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重生入职,开局背熟全国积案卷宗 > 第21章 市局会议,惊人之语

后半夜的南城区,表面沉寂,暗流汹涌。

西街支行和金丰大厦周边,化装成环卫工、出租车司机、夜班族的情报员和便衣刑警已悄然布控,如同蛰伏的猎豹,警惕地注视着夜幕下的每一丝动静。刑侦支队的技术人员则像幽灵一样潜入金丰大厦12楼,对林风指出的位置进行秘密勘查,所有行动都在无线电静默中进行,以免打草惊蛇。

派出所指挥室内,气氛紧张得能拧出水来。大屏幕上切换着各个布控点传回的实时画面,周卫国坐镇中央,眉头紧锁,不时与市局指挥中心低声沟通。林风站在一旁,目光锐利地扫过屏幕,大脑高速运转,核对着一处处细节与他记忆中的场景是否吻合。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每一秒都显得格外漫长。

凌晨三点左右,周卫国的加密电话终于响起。他立刻接起,只听了几句,脸色骤然一变,猛地看向林风,眼神中充满了极度的震撼和不可思议!

“确认了?!真的…真的有那个标记?!蝎子图案?!”周卫国的声音都因为激动而有些变调。

电话那头传来技术队负责人同样激动的声音:“确认!周所!就在12楼东南角窗台下方的缝隙里,非常隐蔽!是用尖锐石子之类的东西刻上去的,痕迹很新!和…和林风同志说的分毫不差!”

尽管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但亲耳听到确认,周卫国还是感觉一股热血直冲头顶,拿着电话的手都在微微颤抖。他挂了电话,深吸了好几口气,才勉强平复下来,看向林风的目光,已经像是在看一个…怪物。

“林风…你…”他张了张嘴,却发现语言是如此苍白。这已经无法用“直觉”或“推理”来解释了!这根本就是未卜先知!

“巧合,周所,可能是之前排查时无意中瞥见过类似图案,潜意识里记住了。”林风再次搬出万能的“巧合论”,虽然他自己都知道这解释多么牵强。

周卫国深深地看着他,没有再追问。有些事,心照不宣。他现在只需要知道,林风的判断是准确的,这就足够了!

这个消息如同给紧张的指挥部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也彻底坚定了市局领导的决心。

凌晨四点,天还未亮,周卫国接到市局紧急通知:立刻带上林风,到市局参加由主管刑侦的副局长张建国亲自主持的“7.12”银行劫案预警紧急会议!

该来的终于来了!林风知道,真正的考验现在才开始。他要面对的,将是市局最顶尖的刑侦专家和领导,他必须用无可辩驳的“推理”,说服这些见多识广的老刑警!

警车拉着警笛,一路畅通无阻地驶入市公安局大院。庄严的办公大楼里,不少办公室都亮着灯,显然很多人被这个突如其来的重大预警从睡梦中惊醒。

会议室内,烟雾缭绕,气氛凝重。长条会议桌旁,坐满了市局刑侦支队、特警支队、技术支队的负责人和骨干专家,个个面色严肃。主位上,副局长张建国五十多岁年纪,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眼神锐利如鹰,不怒自威。

周卫国带着林风走进会议室时,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过来,尤其是落在林风这个陌生而年轻的面孔上,充满了审视、好奇和质疑。

“周所,这位就是林风同志?”张建国开口,声音沉稳,带着上位者的压迫感。

“是的,张局!这就是我们南城所的民警林风!”周卫国连忙介绍,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骄傲。

“坐吧。”张建国指了指末尾的空位。

林风敬了个礼,坦然坐下,迎接着四面八方投射来的目光。

会议开始,先由技术支队的负责人汇报金丰大厦现场的勘查结果,当提到那个隐蔽的“蝎子图案”标记时,会场响起一片低低的惊呼,所有专家的目光再次齐刷刷地投向林风,充满了难以置信。

张建国副局长用手指敲了敲桌子,目光如炬地看向林风:“林风同志,技术队的汇报你都听到了。现在,请你详细说明一下,你是如何发现金丰大厦这个可疑点位,并且…是如何知道那个连我们专业勘查人员都差点遗漏的独特标记的?”

这是最关键的问题,也是所有人心中最大的疑团!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竖起了耳朵。

林风知道,他必须给出一个逻辑上能自圆其说的解释。他深吸一口气,开始叙述早已打好的腹稿:

“张局,各位领导。事情的起因,是我们在审讯‘刀片刘’扒窃团伙时,其中一名成员为争取立功,透露了一条模糊信息,说近期有一伙外地来的亡命徒在找‘快钱’门路,行事凶悍。”(这部分半真半假,是合理的起点)

“结合市局关于加强金融安保的通知,我产生了警惕。昨晚巡逻时,我重点排查了西街支行周边环境。选择金丰大厦,是因为它是周边唯一的制高点,且处于装修期,人员复杂,易于潜入和隐蔽。”(这部分是合理的推理)

“在12楼,我们发现了大量新鲜的生活垃圾和脚印,证明近期确实有人在此长时间停留。而那个窗口的视角,完美覆盖银行要害区域。”(这部分是客观事实)

“至于那个‘蝎子’标记…”林风顿了顿,抛出了他精心准备的核心“推理”,“…这源于我对犯罪心理学的一些研究。某些具有反社会人格或特定心理诉求的罪犯,尤其是团伙作案者,有时会习惯性地在作案地点留下独特的标记。这既是一种心理满足,也可能是一种向同伙或特定对象传递信息的方式。”

他目光扫过在场的专家,看到有些人微微点头,显然认同这个犯罪心理学观点。

“当时,我仔细观察了整个房间,窗台那个缝隙是视野盲区,但如果是潜伏者长时间蹲守,手部无意识活动时,很可能触碰到那里。我大胆假设,如果他要留下标记,那个位置既隐蔽又能时常看到,符合其心理特征。于是我向技术队提出了重点勘查的建议。幸运的是…猜对了。”

他将“未卜先知”巧妙地包装成了“基于犯罪心理学的大胆假设和细心观察”,虽然依旧惊人,但至少在逻辑链条上能够勉强成立!

会场内一片寂静。

几位老刑侦专家交换着眼神,有的依旧怀疑,但更多的则是流露出惊叹。

张建国副局长沉吟了片刻,缓缓开口:“犯罪标记…这个分析角度很新颖,也很大胆。但仅凭一个标记,就断定他们明天下午动手,是否过于武断?”

“不止是标记,张局。”林风早有准备,继续抛出“推理”,“标记的新旧程度与现场其他痕迹吻合,说明是近期所为。更重要的是,我们昨晚巡逻时,还遭遇了城东开发区那起‘恰好’发生的恶性斗殴事件,试图将我们调离西街。”

他目光锐利起来:“这种调虎离山的手法,恰恰说明对方已经准备就绪,急于清除外围干扰!综合所有线索:亡命徒风声、精准踩点、独特标记、调虎离山…我判断,他们的动手时间,极大概率就是明天下午银行现金流最大的时候!这是我们阻止悲剧的最后机会!”

逻辑清晰,层层递进,将一个个看似孤立的线索串联成一个完整的、令人信服的推理链条!

就连最初持强烈怀疑态度的专家,此刻也陷入了沉思。

张建国副局长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显然在进行激烈的思想斗争。最终,他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决断!

“好!林风同志,你的分析和判断,虽然大胆,但逻辑严密,证据链初步形成!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特别是涉及金融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