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凤唳深宫:扫地宫女的登天阶 > 第106章 莲子密信

凤唳深宫:扫地宫女的登天阶 第106章 莲子密信

作者:汐月砚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1 02:14:47

刘同知的女儿刘小娘捧着布包,指尖微微发颤。那布包是素色棉麻质地,边角绣着几株兰草,正是她母亲生前常用的样式。她轻轻打开,里面并非什么贵重物件,只有半张泛黄的信纸,上面用胭脂写着几行娟秀的字:“莲心苦,莲子甜,若遇明主,可托此生。”

“这是……”刘小娘抬头看向周砚,眼里满是疑惑。

周砚接过信纸,指尖拂过那胭脂字迹,忽然想起二十年前的事。那时他还是个少年书生,在江南游学,曾见过一位绣工极好的女子,总爱在莲子羹里放些胭脂色的糖霜,说这样“日子能甜一点”。后来听说她嫁入了刘家,没想到……

“这字是你母亲写的吧?”周砚的声音有些发沉,“你父亲这些年对朝廷隐瞒了不少事,怕是和这字条有关。”

刘小娘眼圈一红:“我娘走得早,父亲总说她是病逝的……可这字条……”

正说着,外面传来马蹄声,秦风带着兵卒闯了进来,手里举着一封密信:“周大人,抓到李三的同党了!这是从他身上搜出来的!”

密信上的字迹潦草,却和刘小娘手里那张信纸的边缘能对上——竟是同一张纸撕开来的!上面写着:“莲池深处,藏有账本,若事败露,可焚之。”

周砚心头一震,看向窗外的莲池。月光洒在水面上,荷叶田田,哪里看得清深处有什么?

“备船!”周砚沉声下令,“去莲池!”

刘小娘攥紧了手里的半张信纸,咬着唇跟了上去。她忽然想起小时候,母亲总带她在莲池边采莲子,说:“莲子埋在泥里才会发芽,有些事藏得深,才不会被风刮走。”那时她不懂,现在终于有点明白了。

船桨划破水面,激起一圈圈涟漪。周砚盯着水下的黑影,忽然道:“下去看看。”

秦风刚要跳水,却被刘小娘拦住:“我来!”她熟练地解下腰间的玉佩,系在船舷上,深吸一口气跃入水中。片刻后,她抱着一个密封的陶罐浮出水面,罐口缠着的布条,正是母亲常用的兰草纹。

打开陶罐,里面果然有本账本,还有一封信。信里写着刘同知如何被李三胁迫,如何偷偷转移官绸,而她母亲如何偷偷记录下一切,藏在莲池里。

“原来……”刘小娘的眼泪掉了下来,“娘不是病逝的……”

周砚拍了拍她的肩:“别难过,现在真相大白了。你母亲是个勇敢的人。”

月光下,莲池的水波闪着微光,仿佛在诉说着那些被藏在水底的秘密。而那半张胭脂字条,此刻和账本放在一起,终于拼凑出了完整的故事。

月光,比往夜更清冽些。周砚坐在帅帐里,听着帐外巡逻兵的脚步声,手里的狼毫笔悬在军报上,迟迟没有落下。案几上的油灯跳动着,将他的影子投在帐壁上,忽明忽暗,像极了他此刻的心情。

“将军,”副将推门进来,手里捧着刚收到的密函,“南京来的,说是……皇长孙病了。”

周砚接过密函,拆开时指尖微微发颤。信上是太子亲笔,说皇长孙突发急病,高烧不退,请了多少太医都没用,想让他这个皇叔回去看看。

“病了?”周砚皱起眉,“上月送来的画像里,那孩子还好好的,怎么突然就病了?”

副将低声道:“听说……是染了天花。”

周砚的心猛地一沉。天花在民间是绝症,皇室子弟也难幸免。他想起那孩子粉雕玉琢的模样,上次见面时,还奶声奶气地叫他“皇叔”。

“备马。”周砚站起身,盔甲上的金属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我回南京。”

副将却拦住他:“将军,现在回去,军中怎么办?蒙古部落虎视眈眈,您走了,军心会乱的。”

“军心重要,还是人命重要?”周砚看着他,眼神锐利如刀,“那是我朱家的血脉,是未来的希望。”他顿了顿,声音放缓,“你替我守好军营,若有异动,不必请示,先斩后奏。”

副将躬身领命,看着周砚的身影消失在帐外,轻轻叹了口气。他知道,将军这一去,南京城怕是又要起风波了。

周砚快马加鞭,三日后抵达南京。皇城内外一片肃穆,太医们进进出出,东宫的大门紧闭,隐约能听见里面传来的哭喊声。他刚走到宫门口,就见太子匆匆赶来,眼下乌青,显然几日未眠。

“皇叔,您可来了。”太子眼眶通红,握住周砚的手,“太医说,长孙怕是……怕是熬不过今夜了。”

周砚的心像被重锤砸了一下,他推开东宫大门,只见摇篮里的孩子面色潮红,呼吸微弱,身上布满了红疹。几位老太医围着摇篮摇头叹息,见他进来,都跪了下来:“王爷,无能为力了。”

周砚走到摇篮边,伸出手,轻轻碰了碰孩子滚烫的额头。那孩子似乎感觉到了什么,睫毛颤了颤,小嘴动了动,却没发出声音。

“真的……没救了吗?”周砚的声音有些沙哑。

“除非……”一位老太医迟疑道,“传闻西域有种奇药,叫‘还魂草’,能治百病,可那地方太远,一来一回,至少要半个月,怕是……”

“半个月?”周砚猛地转身,“我去!”

太子拉住他:“皇叔,西域险恶,您刚回来,歇歇吧,我让人去。”

“谁去都没有我快。”周砚拍开他的手,目光坚定,“这孩子,我救定了。”

他没再耽搁,换上轻装,带了几名精锐侍卫,连夜出发。西域的路比想象中更难走,雪山、戈壁、流沙,不知多少次险象环生。有一次,他们在沙漠里迷路,断水断粮,侍卫们都劝他放弃,他却指着远方的星辰:“再走三天,就能到了。”

半个月后,周砚终于带着“还魂草”赶回南京。当他把药交给太医时,自己也累得昏了过去。

再次醒来时,他躺在东宫的偏殿。太子守在床边,见他醒了,喜极而泣:“皇叔,长孙好了!真的好了!”

周砚挣扎着坐起来,只见乳母抱着皇长孙进来,孩子脸色红润,正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看他。

“好了就好。”周砚笑了,笑得有些虚弱,“我睡了多久?”

“三天了。”太子眼眶泛红,“您回来时,浑身是伤,发着高烧,太医说您差点就……”

周砚摆摆手,示意他别说了。他看着那孩子,又看向窗外,南京的阳光透过窗棂洒进来,暖洋洋的。

“皇叔,”太子忽然跪下,“您为朱家做的一切,侄儿都记在心里。”

周砚扶起他,叹了口气:“都是一家人,说这些干什么。”

阳光照在两人身上,将影子拉得很长。周砚知道,有些守护,不必言说;有些情谊,藏在血脉里,比任何誓言都坚固。而那株“还魂草”,后来被种在了东宫的花园里,年年春天都开出紫色的花,像极了他和太子紧握的那双手,从未松开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