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恐怖 > 当不了主角,只能当boss了 > 第666章 这章也甭看了,发错了

老巷深处的暖光

青石板路被岁月磨得发亮,缝隙里嵌着经年累月落下的梧桐叶碎,风一吹,便卷起细碎的声响,像谁在耳边轻轻絮语。这条名为“望溪巷”的老巷,藏在城市繁华的褶皱里,是我童年最温暖的底色,也是如今每次归乡,脚步总会不自觉偏向的方向。

记忆里的老巷,总浸着清晨的薄雾。那时我约莫五六岁,每天天刚蒙蒙亮,就被巷口王奶奶的豆浆摊唤醒。铁皮桶里的豆浆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王奶奶系着洗得发白的蓝布围裙,手里的长勺搅动着,甜香混着豆香,能飘满大半个巷子。“囡囡,来啦?”她总是笑着,眼角的皱纹挤成一朵花,盛豆浆的粗瓷碗里,总会多舀一勺厚厚的豆渣,“这个养人,多吃点长高高。”我捧着碗,指尖被烫得微微发红,却舍不得放下,小口小口喝着,暖意在胃里慢慢散开,连带着清晨的凉意都消散了。

巷尾的李爷爷,是个手艺人,开了家小小的修鞋铺。铺子不大,只有一张旧木桌,上面摆着锤子、钉子、线轴,墙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鞋楦。放学路上,我总爱趴在铺子门口看他修鞋。他的手布满老茧,指关节有些粗大,可拿起针线时,却灵活得很。粗线穿过鞋帮,针脚细密又整齐,像是在布料上绣出的花纹。有一次,我的运动鞋开了胶,妈妈带着我去找他修。李爷爷接过鞋,眯着眼睛看了看,说:“小问题,一会儿就好。”他一边缝补,一边跟我聊天,问我在学校学了什么,考试考了多少分。末了,他把修好的鞋递给我,鞋底被打磨得平平整整,开胶的地方缝得严丝合缝,却不肯收妈妈递过去的钱:“小孩子的鞋,不值当要钱,下次坏了再来。”阳光透过铺子的玻璃窗,落在他花白的头发上,镀上一层温柔的金光。

老巷的中段,有一棵老槐树,据说已经有上百年的树龄了。树干粗壮,需要两个成年人才能合抱,枝丫向四周伸展,像一把巨大的绿伞,遮住了大半个巷子。每到夏天,槐花开满枝头,雪白的花瓣簌簌落下,铺在青石板路上,像撒了一层碎雪。那时,巷子里的孩子们总爱围着老槐树玩。我们会捡落在地上的槐花,回家让妈妈蒸槐花饭;也会在树下跳皮筋、捉迷藏,笑声此起彼伏,惊飞了树上的麻雀。有一次,我爬树去够高处的槐花,不小心摔了下来,膝盖磕破了皮,疼得直哭。邻居张阿姨正好路过,赶紧把我扶起来,带我回她家上药。她的手很轻,涂药水时会一边吹一边问:“还疼不疼?下次可不能这么调皮了。”她家里飘着淡淡的肥皂香,桌上放着刚织了一半的毛衣,暖黄色的毛线团滚在桌边,像一颗小小的太阳。

后来,我长大了,要去外地读书。离开老巷的那天,是个清晨,薄雾又像往常一样笼罩着巷子。王奶奶提着一保温桶豆浆,站在巷口等我,“囡囡,路上喝,别饿着。”李爷爷也来了,手里拿着一双新缝好的鞋垫,“垫在鞋里软和,走路不累。”张阿姨塞给我一袋晒干的槐花,“想喝槐花粥了,就拿出来煮。”我抱着这些东西,站在青石板路上,看着巷子里熟悉的人和物,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车开的时候,我从车窗往外看,他们还站在巷口,挥着手,身影渐渐变小,最后变成一个模糊的小点,消失在晨雾里。

在外读书的日子里,我总会想起老巷。想起王奶奶豆浆的甜香,想起李爷爷修鞋铺里的针线声,想起老槐树下的笑声。每次打电话回家,妈妈总会跟我说老巷的事:王奶奶的豆浆摊还在,只是她的孙子也来帮忙了;李爷爷收了个徒弟,铺子还是每天早早开门;老槐树长得更粗了,夏天的时候,巷子里的人还是爱坐在树下乘凉。听着这些,我仿佛又回到了老巷,走在青石板路上,闻着熟悉的味道,听着熟悉的声音。

去年暑假,我终于回到了老巷。车子刚拐进巷口,我就看到了王奶奶的豆浆摊。还是那个铁皮桶,还是那件蓝布围裙,只是王奶奶的头发更白了。“囡囡,你回来啦!”她一眼就认出了我,笑着迎上来,还是像以前一样,给我盛了一碗豆浆,多舀了一勺豆渣。我喝着豆浆,还是小时候的味道,暖意在胃里散开,眼眶却有些湿润。

我沿着青石板路往里走,李爷爷的修鞋铺还在。他正坐在旧木桌前,给一双皮鞋钉掌。看到我,他放下手里的锤子,“哟,囡囡回来啦!”他的声音还是那么洪亮,只是脸上的皱纹更深了。我跟他聊起小时候的事,他笑着说:“时间过得真快,你都长这么大了。”铺子墙上的鞋楦,还是那些旧的,只是多了几个新的,整整齐齐地挂着。

走到巷尾,老槐树依旧矗立在那里。枝繁叶茂,槐花正开得盛,雪白的花瓣落在地上,像一层薄薄的雪。几个孩子在树下跳皮筋,笑声清脆,跟我小时候一模一样。我站在树下,抬头看着茂密的枝叶,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落在脸上,暖暖的。张阿姨正好从家里出来,看到我,惊喜地说:“囡囡,你回来啦!快到家里坐。”她的家里,还是以前的样子,桌上放着刚织好的毛衣,暖黄色的,跟我小时候看到的一样。

那天下午,我坐在老槐树下,跟巷子里的邻居们聊天。他们跟我说起老巷的变化,说巷子去年重新修了青石板路,还装了路灯,晚上也亮堂堂的;说巷口开了家小超市,买东西更方便了;说社区经常来组织活动,老人们的生活也更热闹了。他们说着,笑着,脸上满是满足和幸福。我听着,看着巷子里熟悉的一切,心里暖暖的。

老巷没有变,还是那么温暖,那么亲切。这里的人,还是那么善良,那么热情。青石板路记录着岁月的痕迹,老槐树见证着时光的流转,而巷子里的暖光,却永远不会熄灭。它藏在王奶奶豆浆的甜香里,藏在李爷爷修鞋铺的针线声里,藏在老槐树下的笑声里,藏在邻居们的问候里,温暖着我的童年,也温暖着我的人生。

如今,每当我在外地感到疲惫的时候,我就会想起老巷。想起青石板路上的晨光,想起老槐树下的清风,想起巷子里的那些人,那些事。老巷就像一盏灯,在我心里亮着,给我力量,给我温暖,指引着我回家的方向。我知道,无论我走多远,老巷永远是我最温暖的港湾,巷子里的暖光,永远会照亮我前行的路。

需要我根据你指定的主题(如亲情、成长、文化传承等)重新调整这篇作文的核心内容,或者帮你修改某一段落的细节吗?

喜欢当不了主角,只能当boss了请大家收藏:(www.071662.com)当不了主角,只能当boss了小米免费小说网站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