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的初雪刚给星洲大学的银杏苗圃铺上薄绒,陆昭衍就蹲在 “星洲童梦” 嫁接苗旁,指尖拂过裹着雪粒的枝干 —— 深褐色的树皮上还留着秋日采收的痕迹,枝桠顶端的芽苞裹着层细密的绒毛,像裹了层白棉絮。“晚晚,土壤表层刚结冻,今天要赶在寒流来前做好三层防寒。” 他转身时,正撞见苏晚抱着藤编筐走来,颈间的银杏果银坠与新戴的腊梅项链相碰,“草绳选了加绒款,每捆长五米,够缠十株苗,防寒膜裁成 1.2 米宽,边缘烫了收边,不会勾破。”
苏晚踮脚帮他拂去肩头的雪沫,指尖蹭过他沾着松脂香的厚呢大衣:“刚把姜枣茶熬好装保温桶,加了山里寄来的野蜂蜜,喝了能驱寒,每个杯子都贴了‘护苗小卫士’贴纸。” 藤编筐里整齐码着竹制卷尺、生石灰水、软毛刷和腊梅干,“还带了暖手宝,分卡通款和纯色款,卡通的给孩子,纯色的给老师,每个都套了银杏叶布套。” 她突然从口袋掏出个丝绒盒,里面是枚腊梅造型的银质书签,花瓣边缘嵌着细碎的白水晶,“冬日护苗礼,配你今天的深灰色围巾正好。”
陆昭衍接过她递来的软毛刷,刷毛缠着细棉线 —— 是苏晚昨晚特意缠的:“顾言和林溪带着冰雕手作设备快到了,昨夜确认了防寒区域,按嫁接苗的耐寒程度分了三组,每组都标了腊梅色记号。” 他指着苗圃东侧的木棚,“特意搭了‘冬韵手作区’,里面烧了炭盆,孩子们做冰雕时不会冻手,还摆了四季手作集锦册,让大家回忆之前的护苗时光。”
巷口传来汽车防滑链的摩擦声时,顾言正扛着冰雕模具往苗圃跑,林溪跟在后面抱着个保温箱,发梢沾着的雪粒在阳光下闪着光。“昭衍哥!冰雕凿子忘带了!” 顾言把模具往石桌上一放,急得直跺脚,“本来想做银杏叶冰雕,结果早上收拾时落在家了,还好林溪带了备用的!”
林溪笑着掀开保温箱,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塑料冰雕模具、小铲子和食用色素:“昨晚看你收拾时心不在焉,特意从家里带了套儿童款冰雕工具,模具都是银杏叶和腊梅造型的,安全又好操作。” 她帮顾言把模具摆好,指尖碰到他冻红的手时轻轻呵气:“我还带了热毛巾,等下做冰雕手冷了就敷一敷,别冻着。” 顾言耳尖瞬间红透,从口袋里掏出个小盒子:“其实我带了这个 —— 给你的冰雕纪念章,用去年的银杏果核做的,刻了我们的名字。” 林溪接过章,眼里的笑意比雪光还亮:“你早就计划好了吧?”
九点的阳光穿透薄雪时,孩子们像小绒球般涌进苗圃,山里的伙伴们背着竹编背篓紧随其后,篓里装着晒干的腊梅和手工草绳。双马尾女孩背着枣红色书包,里面的素描本又添了新页:封面上画着秋日采收、冬日护苗的连环画,跑起来时,包上的腊梅挂坠与雪地靴的绒球撞出脆响:“姐姐!我要把缠草绳的步骤画成漫画,还要给冰雕画件‘水晶衣’!”
最小的男孩拽着山里伙伴的手,怀里的木质标本盒又添了新成员 —— 装着刚收集的雪粒和腊梅花,盒盖的 “秋实满盒” 旁补了 “冬雪护苗” 四个字。“哥哥,” 他把标本盒递给陆昭衍,“能把冰雕模具的碎片放进去吗?要和城里的伙伴比谁的冰雕最像银杏叶!” 陆昭衍蹲下来,发现盒底垫了层羊毛绒布:“比我的防寒手册还精致,等下教你给草绳做防水处理。”
防寒示范区设在百年银杏下,陆昭衍举起加绒草绳:“缠绳要‘螺旋向上’,从根部 30 厘米处开始,每圈重叠三分之一,顶端留 10 厘米芽苞不缠,既能保温又不闷芽。” 他手腕轻转,草绳在树干上绕出整齐的纹路,“缠完还要涂生石灰水,比例是 1:10,加少量食盐防剥落,能防病虫害还能反射阳光。” 孩子们围成圈看得入神,小念举着素描本快速勾勒:“草绳要缠八圈,涂白要涂到一米高!”
苏晚在一旁分发工具,给每个孩子递上暖手宝:“先捂五分钟再动手,手套选了加绒款,指尖有防滑纹,握草绳更稳。” 她从藤编筐里掏出张便签,上面画着防寒步骤图,“先清沟排水,再缠草绳,最后涂白,一步都不能少。” 沉默女孩牵着山里的小丫头站在人群前,指尖捏着束腊梅花,突然大声问:“能把腊梅插在草绳里吗?这样苗儿就不孤单了!” 苏晚笑着点头,帮她把腊梅固定在草绳间隙:“正好让腊梅香护着苗儿过冬。”
顾言正调试相机拍摄防寒细节,突然 “哎呀” 一声拍了下大腿:“相机镜头结霜了!拍不清草绳纹路!” 林溪立刻从保温箱掏出防霜湿巾,帮他擦镜头:“早说过雪天温差大,特意带了防冻型湿巾,擦完能保持两小时清晰。” 她帮顾言调整角度,指尖碰到他的手时轻轻靠了靠:“从侧面拍,阳光能照出雪粒在草绳上的反光,和腊梅配着特别美。” 顾言举着相机,突然对着林溪按下快门:“这张要放进纪录片,就叫‘冬日里的最佳搭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