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我连襟是朱棣 > 第88章 不相信后人智慧,再一次剥皮实草!

第88章 不相信后人智慧,再一次剥皮实草!

朱棣的话也是忧心忡忡。

当藩王的时候,他不需要考虑这么多,直接干蒙古人就完事儿了。

造反的时候,他也不需要考虑这么多,直接乾死朱允炆就完事儿了。

当了皇帝,那就不一样了,需要考虑的问题就多了。

从上到下,最害怕的就是文臣欺骗。

糊弄不了自己,能不能糊弄自己的子孙后代?

朱高炽,能行么?

朱高炽可以,朱瞻基呢?

再往下——

祁字辈能行么?

他倒是不知道,家里出了一个大明战神,直接葬送了上升期的大明。

朱棣发自肺腑的嘆息了一声,看著徐牧道:“朕不怕开国的艰难,却怕后世子孙被文官蒙蔽,重蹈建文朝的覆辙。茹瑞的贪腐、文官的结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妹夫,你说,如何才能让大明的江山,不毁在文官的欺瞒上?”

徐牧倒是没想到朱棣能考虑这么久远。

大明朝是有文官集团,但是,要说,文官集团联手坑死的大明朝,那就是开玩笑了。

绝对不是铁板一块,人都是有私心的,谁都想要给自己攫取最大的利益。

就算是到了明末,东林党和阉党內部也是有自己的小九九,要他们齐心协力这是不可能的。

真以为是雪山集团,为了崇高的理想奉献出自己的一切?

“陛下!”

徐牧深吸了一口气,躬身道:“陛下忧心后世,臣理解。但臣以为,子孙是否会被糊弄,不在於人,而在於制度。“

朱棣反倒是愣住了,他也没指望徐牧给自己回答什么,倒是没想到,他还真的给自己天发了。

“你说!”朱棣点带你头。

徐牧继续道:“太祖高皇帝设立大誥,可以让百姓举报官员,可是,却並没有形成制,大浩所依赖的乃是太祖高皇帝的个人权威的產物,而非符合大明官僚体系运行逻辑、

不具备长期生命力的制度设计。当太祖高皇帝驾崩之后,大誥便立刻人亡政息!“

朱棣微微的点点头,倒是认同了徐牧的说法。

太祖高皇帝,要是真的在,给他茹瑞十个胆子,让他贪污一下试试看。

“臣以为,若是要从制度上建设,整合入《大明律》体系,明確法条而非案例!”徐牧道:“譬如说,原《大誥》中“官员贪腐六十两即处死”的模糊表述,可细化为“贪腐十两杖八十、三十两徒三年、五十两绞、八十两斩”,明確量刑梯度!”

朱棣点点头:“有理,你接著说!”

徐牧继续道:“再譬如说,原《大浩》將“行政失误”与“主动贪腐”混为一谈,延误公文便要凌迟,导致文官人人自危。臣以为,需在《大誥》中明確过失与故意的界限,对主动贪腐、欺压百姓,譬如茹瑞扣賑灾粮、强占民田,仍保留重刑,体现太祖高皇帝严惩贪腐的態度!”

“其次,对非故意行政失误,譬如说公文延误因暴雨阻路、工程误差在合理范围,规定“降级、罚俸”等轻罚,而非动輒处死。当文官確认只要不贪腐、尽力办事,就不会因小错丧命,便会从恐惧抵制转为主动遵守!”

顿了顿徐牧道:“毕竟《大誥》严惩的是害群之马,而非所有官员。”

“最后,就是需补充“三法司覆核制度”,凡依《大浩》条款定罪,尤其是死刑、重罪,需经刑部审理、大理寺覆核、都察院监督,三者一致方可执行,如此便是制度,大誥便可以推广下去了!”

朱棣笑了:“妹夫,看来,你是所思良多啊!”

徐牧客气道:“臣以为,陛下可算是英明神武,只是—这后世子孙,还是需得从制度上堵住文官钻营的漏洞,即便后世有奸佞,也难成气候;若只靠陛下一人震慑,一旦陛下百年之后,旧弊必然復燃。”

这一番话,可谓是大胆至极。

给朱元璋提出来,估摸著要被朱元璋给细细的切成臊子。

换了一般人跟朱棣提出来,估计朱棣也不会客气。

但是,徐牧跟朱棣什么关係。

连襟。

见了面,朱棣还得叫一声妹夫。

他还是奉天靖难第一功臣。

这一番话,说出来,朱棣並不会气恼,反倒是会陷入到深深的思考当中。

朱棣道:“看来,你是胸有成竹了,你切详细说说看,如何从制度上著手?”

“先,官员晋升必须“重实绩、轻虚』。”

徐牧也不客气了,知道朱棣很受伤,这个时候变革的想法也是最为浓烈的。

他继续道:“臣听陛下说“猛將发於卒伍,宰相起於州部』,这正是核。”

“今后无论是科举出身的文官,还是胥吏出身的实务官,晋升前必须有基层任职经歷,县令需在基层做出实绩,知府需在县令任上有政绩,六部官员需从地方府衙提拔。实绩是什么?是开垦了多少荒地,是减免了多少赋税,是平定了多少匪患,是修好了多少堤坝,而非写了多少篇道德章,背了多少句圣贤语录。”

他顿了顿,继续道:“就像此次茹瑞,若按实绩考核,他任工部尚书期间,御道用劣料、城墙塌两丈、河道又堵塞,早该被弹劾罢官,何来贪腐五十万两的机会?”

“可如今文官考核,只看出身,口碑,吏部赵主事一句茹尚书勤勉,就能让他考核得优,这便是制度的漏洞—虚的能盖过实的,奸佞自然能钻空子。“

朱棣听得频频点头。

自己这个妹夫,治国的手段还是有的,绝对是能成。

他点了点头道:“你说得对!建文朝方孝孺,满口仁义道德,却把朝政搅得一团糟,就是因为没人去查他的实绩』,只听他的虚文』。那其次呢?”

“其次,需让基层吏员有上升通道,打破文官集团的垄断。”

徐牧道,“陛下可知,为何文官敢肆意贪腐?因为他们觉得官场是我们的天下,胥吏再能干也只能一辈子抄录文书,掀不起风浪。若陛下立下规矩,胥吏只要有实绩,能从九品县丞一步步做到知府、甚至六部侍郎,他们就会成为制衡文官的力量!“

顿了顿,他继续道:“胥吏熟悉基层实务,知道哪些工程是虚报,哪些帐目是假的,文官再想偷工减料、挪用公款,就多了一双眼睛盯著,配合大誥,文官若是想要再来欺瞒天子,这价格如何隱瞒?”

他看向李少聪,补充道:“就像李少聪,他在工部管石料登记,能发现青条石被挪用,能记下运输路线图,这就是实务能力。”

顿了顿,他继续道:“若他知道自己能凭这份能力晋升,今后必然会更加尽心查核物料,而不是怕被报復不敢声张。反之,若永远不让胥吏出头,文官只会越来越肆无忌惮.

反正基层没人敢管,上面又都是自己人,贪腐起来自然毫无顾忌。”

“第三,监察必须跨阶层、跨部门。”

徐牧继续道:“如今都察院的御史,多是科举出身,与六部文官同出一脉,监察时难免手下留情,就算是不手下留情,也难免成为了党爭的工具。陛下也可以从胥吏中选拔监察御史,与科举出身的御史混编,让他们相互监督!”

“同时规定,监察官员若包庇贪腐,与贪腐者同罪,允许其他的吏员举报各部门官员,都察院要调查,官员要配合,要勤,要频繁,有了证据,直接交给三司会审,按照大明律来办!”

其实,徐牧说下来,思路也很明確。

让吏员吃国家饭,直接深入到最基层。

基层你不占领,宗族,宗教,士绅就要占领。

朱棣微微点头:“妹夫,还得是你,朕倒是没想到这么多,皇考跟朕只想著杀一做百',这根子在制度上。杀了一个茹瑞,若制度不改,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茹瑞;可若按你说的,把晋升、监督的制度立起来,文官即便想糊弄,也没那么容易!”

徐牧眼瞅著火候差不多了,深吸一口气,索性將话挑明,语气带著几分试探:“陛下,臣有一,不知当讲不当讲。”

朱棣闻言道:“妹夫但说无妨,无需顾忌。”

“陛下欲立重实绩、提胥吏、跨阶层监察之制,固然是为大明长远计,可这些举措,与太祖高皇帝当年定下的祖制,怕是有所违背。“

徐牧缓缓开口,目光紧盯著朱棣的神情:“太祖爷虽重实务,却也定下科举取士为正途,胥吏不得入流的规矩;监察体系虽严,却也未明確胥吏可任御史。届时文官若以违背祖制为由反对,陛下该如何应对?“

朱棣陷入到了沉默当中。

朱元璋是他的皇考,是大明的开国之君,“祖制”二字不仅是制度,更是皇权合法性的根基。

若是公然改动,不仅会遭到文官集团更激烈的抵制,甚至可能被人扣上“不孝”“违逆先祖”的帽子,动摇他的统治根基。

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最新地址:www.071662.com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