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科幻 > 星际摆烂王:我的机甲全靠捡 > 第39章 学徒工日常

星际摆烂王:我的机甲全靠捡 第39章 学徒工日常

作者:深海咸鱼片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11-21 02:14:52

成为吴工的正式学徒后,林默的生活变得规律而充实。清晨六点准时起床,洗漱、晨跑、早餐,七点半前抵达车间打卡,这是吴工定下的规矩——“手艺人的功夫,一半在手上,一半在筋骨里。”起初林默觉得严苛得近乎刻板,可几周下来,竟也习惯了这种节奏,甚至开始享受那种被秩序填满的踏实感。

白天,他寸步不离地跟在吴工身边,像一块干涸的海绵拼命吸水。从最基础的图纸识读到复杂的机甲动力链设计,从焊接工艺参数到热处理对合金性能的影响,吴工讲解时从不拖泥带水,往往一句话就戳中要害。比如讲到力矩分配时,他会突然把扳手一扔:“你要是不懂重心偏移,造出来的不是机甲,是瘸腿驴。”可正是这些粗粝却精准的比喻,让林默那些过去自学时囫囵吞枣的概念逐渐清晰起来。许多曾让他辗转反侧的理论难题,在吴工三言两语间豁然开朗。

但他“垃圾佬”的本性难移。午休时间一到,别人去食堂吃饭,他却总揣着饭盒晃悠进废料区,一边啃着馒头,一边慢悠悠地翻检堆积如山的报废零件和边角料。这片区域位于厂区东北角,铁网围栏锈迹斑斑,头顶的日光灯常年闪烁,仿佛连光线都不愿久留。可对林默来说,这里却是藏宝地。

有“老铁”的扫描鉴定,他的目光几乎成了透视眼。那块表面焦黑、被人当成废铜烂铁丢弃的散热模块,经“老铁”分析竟是某款军用级等离子引擎的副冷却阵列,核心晶格结构完好无损;一段看似普通的钛钨复合管材,实则是高抗磁环境下专用导流管,市面上早已停产;更别说那次他在一堆粉碎电路板底下扒拉出的半透明密封盒——里面整齐码放着十二枚未激活的微型量子校准陀螺仪,精度等级接近实验室级别!

“你小子,眼睛比扫描仪还毒。”一次,吴工巡查路过,正撞见林默蹲在废料堆旁,小心翼翼拆卸一块嵌在变形护甲里的光学聚焦镜片,忍不住摇头笑骂,“这都快成精了。”

“嘿嘿,运气好,运气好。”林默憨笑着应付过去,顺手把镜片裹进防静电布,塞进工具包夹层。那里面已经躺着好几个秘密战利品:一枚能兼容多种信号频段的加密通信芯片、一段柔性神经传导线路残段、甚至还有一小截疑似外骨骼动力纤维的黑色丝状材料——虽然暂时不知用途,但直觉告诉他,这些东西早晚有用。

这些“捡”来的零件,一部分被他用来悄悄优化自己那台“铁蝎”。原先腿部缓冲系统反应迟滞的问题,如今换上了仿制增压模块后已大幅改善;背部装甲接缝处加装了回收来的微型散热鳍片,有效降低了长时间运行时的核心温度;就连驾驶舱内那套老旧的操作反馈系统,也被他用捡来的触觉模拟元件重新调校,手感细腻得像是在操控自己的肢体。

另一部分,则被他分类编号,锁进宿舍床底一个不起眼的金属箱里。箱子贴着普通标签写着“备用耗材”,实则每一格都按功能与材质精细归档,宛如一座微型军火库。

更鲜为人知的是,他偶尔利用晚班轮值的机会,申请使用闲置的数控微雕机和激光蚀刻台,加工一些奇奇怪怪的小部件。比如一种双螺旋导能槽结构,外形像极了某种生物神经突触;又或是一组可折叠式支撑骨架,展开后形似昆虫节肢。没人知道他要做什么,连吴工也只是皱眉嘀咕一句:“搞这些歪门邪道,别耽误正经活儿。”

而每当夜深人静,耳机里便会响起“老铁”低沉冷静的汇报声:

【宿主,‘夜魇’腿部增压缓冲模块仿制完成,性能可达原版85%。】

【检测到新型记忆合金残片,建议用于肩部旋转关节减震层,疲劳寿命预计提升40%。】

【警告:昨日获取的神经传导线路存在微量辐射残留,建议隔离观察72小时后再进行集成测试。】

林默靠在椅背上,望着天花板上斑驳的水渍,嘴角微微扬起。他知道,这些藏在暗处的积累,终有一天会爆发出惊人的力量。而现在,他只需沉默前行,像一只蛰伏的蝎子,在阴影中磨砺毒刺,等待破壳而出的那一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