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阳光透过槐树枝叶的缝隙,在四合院的青砖地上洒下斑驳的光影。
秦淮茹坐在自家门槛上,怀里抱着刚满月的槐花。
孩子的小脸粉嫩,随着呼吸微微起伏,睫毛在阳光下泛着淡淡的金色,像极了当年刚出生的棒梗。
小秦啊,听说你快要去红星轧钢厂上班了?三大爷张自强拎着尿壶经过,脚步顿了顿,似乎想要说些什么。
秦淮茹拢了拢鬓角的碎发,指尖在槐花襁褓上无意识地摩挲着,笑得温温柔柔:是啊,明儿就去报到。家里三个孩子要养活,总不能老靠街坊接济。
她说这话时眼睛望着胡同口那棵歪脖子枣树,去年这时候贾东旭还在树上给她摘青枣吃。
秦淮茹怎么会不知道三大爷张自强话里的意思,无非就是手头宽裕了,能够还钱,不过作为三大爷多少有点落不下面子而已。
听到秦淮茹的话说得轻巧,却叫三大爷张自强心里直打鼓。
上个月借出去的五斤粮票,到现在连个影儿都没见着,看来又要打水漂了。
他干笑两声正要走,贾张氏突然从屋里探出头来:他三大爷,您家还有富余的棒子面没有?棒梗这两天闹着要吃窝头...
得,又损失一笔。
红星轧钢厂又来通知顶岗的消息时,秦淮茹正在奶孩子。
她盯着通知书上学徒工三个字看了很久,突然笑起来。
日子终究会变好起来。
第二天全胡同都看见她穿着贾东旭的旧工装去上班了。
秦淮茹站在红星轧钢厂人事科门口,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
她在等待工作的分配安排。
秦淮茹跟婆婆商量了许久,认为不能去接替学徒工的工作,要找一个更好的工作。
走廊尽头传来脚步声,李怀德夹着文件袋走过来,皮鞋踩在水磨石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声响。
秦师傅来得真早。李怀德掏出钥匙开门时,金属碰撞声惊飞了窗外槐树上的麻雀。
他今天特意换了件新做的中山装,领口别着厂里发的英雄牌钢笔,笔帽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是啊,李厂长,不知道我顶替我丈夫的岗位是什么?”秦淮茹说道。
“本来你是要去当钳工学徒的,但是考虑到你是一个弱女子,所以你去后勤二食堂当了帮厨。”李怀德没有为难秦淮茹,反而大开方便之门,让秦淮茹去当了帮厨,留下了一个极好的印象。
这也是秦淮茹想要的工作。
影视剧中的秦淮茹之所以去当了钳工,一方面是工位继承,另一方面是一大爷易忠海在,他让秦淮茹跟着自己,那时候的秦淮茹什么都不懂,只能跟着一大爷易忠海了。
事实上,秦淮茹并不适合当钳工,钳工毕竟是重体力活,而且还有技术含量在。
所以那么多年秦淮茹的工资一直没有涨,这或许也是一大爷易忠海的算计,若让秦淮茹得到更多的钱,还怎么给一大爷易忠海养老呢?
秦淮茹进的不是何雨柱的三食堂,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为时已晚了。
秦淮茹是走了李怀德的路子进入的二食堂,何雨柱自然无法阻止,否则肯定不让秦淮茹到食堂自己管辖的底盘。
后勤二食堂的蒸汽比秦淮茹想象中更灼人。
她系着发黄的围裙站在灶台边,看老帮厨王婶麻利地剁着白菜帮子。
菜刀落在案板上的节奏,让她想起贾东旭从前在车间锻件的声响。
秦家媳妇,把这两筐土豆削了。二食堂的班长老李扔过来个搪瓷盆。
“好嘞。”秦淮茹应道。
日子一天天过去,四合院里的青砖灰瓦终于又映上了暖融融的阳光。
自然灾害的阴霾渐渐消散,粮站门口排长队的身影少了,胡同里又能听见孩子们追逐打闹的笑声。
老槐树下,二大爷阎埠贵端着茶缸感慨:老天爷开眼啊,院里二十八户人家,硬是没让饿殍进门。
贾东旭属于生产工伤,不是饿死人。
定量恢复了,收入稳定了,福利待遇也好了,老百姓的日子也更有盼头了。
红星轧钢厂的汽笛声比往年更嘹亮了。
随着定量供应恢复正常,工人们的饭盒里不再只有稀得照见人影的玉米糊,食堂窗口重新飘出红烧肉的香气。
何雨柱系着白围裙站在灶台前,铁锅在他手里翻飞出金黄的炒蛋。
红星轧钢厂又迎来了扩建,食堂也是如此,扩建后的后厨添了六口新灶,墙上安全生产的标语旁边,新挂上了超额完成生产任务的流动红旗。
其中食堂也加入了不少的新人。
新来的帮厨里,有个圆脸小伙子格外扎眼。
天还没亮透,一个小胖子就蹲在墙角吭哧吭哧地削土豆,见何雨柱进门,立刻蹿起来鞠了个躬:何师傅早!我给您烧好热水了!
那殷勤劲儿让马华都忍不住撇嘴。
可何雨柱只是淡淡点头,转身从蒸笼里拣出两个白馍塞给小徒弟马华:趁热吃。
这个小胖子何雨柱自然知道是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