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历史 > 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 > 第107章 卧底竟在我身边?李靖一招反杀!

看着恭敬行礼的萧凌尘,李靖虚抬其臂,端详片刻,眼中掠过一丝满意。

眼前少年经戚继光一番打磨,昔日江东学子的文弱之气已褪去大半,眉宇间平添了几分军旅历练出的坚毅。

萧凌尘起身,侧身引见身后那位银衣壮汉:“都督,这位是雷梦杀将军,乃辛弃疾将军至交,现由戚将军指派,为弟子副将。”

李靖微微颔首,未多寒暄,即命二人随行。回到汉中南郑治所,他即刻传令,召集汉中诸将——俞大猷、郭子仪、郭威、尉迟恭等皆至。

众将肃立,李靖目光扫过全场,声音沉毅:“刚接丞相羽檄,潼关已破,魏军大败!”

堂中一阵低微骚动,众将皆面露喜色。

然人群之中,王敦垂首,面上肌肉微微一颤,心中已是波澜骤起。

他乃司马懿精心布下的暗棋,凭借才学胆识取得李靖信任,官至参军,其兄王导亦受谭纶倚重,出任城固县令,兄弟二人一在军,一在政,堪称要害。此刻闻听潼关失守,他心头不由一紧。

这细微变化,尽落于萧凌尘眼中。他不动声色,只默默记下。

军议之上,李靖铺开舆图,手指上庸:“潼关既下,我军当乘胜而进。若能夺取上庸,则武关侧翼洞开,关中大局可定。然司马懿老谋深算,深沟高垒,龟缩不出,强攻恐难奏效。诸位可有良策?”

郭子仪须发已苍,闻言踏步而出,声若洪钟:“都督,上庸三郡地势险峻,然守军之中,多有孟达、申耽、申仪旧部,皆为地方豪强武装,各怀心思。司马懿虽能笼络其帅,却难尽收卒心。老夫之见,攻心为上!”

他略顿,续道:“今可大张丞相克定潼关之威,扬言大军不日将南下。上庸守军闻之,必军心动荡。再遣密使,暗联申、孟旧部,许以重利,晓以大势。如此,堡垒可自内而破。”

李靖闻之大喜:“老将军洞若观火!此计大妙!联络申、孟旧部之事,便劳老将军与令郎亲自操持。”随即,他又定下水陆并进、多路合围之策,众将得令,各自凛遵。

散去之后,萧凌尘命雷梦杀留意王敦动向,自己则独往李靖书房。

“弟子有机密事禀报。”萧凌尘再行弟子礼,而后沉声道,“学生昔年奉家父之命往江东游学,去年,恰逢魏国骠骑大将军司马懿至吴国商议合攻我大汉。其时,司马懿之侄司马睿及其幕僚频繁交结江东士族,学生曾于一次宴席上,见过司马睿及其随行人员。其中一人,正是今日军中之王敦。”

李靖闻言,悚然一惊,手中兵书险些坠地。他万未料到,自己颇为赏识的参军,竟是司马懿暗探!

他即刻命人密请汉中太守谭纶。谭纶闻讯,骇然失色,顿足长叹:“竟是我谭纶引狼入室,有负丞相、都督重托!”言毕便要请罪。

李靖扶住他,目光锐利:“亡羊补牢,未为晚也。司马懿既可用间,我等何不将计就计?”

正欲下令拘拿王敦,却见雷梦杀已押着面如死灰的王敦入内,手中呈上一卷密信:“都督,此人回府即遣心腹欲往边境递送消息,被末将截获。此信所载,正是今日军议全部内容!”

李靖与谭纶目光如剑,刺向王敦。王敦跪伏于地,冷汗涔涔,不敢仰视。想到李靖的知遇、谭纶的举荐,他心中愧悔交织。

谭纶凝视他片刻,终是喟然一叹:“卿本佳人,奈何作贼?”旋即向李靖请命,亲率郡兵前往城固擒拿王导。

王敦闻言,以头抢地,只求速死。李靖却不容置喙,挥手命人将其严密看管。他转而对萧凌尘、雷梦杀道:“你二人正好借此机会,持王敦密信,与上庸魏军接头。你等乃生面孔,正好潜入其中,见机行事。”

最后,李靖又传令巴东戚继光,命其率新练水师北上,于汉中东部集结,顺流东下,封锁上庸临水区域,彻底切断其与荆州魏军的水上联络。

与此同时,长安城内却是另一番光景。

御街之上,鼓乐喧天。姜维正率文武迎接由成都而来的慰问使团——刘永、刘理二位王爷,及老臣李严。人群欢腾,一片升平。

忽闻一声厉喝,一道身影如鹞子般自人群中掠出,直扑二位王爷!但见那人:

六尺以上身材,二十四五年纪,三牙掩口细髯,十分腰细膀阔。他手中匕首寒光凛冽,惊得刘永、刘理面无人色。

千钧一发之际,两道剑光如电般交织而至!负责长安治安的京兆尹包拯,自上次丞相遇袭后,便已吸取教训。

此刻,他麾下最为得力的展昭与李助,一左一右,已挡在刺客面前。

但见二人身形晃动,如双燕穿柳,展昭手中巨阙剑沉稳如山,李助掌内金剑诡谲如风,双剑合璧,瞬间便将刺客逼入绝境。

“留下活口!”姜维急令。

程咬金亦率亲卫蜂拥而上,将二位王爷团团护住。

展昭、李助剑势稍缓,不出三合,便已将燕青制服,押跪于地。

姜维正欲下令收押,李严却越众而出,向惊魂未定的二位王爷拱手:“王爷受惊。老臣请命,亲审此獠,究其根源!”

得到许可后,他行至燕青面前,厉声喝问:“我等奉旨自成都而来,与你何冤何仇?竟敢当街行刺!莫非是对孔明治下的长安心怀不满,故铤而走险?”

姜维闻言,眉头紧蹙。这李严与丞相素来不睦,此言分明意有所指,欲将祸水引向诸葛丞相。

一旁李助却是眼尖,瞥见燕青衣领下似有刺青痕迹,当即上前,“刺啦”一声扯开其袍襟,露出一身锦绣也似的花绣,但见:

一身雪练也似白肉,遍体雕青,却似玉亭柱上铺着软翠。

“此等纹身,绝非良家子弟!”李助断喝,“分明是江湖草寇之流!”

燕青见身份败露,满面颓然,涩声道:“俺与诸位无冤无仇,此行只为救俺主人!”

李严听闻是忠仆救主,神色稍缓:“你家主人是谁?”

“卢俊义。”

李严自然不知卢俊义何人,姜维却已明了大概,不愿在此事上多做纠缠,以免节外生枝。他忙向二位王爷躬身:“让王爷受惊了。长安繁华,胜于往昔,宴席已备,请二位王爷入城,容末将略尽地主之谊。”

刘永、刘理毕竟年少,听闻有宴,惊惧稍去,好奇心起,遂在姜维引导下,兴致勃勃步入长安城门。

李严心有不甘,还想追问,却被其子李丰拉住衣袖,低声劝慰着一同入城。

展昭与李助押着燕青,见他虽是刺客,却为救主而行险,不由生出几分敬佩。

随即低声道:“你是个忠义之人,我等敬你。可允你与卢俊义同监,全你主仆之情。然行刺大汉亲王,其罪难赦。且先收监,待包大人审理明白,再行定夺。”

燕青默然不语,被押往长安大牢。如今这长安牢狱,经包拯大力整顿,早已非昔日模样。高墙深垒,守卫森严。

寻常作奸犯科者日渐稀少,反倒是些身份特殊的人物被囚于此:昔日刺杀吴国使团的方杰、魏国大将孙礼、卢俊义、索超、孙立,乃至鲜卑部族首领皇太极,皆在此间,静待未知的命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