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2年9月29日清晨6时,四国岛北部的鸣门海峡(连接四国岛与本州岛的狭窄水道)海面上,数十艘日军运输船正载着八万陆军士兵,在少量炮艇、自杀式鱼雷艇及商船改装巡洋舰的掩护下,仓皇向本州岛撤退。而在海峡入口处,龙国威远编队的6艘驱逐舰已悄然设伏——一场针对撤退日军的“海上围猎”,即将打响。
鸣门海峡的日军运输船队,是山县有朋昨夜下达的“紧急撤退令”的产物。土佐清水港登陆失败后,四国岛日军仅剩5万余人(原8万,登陆战及平原拉锯战伤亡跑散加失踪3万),且弹药耗尽,粮仓被龙宇部占领,已无力抵挡邓世昌与龙宇的联军。山县有朋下令:除断后部队外,所有部队放弃 Kochi 平原,从鸣门海峡乘船撤回本州岛,依托濑户内海继续抵抗。
此刻,海峡内的日军船队杂乱无章——12艘运输船(多为商船改装,满载士兵)居中,4艘炮艇(装备47毫米速射炮)在前开路,6艘自杀式鱼雷艇(艇首绑着炸药,由水兵操控撞击敌舰)在两侧警戒,2艘商船改装巡洋舰(原货船加装2门150毫米速射炮)殿后。
“加快速度!尽快穿过海峡!”日军运输船队司令佐藤中将站在改装巡洋舰“大和丸”的舰桥,不断催促。他知道,龙国舰队随时可能出现——日本主力舰队已被全歼,仅剩的这些“杂牌船”根本不是对手,唯一的希望是趁天亮前冲过海峡,抵达本州岛的姬路港。
但慌乱中,一艘运输船“樱花丸”因超载(原定载3000人,实际挤了5000人),航速仅7节,渐渐落在船队后方。佐藤看着越来越远的“樱花丸”,咬牙下令:“不管它!船队继续前进!”
与此同时,鸣门海峡入口处的海面上,龙国威远编队的6艘驱逐舰(“敏捷号”沉没后补充的“迅捷号”“快速号”“神速号”等,均装备4门120毫米速射炮,射程8千米)正以“品”字形隐蔽在小岛后方。舰长陈峰站在“迅捷号”舰桥,望远镜里清晰看到日军船队的轮廓。
“各舰注意!目标日军运输船,优先打落单的!”陈峰的命令通过无线电传到每艘驱逐舰。6艘驱逐舰悄然启动,向落在最后的“樱花丸”逼近——此时,双方距离8千米,恰好是驱逐舰120毫米速射炮的有效射程。
7时10分,“迅捷号”率先开火。120毫米炮弹拖着青烟飞向“樱花丸”,第一发就击中了船尾的货舱——那里堆满了士兵的背包,炮弹引爆了里面的弹药,“樱花丸”的船尾瞬间燃起大火。
“敌舰!是龙国驱逐舰!”“樱花丸”上的日军士兵慌乱大喊。船长试图调转船头逃离,却因船身笨重,转弯缓慢。“快速号”“神速号”的速射炮随即跟进,炮弹如雨点般落在“樱花丸”的甲板上——士兵们纷纷跳海逃生,却被冰冷的海水淹没,或被后续的炮弹炸死。
7时20分,“樱花丸”的锅炉被一发炮弹击中,舰体开始倾斜。佐藤在“大和丸”上看到这一幕,却不敢回头救援——他知道,一旦停下,整个船队都会被包围。“加速!冲过去!”佐藤闭着眼下令。
见“樱花丸”被围攻,日军的6艘自杀式鱼雷艇立刻调转方向,向龙国驱逐舰冲来。“报告!日军鱼雷艇高速接近!距离3千米!”“迅捷号”观测手大喊。
陈峰冷笑一声:“驱逐舰灵活,怕什么自杀艇?各舰左满舵,用速射炮打!”6艘驱逐舰迅速散开,形成环形防御,120毫米速射炮和7.92毫米机枪同时开火——密集的火力网在海面上织成一道屏障。
第一艘自杀式鱼雷艇刚冲至2千米处,就被“神速号”的速射炮击中艇身,炸药包当场引爆,艇上的3名日军水兵瞬间粉身碎骨;第二艘试图从“快速号”的侧后方偷袭,却被甲板上的机枪扫中,艇身失控撞上暗礁,沉入海底。
但仍有2艘自杀式鱼雷艇突破了火力网——其中一艘径直撞向“迅捷号”的右舷,陈峰立刻下令“右满舵”,驱逐舰堪堪避开,鱼雷艇擦着舰艉沉没;另一艘则冲向“神速号”,“神速号”舰长果断下令“开炮”,一发120毫米炮弹直接命中鱼雷艇的炸药包,“轰隆”一声巨响,海面上掀起巨大的水柱。
7时35分,6艘自杀式鱼雷艇全部被击沉。陈峰擦了擦额头的汗,对通信兵说:“给邓世昌将军发报,日军自杀艇已肃清,正在追击主力船队!”
此时,日军船队已冲至鸣门海峡中部。陈峰率领6艘驱逐舰紧追不舍,120毫米速射炮不断轰击日军运输船——又一艘运输船“富士丸”被击中,船身起火,被迫停在海峡中,船上的4000余名日军士兵成了俘虏。
佐藤看着身后不断逼近的驱逐舰,急得满头大汗。他下令殿后的2艘改装巡洋舰“大和丸”“武藏丸”掉头反击——“大和丸”的150毫米速射炮向“迅捷号”开火,却因射程不足(改装巡洋舰的速射炮射程仅7千米,而驱逐舰在8千米外射击),炮弹全落在海里。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