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的晨雾刚漫过梯田的栗树梢,王大叔的叹息声就裹着露水滴落在青蓬上。他剥开一颗裂开的栗苞,里面的栗实干瘪如皱豆,外壳上还留着细小的蛀孔 —— 本该饱满的果实空了大半,连带着旁边的青蓬也轻轻一捏就塌。“怎么又空了?” 他把空苞往竹筐里一扔,指节捏得发白,“夏天疏雄摘心那么用心,怎么到膨果还是不行?”
沉默女孩快步走来,指尖抚过青蓬上的绒毛,膨果监测日志新页已划满红笔批注:“膨果期空蓬诱因:土壤有效硼<0.5mg/kg 氮磷失衡,需根外追施 0.3% 硼砂 0.5% 磷酸二氢钾”,旁注 “栗实象成虫产卵高峰在膨果期第 20 天,需挂平腹小蜂蜂卡防蛀果”,压着的星洲土壤检测报告显示,梯田红壤有效硼仅 0.3mg/kg,低于临界值。“是缺硼加虫蛀,” 她声音里带着沉稳的暖意,“空蓬是养分没跟上,蛀孔是栗实象产卵了,得双管齐下才能保果。”
“快看我的膨果护果图鉴!” 双马尾踩着沾露的田埂冲过来,书包里的漫画手册已升级到 “丰收攻坚特辑”:第一百一十七格画空蓬识别(标着 “捏着软 果壳薄 = 缺硼!有小孔 = 虫蛀!”),第一百一十八格画硼肥施用(注着 “根外喷 土施双补!间隔 7 天”),第一百一十九格画蜂卡投放(贴了 “1 树挂 2 卡,平腹小蜂吃虫卵!” 的荧光贴纸),第一百二十格画早霜防护(画着带 “熏烟堆 保温膜” 的秋夜图)。她指着手册里的 “膨果养分表”,“星洲技术员说,膨果期补硼能让空蓬率降 50%,比单施钾肥管用!”
陆昭衍刚搬下装满硼砂袋的木箱,眉头就拧成了疙瘩。他捡起一颗空果捏了捏,果壳薄得能透光:“这是把‘膨果’做成‘空壳’了!” 他翻开星洲寄来的《板栗膨果期精准管护手册》,“得先补硼再防蛀 —— 土施硼砂每株 100g 混复合肥,叶面喷 0.3% 硼砂液,” 他指着东侧梯田的青蓬,“还有没挂蜂卡的树,栗实象成虫已经开始产卵,再拖 3 天就来不及了!” 只见几棵树的青蓬上,已能看到针尖大的产卵孔,有的孔里还渗着褐色汁液。
苏晚立刻上前拦住:“不能再等了!” 她举起星洲带来的施肥枪,“土施要在树冠外围挖 10cm 深沟,把硼砂和复合肥拌匀埋进去,” 她突然晃了晃手机,“气象站说后天有早霜,最低温到 2℃,必须在今日完成补肥和蜂卡投放,不然青果会冻坏!” 她从帆布包掏出喷雾器 —— 正是夏天喷磷酸二氢钾用的那台,“叶面肥要加 0.1% 芸苔素,能提高抗寒力。”
顾言的摄像机刚对准膨果现场,就拍到揪心的一幕:小丫头正把带虫孔的青蓬往好果筐里混,还想用泥土把蛀孔堵住。“虫蛀果不能混!” 沉默女孩立刻冲过去按住竹筐 —— 掌心沾着栗壳碎屑,却格外有力,“有虫孔的要单独挑出,深埋 1 米杀幼虫,” 她掏出蜂卡,“每棵树挂 2 张,一张挂东南枝,一张挂西北枝,能让小蜂均匀分布。”
“沉默姐姐!叶面肥结块了!” 双马尾突然惊呼。大家循声跑去,只见西侧梯田的喷雾器里,硼砂液沉在底部结成硬块,喷出来的全是清水,青蓬上根本没沾到肥液。林溪立刻举平板比对资料:“得重新配液!” 她念出规范流程,“硼砂要先用热水溶解,再兑冷水加磷酸二氢钾,搅拌 5 分钟直到完全透明,” 她指着手册,“叶面喷要选上午 10 点前,叶背正面都要喷到,吸收率能提 40%!” 镜头里,热水倒进硼砂袋的瞬间,白色粉末渐渐化开,泛起细小的泡沫。
跨山护苗的 “膨果攻坚战” 随即打响。栗树荫下,沉默女孩的 “膨果技术站” 已搭起来:白色展板上贴着空蓬防治图谱和蜂卡投放示意图,旁边摆着三个容器 —— 分别装着溶解好的硼砂液、磷酸二氢钾、芸苔素。“先配液再投放,” 她拿着搅拌棒示范,“硼砂液浓度不能超 0.5%,不然会烧叶,” 她指着青蓬,“膨果期的青蓬直径要达 5cm 以上,不足的要喷氨基酸肥补救。” 孩子们围在展板旁,王大叔拿着施肥枪练习沟施,之前的焦虑早已变成专注。
梯田东侧,陆昭衍带着男孩子们挂蜂卡。他教村民固定蜂卡:“用铁丝把蜂卡绑在枝桠背光处,离青蓬 10cm,” 他指着刚挂好的蜂卡,“平腹小蜂 3 天就能羽化,一只小蜂能寄生 200 多粒栗实象卵,比喷药环保还长效,” 他捡起地上的落叶,“还要清理树盘落叶,里面藏着去年的虫蛹,烧掉能减少虫源。” 王大叔的动作渐渐熟练,绑好的蜂卡在秋风里轻轻晃动,卡片上的小蜂图案格外醒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