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七零年代小知青的平淡生活 > 第58章 大集情况

她们根据工作人员说的她们上了三楼,找到财务处,出示知青证明,工作人员还算好说话,很快就给她们换好了。

她们两个都是按个人最高可以换的额度换的。

每人换了三斤食用油票,三斤酱油票,三斤糖票,两张鞋票,五块肥皂票,五盒火柴票,三斤煤油票,五张月事带票和几张卫生纸票,还有其他的一些南方生活必备的一些票证(时代架空,私设)。

当然,像粮票,肉票,布票,工业券这些有全国性的票证的是换不了的。

毕竟他们提供换票服务,也算是他们这个地方对下乡知青特有的优待,只是为下乡知青解决一些困难而已,其他的不是太困难的他们就不管。

当然说是换票,其实是花钱买也不便宜。

换完票证她们也不急着用出去,这票证的使用期限都还长。

去一楼抢了些瑕疵品不要票的肥皂,火柴,因为运输不当碎了的饼干和天气热,不好保存,有点化了的水果糖和大白兔奶糖。

还各自买了两斤盐。

盐的供应比较充足,不需要票就可以购买。

又上二楼重要工业品区各买了一把锄头。

安漫漫又要了一斤煤油,一把砍柴刀,一把菜刀,一把锁和锁扣还有一些钉子。

她父母也给她准备了煤油灯,但是煤油不好拿,让她自己换到票了就用。

换不到煤油票,就用手电筒,他们特意给她准备了两把手电筒和好几节电池。

现在有煤油票了就打点煤油备着。

买完后,正好见到杨小草,她也买了些火柴,肥皂之类的。

然后她叫住了安漫漫和赵园园,小声道,“安知青,赵知青,你们知道怎么换票证吗?”

听她问,赵园园眼眸一转,对安漫漫道,“安知青,我还有点事,你可以带杨知青去换吗?”

见她们这样,安漫漫也就答应下来了。

和安漫漫分开后,赵园园就去邮局看了一下自己的包裹,查了一下昨天刚到。

她背着两个大包裹,找了个无人的角落。

把她空间里之前买好的锅和雨伞之类的等不好邮寄的,昨晚用麻袋装好的东西拿出来,假装是邮寄过来的。

换完东西,路过国营饭店发现开门了,还没到吃饭时间,没有饭菜卖,她要了十个肉包子。

之后她又去集市上逛了一下。

发现集市上的东西五花八门的还挺多的。

有鸡,鸭,鱼,羊肉这些,各种瓜果蔬菜,如当地盛产的桃子,李子,橘子,柚子,等和各种竹笋什么的。

还有各种豆角,南瓜,黄瓜,佛手瓜,葫芦瓜。

还有一些木制品,陶制品,竹编制品,石制品如小型的舂臼等。

赵园园还看到有草帽搭配着蓑衣卖的。

有的还摆了米面在卖。

想来,是特意节省出来的用来换钱票的。

当然,集市上人也挺多的,今天是大集日,除了供销社,国营饭店,邮局这些服务业是调休的外。

公社这里还有一些厂子如什么纺织厂,制衣厂,家具厂,食品厂之类的都调到今天休息。

而且这些厂子也向供销社提供了一批瑕疵品出来售卖。

调休让工人有空来换东西,对各方都有好处,毕竟一个集市不仅需要供应方,更要消费者。

这种集市,往往底下的大队是供应者,而公社的这些工人才是主要的消费群体。

今天刚好撞上周日,很多县城的工人知道有大集的人都纷纷坐大巴或者骑自行车赶过来换东西。

毕竟现在城里什么都要凭票购买,有的一大家子,只有一个工人,城里户口提供的供应量根本不够吃。

而集市上各种瓜果蔬菜和一些家具都比供销社,国营饭店便宜不少。

运气好的话,还能换到米和肉。

比去黑市划算多了,还没有风险。

所以很多人都原意骑几个小时的自行车过来抢购各种东西。

她买了一条一斤多的鱼和一个柚子,一斤李子,然后看到有卖蜂蜜的她也想要一斤,但是摊主要票,赵园园用三尺布票换了一斤蜂蜜。

本来还想买一个小陶罐拿回去等会熬猪油装进去的。

但是她这会背了两个快递又买了那么多东西有点重,这些她背着都很勉强,不知道怎么才能背回去。

只能放弃,反正她这会儿有锅了,等会回去把之前炒菜那个瓦罐用来装油也可以。

到了和她们约好的集合的地方,其他知青还没来,只有其他几个人稀稀拉拉的或坐在石头上,或把背篓朝下翻坐在上面看着像等人。

她抬眼看到大队长的大儿子陈大河在上次来接他们帮驮东西的地方守着两匹马等着。

她背着东西走过去,试探着问道,“陈同志,这马回去还要驮东西吗?”

陈大河看着老实木讷,但是他爹分配他管了这么长时间的马,眼力见到是练出来了。

见赵园园背着这么多东西过来问,也没多说什么,直接了当道,“一包三十斤以下的东西两分钱。”

听到这话,赵园园麻利的付了四分钱,然后把从家的邮寄来的两个包裹让陈大河放到马背上的大筐里面去。

她从赵家寄来的东西,都是一些衣服鞋子,棉被,书籍什么的,除了那几本书,其他的都没有多少重量,不到六十斤,就是体积大,占地方,看着多而已。

把两个包裹托付出去。

她自己背那些今天刚买的,不能捆绑磕碰的易碎品。

解决了包裹问题,轻省了不少,赵园园又回去集市上看了一会儿。

她去刚才看到有米面的地方买了十斤大米,按照正常粮店的价格还搭了五尺布票和两张工业券。

又去买了一个小陶罐。

虽然如果没办法拿回去,她准备用那个做菜的装,但是做菜的人永远都缺工具。

那个做菜的瓦罐可以用来煲汤。

看到有陶制土盘子她也要了三个。

逛到卖石制舂臼的地方她又买了一个舂臼。

看着集市上的东西,感觉好多都是自己需要的,还是被肩上的重量给限制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