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 > 第47章 论功行赏众将同欢,幽燕羽檄又动刀兵

翌日清晨,长安城从昨夜的欢庆中苏醒,冬日的阳光洒在覆雪的檐瓦上,透着几分清冷与肃穆。

临时丞相府内,诸葛亮早已处理了半个时辰的公务,几案上堆满了来自各方的文书。

“丞相,王守仁大人求见。”侍从入内禀报。

诸葛亮闻言,立即放下手中的笔,起身相迎:“快请。”

王守仁身着常服,步履从容地走入堂内,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

二人见礼毕,分宾主落座。寒暄数语后,王守仁神色一正,从袖中取出一个以明黄锦缎包裹的长条木匣。

“丞相,”王守仁双手将木匣递过,语气庄重,“此乃陛下托我转交之物。

临行前,陛下有言:‘相父劳苦功高,一切封赏事宜,皆可自决,朕无有不准。’”

诸葛亮心下微动,双手接过木匣。触手沉甸甸的,他解开锦缎,打开匣盖,里面赫然是一卷空白的圣旨,玉轴温润,绢面光滑,唯有角落处,那方象征着大汉皇权的玺印鲜红夺目。

“空白……圣旨……”诸葛亮低声念道,指尖拂过冰凉的绢面,一时竟有些恍惚。

这并非普通的赏赐,这是毫无保留的信任,是托付国运的重任。

先帝刘备永安托孤之言犹在耳畔:“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如今,刘禅又以这空白圣旨,将封赏百官、激励将士的大权尽数予他。此等信重,重于泰山。

一股暖流自心底涌起,冲激着他的肺腑。诸葛亮深吸一口气,强压下鼻间的酸意,将圣旨小心翼翼地放回匣中。

然后对着成都方向,深深一揖:“臣亮,叩谢陛下天恩!必竭股肱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

王守仁亦是动容,扶住诸葛亮:“丞相之心,陛下深知,满朝文武亦知。”

收起心潮,诸葛亮知道,此刻不是感慨之时。

“伯安,你来得正好。北伐大胜,将士用命,百官辛劳,赏功罚过,势在必行。今日你我便议一议这封赏之事,务求公允,以安人心。”

王守仁点头:“正当如此。”

二人于图前坐定,诸葛亮执笔,目光如炬,开始逐一斟酌。

“魏文长,自归先帝以来,屡立战功,资历深厚。此次北伐,牵制敌军甚众,且多番破敌,当擢升前将军,使其镇抚一方。其麾下魏文通、王镇恶、檀道济、马忠、高翔等,皆骁勇善战,各依功绩,有所升任。”

王守仁补充道:“魏将军性子虽傲,但确有大才,如此安排,可尽其勇。”

“叶白夔,”诸葛亮笔锋一转,“练兵有方,于街亭、陇右、渭水诸战功勋卓着,可为左将军。其部下韩擒虎,勇冠三军,可为征东将军;李文忠可为安东将军;岳云、秦用、秦琼、尉迟恭,皆万人敌,俱有功赏。”

“姜维,年轻有为,深谙兵法,乃我大汉栋梁,可任右将军,使其多历战阵,日后必成大器。其麾下蓝玉、徐凤年、罗成、廖化等,皆可堪大用,依次升迁。”

说到岳飞,诸葛亮脸上露出欣慰之色:“岳鹏举克复长安,首功一件,擢升后将军,其部张宪、杨再兴、严成方、何元庆、狄雷、史建瑭,皆熊虎之将,各赐将军号。”

“原左将军吴懿,镇守陇右,保后方无虞,功在社稷,可晋升车骑将军,以示荣宠。”

接着,刘伯温、赵云、关兴、张苞、赵广、吴玠、吴璘、薛仁贵、王平、高敖曹等,或运筹帷幄,或冲锋陷阵,皆有功绩,诸葛亮一一评定,或加封爵位,或晋升官职,或增其食邑,务使功酬其劳。

“后方安定,亦乃大功。”诸葛亮看向王守仁,“范仲淹在汉中改革卓有成效,调其入中枢,任尚书左仆射,处理政务。伯安你,德才兼备,于蜀中治理有功,又为国举贤,当为尚书令,总领百揆。”

王守仁连忙推辞:“丞相,此位过重,守仁恐难胜任。”

诸葛亮摆手笑道:“伯安莫要过谦,此位非你不可。”

他又接着说道:“宋应星督造军械,利在千秋,可为太仆;徐先生精通农事,泽被万民,可为大司农。戚继光、俞大猷、谭纶,皆俊才,暂且于军中历练,各有升迁,日后必有大用。”

“还有李靖,”诸葛亮沉吟道,“药师屡献奇策,破西羌、攻长安,其谋深远,加镇南将军,望其再立新功。”

对于宋江、黄巢等归附之人以及杨业父子,诸葛亮亦有所安排。

一番擘画,直至午后。诸葛亮放下笔,看着写满官职与人名的绢帛,长长舒了一口气。

王守仁在一旁颔首:“丞相思虑周详,赏罚分明,如此安排,众将必当心服。”

封赏诏书依议拟定,用上那方鲜红玉玺,颁行各处。

消息传出,汉军中,一片欢腾。众将皆感知遇之恩,士气愈发高昂。

然而,并非人人满意。

长安城内,宋江的脸上虽强作欢颜,心中却凉了半截。

他原想着献出长安城乃是大功一件,即便不得显赫将军之位,也该是一郡太守,岂料竟被打发回成都做个小小县令,虽有个亭侯的虚爵,实权却大不如前。

“想我宋江,昔日梁山聚义,也是一方豪杰,如今却落得如此境地……”他心中郁结,闷闷不乐。思来想去,他便想去寻昔日梁山兄弟诉说苦闷。

他先是找到林冲,彼时林冲正在校场练兵,听闻宋江来意,只是抱拳道:“宋头领,如今你我已归顺朝廷,当遵丞相号令。丞相如此安排,必有深意,林冲一介武夫,只知奉命行事,不敢妄议。”语气虽客气,却透着疏离。

又寻关胜、杨志、呼延灼,几人或借口军务繁忙,或直言“丞相赏罚分明,我等并无异议”,竟无一人愿与他同发牢骚。

宋江看着这些昔日对他唯命是从的兄弟,如今却形同陌路,心中更是凄苦愤懑,只得悻悻而归,却将这怨气,暗暗记在了诸葛亮的“不公”之上。

邺城,魏国皇宫。

曹叡手持幽州急报,面色阴沉如水。殿下一众文武,噤若寒蝉。

“诸葛亮窃据长安,国耻未雪。如今慕容鲜卑又大举南下,幽州告急!尔等食君之禄,谁能替朕分忧?”曹叡的声音带着压抑的怒火。

他目光扫过殿下群臣,朱温远在河东,曹休镇守潼关,曹真病故,曹文诏在上庸,曹彬在合肥,连那司马懿也出使江东未归。偌大朝堂,竟似无人可用。

就在这时,内侍禀报,曹荣携其子曹宁殿外求见。

曹荣父子入殿,曹荣跪伏于地,慷慨陈词:“陛下!臣虽不才,愿领兵前往幽州,抵御鲜卑,以报国恩!”

曹叡看着曹荣,知其勇武有余而谋略不足,本难当大任。但其子曹宁,日前殿前演武,一杆乌缨铁杆枪使得出神入化,连败十余名禁军将领,勇冠三军,令他印象深刻。

正值用人之际,曹叡心中叹息,也罢,姑且一用。

他沉声道:“曹荣,朕封你为平北将军,曹宁为先锋,再调钟会、邓艾为你参军,即日点兵五万,北上幽州,不得有误!”

“臣,领旨谢恩!”曹荣父子慨然应诺。

与此同时,江东,建业。

一处临水的精舍内,梅长苏与蒙挚对坐烹茶。窗外细雨蒙蒙,更添几分静谧。

“苏先生,如今你已渐得吴王信重,接下来该如何行事?”蒙挚压低声音问道。

梅长苏轻轻拨弄着茶盏,目光深邃:“欲成大事,需从根本着手。当前首要,是助太子孙登稳固地位,并掌握部分军权。”

“我们需助太子拉拢陆逊、顾雍、张昭等士族领袖,唯有得到他们的支持,未来为吕将军平反,方能水到渠成。”

他顿了顿,看向蒙挚:“蒙大哥,你在军中还需暗中留意,哪些将领可为我所用。时机成熟时,我自会向吴王进言,为太子争取机会。”

蒙挚重重点头:“我明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