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 > 第123章 卧龙初会天策将,代师收徒定乾坤

潼关之下,旌旗招展,甲胄鲜明。大汉丞相诸葛亮亲率军中重臣——前将军魏延,左将军叶白夔肃立于关门之前,静候天子使臣。

为显隆重,他特命心腹爱将秦琼、秦用父子暂率丞相府精锐亲兵,护卫车驾仪仗。

然而,唯有诸葛亮自己心中清楚,他如此急切相迎,非为二位皇室亲王,实为那系统所昭示的、身负“天可汗”命格之人——李世民。

车驾停稳,甘陵王刘理与安平王刘永先后下车。二人见诸葛亮亲迎,不胜惶恐,疾步上前,执晚辈礼深深一揖:“怎敢劳烦相父亲迎!”

诸葛亮羽扇轻摇,含笑还礼:“二位王爷远来辛苦。经年不见,已长成栋梁之材,陛下见之,必感欣慰。”

寒暄未毕,后方车驾处,数人缓缓上前。诸葛亮目光越过二王,落在那须发已见斑白的李严身上,率先开口,声音平和:“正方兄,经年不见,别来无恙乎?”

李严面容略显僵硬,只微微拱手,语气淡漠:“有劳丞相挂念。”

其子李丰见状,急忙上前一步,躬身解释道:“丞相恕罪,家父连日舟车劳顿,精神稍有不济。”

说罢,忙向身侧使了个眼色。一直静立其后的那位少年应步上前,自然而然地伸手搀扶住李严的手臂。

就在这一瞬间,诸葛亮的视线与那少年碰撞在一起。

但见那少年,年未弱冠,却已显龙凤之姿,天日之表。

恰在此时,诸葛亮识海中,系统那空灵而激昂的声音再次响起,宛如惊雷炸响:

【叮!站在你面前的是——】

【龙凤之姿,天日之表!】

【太尉、司徒、尚书令、中书令!】

【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益州道行台尚书令!】

【雍州牧、凉州总管!】

【左右武侯大将军、左右十二卫大将军!】

【上柱国、天策上将、天可汗!】

【大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

饶是诸葛亮心志坚毅,听闻这一长串震古烁今的头衔,亦不由在心中倒吸一口凉气,目光中震撼之色一闪而过。他强自平复心绪,转向李丰,故作不知地问道:“这位是……?”

李丰连忙答道:“回丞相,此乃舍弟,大名为李世民。”

“世民……李世民……”诸葛亮低声咀嚼此名,眼中精光渐盛,忽而抚掌,连道三声:“好!好!好!”

此言一出,连李世民本人也不由微怔,忍不住抬首,目光清澈地望向诸葛亮,朗声问道:“在下愚钝,敢问丞相,此名……有何好处?”

诸葛亮凝视着他,羽扇轻点,声音温润而有力:“济世安民,匡扶天下!此名立意高远,胸怀苍生,如何不好?” 说罢,不再多言,招呼众人,“此处非叙话之地,诸位请随亮入关。”

入关后,依礼制,诸葛亮先陪同二位王爷巡营犒军。

刘理、刘永代表天子陛下,将带来的金银绢帛赏赐将士,引得三军欢腾,士气大振。然而二位王爷毕竟养尊处优,巡营未久便露疲态,诸葛亮遂体贴地安排他们下去歇息。

李严称要拜访故旧,自去寻魏延叙话。而李世民,则被诸葛亮单独唤至其在潼关的临时书房。

书房内,烛火摇曳。诸葛亮以长辈口吻,看似随意地考教起来。

“世民平日读何书?”

“回丞相,经史子集,皆有涉猎,然尤喜兵书战策,山川舆图。”李世民从容应对。

诸葛亮颔首,继而问及治国:“亮治蜀,开诚心,布公道,法度严谨而民皆畏服。然可有不足之处?若今关中突逢大饥,流民数十万,计将安出?”

李世民不假思索,对答如流:“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饥馑突发,首在活民!当立即开仓放赈,设粥棚以救急,防民饿死;继而减免赋税徭役,与民休息;更需派遣清廉能吏,督导春耕,清查田亩,迫使豪强大族吐出兼并之利,使流民有田可耕,有家可归。”

他顿了顿,继而言道,“丞相治蜀,法度严明,于乱世中保境安民,功莫大焉。然乱世用重典,治世需仁德。晚辈以为,当德法相济,宽严并济,方能长治久安。”

诸葛亮眼中赞赏之色愈浓。

不料,李世民话锋一转,竟反向诸葛亮提问,言辞恳切而锐利:“晚辈尝闻,先帝临终曾言,马谡其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然街亭之役,丞相仍以马谡为将,致有倾颓之危。不知……丞相可曾后悔未遵先帝遗言?”

此问可谓大胆至极!然而诸葛亮非但不怒,反而抚掌轻笑,坦然叹道:“幼常确非统军之才,是亮一时失察,未能因材施用,此确为亮之过也。”

他看向李世民的目光愈发欣赏,如此直指核心、不避忌讳的年轻人,实乃平生仅见。

随即,诸葛亮亦反问:“若汝今为大汉丞相,当如何措置麾下人才?”

李世民微微一笑,气度从容:“丞相麾下,文武济济,如星河璀璨。若世民僭居此位,当使李靖为锋镝,专事征伐;丞相(诸葛亮)镇中枢,总揽全局,使各尽其才,人尽其用。然人才终有尽时,何不开科考取士,不问门第,唯才是举,广纳天下寒门英才,使野无遗贤?”

一番对答,诸葛亮心中已然确定,系统所言“天可汗”之能,绝无虚妄!此子见识之卓绝,气度之恢弘,远超同龄,甚至自己悉心培养的姜维,比之亦显稚嫩。

顿时他心中爱才之念大起,动了收徒之念。然转念一想,以此子系统所载之旷古功业,自己恐亦难以为师,若强行为之,反为不美。

思虑再三,诸葛亮心念电转,已有一绝佳主意。

他神色一正,对李世民道:“汝之才具,亮已深知。亮欲代先师水镜先生,收你为关门弟子,自此,你我便以师兄弟相称,你意下如何?”

李世民闻言,纵然心志不凡,亦觉诚惶诚恐,连忙推辞:“世民何德何能,岂敢与丞相师兄弟相称?此万万不可!”

诸葛亮却不容置疑,决然道:“此事亮意已决,非仅为你我私谊,更为大汉江山!”

他深知,若让李世民从行伍小卒做起,实是埋没天才,亦缓不济急。唯有予其“丞相师弟”之尊崇身份,方能使其快速融入汉军核心,获得众将认可。

翌日,诸葛亮便当着二位王爷及军中主要将领之面,郑重宣布:代先师司马徽(水镜先生)收李世民为关门弟子,自即日起,李世民便是大汉丞相诸葛亮的师弟!

此讯一出,全军哗然,旋即化为对这位突然出现的“丞相师弟”无比的好奇与审视。

而诸葛亮,已然开始为这位新晋的“师弟”搭建班底。他心中默算:长安牢狱之中,那些新近归降、桀骜难驯的魏国勇将,如雄阔海、定彦平之流,不正是一块绝佳的磨刀石,亦是赠予这位“天策上将”师弟的第一份厚礼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