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林志华下达指令的几小时后。
全球各大加密货币交易所的走势上,开始出现一丝异动。
起初,只是几笔几十,上百比特币的零星卖单,混杂在每日庞大的交易量中。
这些举动并未引起太多关注。
市场仍在1000美元关口附近胶着。
但很快,那些顶级的做市商和量化交易团队的监控系统触发了警报。
位于纽约的一座摩天大楼内。
黑水基金高级交易员盯着屏幕上突然增多的卖出指令,皱起了眉头。
这些卖单来自多个看似无关的账户。
分布在亚洲,欧洲的不同交易所,但卖出时机和价位呈现出一种协同性。
他对旁边的分析师说:
“有点不对劲。”
“看看这些卖单,虽然分散,但节奏太一致了,像是在试探市场的承接力。”
几乎同一时间,硅谷一家专注区块链数据的分析公司也捕捉到了这一异常。
其创始人兼CEO,曾是早期加密货币爱好者,他正在听取算法团队的简报。
“老板,监测到异常资金流。”
“过去一小时内,有超过5000枚BTC通过多个渠道。”
“正以化整为零的方式流入各大交易所,并且开始小规模挂单卖出。”
他指着资金流向说:
“手法非常老练,在尽量不冲击市价的情况下进行抛售。”
“能追踪到源头吗?”
“很难。”
“这些资金路径经过多层混合器处理。”
“它们最终指向几个大型OTC柜台和一些合规交易平台。”
“但初始来源高度匿名。”
“不过,这种规模和策略,绝非普通散户或矿工所为。”
“更像是一次有组织,有预谋的阶段性减持。”
“继续监控,重点观察买单深度和主要做市商的反馈。我有预感,这只是一个开始。”
市场的感觉是灵敏的。
尽管林志华的团队操作极其谨慎。
但巨鲸移动的传闻开始在一些核心交易员的小圈子里悄然扩散。
比特币价格原本在1000美元整数关口附近的平衡被打破。
开始小幅下跌至990美元附近震荡,多空博弈加剧。
真正的风暴,始于欧洲交易时段开盘后。
一家位于伦敦的知名加密货币基金。
因其风险管理模型触发止损线,开始执行程序化抛售。
一笔2000枚比特币的市价卖单瞬间砸出,如同第一块倒下的多米诺骨牌。
这记大单,恰好落在了本已因神秘抛售而变得脆弱的市场上。
价格应声暴跌,瞬间击穿980美元支撑位,滑向970美元。
恐慌情绪开始传染。
“是那个王八蛋在抛?”
“听说有巨鲸在清算!”
“快,降低仓位!”
各种猜测和指令在交易频道中飞速传递。
然而,就在价格跌至970美元附近,
恐慌盘即将涌出的关键时刻,情况发生了微妙变化。
几股强大的买盘力量悄然入场。
首先是亚洲某家与华安有着隐秘合作的大型OTC柜台!
开始在场外市场大规模承接卖盘,缓解了交易所的即时压力。
紧接着,欧洲和北美几家长期看好加密货币未来的宏观基金和对冲基金。
他们认为此次下跌是加仓良机,纷纷下达了买入指令。
他们的逻辑是,比特币的长期叙事并未改变,短期技术性下跌反而是机会。
更重要的是,市场意识到,那神秘的抛售虽然持续。
但始终控制在小批量,多批次的节奏上。
并未出现一次性砸盘的恐慌性行为。
这反而让一些经验丰富的交易员认为。
抛售方并非急于脱手,而是在进行有序的资产调配。
多空力量在950美元到970美元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
价格像过山车一样剧烈波动,成交量急剧放大。
赵静盯着实时数据,向王浩汇报:
“志华,市场承接力比预想的要强!”
“价格波动剧烈,但我们的抛售计划仍在可控范围内进行。”
“目前已成功出货约3万枚,平均成交价在980美元左右。”
“资金正通过安全渠道汇入隔离账户。”
王浩同时监控着多个渠道的反馈:
“继续按计划执行,但放慢节奏,价格低于950美元就暂停出货,不能自己把市场打崩盘。”
“注意观察是否有异常大额跟风卖盘。”
林志华在自己的办公室里,也通过加消息关注着这场无声的战役。
他看到价格剧烈波动,但关键支撑并未崩溃,心中稍定。
他知道,这是市场在消化,在寻找新的平衡点。
他担心的雪崩式崩盘并未发生,这已经是最好的情况之一。
陈影的声音从通讯中传来,警惕的说道:
“志华,”
“我们监测到,有不明IP在尝试追踪几笔较大OTC交易的资金最终流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