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四合院之何雨柱22岁结婚 > 第142章 何子明入红星轧钢厂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下乡插队的浪潮席卷全国,几乎每个家庭都难以幸免。

95号四合院里,棒梗背着行囊远赴农村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而何雨柱的儿子何子明却依然留在城里,这自然引来了不少人的闲言碎语。

柱子家的孩子怎么就不用下乡?胡同口的老刘头叼着烟袋,眯着眼睛说道,这年头,谁家不是把孩子往乡下送?

人家有门路呗,旁边剃头的老李头接话,听说柱子请李厂长吃了顿饭,这事儿就办成了。

确实,何雨柱怎么可能让自己的儿子去乡下吃苦?

自己又不是没条件,有苦硬吃的事情做不得。

作为红星轧钢厂的后勤部副科长,他深谙人情世故。

一顿饭的功夫,李怀德厂长就爽快地答应了让刚满16岁的何子明进厂工作。

手续办得滴水不漏——何子明正好初中毕业,年龄符合招工条件,谁也挑不出理来。

何子明虽然学习成绩平平,但从小的耳濡目染让他在厨艺上有着惊人的天赋。

十岁就能独立完成一道像样的红烧肉,十二岁时刀工已经让不少老师傅赞叹。

如今十六岁的他,站在灶台前的气度丝毫不输那些干了十几年的老厨师。

1973年的四九城,红星轧钢厂的烟囱依旧冒着滚滚浓烟,但厂区里的气氛却比往常多了几分躁动。

子明,今天的大锅菜你来掌勺。何雨柱对儿子说这话时,厨房里的人都竖起了耳朵。

这可是考验真功夫的时候,大锅菜看似简单,实则最考验火候和调味。

若是无法满足工人的需求,那可是要出大事的。

何子明挽起袖子,动作麻利地开始备菜。

切土豆丝的刀声清脆连贯,每一根都粗细均匀;炒菜时手腕的力道恰到好处,锅铲翻飞的节奏如同在演奏一曲厨房交响乐。

当第一锅白菜炖粉条出锅时,整个厨房都弥漫着诱人的香气。

尝尝。何子明盛了一小碗递给父亲。

何雨柱抿了一口,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满意地点点头:火候不错,咸淡正好。

这评价从何雨柱嘴里说出来可不容易。

要知道,他可是连徒弟王杰和马华都很少夸赞的严师。

王杰和马华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讶——这个小师弟,确实有两把刷子。

师父,您说小师弟这手艺...马华朝何子明那边努努嘴,我像他这么大时连炒糖色都掌握不好火候。

何雨柱叼着烟卷没接茬,眼角笑纹却深了几分。

他当然记得那个暴雨夜,十岁的何子明踩着板凳学颠勺,被热油烫得满手水泡也不吭声。

如今看着儿子在灶台前游刃有余的模样,老父亲心里那点愧疚早被骄傲挤没了位置。

午餐时间,工人们排着长队打饭。

往常这个时候,食堂总是吵吵嚷嚷的,但今天却出奇地安静——所有人都被饭菜的香味吸引了。

今天这菜味道不一样啊!钳工车间的张师傅扒拉了一口白菜,惊讶地说。

听说是何师傅的儿子做的,旁边的人压低声音,年纪不大,手艺倒是得了真传。

消息很快在厂里传开。

厂办大楼里,李怀德端着茶杯站在窗前,正好将食堂前的纷扰尽收眼底。

他摩挲着兜里那包大前门——这是何雨柱上周塞给他的。

其实就算没这顿饭,他也会给何家行这个方便。

毕竟这些年何雨柱掌勺的招待餐,哪回没让他在领导跟前长脸?

这些弯弯绕绕,那些眼红的工友们怕是永远想不明白。

第二天中午,来三食堂吃饭的人比平时多了不少,都是慕名而来想尝尝小何师傅的手艺。

毕竟,何雨柱已经多年不煮大锅菜了,只专精小灶。

何子明站在大锅前,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但手上的动作丝毫不见慌乱。

子明,累不累?要不要换人?马华关切地问。

没事,二师兄,我还能坚持。何子明擦了把汗,继续翻炒着锅里的菜。

这一幕被路过的李怀德看在眼里。

他原本只是顺路来看看,没想到却看到了这样一个勤奋踏实的年轻人。

李怀德暗自点头,心想何雨柱这个儿子,确实不一般。

一个星期后,厂里举办劳模表彰大会,食堂要准备十桌宴席。

这是考验真功夫的时候,何雨柱却出人意料地把主厨的任务交给了何子明。

师傅,这...是不是太冒险了?王杰担忧地问。

何雨柱摆摆手:让他试试,我在旁边看着。

宴席当天,何子明凌晨三点就到厂里开始准备。

切配、炖煮、煎炒...每一个环节都一丝不苟。

当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菜肴端上桌时,连见多识广的厂领导们都赞不绝口。

老何啊,你儿子这手艺,再过几年怕是要超过你了!一位副厂长拍着何雨柱的肩膀说。

何雨柱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这小子,还差得远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