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锁春情 > 第153章 机锋

锁春情 第153章 机锋

作者:要开开开开开开开心心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1 01:47:00

深秋的午后,日头有气无力地悬在西边,没什么暖意,只将宫殿的影子拉得老长。

风一阵紧过一阵,贴着地皮刮过来,卷起甬道里未来得及清扫的枯叶和尘土,打着旋儿,发出呜呜咽咽的声响,更显得这宫墙夹峙下的甬道空旷寂寥。

云层厚重,压得人有些喘不过气。

梨花扶着紫苏的手,步履从容,今日出宫,紫苏和白露如临大敌一般,一个说太医吩咐过,一个说皇上叮嘱过,索性连冬日的氅衣都翻了出来,非让她披上不可。

她看着好笑,心里又止不住感动,只能依了她们的意思,此刻冷风吹过,确实有些寒凉,领口的雪白的风毛,既保暖,又添了几分我见犹怜娇柔。

“这风邪性,直往骨头缝里钻,”紫苏轻声说着,将手中梨花嫌弃的暖炉又往她手边递了递,“小主如今有了身孕,仔细受了寒,还是拿着吧,太医吩咐过的,头三个月要小心些,何况,等下还要去见太后,又要劳心劳力。”

梨花哭笑不得,只能伸手接了过来,嗔道:“知道了,哪里就这样娇弱了。”

周太医也说过,她的年纪不算小,正是女子适宜生养的时候,胎气还算稳健,不过紫苏后面那句话,却是实实在在地点在了她的心坎上,就要去见太后了啊……

不远处,几个小宫女正缩着脖子,捧着物什匆匆走过,见到她们,慌忙避到一侧,垂下脑袋,“请瑶婕妤安。”

待梨花走过,才敢悄悄抬眼,目光中带着羡慕与好奇。

如今这宫里,谁不知道关雎宫的瑶婕妤是皇上心尖上的人?除了那位家世显赫的戚昭仪,便是她风头最盛,连带着她身边的宫人,行走在外,腰杆都比旁人挺得直些。

紫苏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不免生出几分与有荣焉的感慨,这满宫里的人,最是势利眼,自然也最是识时务。

慈宁宫的殿宇在灰蒙蒙的天色下,轮廓显得有些模糊,唯有檐角蹲踞的吻兽,沉默地睥睨着下方。

守在殿门处的丛容,远远看见一抹丁香色的身影,脸上立刻堆满了近乎谄媚的笑容,迎了上来,未语先笑,“奴婢给小主请安,这样冷的天,快请殿里暖和暖和,太后娘娘正在礼佛呢,请小主稍等片刻。”

她一边说,一边殷勤地想要伸手去扶梨花的另一只胳膊。

梨花不着痕迹地将手往回收了收,只留给她一个清淡的侧影和一句听不出情绪的话,“有劳丛容姑姑。”

丛容悻悻收手,眼含怨恨的盯着梨花的背影走进殿内。

殿内因门窗紧闭,光线略显昏暗,只有侧殿隐约传来清越的木鱼声,以及太后低缓平和的诵经声。

辛夷悄无声息地迎了上来。穿着一身沉香褐的宫装,发髻梳得一丝不乱,先是对着梨花规规矩矩地行了一礼,目光在梨花脸上极快地一掠,随即上前半步,声音压得低低的,几乎只有她们三人能听见,“小主万安,太后娘娘今日礼佛,心境似乎格外沉静,已在佛堂待了快一个时辰了,皇上一个时辰前来过一趟,和太后娘娘在内殿说了好一会儿话,奴婢在外头伺候,听不真切,只知皇上离去时,神色如常。”

梨花眼神微动,似有若无地点了点头。

心中却已翻涌过无数念头,元岁寒来过?说了什么?是已经将她有孕之事,告知太后了吗?

辛夷不再多言,侧身引着她们主仆二人,走进侧殿。

侧殿比正殿更显幽暗,只点着两盏长明灯,豆大的火苗在琉璃灯罩里静静燃烧。

佛堂外悬着深青色厚棉帘,将内里情形遮得严严实实,辛夷挑帘走了进去,梨花在约莫十步远的地方,便停下了脚步,只是静静地站在那里,微微垂首,目光落在自己裙摆下的软底绣鞋上。

紫苏屏息静气地立在梨花身后半步远的地方,连大气都不敢喘,只盯着地面金砖的缝隙,耳朵却竖得老高,她能感觉到自家小主虽然姿态放松,但挺直的背脊却透着一股隐然的紧绷。

也不知过了多久,佛堂内的诵经声和木鱼声,终于在一段悠长的尾音后,戛然而止。

一种极致的寂静笼罩下来。

又过了片刻,深青色的棉帘掀开,辛夷扶着太后走了出来。

梨花立刻上前几步,“嫔妾给太后娘娘请安,扰了娘娘礼佛清净,是嫔妾的不是。”

太后的目光缓缓落在梨花弯伏的脊背上,停留了足足有三息的时间,才不紧不慢地开口,“起来吧,秋日天短,外面风大,难为你惦记着过来,坐吧。”

说着,便由辛夷搀扶着,走向内殿的紫檀木嵌螺钿扶手椅上坐下。

“谢太后娘娘。” 梨花依言起身,抬眼悄悄打量了一眼,太后神色如常。

难道,元岁寒什么都没说?太后还不知道她有孕之事?

辛夷早已机灵地搬来了一个铺着软垫的绣墩,梨花谢恩,这才坐了上去。

太后继续说道:“眼看着一天比一天冷了,六宫各处怕是都要开始用炭火了,关雎宫位置尚可,虽说不如东西六宫那般轩敞暖和,但想来也冻不着你。”

她语气平和,甚至带着一丝若有似无的笑意,但话语里的意味却并非表面那么简单,“况且,这段日子以来,圣恩常驻关雎宫,那暖意,怕是比多少银霜炭都来得实在,哀家瞧着,这风头,都快能与扶摇宫比肩了。”

这话听着像是闲谈打趣,实则暗藏机锋。

既点出了梨花近日的盛宠,又隐隐将她与戚昭仪并列,更暗含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提醒。

梨花心中凛然,面上却适时地泛起一层羞涩的红晕,微微低下头,声音柔顺而诚恳,“太后娘娘取笑嫔妾了,关雎宫一切安好,皆是托赖太后娘娘与皇后娘娘治理六宫有方,恩泽庇佑,皇上不过是偶尔念及旧情,怜惜嫔妾曾在慈宁宫伺候过娘娘,多垂询几句罢了,嫔妾微末之躯,岂敢与戚昭仪相提并论,更不敢有半分骄矜之心。一切皆是太后娘娘与皇后娘娘的恩典,嫔妾时刻铭记于心,不敢或忘。”

将恩宠归结于太后当年的调教和旧情,又将一切安好归功于太后和皇后的恩泽,姿态放得极低,态度恭顺无比。

太后对梨花的回答似乎还算满意,眼底那一丝审视的锐利稍稍缓和了些,端起小宫女送上来的参茶,道:“你是个知道感恩的,哀家心里清楚,也正因为你懂事,哀家才更要多嘱咐你几句。你要知道,这后宫的女人,便如同御花园中精心培育的名卉,开得再艳,再惹人怜爱,也需得时时刻刻谨记,自己的根本是扎根在何处,是为谁而绽放容颜,又终究是要为谁而结出果实。若是只顾着眼前的暄妍风光,忘了供养你的园圃与匠人,那便是无根的浮萍,看着轻逸,实则一阵稍大些的风雨过来,也就零落消散,无迹可寻了。”

字字敲打在梨花的心上,提醒她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和这福气的源头,更不要以为有了皇帝的宠爱,就能脱离她和皇后的掌控,忘了是谁给了她这块立足之地。

梨花立刻站起身,福身下去,惶恐道:“太后娘娘金玉良言,嫔妾谨记在心,嫔妾的一切皆是娘娘所赐,娘娘的恩德,嫔妾片刻不敢忘怀。无论将来如何,嫔妾始终是娘娘身边出去的人,心中永远以娘娘和皇后娘娘为尊,绝不敢有丝毫背离之心。”

太后看着梨花伏低做小的姿态,脸上的神色终于真正和缓下来,甚至露出一丝近乎慈祥的笑意,“好了,快起来坐下,你有这个心就好。”

她话锋自然地一转,像是随口问起,“你今儿个特意过来,是有什么要紧事要与哀家说?”

一边说着,一边状似无意地将梨花从头到脚细细扫视了一遍,最终,若有深意地停留在被柔软衣料遮掩着的小腹上。

梨花的心微微一紧,她重新坐回绣墩,抬起眼,红了红脸,无措地说道:“回太后娘娘,嫔妾正想禀告娘娘,昨日周太医请脉,嫔妾已有了一个多月的身孕,也是赶了巧,昨日皇上正好在关雎宫。”

她恰到好处地在这里停顿了一下,脸上红晕更甚,然后才继续道:“皇上吩咐了周太医,日后嫔妾这一胎的安危,都由他亲自照料,务必确保皇嗣万无一失。”

太后深邃的眼眸中,瞬间掠过一丝极其复杂的情绪,并无意外之色,反而有一丝几乎难以察觉的不豫。

“皇上……” 太后终于再次开口,声音比刚才更低沉了些,“这事,哀家已经知道了,皇上一早已经来说同哀家说过。”

不止说过,还暗示过她,后宫不能再接连失子,否则前朝非议难平。

总归,林氏的这一胎怎么着也得平安留下来。

她的语气平淡,却像一块巨石投入梨花心湖。

元岁寒已经说了,不仅说了身孕,连周太医的事也一并说了,安排得明明白白,他这般先行一步,是体贴,是维护?

还是……已然窥破了什么?

还是只是出于对皇嗣的重视,单纯一提?

梨花不禁心乱如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