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后的晨光刚给银杏巷镀上鎏金,陆昭衍就站在 “希望续梦” 银杏苗旁,指尖拂过金黄的新叶 —— 扇形叶片托着晨霜,像缀了串碎金箔。“晚晚,银杏果结了七颗幼果。” 他回头时,正撞见苏晚抱着竹藤篮走来,颈间的贝壳项链与新戴的银杏叶吊坠相碰,“研学营工具都核对过了?橡胶手套分大小号,板栗夹别弄混款式。”
苏晚踮脚帮他拂去肩头的银杏叶,指尖蹭过他沾着桂花香的袖口:“早分类好啦,儿童手套装黄桶,成人款放棕桶,刚做的摘果围裙都绣了小栗图案。” 她掀开竹藤篮,里面是叠好的橙黄色营服,“每件营服口袋都缝了银杏布贴,孩子们装果实像揣着小秋天。” 帆布包侧袋还塞着罐桂花糕,是前晚和糕点师学做的,“小念说山里的桂花刚开,特意留了无糖款给换牙的小朋友。”
“想得比我还细。” 陆昭衍把竹藤篮放在旅居车上,车斗里堆着顾言连夜整理的果实图谱和林溪准备的手作材料,“顾言说要拍‘秋实童盟’纪录片,林溪做了秋日书签手册,里面藏着果实寻宝游戏。” 他突然从口袋摸出个锦盒,里面是枚银杏叶造型胸针,叶脉嵌着淡金的细钻,“秋天的专属礼物,配你今天的焦糖色毛衣正好。”
顾言的大嗓门从巷口炸开时,他正扛着台摄像机狂奔,林溪跟在后面抱着捆防水布,发间沾了片银杏果蒂。“昭衍哥!等会儿!” 顾言把摄像机往地上一放,喘得直抹汗,“本来想带微距镜头拍果实细节,结果落了最关键的滤镜,还好林溪带了备用装备!”
林溪无奈地摇头,却从帆布包掏出个镜头袋:“我猜你只顾着核对果实成熟表,肯定忘带特写滤镜。” 她翻开袋子,里面有备用微距滤镜、镜头清洁布和替代三脚架的便携支架,“这是上周准备的,滤镜装上能拍清银杏果纹路,支架能固定镜头防手抖。” 苏晚看着她耳尖的绯红,想起夏日赶海的模样,笑着打趣:“现在连‘摄影补给包’都成双人份了?”
八点整的研学巴士准时停在巷口,车身上的银杏涂鸦沾着晨霜,像撒了把碎金。双马尾女孩背着个橙黄色书包,里面装着给小念的贝壳挂饰和枫叶标本,跑起来时,书包上的铃铛吊坠与新挂的银杏挂件撞出脆响。“姐姐!我把贝壳挂饰带来当标记!” 她举起挂饰,贝壳上的海浪纹路泛着柔光,“还要装银杏果送给小念!”
最小的男孩拽着妈妈的手,怀里抱着个竹制小耙 —— 是前晚和爸爸一起削的,耙齿裹着软胶。“哥哥,” 他把小耙递给陆昭衍,“这个送给山里的小朋友,扒板栗壳不扎手,等下我们一起捡栗子好不好?” 陆昭衍蹲下来,发现耙柄刻着螺旋纹路,是男孩早上刚雕的:“这是你熬夜做的吧?比我的园艺工具还趁手。” 男孩点点头,把小耙抱得更紧:“小念说山里的板栗熟了,我要帮她捡一篮最饱满的。”
书店里早已浸满秋的香甜。“果实展区” 的木架上摆着分好类的银杏果和板栗,最上层挂着 “四季童梦” 的秋实海报,图谱上用红笔标注着 “银杏果采摘注意事项”;“手作区” 铺着厚棉布,摆着透明书签卡、干花、彩绳和压花纸,墙角堆着待处理的新鲜叶片;“暖食角” 的瓷盘里摆着桂花糕,桂花香混着糯米香漫出窗外。林溪正教顾言装微距滤镜:“把滤镜沿螺纹慢慢拧,对齐镜头标线才清晰。” 顾言笨手笨脚地捏着滤镜,指尖碰到她的手时立刻红了耳尖:“听你的,你调的镜头比专业设备还好用。”
九点整,山里的孩子们涌进书店。小念穿着橙黄色外套,手里举着个板栗标本盒,直奔双马尾女孩:“我等你好久了!” 两个女孩抱在一起,交换了礼物 —— 贝壳挂饰系在了板栗标本盒上,枫叶标本夹进了银杏笔记本。最小的男孩被几个山里娃围着看小耙,他掀开软胶套:“这是扒栗神器,我教你们认成熟的板栗!”
李老师笑着递过个竹篮:“山里的板栗刚落果,孩子们要一起做板栗糕。” 竹篮里装着带壳的板栗和细白糖,篮沿贴着张便签:“板栗要先煮十分钟去皮,白糖别放太多才健康。” 苏晚蹲下来闻了闻,甜香混着桂花糕香扑面而来:“我带了玻璃罐和蜂蜡,熬好的板栗酱能密封带走。” 陆昭衍已经挽起袖子,拿起橡胶手套:“我带孩子们摘银杏果、捡板栗,你和林溪教手作。”
“果实寻宝” 游戏率先开场。林溪给每个孩子发了张任务卡:“找到三种不同形状的秋果,就能换手作材料。” 双马尾女孩和小念手拉手在园圃里找果实,银杏果像小元宝,板栗像小刺猬,最珍贵的是颗心形的野山楂。最小的男孩蹲在银杏树下,小心地捡起枚带蒂的果实:“这个要留给沉默女孩,她喜欢圆滚滚的东西。” 陆昭衍跟在后面,悄悄把橡胶手套塞进孩子们的口袋:“接触银杏果一定要戴手套,外壳的汁液会过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