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其他 > 重生之嫡女行 > 第97章 苏瑶和楚墨的生活(十二)

重生之嫡女行 第97章 苏瑶和楚墨的生活(十二)

作者:过霍过霍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1-20 23:35:05

第九十五章 苏瑶和楚墨的幸福生活3

腊八节的清晨,摄政王府的庭院里还残留着积雪,檐角的冰棱在朝阳下折射出细碎的光。苏瑶刚洗漱完毕,青黛就捧着件藕荷色绣折枝梅的棉袍进来:“王妃,今日要进宫赴宴,这件衣裳既雅致又暖和,您穿上肯定好看。”

苏瑶接过棉袍,指尖抚过衣襟上细腻的针脚,笑着点头:“你眼光越发好了。念瑶呢?他的衣裳准备好了吗?”

“小世子早就穿好了,正拉着王爷在院子里看新做的冰灯呢。”青黛一边帮苏瑶系着衣带,一边笑道,“昨儿晚上王爷特意让人在院子里凿了冰灯,说是给小世子玩,其实啊,是想让您也看看新鲜。”

苏瑶走到窗边,果然见院子里立着几盏形态各异的冰灯,楚墨正弯腰帮楚念瑶调整灯里的烛芯,楚念瑶踮着脚拍手,小脸上满是欢喜。她笑着拿起桌上的菱花镜,镜中女子眉眼温婉,发髻上那支赤金凤凰簪衬得肌肤胜雪,这是楚墨送她的那支,她越发喜欢日日戴着。

“娘亲!快来看!父王说晚上点上蜡烛,冰灯就会发光啦!”楚念瑶瞥见苏瑶,立刻挣脱楚墨的手跑过来,拉着她的裙摆往院子里走。

楚墨跟在后面,顺手拿起落在廊下的狐裘披风,轻轻披在苏瑶肩上:“外面风凉,别冻着。进宫前让厨房温两碗腊八粥,垫垫肚子,宫里的宴席怕是要到晌午才开。”

苏瑶拢了拢披风,笑着应下:“都听你的。对了,柳师傅明日就到京城了,我让青黛去驿站接他,顺便安排好住处,等咱们从宫里回来,正好能和他见一面。”

“不用麻烦青黛,我已经让惊风去安排了。”楚墨握住她的手,指尖带着暖意,“柳师傅是你特意请来的匠人,不能怠慢。等他到了,咱们就在府里设宴,好好招待他。”

楚念瑶在一旁拉着两人的手晃了晃:“父王娘亲,我们快吃腊八粥吧!吃完去宫里,我还要给太后娘娘看我画的雪娃娃呢!”

一家三口走进正厅,桌上已经摆好了三碗冒着热气的腊八粥。红枣、桂圆、莲子、糯米熬煮的粥品泛着甜香,上面还撒了一层细碎的桂花。楚念瑶拿起勺子舀了一口,眯着眼睛笑道:“好好吃!比上次张嬷嬷做的还要甜!”

苏瑶看着儿子满足的模样,眼中满是温柔,转头对楚墨道:“等柳师傅来了,让他教学徒们绣些桂花纹样,咱们做些桂花糕配着茶卖,说不定能受顾客喜欢。”

“你想做什么,我都支持你。”楚墨给她碗里添了一勺莲子,“百绣斋如今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你也别太累着自己,要是忙不过来,就多雇几个绣工。”

苏瑶笑着点头,心中暖意融融。自从嫁给楚墨,他从未阻止过她做自己喜欢的事,反而处处为她着想,这样的日子,是她以前从未敢奢望的。

吃过腊八粥,马车早已在府门口等候。侍卫们骑着马护在两侧,马车缓缓驶离摄政王府,朝着皇宫的方向而去。街上的积雪已经被清扫过,偶尔能看到几个孩童在路边堆雪人,欢声笑语传得很远。

楚念瑶趴在车窗边,好奇地看着外面的景象,时不时指着路边的店铺问东问西。苏瑶耐心地解答着他的问题,楚墨则坐在一旁,目光温柔地看着母子俩,偶尔插一两句话,车厢里满是温馨。

马车行驶了大约半个时辰,终于抵达皇宫。太监李德全早已在宫门口等候,见他们下车,连忙笑着迎上前:“王爷,王妃,小世子,太后娘娘已经在慈宁宫等着了,快请随杂家来。”

跟着李德全走进皇宫,沿着青砖铺就的御道往前走,两侧的宫殿飞檐翘角,庄严肃穆。楚念瑶第一次进宫,眼睛都看不过来了,小声拉着苏瑶的衣角:“娘亲,皇宫好大啊!比咱们家还要大!”

苏瑶笑着摸了摸他的头:“是啊,皇宫是皇上和太后娘娘住的地方,自然大得多。等会儿见到太后娘娘,要记得行礼,不能失礼。”

楚念瑶用力点头:“我知道!先生教过我,见到长辈要行拱手礼!”

走进慈宁宫,就见太后正坐在暖阁的榻上,身边围着几个宫女。太后穿着件明黄色绣凤袍,头发梳成高髻,戴着一支赤金镶珠的凤钗,虽已年过半百,却依旧精神矍铄。

“臣参见太后娘娘,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楚墨和苏瑶连忙行礼,楚念瑶也学着他们的样子,认认真真地拱了拱手:“小子楚念瑶,参见太后娘娘。”

太后见楚念瑶长得粉雕玉琢,又这般懂事,脸上立刻露出笑容:“快起来快起来,好孩子,不用多礼。”她招手让楚念瑶过去,拉着他的小手仔细打量,“这孩子长得真俊,眉眼像极了摄政王,气质又像王妃,真是个好模样。”

楚念瑶一点也不怕生,笑着从怀里掏出一张画:“太后娘娘,这是我画的雪娃娃,送给您!”

太后接过画,见上面画着三个雪人,一个戴着帽子,一个系着围巾,还有一个手里拿着糖葫芦,画得虽稚嫩,却充满童趣。她越看越喜欢,笑着对苏瑶道:“念瑶这孩子真有灵性,以后要好好培养,定能成大器。”

苏瑶笑着谢恩:“太后娘娘过奖了,这孩子就是调皮,平日里让先生费了不少心。”

楚墨在一旁说道:“念瑶在国子监还算听话,先生也时常夸奖他聪慧。”

太后点点头,让宫女端来早已备好的点心和茶水,又拉着楚念瑶问了些在国子监读书的趣事。楚念瑶叽叽喳喳地说着,时不时逗得太后哈哈大笑,暖阁里的气氛十分融洽。

不知不觉到了晌午,皇帝派人来请他们去御花园赴宴。一行人来到御花园,只见亭子里已经摆好了宴席,皇帝正坐在主位上等候。见到楚墨一家,皇帝笑着起身:“皇叔,皇婶,快请坐。念瑶也过来,到朕这里来。”

楚念瑶依言走到皇帝身边,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皇帝拉着他的手,笑着道:“朕听说你在国子监得了先生的夸奖,特意赏你一块玉佩,以后要更加用心读书才是。”

说着,皇帝从腰间解下一块白玉佩,上面刻着“勤学”二字,递给楚念瑶。楚念瑶接过玉佩,谢过皇帝,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

宴席上的菜品十分丰富,有清蒸鲈鱼、红烧熊掌、烤全羊等,还有各种精致的点心和水果。楚念瑶第一次吃烤全羊,吃得小嘴上都是油,苏瑶连忙拿出手帕给他擦嘴,眼中满是宠溺。

席间,皇帝和楚墨聊起了朝政,苏瑶则陪着太后说话。太后拉着她的手,轻声道:“瑶瑶,自从你嫁给摄政王,哀家就没见过他这般开心过。你们夫妻和睦,念瑶又这般懂事,真是哀家的福气。”

苏瑶心中感动,连忙道:“太后娘娘谬赞了,都是臣妇应该做的。能嫁给王爷,是臣妇的福气。”

太后笑着点点头:“哀家知道你是个好姑娘。以前苏柔那孩子不懂事,做出些糊涂事,你也别往心里去。如今丞相府那边,若是有什么困难,尽管跟哀家说,哀家会帮你的。”

苏瑶心中一暖,谢道:“多谢太后娘娘关心,丞相府那边有臣妇在,不会有什么事的。”

宴席结束后,皇帝又留楚墨聊了会儿朝政,苏瑶则带着楚念瑶在御花园里散步。楚念瑶拿着皇帝赏的玉佩,兴奋地跑前跑后,苏瑶跟在后面,看着他欢快的身影,脸上满是笑容。

夕阳西下时,他们才起身告辞。太后特意让宫女打包了许多点心和宫里熬的腊八粥,让他们带回府里。楚念瑶抱着一个装满点心的食盒,一路上都笑得合不拢嘴。

回到王府时,天色已经有些暗了。管家连忙迎上前:“王爷,王妃,小世子,您们回来了。柳师傅已经到京城了,惊风已经把他安排在府里的客房住下了,说明日再让他来给您们请安。”

苏瑶心中一喜:“太好了,明日正好能和柳师傅好好聊聊新绣品的样式。”

楚墨点点头:“今日大家都累了,先回房歇息吧。明日我让厨房做些扬州的特色菜,好好招待柳师傅。”

第二日一早,苏瑶刚洗漱完毕,就听说柳师傅已经在正厅等候了。她连忙换了件衣裳,带着青黛来到正厅。

只见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正坐在椅上,穿着件青色的棉袍,手里拿着一个绣绷,正在仔细地端详着上面的绣品。老者面容清瘦,眼神却十分有神,正是她要找的柳师傅。

“柳师傅,久仰大名。”苏瑶走上前,笑着行礼。

柳师傅连忙放下绣绷,起身回礼:“王妃娘娘客气了,老奴能为王妃效力,是老奴的荣幸。”

楚墨也走了进来,笑着道:“柳师傅一路辛苦,快请坐。”

三人坐下后,青黛端上热茶。柳师傅喝了口茶,笑着对苏瑶道:“王妃娘娘的百绣斋,老奴在扬州就听说过了。听说王妃娘娘的绣技十分高超,尤其是那幅《岁寒三友图》,更是名满京城。”

苏瑶笑着道:“柳师傅过奖了,臣妇只是喜欢绣些东西罢了。这次请柳师傅来京城,是想让柳师傅教学徒们双面异色绣的技艺,不知道柳师傅是否愿意?”

柳师傅点点头:“王妃娘娘放心,老奴既然来了,就一定会把毕生所学都教给学徒们。不过双面异色绣难度较大,需要学徒们有一定的绣技基础,还需要有耐心和毅力。”

“这个柳师傅放心,百绣斋的学徒们都很认真,只要柳师傅肯教,他们一定能学好。”苏瑶说着,让青黛拿来一匹白色的丝绸,“柳师傅,您看用这匹丝绸做双面异色绣,效果会不会好一些?”

柳师傅拿起丝绸,仔细地摸了摸,点点头:“这匹丝绸质地细腻,颜色纯正,用来做双面异色绣正好。老奴这就给王妃娘娘演示一下。”

说着,柳师傅拿出针线,开始在丝绸上绣起来。他的动作十分娴熟,手指翻飞间,一朵娇艳的牡丹渐渐成型。更令人称奇的是,从正面看,牡丹是鲜艳的红色,从反面看,却是淡雅的粉色,两种颜色浑然一体,没有一丝破绽。

苏瑶和楚墨看得十分惊叹,楚念瑶也凑了过来,瞪着大眼睛道:“柳师傅,您好厉害啊!这朵花怎么会有两种颜色呢?”

柳师傅笑着摸了摸楚念瑶的头:“小世子,这就是双面异色绣的奇妙之处。它需要用两种不同颜色的丝线,按照一定的针法绣制,才能达到这种效果。”

楚念瑶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柳师傅,您能教我吗?我也想绣一朵这样的花给娘亲。”

苏瑶笑着道:“念瑶,你还小,等你再大一些,柳师傅再教你。”

柳师傅也笑着道:“小世子有这份心就好,等小世子长大了,老奴一定教你。”

接下来的几日,柳师傅开始在百绣斋教学徒们双面异色绣。苏瑶也时常去百绣斋,和柳师傅一起探讨新绣品的样式。柳师傅提出,可以将双面异色绣和云锦结合起来,制作出更加高档的绣品,苏瑶十分赞同,立刻让林绣工去江南织造局订购了一批上好的云锦。

与此同时,楚墨也在忙着处理朝政。自从三皇子萧珩的旧部被抓获后,京城的治安好了许多,百姓们也都安居乐业。皇帝十分信任楚墨,许多朝政都交给了他处理,楚墨也尽心尽力,把朝政处理得井井有条。

这日,苏瑶正在百绣斋和柳师傅一起查看学徒们的绣品,青黛突然匆匆跑进来:“王妃,不好了,丞相府派人来说,老夫人病情加重了,让您赶紧回府看看。”

苏瑶心中一紧,前几日她还去丞相府看过老夫人,当时老夫人的病情已经好转了许多,怎么会突然加重?她连忙对柳师傅道:“柳师傅,我先回丞相府看看,这里就麻烦您了。”

柳师傅点点头:“王妃娘娘放心去吧,这里有老奴呢。”

苏瑶跟着丞相府派来的人匆匆赶回丞相府,刚走进正厅,就闻到一股浓重的药味。苏明正坐在椅上,神色焦急地来回踱步。见到苏瑶,他连忙迎上前:“瑶瑶,你可算来了,老夫人她……她快不行了。”

苏瑶心中一沉,快步走进里屋。只见老夫人躺在榻上,脸色苍白如纸,呼吸十分微弱。太医正坐在榻边,一边给老夫人诊脉,一边摇头叹气。

“太医,我祖母怎么样了?”苏瑶走到榻边,声音带着颤抖。

太医站起身,叹了口气道:“王妃娘娘,老夫人年事已高,这次又受了风寒,病情十分严重,恐怕……恐怕时日无多了。”

苏瑶只觉得眼前一黑,差点晕过去。她强忍着泪水,握住老夫人的手:“祖母,您醒醒,我是瑶瑶啊!”

老夫人缓缓睁开眼睛,看到苏瑶,眼中闪过一丝光亮。她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什么,却发不出声音。苏瑶连忙把耳朵凑过去,只听到老夫人微弱的声音:“瑶瑶……念瑶……照顾好……念瑶……”

说完,老夫人的手垂了下去,眼睛也永远地闭上了。

苏瑶再也忍不住,泪水夺眶而出:“祖母!”

苏明在一旁也哭了起来:“老夫人……您怎么就这么走了……”

苏瑶强忍着悲痛,安排人给老夫人办理后事。楚墨得知消息后,也立刻赶回了丞相府,陪在苏瑶身边,帮她处理各种事务。楚念瑶听说曾祖母去世了,也十分伤心,拉着苏瑶的衣角,小声安慰道:“娘亲,您别难过,曾祖母去了天上,会变成星星看着我们的。”

苏瑶摸了摸儿子的头,泪水更加汹涌。她知道,祖母最疼爱的就是她和念瑶,如今祖母走了,她心中充满了不舍和悲痛。

老夫人的后事办得十分隆重。皇帝和太后也派人送来唁礼,朝中的大臣们也纷纷前来吊唁。苏瑶穿着素色的孝服,每日守在灵堂前,接待前来吊唁的宾客。楚墨一直陪在她身边,帮她分担着一切,时不时轻声安慰她几句。

几日后,老夫人的葬礼结束了。苏瑶带着楚念瑶回到摄政王府,心中依旧十分悲痛。楚墨看着她日渐憔悴的模样,十分心疼,特意让厨房做了许多她喜欢吃的菜,又陪她去院子里散步,想让她心情好一些。

这日,苏瑶正在房间里整理老夫人留下的遗物,无意间发现了一个精致的木盒。她打开木盒,里面放着一封信和一个玉镯。信是老夫人写给她的,上面写着:

“瑶瑶吾孙,当你看到这封信时,祖母恐怕已经不在人世了。祖母知道,你一直对丞相府的旁支有意见,尤其是苏明,他确实做了许多糊涂事。但他毕竟是你的堂叔,血浓于水,祖母希望你能原谅他,以后多多照拂丞相府。这个玉镯是你母亲留给你的,当年她嫁给你父亲时,你外祖母送给她的,希望你能好好保管。祖母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你能幸福安康,和摄政王白头偕老,念瑶能健康成长。祖母在天上,会一直看着你们的。”

苏瑶看着信,泪水再次滑落。她拿起那个玉镯,只见玉镯通体翠绿,质地温润,是母亲留下的遗物。她把玉镯戴在手上,心中暗暗发誓,一定会好好照顾念瑶,不辜负祖母的期望。

就在这时,青黛走进来道:“王妃,苏明来了,他说有要事想和您商量。”

苏瑶收起信和玉镯,深吸一口气道:“让他进来吧。”

苏明走进房间,神色十分愧疚:“瑶瑶,我知道错了,以前都是我不好,不该听外人的话,害了你和念瑶。老夫人走了,丞相府的担子就落在我肩上了,我以后一定会好好打理丞相府,不会再给你添麻烦了。”

苏瑶看着苏明,心中的怨气渐渐消散。她知道,苏明虽然做了许多糊涂事,但本质并不坏,只是被利益冲昏了头脑。她轻声道:“堂叔,过去的事就别提了,以后好好打理丞相府,照顾好家里人。若是有什么困难,随时可以来找我。”

苏明眼中闪过一丝感激:“多谢瑶瑶,你真是个好姑娘。我以后一定会好好努力,不会再让你失望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