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西安西安古城密档 > 第21章 基石奠立6. 【初谋】情报何处寻

6. 【初谋】情报何处寻

雨下了整整一夜,清晨时分才渐渐停歇。西安城被洗刷得湿漉漉的,青石板路反射着惨淡的天光,空气里弥漫着土腥气和挥之不去的阴冷。德裕典当行内,陆明远眼底带着一丝血丝,但神情却异常沉静,仿佛昨夜那场内心的风暴已然过去,留下的是一片被雨水涤荡过的、冰冷的决断。

他不能等。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延迟的情报等于失败,甚至死亡。他必须主动出击,在看似密不透风的铁幕上,凿开一道缝隙。

书桌上,那张态势草图依旧摊开着,但旁边多了一张新的白纸。上面没有画任何地图,只写了三个词,每个词后面都跟着重重的问号和权衡的利弊:

一、胡凌风(绥署高参)

· 利:职位关键,能接触核心机密;性格有弱点(贪财好色),易被利用。

· 弊:目标显眼,必在徐远舟重点监控之下;接触风险极高,极易暴露;需“白曼琳”执行,牵扯面广。

二、深度休眠关系(绥署机要人员)

· 利:位置可能更核心;隐蔽性更强。

· 弊:激活过程漫长,需绝对安全环境试探;身份不明,状态未知,可靠性存疑;远水难救近火。

三、中下层军官\/参谋人员

· 利:数量多,目标相对不显眼;可能掌握具体执行层面的情报(如部队番号、集结地点、时间节点)。

· 弊:难以接触核心决策;情报可能片面;筛选和接触同样需要时间和运气。

他的目光在三者之间逡巡。第一个选项诱惑最大,但风险也如悬崖峭壁;第二个选项最稳妥,但时间不等人;第三个选项,看似折中,却如同大海捞针。

“胡凌风……”陆明远的手指轻轻敲击着这个名字。这确实像徐远舟精心摆放的一个诱饵,散发着清报的香气,下面却藏着锋利的钩子。直接咬钩,无异于自投罗网。

但,如果……不直接咬钩呢?

一个念头如同电光石火般闪过。徐远舟的注意力,必然主要集中在胡凌风这个“饵料”本身,以及可能去接触他的“大鱼”(比如身份敏感的白曼琳)身上。那么,围绕在胡凌风周围,那些不那么起眼,却又可能因工作关系或私人交往而接触到相关信息的人呢?比如,他的副官、秘书,甚至他常去的某些场所的服务人员?

这些“边缘人物”,或许接触不到最顶层的决策,但完全可能听到一些风声,看到一些文件片段,或者从胡凌风偶尔的牢骚、失言中捕捉到有价值的信息。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徐远舟而言,警惕性可能远不如对胡凌风本人那么高。

思路豁然开朗。

直接策反胡凌风,是险棋、是豪赌。但从他身边那些看似无足轻重的人入手,层层剥茧,逐步渗透,或许是一条更隐蔽、也更可持续的路径。这需要更精细的谋划和更耐心的运作,但安全性无疑大大提高。

他立刻开始行动。首先,他需要一份围绕胡凌风的社会关系、工作往来乃至生活习惯的详细报告。这个任务,他决定交给即将归位的“琴师”——赵致远。赵致远擅长交际,洞察人心,由他来勾勒胡凌风的社交图谱,再合适不过。

他铺开一张信纸,用密码写下给赵致远的指令,要求他重点调查胡凌风身边的工作人员、常往来的同僚、以及他经常出入的娱乐场所。他特别强调,要注意那些看似不得志、有经济压力或家庭困难的人员。

同时,他也没有放弃另外两条线。对那个“深度休眠关系”,他准备通过一个极其隐秘的、非接触式的信号进行首次试探,投石问路,观察反应。而对“中下层军官”这个方向,他则指示小石头和梅姐,在日常活动中,留意是否有符合条件的、可能产生不满情绪或面临困境的军官线索。

多条腿走路,广撒网,重点培养。

做完这些,他长吁一口气,走到窗边。雨后的天空依然阴沉,但那股令人窒息的压抑感似乎减轻了些。街角的监视者依旧在,但陆明远此刻再看去,心中已无多少波澜。他知道,自己即将从被动防御,转入一场更加复杂、也更加主动的隐秘进攻。

然而,他也清楚,这只是“初谋”。确定了方向,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具体的人选是谁?该如何解除?对方是否会就范?过程中又会遇到怎样的意外?

所有这些,都还是未知数。

一张无形的大网已经开始编织,但第一个关键的节点——那个能够真正提供内部情报的“人选”——至今仍是一个模糊的影子。

他需要尽快找到这个影子,并让他变得清晰、可靠。

当前的工作重点,已经从“情报何处寻”的战略困扰,悄然转向了“人选如何定”的具体焦灼。那个即将被锁定的人选,此刻又在何方?他将会被以何种方式,卷入这场命运的旋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