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凤唳深宫:扫地宫女的登天阶 > 第4章 书页间的密语

凤唳深宫:扫地宫女的登天阶 第4章 书页间的密语

作者:汐月砚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1 02:14:47

藏书阁的午后总是安静的。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地板上投下细碎的光斑,空气中浮动着陈年纸张与墨香混合的气息,缓慢得仿佛能听到时光流淌的声音。

苏璃坐在窗边,已经抄完了三十遍《宫规》。手腕酸得发僵,指尖被毛笔磨出了薄茧,但她不敢停。周太监送来的宣纸堆得像座小山,而赵珩没说何时算“抄完”,她便只能日复一日地写下去。

《宫规》的内容枯燥乏味,从晨昏定省的礼仪到衣食住行的禁忌,条条框框密不透风。但苏璃却抄得格外认真,甚至在空白处用小字标注着自己的理解——比如“各宫妃嫔不得私相馈赠”背后,藏着防止结党营私的深意;“内侍不得干政”的条令,反而暗示着历史上宦官专权的隐患。

这些批注,她本是写给自己看的,却没留意到,书架后一双眼睛正默默注视着她。

周太监捧着茶盏,站在《资治通鉴》的书架后,目光落在苏璃笔下的小字上,浑浊的眼底闪过一丝讶异。这宫女不仅识字,竟还能从死板的宫规里读出弦外之音,倒是个难得的心思剔透之人。

“周公公。”苏璃忽然抬头,恰好对上他的视线,脸上却不见慌乱,只是起身行礼,“茶水凉了,要不要奴婢去换些热的?”

周太监放下茶盏,缓步走出来,抚着花白的胡须:“不必了。姑娘抄书辛苦,歇会儿吧。”他瞥了眼桌上的宣纸,“这些宫规,抄着觉得无趣?”

“不无趣。”苏璃摇摇头,将笔搁在笔山上,“每一条规矩背后,都是前人的教训。读懂了,才能少走弯路。”

周太监笑了,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哦?那姑娘说说,‘太子居所不得擅入’这一条,背后藏着什么教训?”

苏璃沉吟片刻:“防的是刺客,更是防人心。东宫是储君所在,觊觎者众,一条禁令,既能划清界限,也能让人知难而退。”

“说得好。”周太监点头,忽然话锋一转,“那姑娘可知,为何殿下要让你来抄这些?”

苏璃的心提了起来。这正是她连日来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她抬眼看向周太监,见他神色平和,不似试探,便坦诚道:“奴婢不知。或许是殿下觉得,奴婢该学学规矩。”

“不全是。”周太监走到书架前,抽出一本泛黄的《论语》,递给她,“你看看这个。”

苏璃接过书,翻开第一页,就见页眉处有几行小字,字迹锐利,带着一股杀伐之气,正是赵珩的笔迹。写的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可用于安抚百官,收揽人心”。

她心头一震,再往后翻,每一页都有类似的批注。有的是对经文的质疑,比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空谈误国,需以法度约束”;有的则是**裸的权谋算计,比如“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德是幌子,势才是根本”。

这些批注,哪里是读《论语》,分明是在批注人心,批注权谋。

“殿下年少时,常来这藏书阁。”周太监的声音带着回忆的温软,“那时他还不是太子,每日除了读书,就是在这里写这些‘歪理’。老奴劝过他,说读书人该心向圣贤,他却说……”

“说什么?”苏璃追问。

“他说,圣贤书是给天下人看的,他要做的,是让天下人有书可读的人。”周太监叹了口气,“这孩子,心思重,活得太累。”

苏璃合上《论语》,指尖还残留着纸张的凉意。她忽然有些明白赵珩的用意了。让她抄《宫规》,或许是想看看她是否够聪明,能否从这些死板的条文里读出深意;让她待在藏书阁,或许是……想让她看看真实的他。

一个不被圣贤书束缚,只信奉权谋与实力的储君。

“周公公,”苏璃将书放回书架,“您是看着殿下长大的?”

“算是吧。”周太监点头,“老奴原是先皇的侍读,后来殿下出生,就派来东宫照看了。”他忽然看着苏璃,眼神变得锐利,“姑娘,你是个聪明孩子,但在东宫,太聪明未必是好事。”

苏璃明白他的意思。聪明能让人活下去,也能让人死得更快。她垂下眼:“奴婢只想好好抄书,别的不敢想。”

周太监没再说话,转身离开了。藏书阁里又恢复了寂静,只剩下苏璃的呼吸声,与窗外偶尔传来的鸟鸣。

她重新拿起笔,却没再抄《宫规》,而是在纸上写下“赵珩”二字。笔尖停顿片刻,又添了“丽贵妃”“刘嬷嬷”“碎玉轩”几个词,用线条将它们连起来,试图理清其中的关系。

丽贵妃受宠,背后是她母家的势力;赵珩是太子,需要平衡各方势力,包括丽贵妃的母家;她自己,不过是这场权力平衡中,一个偶然被卷入的棋子。

赵珩救她,或许不是因为欣赏,而是想借此敲打丽贵妃——让她知道,东宫的人,不是她能随意处置的。将她放在藏书阁,既能避开刘嬷嬷的报复,也能让她远离纷争,当个暂时安全的棋子。

想通这一点,苏璃反而松了口气。被利用不可怕,可怕的是连被利用的价值都没有。

傍晚时分,小禄子来了,脸上带着几分不自然的讨好:“苏璃姑娘,殿下让你去前殿一趟。”

苏璃心里咯噔一下。这个时候找她?是抄书的事,还是……别的?

她放下笔,跟着小禄子穿过回廊。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宫墙上的琉璃瓦在暮色中闪着冷光。路过一处假山时,苏璃瞥见角落里蜷缩着一只猫,正是昨日那只受伤的黑猫。它的前腿似乎好了些,正用爪子扒着一块剩馒头——想来是她昨日扔的那半块。

黑猫也看见了她,幽绿的眼睛亮了亮,却没靠近,只是警惕地盯着小禄子。

“看什么呢?快走!”小禄子催促道。

苏璃收回目光,快步跟上。她知道,前殿等待她的,绝不会是什么好事。

前殿灯火通明,赵珩正坐在主位上,手里拿着一卷奏折。下方站着几个大臣,神色凝重,似乎在讨论什么重要的事。苏璃刚进门,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她身上,带着审视与探究。

她连忙跪下:“奴婢苏璃,参见殿下。”

赵珩抬了抬眼,放下奏折:“起来吧。”他转向一位白胡子大臣,“王御史,你方才说,想在东宫增设一名掌书宫女,负责整理文书?”

王御史一愣,显然没料到太子会突然提起这个,却还是躬身道:“是。东宫文书日渐增多,确实需要专人打理。”

赵珩的目光落在苏璃身上:“朕看这宫女识字,又抄过《宫规》,做事也算细心,不如就让她来当这个掌书宫女?”

此言一出,不仅王御史愣住了,连苏璃自己都惊得说不出话来。

掌书宫女,虽仍是宫女,却能接触到东宫的文书,甚至能在议事时侍奉笔墨,地位远非洒扫宫女可比。赵珩这是……要提拔她?

王御史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却在对上赵珩的目光后,把话咽了回去:“殿下圣明。”

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没人敢提出异议。

苏璃的心跳得飞快,她不明白赵珩为何突然提拔她。是因为她在藏书阁的批注被他看到了?还是有别的更深的用意?

“怎么?”赵珩看着她,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你不愿意?”

苏璃猛地回神,连忙跪下:“奴婢……谢殿下恩典!”

她知道,此刻无论愿意与否,都没有拒绝的余地。这个突如其来的提拔,是恩赐,或许也是更深的漩涡。

赵珩满意地点点头:“既如此,从明日起,你就搬到文书房旁边的耳房住,跟着周太监学习整理文书。”他挥了挥手,“退下吧。”

苏璃叩首起身,低着头往外走。经过大臣们身边时,她能感觉到那些目光像针一样扎在背上,有惊讶,有不屑,还有隐藏极深的敌意。

走出前殿,晚风带着寒意吹来,苏璃才发现自己的后背已经被冷汗浸透。

她抬头望向天边的残月,月光清冷,照在宫墙上,像一层薄薄的霜。

掌书宫女……这意味着她离权力的中心又近了一步,也离危险更近了一步。

她不知道赵珩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她清楚,从今夜起,她再也不能只想着“活下去”了。她必须学会在这权力的棋局里,走好每一步,哪怕脚下是万丈深渊。

回到藏书阁收拾东西时,周太监递给她一个小小的锦囊:“这里面是防蚊虫的药草,文书房那边潮湿。”他顿了顿,低声道,“姑娘记住,文书房的字纸,看过就忘,别往心里去。”

苏璃接过锦囊,指尖传来布料的温热。她知道,这是周太监在提醒她——言多必失,知多必危。

“谢公公。”她深深行了一礼。

离开藏书阁时,她又路过那处假山。黑猫已经不见了,只留下一小块啃剩的馒头渣。苏璃笑了笑,转身走向文书房的方向。

夜色深沉,宫道上寂静无声,只有她的脚步声,在空旷的宫墙间回响,一步,一步,像是踩在命运的琴弦上。

她的登天阶,似乎比想象中,来得更早,也更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