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将北大西洋的海面染成一片金色。龙国舰队旗舰“龙凤号”的甲板上,灯火已经陆续亮起,映照在锃亮的舰体上,显得格外壮观。经过数日的航行,舰队距离朴茨茅斯港已经不远。
夜幕降临,“龙凤号”的军官餐厅灯火通明,气氛庄重而不失热烈。这是龙国方面特意为汉斯皇帝威廉二世和海军元帅提尔皮茨举办的晚宴,旨在进一步推动裁军计划,并就各国海军吨位的核心问题进行私下磋商。
丁汝昌、李和、段祥瑞三人早已在餐厅门口等候。看到威廉二世和提尔皮茨正在登舰,丁汝昌率先走上前,伸出手:“陛下,元帅阁下,欢迎登舰。一路航行辛苦,略备薄宴,不成敬意。”
威廉二世与丁汝昌握了握手,目光扫过餐厅内的布置,语气带着几分赞赏:“丁总统客气了。‘龙凤号’的设施果然先进,比我们的‘威廉大帝号’还要精致几分。”他的语气中,少了几分白天的生硬,多了些许对龙国海军实力的认可。
提尔皮茨则显得更为沉稳,他与李和交换了一个眼神,说道:“李元帅,贵国海军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建成这样一支现代化舰队,实在难得。”
“元帅过奖了,”李和微笑着回应,“汉斯海军的经验和技术,才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请,里面请。”
众人依次入座,侍者随即送上了精心准备的菜肴和美酒。晚宴的前半段,气氛较为轻松,双方主要谈论着航行途中的见闻和两国的文化交流。丁汝昌和李和有意引导话题,时而夸赞汉斯的工业成就,时而提及龙国在远东的发展,巧妙地拉近着彼此的距离。
威廉二世的兴致渐渐高涨,演习失利的阴霾似乎消散了不少。他滔滔不绝地谈论着德国的未来规划,以及他对建立一个全球性德意志帝国的构想。段祥瑞则很少说话,只是在一旁静静聆听,偶尔点头附和,同时仔细观察着威廉二世和提尔皮茨的表情变化。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丁汝昌放下酒杯,目光看向威廉二世和提尔皮茨,语气诚恳地说道:“陛下,元帅阁下。今日设宴,除了尽地主之谊,更重要的是想就即将提议的海军裁军会议,与贵国进行一次坦诚的交流。毕竟,代英和汉斯两国是当今世界海军的前两位,我们龙国也希望能在一个公平合理的框架下发展海军。”
威廉二世和提尔皮茨对视一眼,显然早已料到丁汝昌会提及此事。提尔皮茨放下刀叉,身体微微前倾,说道:“丁总统,李元帅。关于裁军,我们汉斯并非没有诚意。但正如陛下之前所说,裁军不能削弱汉斯海军的相对实力。我们需要一个明确的、对汉斯公平的方案。”
“这正是我们今天想要探讨的,”李和接过话头,语气平和却不失坚定,“我们认为,裁军应以各国现有海军吨位为基础,进行成比例的削减。这样既能保证各国的相对地位不变,又能达到减轻财政负担的目的。不知贵国对现有吨位的评估是怎样的?”
提尔皮茨沉吟片刻,说道:“根据我们的统计,皇家海军目前的总吨位接近两百万吨,这是他们维持两强标准的基础。我们公海舰队,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总吨位约为一百二十万吨。我们的目标是达到英国的三分之二,也就是一百三十万吨左右。如果要裁军,我们希望能保留至少一百一十万吨的吨位,否则无法保证在北海对英国的制衡能力。”
这个数字在意料之中。李和点了点头,说道:“元帅阁下,汉斯的诉求我们理解。但一百一十万吨的保留吨位,恐怕英国很难接受。他们一直坚持两强标准,不会允许德国海军吨位过于接近他们。”
他顿了顿,说出了龙国的底牌:“我们龙国海军,目前总吨位约为五十五万吨。我们愿意做出表率,将裁军后的保留吨位定在五十万吨。这既能体现我们的和平诚意,也能保证我们在远东地区的国防需求。”
丁汝昌补充道:“陛下,元帅。我们龙国的退让,是希望能为裁军会议开一个好头。如果代英和汉斯两国都能做出相应的让步,其他国家自然会跟进。”
威廉二世皱了皱眉,显然对龙国的提议有些意外。他原本以为龙国会借机争取更高的吨位,没想到反而主动提出削减。这让他对龙国的“和平诚意”多了几分信任,但同时也更加警惕龙国的深不可测。
“龙国的诚意我们看到了,”威廉二世说道,“但英国方面……”
“英国方面,我们会去沟通,”丁汝昌打断了他的话,“我们认为,英国最可能接受的保留吨位是一百六十万吨左右。这样既能让他们维持两强标准的优势,又能大幅减轻他们的财政压力。毕竟,两百万吨的规模,对他们的国库来说,负担实在太重了。”
提尔皮茨眼中精光一闪:“如果英国能接受一百六十万吨,那我们汉斯保留一百万吨,应该是一个比较合理的平衡点。这样,我们与英国的吨位比例约为五比八,既不会让英国感到威胁,也能保证我们的海军实力。”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