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西安西安古城密档 > 第200章 隐患与伏笔.12.信任的裂痕

12. 信任的裂痕

周文达事件,像一块被投入湖中的石头,最初激起的涟漪是“清白”带来的片刻释然,但随后,更深、更暗的涡流开始在水下生成。一种难以言说的、冰冷的东西,在工作组核心成员之间悄然弥漫开来。它不是指控,不是怀疑,而是一种源自本能的不安,一种对“完美”失败的恐惧。

正式的会议上,一切如常。王科长通报了对周文达的处理决定——开除公职,交街道监督劳动。陆明远肯定了前期筛查工作的必要性,强调要吸取教训,完善制度。赵致远、江静云、雷万山依次发言,语气平稳,逻辑清晰。但若细心观察,便能发现那些细微的变化:目光的交接不再像过去那样坦荡直接,总会下意识地避开一瞬;发言前的停顿略微延长,仿佛在字斟句酌;会议结束后,不再有随意的、三五成群的交谈,每个人都是沉默地、迅速地离开。

一种无形的隔阂,已然生成。

吴忠友出院后,被安排在一处更为隐蔽的住所休养。身体的创伤在愈合,但精神上的惊弓之鸟却难以安抚。他变得异常敏感,对负责他安全的同志,他会反复确认对方的身份和指令;对送来的食物和药品,他会不自觉地检查封装。陆明远前去探望时,能清晰地感受到他笑容下的紧绷。

“明远,周文达……真的只是那样吗?”吴忠友压低声音,眼中是驱不散的阴霾,“我总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那种被精准伏击的感觉,太真实了。”

陆明远无法给他确切的答案。他自己心中同样盘桓着这个疑问。周文达的坦白,解释了他自身的恐惧和一些外围信息可能泄露的渠道,但无法完美解释吴忠友遇袭的精准性。是巧合?是敌人通过其他未知渠道获取了情报?还是……周文达仍然有所隐瞒,或者,他们揪出的,仅仅是一只无关紧要的“替罪羊”?

他告诉吴忠友,由于身体原因,今后,他不要再参与此类事情,除了日常工作,一定要养好身体。并特别告诫吴忠友,他也是徐远舟的暗杀的重要目标,请他务必提高警觉,保护好自己。

然而,这种“不确定”,比确凿的背叛更令人窒息。

赵致远变得更加沉默。他在研究室的工作依然出色,但那份曾经挥洒自如的潇洒气度,蒙上了一层阴影。他开始更倾向于独立调查,与人交流时,那份洞察人心的敏锐背后,多了一丝审慎的保留。一次,他与江静云交接一份材料时,手指无意中触碰到一起,两人都像被电流击中般迅速缩回,随即又都为自己的过度反应而感到一丝尴尬。信任的裂痕,已经细微到了肌肤相触的层面。

江静云将自己更深地埋首于电台和档案之中。她反复聆听、分析那段时期的信号记录,试图找出任何被忽略的蛛丝马迹。她甚至开始回溯更早时间段的通讯记录,寻找可能的模式。疲倦时,她会抬头望向窗外,看着古城的天空,心中却是一片迷茫。敌人像一团迷雾,而无形的裂痕,正从内部削弱着他们凝聚的力量。她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

雷万山的怒火无处发泄。他信任陆明远,信任赵致远和江静云,也信任自己手下的兵。但这种“找不到敌人”的窝囊感,让他胸口憋闷。他只能将这股劲头用在更疯狂的体能训练和对城防工事的实地核查上,用**的疲惫来麻痹内心的焦躁。他手下的队员们也感受到了气氛的异常,往日里称兄道弟、毫无隔阂的氛围悄然变质,多了一丝公事公办的拘谨。

压力,最终汇聚到陆明远身上。

夜深人静,他独自坐在办公室里,灯光将他疲惫的身影拉得很长。桌上摊开着古城地图、人员名单、事件时间线……所有线索似乎都纠缠在一起,指向一个模糊而危险的阴影,却又在即将清晰的瞬间消散。他回想起重建“长安小组”以来的点点滴滴,那些牺牲的战友,那些艰难获取的胜利,以及眼前这群生死与共的同志。

他绝对信任他们每一个人。无论是赵致远的智慧,江静云的坚韧,雷万山的忠诚,还是吴忠友的勇气。然而,正是这份绝对的信任,与眼前这无法解释的“失败”形成了尖锐的矛盾,折磨着他的神经。

一种可怕的、他极力抗拒的可能性,如同黑暗中滋生的毒蔓,悄然缠绕上他的心头:如果问题不是出在忠诚上,而是出在……某种连他们自己都未曾察觉的“方式”上?如果敌人窥破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他们这个核心圈子某种固有的、被视为理所当然的思维或行动模式?

这个想法让他不寒而栗。因为它意味着,信任本身,可能正成为被利用的弱点。

他拿起笔,在一张空白纸上无意识地划动着。最终,他写下了几个名字:赵致远、江静云、雷万山、吴忠友、王科长……他的目光在这些熟悉的名字上缓缓移动,回忆着每一次决策,每一次信息共享,每一次行动配合。

他的笔尖,最终在“赵致远”三个字上,停留了最久。

并非怀疑。恰恰相反,是因为赵致远在整个“清溪”行动和后续策反工作中,扮演了太过关键的角色,接触了太多核心的机密,也与吴忠友建立了最深的私人联系。如果敌人的目标从一开始就是吴忠友,或者意图破坏的就是这条最重要的内线,那么赵致远无疑是链条上最醒目的一环。他太突出,太成功,也因此,可能最早被敌人的瞄准镜锁定。

这不是基于证据的判断,而是基于处境的风险评估。是一种领导者被迫进行的、冷酷而痛苦的权衡。

陆明远深吸一口气,将那张纸揉成一团,扔进了脚边的炭盆。橘红色的火苗蹿起,迅速将纸张吞噬,化为灰烬。

他知道,筛查可以告一段落,周文达事件可以画上句号。但信任的裂痕一旦产生,便难以弥合。它不会因为一次“清白”的结论而消失,只会在下一次意外发生时,变得更加深刻。

他走到窗前,推开一丝缝隙,寒冷的夜风涌入。远处,古城的轮廓在夜色中沉默着,仿佛蕴藏着无数秘密。内部的问题并未解决,只是被暂时压下。而外部,徐远舟和他代表的势力,绝不会因为一次“壁虎”的摧毁而放弃。他们像隐藏在黑暗中的猎手,正在耐心等待,等待这裂痕扩大到足以致命的那一刻。

陆明远的目光变得无比锐利,又深藏着难以言喻的沉重。他必须做出一些极其艰难的决定,为了保护这座城,也为了保护这些他视若手足的战友——哪怕这些决定,会被误解,会加深那本已存在的裂痕。

风暴,正在信任的裂痕中,悄然孕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