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玄幻 > 家族修仙:从种土豆开始 > 第1章 觉醒种田天赋

家族修仙:从种土豆开始 第1章 觉醒种田天赋

作者:笑君侯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11-21 01:34:05

大梁德正十五年冬。清河郡青林县黄林镇赵家村。

晨光如细碎的金沙,透过茅草屋顶的缝隙洒落下来。吴国华睁开眼,天色已经黎明。

茅草在他眼前织成一张破碎的网,每一根草茎都清晰可辨——这是饥饿带来的异常清醒。

身旁,六岁的弟弟吴国强蜷缩得像只小虾米,两岁的妹妹吴国芬则张着嘴呼吸,三张小脸泛着同样的蜡黄,如同冬日里即将枯萎的菜叶。

国华,起来了。母亲张春芳的声音从屋外飘来,伴随着木勺刮过铁锅底部的刺耳声响和水花溅落的节奏。

吴国华轻手轻脚地挪动身体,像只谨慎的猫。土炕上的稻草在他身下发出细碎的抗议声。

弟弟在梦中咂了咂嘴,妹妹则皱起眉头翻了个身。他屏住呼吸,直到确认两个孩子没有被惊醒,才光着脚踩上冰冷的地面。

脚底的老茧让他对地面的粗糙早已麻木,但初秋的凉意还是让他打了个寒颤。

推开那扇饱经风霜的木门时,门轴发出如同老人关节般的吱呀声。

晨雾像一层薄纱笼罩着院子,母亲张春芳和二婶李菊花的身影在其中若隐若现。

她弓着背在所谓的前忙碌——那不过是三块风化严重的青石垒成的三角形,上面架着一口边缘参差不齐的铁锅,锅底有一道明显的裂缝,被泥巴勉强糊住。

今天轮到你挑水了。母亲头也不抬地说。

她枯瘦的手指正捏着一把干枯的苦苣菜,菜叶边缘卷曲发黑,像是被火烧过。她掰菜的动作精准而节省,连最老的黄叶都舍不得丢弃。

吴国华点点头,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

他走向墙角,那里立着两个木桶,桶壁上的木纹早已被水泡得模糊不清,其中一只桶的提手用草绳反复缠绕加固过。

提起它们时,他感到掌心传来熟悉的粗糙触感,那些木刺已经和他的皮肤达成了某种默契。

走出院门时,他看见祖父吴九隆像一尊雕像般坐在门槛上。

四十出头的男人,背却驼得像张拉满的弓,脸上沟壑纵横的皱纹里嵌着洗不净的泥土。

他叼着那根从不离身的铜烟锅,烟袋里的劣质烟叶散发出刺鼻的气味。

烟雾在他面前缭绕,将他浑浊的眼睛衬托得更加深不可测。

吴国华的声音轻得像片落叶。

祖父从鼻孔里喷出两股白烟,眼睛眯成一条缝,挑水走小路,别让赵家的人看见。

他说这话时,嘴角的皱纹向下撇去,像是尝到了什么苦味。

吴国华感到心脏猛地缩紧,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攥住。

赵家——这个姓氏在村里如同皇帝的名讳,光是提起就让人不自觉地压低声音。

他们霸占着赵家村里唯一一口甜水井,井台用青石砌得方正正,井口还架着辘轳。

而吴家是十多年前逃难而来的外来户,在这里安家后一直受到村里人排挤,更受到赵地主赵志林家的打压。

他们只能在夜深人静时偷偷去河边打水,或者用那口连牲口都嫌弃的咸水井。

吴国华沿着杂草丛生的小路前行,晨露打湿了他补丁摞补丁的裤脚。雾气中,他的身影时隐时现,像一抹游移的幽灵。

八岁的孩子,身高却只有六七岁孩童的尺寸,细瘦的脖颈上顶着个显得过大的脑袋,活像一根插着土豆的竹签。

前世的记忆如影随形——他本是蓝星夏国农学研究生,在实验室里摆弄着精密的仪器,分析各种土壤样本。

一场车祸将他抛到这个时空,本以为知识能改变命运,却发现在这里,连一碗稠粥都是奢望。

小河在晨光中泛着微光,像条银色的缎带。岸边已有几个妇人在洗衣,她们粗壮的手臂在石板上捶打衣物的声音传出老远。

看到吴国华,她们的说笑声戛然而止,如同被掐住脖子的母鸡。

其中一个胖妇人用手肘捅了捅同伴,朝他的方向努嘴,眼中射出刀子般锐利的目光。

吴国华低下头,让额前过长的头发遮住眼睛。

他走到下游处,那里的水流缓慢得像位迟暮老人,水面漂浮着枯枝和泡沫,呈现出不健康的灰黄色。

他蹲下身,小心地舀了两个半桶水,水面上的浮物被他轻轻荡开。

当直起腰时,肩膀立刻传来尖锐的疼痛——这具身体太弱了,连这点重量都难以承受。

回程的路仿佛没有尽头。扁担压在肩胛骨上,每走一步都像有针在扎。

他不得不频繁地停下来换肩,桶里的水随着他的动作晃荡,不时溅出来打湿他的草鞋。

汗水顺着他的太阳穴滑下,在下巴汇集成滴,最终砸在干燥的土路上,瞬间就被吸收殆尽。

当他踉跄着迈进院门时,太阳已经爬上了树梢。

父亲吴文斌和二叔吴文章、三叔吴文武正在整理农具,铁锹和锄头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父亲抬头看了他一眼,眉头皱成个字。

太慢了。父亲的声音像块粗糙的砂纸,你弟弟都醒了。

吴国华抿紧嘴唇,默默把水倒进灶台旁的大缸。

缸底的釉面早已斑驳,只剩下薄薄一层水,在阳光下泛着微弱的光。昨夜全家又省着用水了——这个认知让他喉咙发紧。

早饭时分,一大家十多口人围坐在低矮的木桌旁。祖母何小琴与三婶蔡柳儿正在分发食物。

每人面前摆着一只粗陶碗,里面的麦麸粥稀得能照出人脸,几片苦苣菜叶像小船一样漂浮其中。

吴国华双手捧碗,小口啜饮,感受着粗糙的麦麸刮过喉咙的刺痛感。这感觉如此熟悉,以至于他已经能分辨出今天麦麸磨得比昨天更粗一些。

身旁,几个弟弟妹妹已经狼吞虎咽地喝完了自己的那份,喉结上下滚动的声音清晰可闻。

祖父吴九隆、祖母何小琴生了三个儿子,而孙辈却有八个。

老大吴文斌、张春芳夫妇生了吴国华、吴国强、吴国芬两子一女。

老二吴文章、李菊花夫妇生了吴国琼、吴国志、吴国风两子一女。

老三吴文武虽然才十七岁,但是也与妻子蔡柳儿生了吴国林、吴国燕一子一女。

八个孙辈中,吴国华八岁,吴国强与吴国琼六岁,吴国志、吴国林四岁,吴国芬、吴国风两岁,吴国燕才十个月大。

吴国强眼巴巴地盯着妹妹国芬碗里剩下的半碗粥,舌头不自觉地舔着干裂的嘴唇。

不许抢妹妹的。母亲轻声呵斥,声音里带着疲惫的温柔。她把自己碗里的粥拨了一些给国强,这个动作如此自然,仿佛已经重复了千百次。

吴国华看着这一幕,胃里泛起一阵酸涩。

前世的记忆如潮水般涌来——超市里琳琅满目的食品货架,外卖App上永远刷不完的美食图片,实验室里随手丢弃的半盒便当。

那些被他视为理所当然的富足,在这个世界竟成了遥不可及的梦想。

他放下碗,尽管腹中的饥饿感仍在叫嚣,但他知道母亲和妹妹更需要这口粮。

我去地里看看。他说着站起身,故意忽略母亲投来的担忧目光。

父亲看了他一眼,点点头:今天你跟我们下地吧,也该学着干活了。

他说这话时,粗糙的大手在吴国华肩上按了一下,那触感既像是鼓励,又像是某种沉重的宣判。

吴国华心头一跳。八岁,在这个家庭已经算半个劳力了。

他跟着父亲和两位叔叔走向村外的薄田,路过赵家的良田时,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

赵家的麦田绿得刺眼,刚钻出土的麦芽整齐得像用尺子量过,在微风中掀起层层波浪。

而远处吴家的地,则像块打满补丁的破布,蔫黄的土块稀稀拉拉地散布其间,仿佛随时会枯萎消失。

别看人家的,父亲的声音从前方传来,低沉得像地底的回声,咱们能种活这些就不错了。

吴家的地位于村子东边的山坡上,是村里最贫瘠的三亩薄田和几块坡地。土层薄得可怜,随便一锄头下去就能碰到石头。

吴国华蹲下身,抓起一把土在掌心揉搓。黑土中混杂着细小的石砾,干燥得如同面粉,从指缝间簌簌落下。

他忍不住再次开口,声音因为紧张而略微发颤,今年冬天种土豆,能不能试试屋后荒坡上那片沙地?

父亲的动作顿了一下,然后继续埋头锄草:沙地存不住水,种什么都活不了。

他的声音像是从地底传来,再说土豆种子那么金贵,哪能随便糟蹋。

可是黑土太黏,土豆长不大啊。吴国华用指甲刮着掌心的泥土,试图解释,沙地透气性好,土豆结得更大……

小孩子懂什么!二叔吴文章突然直起腰,锄头重重砸在地上。

他晒得黝黑的脸上写满不耐,额头上暴起的青筋像条扭曲的蚯蚓,祖祖辈辈都这么种的,就你主意多!

吴国华闭上嘴,感觉有团棉花堵在喉咙里。从三年前开始,他每年都提同样的建议,却总是换来同样的拒绝。

前世的知识告诉他,土豆适合疏松的沙质土壤,但在这个靠天吃饭的世界,祖辈的经验比任何理论都更有分量。

正午的太阳像团燃烧的火球,无情地炙烤着大地。吴国华的汗水浸透了后背的破布衫,在泥土上留下一圈深色的痕迹。

他的手掌很快磨出了水泡,细嫩的表皮被粗糙的锄柄撕裂,渗出淡黄色的组织液。但他咬紧牙关不吭声,只是时不时在裤腿上蹭掉掌心的血水。

祖父的话在耳边回响:吴家的孩子要像野草一样顽强,才能在这片排外的土地上扎根。

歇会儿吧。三叔吴文武突然递过来一个破旧的水囊。

他是父辈三个兄弟中最年轻的一个,才十七岁,眼角还没有被岁月刻上纹路。水囊是用某种动物的膀胱做的,表面布满裂纹,用树胶勉强粘合。

吴国华感激地接过,仰头灌下一大口。

水温热得发烫,带着浓重的土腥味和皮革的涩味,但在他口中却比琼浆玉液还要甘甜。

就在他吞咽的瞬间,一阵突如其来的眩晕击中了他,眼前闪过一道耀眼的金光,如同夏日正午直视太阳后留下的残影。

当视线重新聚焦时,几行半透明的文字浮现在他眼前:

姓名:吴国华

天赋:种田

一级天赋(1\/100):种植作物生存率增加100%

吴国华猛地呛住了,水从鼻孔里喷出来,刺激得他眼泪直流。这是……金手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