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青史她颜:中国古代女性传奇故事 > 铁腕红颜:吕雉从乡野贤妻到汉室女主的传奇之路

公元前 241 年的沛县,正值战国末期的风雨飘摇之际。丰邑(今江苏丰县)吕家的庭院里,一个女婴呱呱坠地,父亲吕文看着襁褓中眉眼清秀的女儿,轻抚胡须笑道:“此女眉宇间有龙凤气,他日必成大事。” 这个女婴,便是后来搅动汉室风云的吕雉。

吕文原是单父县(今山东单县)的富豪,因躲避仇家迁居沛县。他精通相术,与沛县县令交情甚笃,全家迁来后,县里官吏乡绅纷纷前来道贺。时任泗水亭长的刘邦也混在人群中凑热闹,竟口出狂言要送 “贺钱万”。吕文见刘邦虽衣衫褴褛却气度不凡,额头饱满,鼻梁高挺,尤其那双眼眸透着常人难有的豁达与狡黠,当即断定此人日后必成大器,执意要将长女吕雉许配给他。

这桩婚事在当时引起不小的轰动。吕雉年方二十,容貌秀丽,知书达理,是沛县有名的大家闺秀;而刘邦已经三十多岁,不仅家境贫寒,还与外妇曹氏生下一子刘肥,终日游手好闲,结交一群狐朋狗友。吕雉的母亲对此极为不满,多次与吕文争吵,但吕文心意已决:“此非尔等妇人所能知也。”

嫁给刘邦后,吕雉迅速从娇生惯养的富家小姐转变为勤劳持家的农妇。她带领子女在田间劳作,纺纱织布,孝顺公婆,将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条。刘邦常常因公外出,有时甚至数月不归,家中重担全压在她肩上。有一次,吕雉带着儿子刘盈和女儿鲁元公主在田中锄草,一位过路的老者讨水喝,吕雉不仅热情款待,还赠予食物。老者看着吕雉的面相惊叹:“夫人天下贵人也!” 又看了看两个孩子:“皆因夫人也。” 刘邦归来后听闻此事,追上老者问卜,老者道:“君相贵不可言,夫人子女皆因君而贵。” 这段奇遇,成为吕雉心中难以磨灭的印记。

刘邦在亭长任上曾押送徒役前往骊山,途中不少人趁机逃走。按照秦律,押送不力当斩。刘邦索性在芒砀山(今河南永城)释放所有徒役,率十余人遁入山林落草为寇。吕雉不仅没有抱怨,反而时常跋山涉水为丈夫送去衣物食品,还对外宣称刘邦藏身之处常有祥云笼罩,暗中为他聚拢人心。这段艰难的岁月,磨练出吕雉坚韧不拔的意志,也让她深刻体会到权力的重要性。

公元前 209 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点燃了反秦起义的烽火。刘邦在沛县父老的拥戴下杀县令起义,号称 “沛公”,吕雉也由此踏上充满血雨腥风的政治征途。她留守沛县照顾家人,同时利用吕家的财力人脉为刘邦招兵买马,成为丈夫最坚实的后盾。

公元前 206 年,刘邦率军攻入咸阳,秦王子婴投降,秦朝灭亡。项羽随后入关,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辖地巴蜀汉中。刘邦不甘心屈居一隅,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揭开了楚汉相争的序幕。战乱中,吕雉与刘邦的父母、子女被楚军俘虏,开始了长达两年零四个月的囚徒生涯。

在楚营的日子里,吕雉受尽屈辱。项羽曾多次以烹杀刘邦父亲相威胁,刘邦却嬉皮笑脸地回应:“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则幸分我一杯羹。” 吕雉在帐外听得真切,心如刀割却强作镇定。她知道,任何软弱都可能招来杀身之祸,唯有隐忍才能等待转机。

囚徒生涯中,吕雉与刘邦的谋士审食其朝夕相伴,相互扶持。审食其对吕雉忠心耿耿,这份患难情谊在日后成为宫廷秘闻,也为吕雉掌权埋下伏笔。在楚营的煎熬让吕雉彻底褪去了乡野妇人的温婉,她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人性的复杂,更看清了权力场上的生存法则 —— 要么成为刀俎,要么沦为鱼肉。

公元前 203 年,楚汉鸿沟划界,吕雉与刘邦家属终于被放回汉营。当她满怀期待地回到丈夫身边时,却发现刘邦身边早已多了一位年轻貌美的戚夫人。戚夫人能歌善舞,深得刘邦宠爱,此时已生下皇子刘如意。吕雉看着眼前的情景,心中五味杂陈,但多年的磨难让她学会了不动声色。她知道,此刻的隐忍是为了将来的反击。

刘邦称帝后,立长子刘盈为太子,吕雉为皇后。但戚夫人恃宠而骄,不断在刘邦面前吹枕边风,哭诉刘盈仁弱,不如刘如意聪慧,请求改立太子。刘邦本就觉得刘盈性格不像自己,对戚夫人的请求渐生动摇,多次在朝堂上提出易储之事。

“如意类我,盈不类我。” 刘邦的这句话像一根刺扎在吕雉心头。她深知,一旦太子被废,自己和儿子的下场将不堪设想。多年的苦难让她明白,必须主动出击才能掌握命运。吕雉开始秘密联络朝中大臣,寻找稳固太子地位的方法。

当刘邦在朝堂上再次提出易储时,御史大夫周昌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周昌口吃,激动之下更是说不出完整的话:“臣口不能言,然臣期期知其不可!陛下欲废太子,臣期期不奉诏!” 吕雉得知后,亲自跪在周昌面前致谢:“微君,太子几废。” 这一跪,不仅是对周昌的感激,更是向朝臣传递出她保卫太子的决心。

为彻底打消刘邦易储的念头,吕雉接受张良的建议,派人带着厚礼请出隐居商山的四位高士 —— 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也就是世人所称的 “商山四皓”。这四位老者是天下闻名的贤士,刘邦多次征召都未能请到。在一次宫廷宴会上,当刘邦看到太子刘盈身后站着四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时,大为震惊。

“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 刘邦不解地问。四皓回答:“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窃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 刘邦听后沉默良久,对戚夫人说:“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 戚夫人当场痛哭流涕,刘邦无奈之下只得命她跳楚舞,自己唱楚歌:“鸿鹄高飞,一举千里。羽翮已就,横绝四海。横绝四海,当可奈何!虽有矰缴,尚安所施!”

这场储位之争,吕雉凭借过人的政治智慧和手腕赢得了胜利。她不仅保住了儿子的太子之位,更在朝堂上树立了威信,培养了自己的势力。经此一役,吕雉彻底从后宫走向前朝,成为不可忽视的政治力量。

刘邦称帝后,对昔日一同打天下的功臣猜忌日深,尤其是对拥有兵权的异姓王更是必欲除之而后快。在诛杀功臣的过程中,吕雉成为刘邦最得力的助手,她的狠辣决绝让朝野上下不寒而栗。

淮阴侯韩信是刘邦手下最杰出的军事家,为汉朝建立立下赫赫战功,但也因此遭到刘邦的猜忌。刘邦先是将韩信从楚王贬为淮阴侯,软禁在长安。公元前 196 年,陈豨在代地谋反,刘邦亲率大军征讨。吕雉与丞相萧何密谋,谎称陈豨已被平定,骗韩信入宫祝贺。韩信刚踏入长乐宫钟室,就被埋伏的武士捆绑斩杀,随后被灭三族。刘邦得知韩信被杀的消息,“且喜且怜之”,既庆幸除去心腹大患,又惋惜失去一代将才。

梁王彭越也是被吕雉设计诛杀的。彭越因未亲自率军随刘邦征讨陈豨,被刘邦以谋反罪废为庶人,流放蜀地。途中彭越偶遇吕雉,向她哭诉自己无罪,请求回到故乡昌邑。吕雉假意答应,将彭越带回洛阳后却对刘邦说:“彭越是壮士,流放蜀地必留后患,不如斩草除根。” 于是刘邦下令处死彭越,灭其宗族,还将彭越的尸体剁成肉酱分赐给诸侯,以儆效尤。

英布看到韩信、彭越的下场后惶恐不安,最终被逼谋反。刘邦在平定英布叛乱时中箭受伤,身体日渐衰弱。吕雉请来名医为刘邦诊治,刘邦却拒绝治疗:“吾以布衣提三尺剑取天下,此非天命乎?命乃在天,虽扁鹊何益!” 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开始安排后事,任命周勃为太尉,嘱咐他:“安刘氏者必勃也。” 又封陈平为郎中令,与周勃共同辅佐太子。

吕雉在刘邦病重期间,始终守在床边悉心照料,同时暗中观察朝中动向,为自己日后掌权做准备。她问刘邦:“陛下百岁后,萧相国即死,令谁代之?” 刘邦说:“曹参可。” 吕雉又问曹参之后,刘邦答道:“王陵可。然陵少憨,陈平可以助之。陈平智有余,然难以独任。周勃重厚少文,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 吕雉再问后续,刘邦叹道:“此后亦非尔所知也。” 这段对话,既体现了刘邦对身后事的安排,也暗示了他对吕雉未来干政的默许与担忧。

公元前 195 年,汉高祖刘邦驾崩于长乐宫。太子刘盈即位,是为汉惠帝,吕雉被尊为皇太后。由于惠帝年幼仁弱,吕雉开始临朝听政,成为汉朝实际上的掌权者。

吕雉掌权后的第一件事,便是报复昔日的仇敌戚夫人。她下令将戚夫人囚禁在永巷,剃去头发,戴上枷锁,穿上囚服舂米。戚夫人不堪受辱,唱道:“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汝?” 吕雉听闻后勃然大怒:“乃欲倚汝子邪!” 随即派人召赵王刘如意入京。

汉惠帝深知母亲要加害弟弟,亲自到霸上迎接刘如意,将他接入宫中,同吃同住,寸步不离,使吕雉无从下手。但百密一疏,公元前 194 年十二月的一天,惠帝早起外出打猎,刘如意因年幼贪睡未能同行。吕雉趁机派人将刘如意毒死。惠帝回宫后见弟弟已死,悲痛欲绝,却敢怒不敢言。

吕雉并未就此收手,她又对戚夫人施以极其残酷的刑罚,砍断她的手脚,挖去眼睛,熏聋耳朵,灌下哑药,将她扔进厕所,称为 “人彘”。几天后,吕雉竟带着惠帝去观看 “人彘”。惠帝见后问知是戚夫人,当场吓得大哭,从此一病不起,派人对吕雉说:“此非人所为。臣为太后子,终不能治天下。” 此后惠帝终日饮酒作乐,不理朝政,在位七年便郁郁而终。

惠帝死后,吕雉立太子刘恭为帝(史称前少帝),自己临朝称制,正式登上权力巅峰。她追尊父亲吕文为吕宣王,大哥吕泽为悼武王,二哥吕释之为赵昭王,打破了刘邦 “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 的白马之盟,开始大封吕氏宗亲为王侯:封侄子吕台为吕王,吕产为梁王,吕禄为赵王,侄孙吕通为燕王,妹妹吕媭为临光侯,共有十余人被封为王侯。

为巩固吕氏政权,吕雉采取了联姻政策,将吕氏女子嫁给刘氏王侯。赵王刘友不爱吕氏王后,被吕雉召入长安囚禁饿死;赵王刘恢被迫娶吕产之女,王后毒杀其宠妃,刘恢悲愤自杀;燕王刘建死后,吕雉派人杀死其庶子,废除封国。这些残酷手段虽巩固了吕氏的统治,却也埋下了刘氏宗室与吕氏集团的矛盾隐患。

尽管吕雉在宫廷斗争中手段狠辣,但在治国理政方面却展现出卓越的才能。她延续了刘邦时期的 “与民休息” 政策,轻徭薄赋,鼓励生产,为汉朝的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上,吕雉废除了秦朝的苛法,减轻赋税徭役,将田租从十五税一减为三十税一,允许农民自由开垦荒地。她还放宽了对商业的限制,取消了过关税,促进了商品流通。这些措施使得汉初凋敝的经济迅速恢复,人口逐渐增长,社会趋于稳定。

法制上,吕雉废除了 “妖言令” 等严苛法律,实行 “约法省禁”。她规定犯罪者不得株连家人,废除了夷三族的酷刑,允许犯罪者用钱赎罪。这些举措缓和了社会矛盾,赢得了百姓的拥护。

外交上,面对匈奴的威胁,吕雉采取了隐忍和亲的政策。匈奴冒顿单于曾写信羞辱吕雉:“孤偾之君,生于沮泽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域,数至边境,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虞,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吕雉见信后大怒,欲发兵攻打匈奴,但在中郎将季布的劝说下冷静下来,最终派宗室女前往和亲,维持了汉匈之间的和平局面,为汉朝争取了发展时间。

吕雉还重视文化教育,废除了挟书律,允许民间收藏和传播书籍,使得秦始皇焚书坑儒后濒临失传的文化典籍得以重现。她还修建了长安西市,促进了商业繁荣,长安城逐渐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在吕雉的治理下,汉朝出现了 “天下晏然,刑罚罕用,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的景象,为后来的 “文景之治” 奠定了重要基础。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道:“孝惠皇帝、高后之时,黎民得离战国之苦,君臣俱欲休息乎无为,故惠帝垂拱,高后女主称制,政不出房户,天下晏然。刑罚罕用,罪人是希。民务稼穑,衣食滋殖。” 这是对吕雉治国功绩的高度肯定。

公元前 180 年,吕雉病重。她深知自己大限将至,开始安排后事,任命侄子吕禄为上将军,掌管北军;吕产掌管南军,牢牢控制了京城的军权。她告诫吕禄、吕产:“高帝与大臣约,非刘氏王者,天下共击之。今吕氏王,大臣弗平。我即崩,帝年少,大臣恐为变。必据兵卫宫,慎毋送丧,毋为人所制。”

同年八月,吕雉在未央宫病逝,享年六十二岁,与汉高祖刘邦合葬于长陵。她临终前下令赏赐诸侯王和百官,大赦天下,以稳固人心。但她的担忧很快成为现实,一场围绕权力争夺的腥风血雨即将来临。

吕雉死后,吕禄、吕产欲发动叛乱,夺取刘氏天下。齐王刘襄得知消息后,率先起兵西进,打出 “诛诸吕,安刘氏” 的旗号。吕产派灌婴率军迎击,灌婴却在荥阳按兵不动,暗中与刘襄联络,约定待吕氏叛乱时共同讨伐。

京城中,太尉周勃、丞相陈平与朱虚侯刘章等人密谋策划。周勃利用郦寄与吕禄的交情,骗吕禄交出北军兵权。周勃进入北军军营后,下令:“为吕氏右袒,为刘氏左袒!” 军中将士皆左袒,表明拥护刘氏的立场。

随后,周勃派刘章率兵入宫保卫皇帝,刘章在未央宫厕所中杀死吕产,随后又捕杀吕禄,派人诛杀吕氏宗族,无论老少全部处死。这场政变史称 “诸吕之乱”,以吕氏集团的覆灭告终。

诸吕被平定后,大臣们认为吕雉所立的后少帝并非惠帝亲生,将其废黜,迎立代王刘恒为帝,是为汉文帝。汉朝的统治权重新回到刘氏手中,开启了 “文景之治” 的盛世。

吕雉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她既是贤妻良母,又是铁腕政治家;既开创了汉朝的稳定局面,又留下了外戚专权的隐患。她的治国功绩得到历史认可,但残酷手段也备受争议。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临朝称制的女性,吕雉打破了 “女主不得干政” 的传统,为后来的武则天等女性政治家树立了先例。

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吕雉单独立 “本纪”,与帝王同列,这是对她历史地位的充分肯定。吕雉的故事告诉我们,在男权至上的封建社会,女性同样可以凭借智慧和手腕在历史舞台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她的功过是非,如同长陵的青草,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洗礼,依然在诉说着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传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