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穿越之贺兰女将 > 第1章 齐聚清屏山

穿越之贺兰女将 第1章 齐聚清屏山

作者:书袋兔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1 01:08:28

贺兰家将打死了进京送礼行贿的潼关元帅童志国,劫了囚车,救出了赵鸾亭,陈玉兰两位夫人,顺便收下了童志国精心准备的生辰礼。

钢叉公主铁夜梅,考虑到山寨距离京都并不遥远,自己和儿子的身份也 已经暴露,便带着钢叉山寨子中的人,一起投奔了八百里清屏山。

这一路上,因为队伍比较庞大,行动起来有些缓慢,分批行走,一路上又经历不少艰辛,终于这一天,大队人马来到了清屏山之下。

早有那巡山的喽啰兵,远远的看见“铁”字旗帜,飞奔上山向寨主报信。提前收到飞鸽传书的贺兰信、齐爱莲夫妇,自然知道这是三位嫂嫂到了。

听到了喜讯,贺兰信和夫人齐爱莲喜出望外,自己的儿子也终于回来了,直接命令大开寨门,迎接几位嫂子上山。

聚义大厅里是张灯结彩,整个清屏山上是喜气洋洋。

大家历经磨难,最终得以团聚,山寨上又增加了钢叉山的全部兵力,获得了三千余战俘兵马,力量更加壮大,自然人人高兴。

贺兰信直接命令大摆筵席,为几位嫂嫂,和袁能、李志两位义兄义弟接风洗尘。

酒宴之上,钢叉公主对贺兰信夫妻讲述了,贺兰明男扮女装准备破山,遇见女扮男装的刘云凤虚凰假凤,却错成姻缘,决定和刘云凤真拜堂之事。

贺兰信夫妻见到刘小娘子一表人才,容颜秀美,又是本领高超,师出名门,还有嫂夫人亲自做媒,自然满心的欢喜,直接点头应下。

贺兰信夫妻对着刘云凤说道:“我们现在虽然是江湖儿女,说是不拘小节,但是小娘子人品贵重,我们要先行聘礼,择个良辰吉日,给你们完婚才好。”

刘云凤羞涩的应下。

山中原是绿林兄弟众多,颇有点阳盛阴衰。如今钢叉公主带着一众女兵,再加上女将齐爱莲,赵鸾亭,还有小辈中贺兰容、刘云凤,倒是直接占了半边天,还专门新建立了一个女子营。

知晓刘云凤要出嫁,众女将有力出力,有礼贺礼。终于这一天,在清屏山上,给贺兰明和刘云凤举办了婚礼,鼓乐声中,两小只高高兴兴的拜了花堂,成了夫妻。

从此之后,清屏山寨正式招兵买马,聚草屯粮,积蓄力量,准备为国除奸。

四方的百姓,和各路英雄豪杰,仰慕贺兰家忠心为国,加上朝廷奸贼当道,欺压百姓民不聊生,纷纷前来投奔,山寨中的人马与日俱增,声威大振。

再说这汴京城中,太师黄集,他机关算尽预备谋反,却差点被贺兰老王爷发现证据,使了奸计坑害了忠良,却因为放跑了贺兰勇、贺兰信兄弟而战战兢兢,暂时熄了勾结西凉直接篡位的心思。

只是十几年下来,黄太师不仅没有抓到贺兰勇贺兰信兄弟二人,还让贺兰容两次闯进汴梁城,闹了个天翻地覆,还全身而退,甚至杀害了自己的庶子黄虎。

现在,他又听说贺兰勇在北国被招了驸马,有朝一日定要找他算账,再听闻,在大赵北境清屏山上,贺兰家老二贺兰信,也扯起大旗号称替天行道。

这一切,让黄太师着急上火,终日里食不甘味,坐卧不宁。

这天,黄集又一次把他最后的三个儿子叫到了眼前,商议着对付贺兰家的办法。

唯一长大了的庶子黄豹,终于是从老家回到京城,鲇鱼似地大脑袋上,一对鼠眼滴溜溜一转,用手指了指北方,又指了指上方,对着自家发须皆白的老父亲,诡秘的笑了笑。

黄文直接冲着最小的弟弟脑袋上拍了一掌:“有什么话,直接说,装模作样的,大家可没工夫陪你打哑谜。”

“就是,就是。”黄武接着说,“让你在老家建行宫,一个人出门太久了吗?净学一些拐弯抹角的,有屁快放。”

黄集端坐太师椅上,呵斥了一句黄武不要太粗鄙,但还是让黄豹有话直讲。

黄豹小小声的直接说道:“父亲正可以利用犯官贺兰信在边境立了反旗的机会,劝说当今天子让我侄儿天及,挂帅征讨。之前我们不是利用贺兰勇成为北国驸马之事,准备了百日擂台吗?这次我们要是能让黄天及挂了帅印,那全国兵马就要听我门黄家调遣。那时候,我们想做什么,还会不成吗?”

话到此处,黄武先不说话了,这黄天及是他的嫡长子,黄府明面上的长孙,至于嫡亲大哥黄文唯一的儿子黄弃,听名字就只是个弃子罢了。

黄集对自己这个勇武的孙子也一贯的看好宠信,听了小儿子“诚恳推荐”深觉欣慰。黄文同样看重这个侄儿,想起当日里表弟蔡英杰的惨死,他也不好提出别的意见,默默同意了小弟的建议。

商议停当。

第二天一大早,黄集乘坐八抬大轿去上早朝。他坐在轿子里寻思,只要万岁一准他的奏本,我那嫡亲的孙子黄天及一挂帅印,那时候不仅不怕他贺兰家反叛发兵,就连这大赵的江山,老夫我也可以轻松坐上一坐。他越想越觉得得意。

得益于朝中半数的忠良,仁宗仍然半阖着眼睛端坐在朝堂之上。

金殿上,黄集出班启奏道:“臣禀陛下万岁万万岁,那犯官贺兰之后贺兰信,如今在北方八百里清屏山上,立了替天行道的旗帜,迟早要预谋我主的江山。臣保举一人挂帅北征,以绝吾主后患。”

仁宗也是听闻贺兰家的消息,之前一个做驸马的贺兰勇,如今又一个贺兰信,他对当年异姓王爷贺兰必显的死,并不是全无顾虑,听见爱妃父亲的奏本,直接在殿上问道:“卿欲保荐何人挂帅?”

黄集说道:“都说举贤不避亲,此人便是臣的孙子,名天及。”

其实仁宗只要有人征讨山贼,对人选并无要求,听见黄集的奏本,赵仁宗正要准本,文官阵列中的包拯,早已看破黄集的阴谋,急忙出班奏道:“陛下三思,臣有本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