转着柔和的光泽。随着鼓点渐急,她的舞姿愈发灵动,时而如弱柳迎风,时而如惊鸿照影,最绝妙处竟是一曲《回风舞》—— 她旋转着跃上案几,在仅容一人的案面上翩跹,腰间的玉佩叮咚作响,裙摆因旋转而散开,宛如一朵盛开的白莲。

成帝看得目瞪口呆,手中的酒杯险些滑落。一曲舞罢,赵飞燕敛衽行礼,气息微促,脸颊泛起红晕,更添几分娇憨。“此女何人?” 成帝的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

“回陛下,此乃府中舞姬赵飞燕。” 阳阿公主连忙回话。

成帝当即下令将赵飞燕带入宫中,封为婕妤。初入汉宫的赵飞燕并未恃宠而骄,她深知宫廷险恶,行事低调谨慎。成帝对她宠爱有加,不仅为她修建了奢华的昭阳殿,殿内以白玉为阶,明珠为帘,还命人专门打造了一面巨大的琉璃镜,让她能随时欣赏自己的舞姿。

然而,赵飞燕并未沉溺于帝王的宠爱。她知道后宫之中美人如云,想要长久立足,必须有过人的智慧。她开始学习宫中礼仪,研读史书,更在成帝面前展现出与众不同的才情。成帝每次与她谈论政事,她总能提出独到的见解,既不显得逾越本分,又能恰到好处地点拨帝王。

一次,成帝与大臣们因盐铁专卖制度争论不休,回到宫中仍面带愁容。赵飞燕为他弹奏一曲《明君操》,轻声道:“陛下,治国如调弦,过紧则断,过松则失音。盐铁之事关乎国计民生,既需官府掌控大局,亦需给百姓留有余地,或许可寻中间之道。” 成帝听后茅塞顿开,后来果然推行了兼顾官民利益的改革措施。

赵飞燕在宫中站稳脚跟后,并未忘记远在公主府的妹妹赵合德。她向成帝进言,称妹妹容貌才情更胜自己,成帝好奇心起,便将赵合德召入宫中。

赵合德的出现再次惊艳了汉宫。与姐姐的轻盈灵动不同,她肌肤莹润,体态丰腴,眉眼间带着几分妩媚风情。姐妹二人虽容貌气质各异,却有着惊人的默契。赵飞燕擅长歌舞,赵合德则精于辞赋,成帝时常与姐妹二人一同宴饮,飞燕起舞,合德吟诗作赋,宫中人称 “赵氏双珠”。

姐妹俩深知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的道理,在宫中结成同盟,互相扶持。当时的许皇后膝下无子,对深受宠爱的赵氏姐妹心怀嫉妒,暗中用巫蛊之术诅咒宫中怀孕的妃嫔。此事被赵氏姐妹察觉,她们并未直接揭发,而是在成帝面前旁敲侧击,提及近来宫中怪事频发,多位妃嫔无故流产。

成帝本就因无子而烦恼,听闻此事疑心大起,下令彻查。很快,许皇后行巫蛊之事的证据被查获,成帝震怒,废黜了许皇后的后位,将其打入冷宫。此后,后宫之中再无人敢轻易招惹赵氏姐妹。

永始元年(公元前 16 年),成帝力排众议,册封赵飞燕为皇后,封赵合德为昭仪。册封大典那天,长安城万人空巷,百姓们争相目睹这位传奇皇后的风采。赵飞燕身着皇后朝服,头戴九凤朝阳钗,乘坐着装饰华丽的凤辇,缓缓驶向未央宫。她望着沿街跪拜的百姓,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 —— 从弃婴到皇后,这条路她走了整整二十年。

成为皇后的赵飞燕并未忘记初心,她向成帝建议减免赋税,安抚流民,还亲自带领宫中妃嫔纺纱织布,将织出的布匹赏赐给贫困百姓。这些举措让她在民间赢得了不少赞誉,也让成帝对她更加敬重。

然而,后宫的争斗从未停止。班婕妤等几位有贤名的妃嫔虽不与赵氏姐妹为敌,但她们的存在始终是潜在的威胁。赵合德向姐姐建议:“姐姐如今贵为皇后,更需稳固地位。宫中之事,防人之心不可无。” 赵飞燕深以为然,开始在宫中培养自己的势力,将忠心的宫女太监安插到各个角落,确保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及时知晓。

随着地位的巩固,赵氏姐妹的恩宠日盛。成帝几乎夜夜宿在昭阳殿或合德的披香殿,朝政渐渐荒废。大臣们多次劝谏,成帝却置若罔闻,还为赵氏姐妹修建了更为奢华的宫殿,其中尤以 “飞行殿” 最为着名 —— 殿内设有机关,启动时地板会轻微晃动,让人感觉如在云端。

赵飞燕的舞姿越发精进,她创造出了闻名后世的 “掌中舞”。据《汉书》记载,成帝曾命人打造了一个水晶托盘,赵飞燕能在托盘上翩翩起舞,身形轻盈得仿佛能被风吹起。一次宫廷宴会上,她身着南越进贡的孔雀裘,在托盘上演绎《霓裳羽衣舞》,成帝看得如痴如醉,当场写下 “成帝曾闻飞燕游,掌中舞罢箫声绝” 的诗句。

然而,盛宠之下暗藏危机。赵氏姐妹虽得帝王专宠,却始终未能诞下子嗣,这成为她们心中最大的隐患。当时的汉朝,“母以子贵” 的观念深入人心,没有子嗣的皇后很难长久立足。为了保住地位,她们开始暗中打压其他怀孕的妃嫔。

宫女曹伟能偶然被成帝临幸后怀孕,赵合德得知后,假意赏赐汤药,实则暗中下毒。曹伟能生下皇子后不久便离奇死亡,婴儿也不知所踪。许美人怀孕后,成帝偷偷派人照料,皇子出生后,赵合德在成帝面前哭闹不止,说成帝偏心,不爱惜她们姐妹。成帝在美人的眼泪攻势下失了理智,竟亲手将刚出生的皇子处死。

这些惨案让宫中人人自危,再也无人敢生育皇子。成帝虽然后悔,但在赵氏姐妹的柔情蜜意中逐渐麻木。他日益沉迷酒色,身体每况愈下,朝政大权渐渐落入外戚手中。

绥和元年(公元前 8 年),成帝在一次宴会后突然中风,不久便驾崩于未央宫。消息传出,朝野震动。大臣们将成帝的死因归咎于赵氏姐妹,尤其是赵合德,认为她魅惑君主,导致帝王早逝。在巨大的压力下,赵合德被迫自尽身亡。

成帝驾崩后,定陶王刘欣继位,是为汉哀帝。哀帝的祖母傅太后曾得到赵氏姐妹的帮助,因此即位后并未立即清算赵飞燕,反而尊她为皇太后,让她继续居住在昭阳殿。

赵飞燕本以为可以安度晚年,却不知政治的漩涡从未远离。哀帝在位仅六年便病逝,王氏外戚集团趁机重新掌权,王莽成为新的权臣。王莽一直对赵氏姐妹心怀不满,掌权后第一件事便是清算旧账。

他上奏太皇太后王政君,历数赵飞燕的罪状:魅惑君主、残害皇嗣、导致成帝无后。太皇太后准奏,下令废黜赵飞燕的皇太后之位,贬为庶人,迁往北宫居住。

北宫是汉朝安置废后和失宠妃嫔的地方,与昔日奢华的昭阳殿有着天壤之别。赵飞燕在这里度过了人生中最凄凉的时光,她时常独自坐在窗前,回忆起当年在阳阿公主府练舞的日子,想起第一次见到成帝的场景,想起与妹妹合德在宫中相依为命的岁月。那些曾经的荣耀与风光,如今都成了刺心的回忆。

仅仅一个月后,王莽再次下旨,命赵飞燕前往成帝的陵园为成帝守陵。接到旨意的那一刻,赵飞燕知道自己的人生走到了尽头。她梳妆打扮后,换上了当年第一次为成帝跳舞时穿的杏色罗裙,站在铜镜前,看着镜中憔悴的容颜,轻声叹道:“一生繁华,终究是黄粱一梦。”

当天夜里,赵飞燕在成帝的陵园中自尽身亡,年仅三十八岁。一代传奇皇后,最终以这样悲凉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赵飞燕死后,王莽并未放过她,下令剥夺其皇后称号,不许葬入皇陵。她的遗体被草草掩埋在陵园附近的荒坡上,连一块墓碑都没有。曾经名动天下的 “飞燕”,最终化作了历史尘埃中的一粒微尘。

赵飞燕的故事很快传遍了天下,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的热门题材。汉代的史学家班固在《汉书》中对她评价极低,称她 “亡成帝,绝继嗣”,将她列为红颜祸水的典型。而民间传说则更添传奇色彩,人们惊叹于她的舞姿,同情她的遭遇,渐渐将她塑造成一个兼具美貌与悲情的形象。

魏晋时期,文人曹植在《洛神赋》中写道:“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许多人认为这正是描写赵飞燕的舞姿。唐代诗人李白更是多次在诗中提及赵飞燕,“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将她与杨贵妃相提并论。

随着时间的推移,赵飞燕的形象越发丰满。在元代的杂剧《汉宫秋》中,她被塑造成一个善妒狠毒的女人;而在明代小说《东周列国志》中,她又成为红颜祸水的代表。但无论评价如何,都无法否认她在舞蹈艺术上的成就。

近代以来,历史学家们开始以更客观的视角评价赵飞燕。他们认为,将王朝兴衰归咎于女性是不公平的,赵飞燕的悲剧本质上是封建宫廷制度的产物。在男权至上的封建社会,女性往往只能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即便是贵为皇后的赵飞燕也不例外。

从历史影响来看,赵飞燕的故事警示着后世的统治者要勤政爱民,不可沉溺酒色;同时也反映了汉代宫廷生活的奢华与残酷,为研究汉代历史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她创造的 “掌中舞” 对后世舞蹈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今仍是中国古典舞的重要流派。

如今,在西安的汉长安城遗址上,游人仍能看到未央宫、昭阳殿的残垣断壁。站在这片曾经见证了赵飞燕悲欢离合的土地上,仿佛还能听到千年前的箫声与舞步声交织,诉说着那个传奇女子的一生。她的故事就像一首哀婉的乐章,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回响,让后人在感叹红颜薄命的同时,也对封建王朝的宫廷生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赵飞燕的一生,是一部浓缩的汉代宫廷史。她从社会最底层的弃婴,凭借天赋与努力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最终却落得自尽身亡的悲惨结局。她的故事告诉我们,美貌与才华或许能让人一时风光无限,但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唯有坚守本心、心怀善念,才能真正赢得尊重与安宁。而那些曾经的荣耀与屈辱,最终都将化作青史中的寥寥数笔,任由后人评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