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深沉,东京郊外的秘密联络点内,烛火被风一吹,摇曳出诡异的光影。李和指尖夹着一份刚送来的密报——袁宫保的日常饮食与身体异状。巴顿站在一旁,刚将海军陆战队的部署回执收好,见李和神色凝重,便凑了过来。
“李先生,袁项城那边有新动静?”巴顿的声音压得极低,目光落在密报上,扫过“鹿茸填鸭”“日啖十四蛋”等字眼时,眉头不自觉地皱起。
李和将密报放在桌上,指尖在“多饮多尿、倦怠嗜睡”八字上重重一点,语气沉冷:“不是新动静,是他的身子骨,怕是撑不住他的野心了。”他抬手示意巴顿坐下,给自己倒了杯凉茶,“你看看他这饮食,活脱脱把自己往死里喂。”
密报上的记录,与李和记忆中袁世凯的饮食习性别无二致——每日凌晨五点起身,必先灌下一碗炖得浓稠的鸡汤或牛肉汁开胃;七点正餐是一大锅鸡丝潢川贡面,搭配六个白煮蛋,有时还要加两个狗不理包子;上午十点必服一碗鹿茸参汤,十二点的午宴更是奢华无度,清蒸肥鸭必居桌中,这鸭子是用鹿茸碎拌高粱喂养的雄鸭,肚塞糯米、火腿、菌菇,隔水蒸足三日,只取鸭皮鸭肫享用;下午两三点嚼服海狗肾与活络丹,傍晚的晚餐少不了五姨太拿手的洪宪红烧肉、韭黄炒肉丝,再配四个鸡蛋,夜里若觉饥饿,还要加一碗参茸粥或铁锅蛋,里头混着海参、干贝等大补食材。
“一天吃十几次,不是进补,是填鸭。”巴顿看完密报,咋舌不已,“他身高不足一米六,体重却超八十公斤,这么折腾,身体能顶得住才怪。”
李和冷笑一声,端起凉茶一饮而尽:“他袁家有短寿的谶语,他怕活不到六十,便想着靠补品续命,却不知物极必反。你看密报里写的,近一个月来,他每日要喝五六壶浓茶,夜里起夜三四次,处理公文不到一个时辰就哈欠连天,连看文件都要眯着眼,说是视物模糊——这分明是糖尿病早期的典型症状。”
历史上袁世凯最终死于尿毒症,根源便是长期暴饮暴食、滥补无度引发的糖尿病与高血压,如今看来,这病根早在此时便已埋下。“他早年担任山东巡抚时就有头晕晕倒的毛病,足疾久不愈,怕是那时就有糖尿病足的征兆,只是当年医疗条件有限,没能确诊。”李和指尖敲击着桌面,“如今他身居高位,养尊处优,每日只动嘴不动腿,饮食又全是高蛋白、高脂肪的膏粱厚味,再加上参茸、海狗肾这些热性补品火上浇油,血糖血脂岂能不飙升?”
巴顿摩挲着下巴,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难怪他最近联络代英、高卢国的动作越发急切,甚至私下会见旧日本残余将领时,都显得有些急躁。原来是怕自己的身体拖不起,想尽快发动政变。”
“急则生乱,这正是我们的机会。”李和眼中精光一闪,“他不敢杀我,一来是怕龙国震怒,二来是想留着我作为与龙国谈判的筹码,可他这身体,怕是等不到他成事的那一天了。”他顿了顿,又道,“不过我们不能等他自然垮掉,袁项城老奸巨猾,即便身体不适,也未必会停下密谋。我们得借他这病,做点文章。”
“怎么做?”巴顿来了精神,往前凑了凑。
“他不是迷信补品吗?”李和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密报里说,他每日服用的活络丹是专人秘制,参茸也由亲信采买。我们可以让人在他的补品里做点手脚,不用下毒,只需稍微调整一下成分——比如加重鹿茸、海狗肾的剂量,再添些热性药材,让他的燥热之症加剧,血糖进一步升高。”
他解释道:“糖尿病患者本就忌温补过盛,他如今已经口干舌燥、便秘上火,再这么猛补,不出半月,定会出现皮肤瘙痒、足部麻木的症状,届时他行动不便,精力不济,密谋之事自然会受影响。更重要的是,他讳疾忌医,定然不会对外声张病情,只会暗地里加大进补剂量,如此便会陷入恶性循环。”
巴顿听得连连点头:“高!这样既不会留下把柄,又能不费一兵一卒削弱他的实力。不过,他的亲信防卫严密,要接触到他的补品,怕是不易。”
“不难。”李和从抽屉里取出一份名单,递给巴顿,“这是袁宫保身边几个厨子和药童的资料,其中两个是旧日本贵族的旁系亲属,家人都在育种营里。我们可以通过他们的家人施压,让他们配合。”他强调道,“记住,只是调整剂量,不能伤其性命,至少现在不能。我们要的是让他乱,让他的密谋败露,而不是让他死得不明不白,给代英、高卢国借口干涉。”
巴顿接过名单,仔细看了一遍,郑重颔首:“明白,我这就安排人去办。另外,海军陆战队已经到位,若袁项城狗急跳墙,发动兵变,我们随时可以出兵镇压。”
“暂时按兵不动。”李和摆摆手,“袁项城现在只是联络势力,还没到兵变的地步。我们先盯着他的病情,同时收集他勾结外敌的证据。等他病情加重、人心浮动之时,再将证据呈报给丁总统,一举拿下他,名正言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