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总裁豪门 > 携崽逆袭:寡妇娘的空间有点甜 > 第854章 双崽嗜读求学问,亲选典籍伴探讨

国子监游学的惊鸿一瞥,让张衍之愈发注重孩子们的全面发展。晨练场上的马蹄剑鸣依旧,书房里却多了两道专注的小身影——三崽许风和、四崽许云舒自小偏爱静,不喜舞刀弄枪,每日晨练结束,便躲在书房里啃读典籍,常常忘了时辰。

这日午后,张衍之处理完军务归来,刚踏入府门,便见管家捧着一摞书迎面走来,神色有些为难:“将军,这是三公子和四公子让小的从书坊买回来的,可小的瞧着,有些书晦涩难懂,怕是不适合公子们这个年纪读。”

张衍之接过书册翻看,有《春秋左传》的注本,有《孙子兵法》的残卷,甚至还有几本涉及天文历法的古籍,字迹斑驳,内容深奥。他心中了然,许风和、许云舒性子沉稳,求知欲极强,普通的启蒙读物早已满足不了他们,只是选书时未免有些好高骛远,未能贴合自身学识根基。

“把书给我吧,我亲自送去。”张衍之吩咐道,捧着书册径直走向书房。

推开书房门,果然见许风和、许云舒正凑在书桌前,对着一本《尚书》蹙眉沉思。许风和手指着书页上的字句,轻声与许云舒探讨,许云舒则在一旁点头附和,偶尔提出自己的疑问,两人神情专注,连张衍之进门都未曾察觉。

“在看什么,这么入神?”张衍之轻笑着开口。

兄弟二人吓了一跳,连忙起身行礼:“爹。”

张衍之将手中的书册放在桌上,目光落在他们面前的《尚书》上:“《尚书》文辞古奥,便是许多饱学之士都要潜心钻研,你们这年纪,先从基础典籍读起更为妥当。”

许风和有些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爹,我们觉得这些书有意思,就是有些地方看不懂。”

“求知欲强是好事,但也要循序渐进。”张衍之拉过两把椅子,让兄弟二人坐下,“读书就像习武,得先打牢根基,才能循序渐进,否则只会事倍功半。”

他从带来的书册中抽出一本《论语译注》和一本《孟子选篇》,递到他们手中:“这两本书言辞浅显,道理深刻,适合你们现阶段研读。先明事理,再探经义,日后方能融会贯通。”

许风和、许云舒接过书册,翻开一看,果然如张衍之所说,书中不仅有原文,还有通俗的注释,读起来顺畅了许多。兄弟二人眼中瞬间燃起光芒,连忙道谢:“谢谢爹!”

“往后选书,若拿不定主意,便来问爹。”张衍之笑着说道,“府中藏书虽不及国子监丰富,但经史子集、诗词歌赋也还算齐全,足够你们现阶段研读。”

自那以后,张衍之便多了一项“任务”——每日抽出一个时辰,陪许风和、许云舒读书探讨。他虽常年征战,却也饱读诗书,对经史子集颇有研究,讲解起典籍来,既能引经据典,又能结合实际,让枯燥的文字变得生动有趣。

讲解《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时,张衍之便结合许明在国子监遇到的摩擦,说道:“与人相处,便要懂得换位思考。你不愿被人轻视,便不可轻视他人;你不愿被人刁难,便不可刁难他人。这便是‘仁’的道理。”

许风和听得聚精会神,点头道:“爹,我明白了。就像大哥在国子监,不与王轩争执,便是践行了这个道理。”

“正是如此。”张衍之赞许地点头,“但‘仁’并非懦弱,若他人一再挑衅,也要坚守底线,以理服人,这才是真正的‘君子之道’。”

讲解《孙子兵法》时,张衍之便结合自己征战的经历,为他们分析“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道理:“打仗如此,读书、处事亦是如此。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不足,知晓他人的想法与意图,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事半功倍。”

许云舒好奇地问道:“爹,那如何才能做到‘知己知彼’呢?”

“多观察,多倾听,多思考。”张衍之耐心解答,“观察他人的言行举止,倾听他人的意见建议,思考事情的前因后果,久而久之,便能练就一双慧眼,看清事物的本质。”

兄弟二人将张衍之的话牢记在心,读书时更加用心,不仅关注书中的字句,更注重领悟背后的道理。遇到不懂的地方,便及时向张衍之请教,张衍之也总是耐心解答,引导他们独立思考。

余晚星看着父子三人在书房中其乐融融的模样,心中满是欣慰。她知道,张衍之不仅是在教孩子们读书,更是在教他们为人处世的道理。这份言传身教,比任何书本都更有力量。

为了支持兄弟二人读书,张衍之还特意让人将书房重新布置了一番。添置了一张更大的书桌,方便三人一同探讨;书架上的书籍按经史子集分类摆放,一目了然;窗边摆放了两盆绿植,净化空气的同时,也为书房增添了几分生机。余晚星则每日让厨娘准备清淡的茶点和灵泉茶水,送到书房,为他们补充体力,舒缓疲劳。

在张衍之的悉心指导下,许风和、许云舒的学问进步神速。他们不仅能熟练背诵许多经典篇章,还能对书中的道理发表自己的见解,偶尔提出的问题,甚至能让张衍之都眼前一亮。

一日,张衍之与兄弟二人探讨《史记》中的“陈涉世家”。许风和提出疑问:“爹,陈涉起义虽声势浩大,却最终失败,这是为何?”

张衍之笑着反问:“你们觉得呢?”

许云舒思索片刻,说道:“我觉得是因为陈涉称王之后,变得骄傲自满,忘记了初心,失去了民心。”

许风和补充道:“还有,他用人不当,赏罚不明,导致内部矛盾重重,最终分崩离析。”

张衍之眼中闪过一丝赞许:“你们说得都有道理。陈涉起义之所以失败,根源在于‘德不配位,智不足以谋’。他虽有反抗的勇气,却缺乏治理天下的智慧与胸襟,最终只能功败垂成。”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这也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保持谦逊之心,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与修养。同时,要懂得团结他人,赏罚分明,才能成就大事。”

兄弟二人听得连连点头,将张衍之的话深深记在心里。

随着学问日益精进,许风和、许云舒也渐渐展露了不同的天赋。许风和逻辑思维缜密,对历史事件的分析独到深刻,尤其擅长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许云舒则心思细腻,情感丰富,对诗词歌赋颇有造诣,写出的诗句虽略显稚嫩,却意境优美,充满灵气。

张衍之看出了他们的天赋,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导。为许风和搜罗了更多的史书典籍,鼓励他深入研究;为许云舒找来当代着名诗人的作品集,引导他学习创作。兄弟二人在张衍之的教导下,各有侧重,各有所长,学问日益精进。

国子监的李博士听闻许风和、许云舒的才学,特意派人前来邀请他们参加国子监的学术交流会。张衍之与余晚星商量后,同意了邀请。

交流会当日,许风和、许云舒身着整齐的儒衫,在许明的陪同下前往国子监。面对众多饱学之士和同龄学子,兄弟二人毫不怯场,从容不迫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许风和针对“秦亡汉兴”的历史事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条理清晰,论据充分,赢得了众人的阵阵掌声;许云舒则吟诵了自己创作的几首诗,言辞优美,意境深远,让在场的人刮目相看。

李博士看着兄弟二人的表现,眼中满是赞赏:“张将军真是教子有方,两位公子年纪轻轻,便有如此才学,日后定能成为栋梁之才。”

许明站在一旁,看着弟弟们的出色表现,心中满是骄傲。

交流会结束后,许风和、许云舒带着满满的收获回到将军府。他们兴奋地向张衍之和余晚星讲述交流会的情况,分享自己的心得与感悟。

张衍之看着两个儿子意气风发的模样,心中满是欣慰:“好样的!你们没有辜负爹和娘的期望。但切记,学无止境,不可因一时的成绩而骄傲自满,往后还要继续努力,潜心钻研。”

“我们知道了,爹!”兄弟二人齐声应道,眼中满是坚定。

日子一天天过去,将军府的书房里,每日都会传来父子三人探讨学问的声音。许风和、许云舒在张衍之的教导下,不仅学问日益精进,心性也变得愈发沉稳谦逊。他们与许明、许亮兄弟情深,相互扶持,相互鼓励,将军府的和睦氛围愈发浓厚。

可就在这份平静与顺遂之中,一丝危机悄然降临。安宁公主的残余势力得知许风和、许云舒才学出众,深受李博士赏识,甚至得到了太子的关注,心中便起了歹念。他们认为,许风和、许云舒日后必定会成为张衍之的左膀右臂,若能将他们除掉,便能打击张衍之的锐气,为日后的复辟计划扫清障碍。

他们暗中策划,想要在许风和、许云舒前往书坊买书的途中,制造意外,让他们受伤甚至殒命。

这日,许风和、许云舒像往常一样,准备前往城西的书坊购买新出版的典籍。张衍之原本打算让禁军护送,却因临时有紧急军务,便让许明陪同他们前往,并叮嘱他们早去早回。

许明带着两个弟弟,刚走出将军府不远,便察觉到身后有可疑人员跟踪。他心中一紧,想起了张衍之的叮嘱,不动声色地对许风和、许云舒说道:“二弟、三弟,我们今日不去城西的书坊了,改去城东的那家,听说那里新到了一批孤本。”

许风和、许云舒虽有些疑惑,但还是点了点头,跟着许明改变了方向。

跟踪他们的黑衣人见他们改变路线,心中有些犹豫,但还是跟了上去。他们不知道,这正是许明的计策。他故意改变路线,想要将黑衣人引到禁军巡逻的区域,再趁机脱身。

可就在他们即将进入禁军巡逻区域时,黑衣人突然加快速度,追了上来。为首的黑衣人手持长刀,朝着许明砍去:“张衍之的儿子,受死吧!”

许明早有防备,抽出腰间的木剑,挡住了黑衣人的攻击。他虽习武时间不长,但在张衍之的教导下,招式沉稳有力,一时之间竟与黑衣人僵持不下。

许风和、许云舒吓得脸色发白,却没有惊慌失措。许风和立刻拉着许云舒躲到一旁,同时大声呼救:“有人行凶!快来人啊!”

黑衣人见状,心中焦急,加大了攻击力度。许明渐渐体力不支,被黑衣人一刀划伤了手臂。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一阵马蹄声传来,禁军巡逻队及时赶到。

黑衣人见禁军到来,不敢恋战,连忙撤退。许明松了口气,捂着受伤的手臂,瘫坐在地上。

许风和、许云舒连忙跑到许明身边,焦急地问道:“大哥,你怎么样?有没有事?”

许明摇了摇头,脸色苍白地说道:“我没事,只是一点皮外伤。”

禁军将士连忙上前,将许明扶起,并派人前往将军府禀报。

张衍之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立刻赶了过来。看到许明受伤的手臂,他眼中满是心疼与愤怒:“是谁干的?”

“是一群黑衣人,他们好像是冲着二弟和三弟来的。”许明虚弱地说道。

张衍之心中一沉,他知道,这一定是安宁公主的残余势力所为。他们先是袭击赵教头,又想在国子监对许明下手,如今又将目标对准了许风和、许云舒。这些人真是丧心病狂,竟然对孩子下手。

“传令下去,全城搜捕黑衣人,务必将他们一网打尽!”张衍之厉声吩咐。

“是,将军!”禁军将士领命而去。

张衍之抱起许明,转身向将军府走去。许风和、许云舒紧紧跟在身后,脸上满是担忧。

回到将军府,余晚星连忙为许明处理伤口。看着许明手臂上的伤口,她心疼得眼圈发红:“这些人太可恶了,竟然对孩子们下这么狠的手!”

张衍之坐在一旁,脸色阴沉,眼中满是杀意。他知道,安宁公主的残余势力一日不除,他们全家就一日不得安宁。他必须尽快采取行动,将这些人彻底消灭,永绝后患。

可他不知道的是,这只是安宁公主残余势力的第一步。他们的真正目标,并非许风和、许云舒,而是想通过袭击孩子们,激怒张衍之,让他方寸大乱,从而露出破绽,为他们的复辟计划创造机会。

一场更大的阴谋,正在悄然酝酿。张衍之和余晚星虽已察觉危险,却不知道,这场危机远比他们想象的更加凶险。而他们即将面临的,将会是一场关乎家族安危与国家存亡的严峻挑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