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1978:买四合院娶女神成文豪 > 第52章 南锣鼓巷

1978:买四合院娶女神成文豪 第52章 南锣鼓巷

作者:老黑与宸宸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11-20 23:35:04

1979年5月10日清晨,许愿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醒。窗外天刚蒙蒙亮,招待所走廊里还亮着昏黄的灯光。

小许!快开门!叶冰如的声音压得很低,却掩饰不住其中的兴奋。

许愿披上外套打开门,叶冰如几乎是挤了进来。

成了!叶冰如把信封拍在桌上,南锣鼓巷x号院!三进四合院,占地一千四百八十平米,建筑面积一千三百二十平,产权清晰,要价两万八!

许愿的睡意瞬间消散。他拿起信封,里面是一沓泛黄的房契资料和几张黑白照片。照片上是一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虽然略显破败,但格局完整。朱漆剥落的大门,影壁上的砖雕依稀可见字图案,前院的石榴树已经抽出新芽。

这么快?许愿有些意外。

老天的安排!叶冰如压低声音,我表弟昨晚上突然来我家,说房管所刚登记的这个院子。原主人是个老旗人,去年冬天走了,唯一的儿子在美国,急着脱手换外汇。产权已经理清了,就等着出手!

她掏出手帕擦了擦额头的汗:我一宿没睡,天没亮就去找了老王头——就是我给你提过的那个老房虫。他年轻时在南锣鼓巷当过掮客,对那片熟得很。我们偷偷去看了院子,虽然有些年头没住人,但结构完好,没被大杂院分割过!

许愿仔细翻看照片。第二张是内院,方砖墁地,正房五间,两侧厢房各三间,抄手游廊的彩绘虽然褪色,但木结构完好。第三张是后罩房,窗前有棵老枣树。

两万八...许愿沉吟道。

要价是高了点,叶冰如急急地说,但老王头说了,这院子搁十年前最多值八千。现在政策松动,私产交易刚开个口子,价格自然水涨船高。最重要的是——她凑近一步,产权干净!没有租户占着,不用扯皮!这种院子现在打着灯笼都难找!

许愿点点头。他明白叶冰如的急切——这样的机会确实难得。在这个住房极度紧张的年代,私产四合院交易几乎是个传说。更何况是南锣鼓巷这样的好地段,保存完好的三进院落。

现在能去看房吗?许愿问。

就等你这句话!叶冰如眼睛一亮,老王头在巷口等着呢。不过...她犹豫了一下,这事儿得低调。现在私人买卖房产还是敏感话题,咱们得...

我明白。许愿已经穿好衣服,从抽屉深处取出存折和印章,就说我是帮亲戚看房。

五月的晨风还带着凉意。他们骑车穿过渐渐苏醒的胡同,拐进南锣鼓巷。这条有着七百多年历史的老巷子,在晨曦中显得安静而沧桑。青砖灰瓦的院落一个挨着一个,偶尔有早起的人拎着痰盂或煤炉出来。

在巷子中段,一个头发花白的精瘦老头正蹲在墙角抽烟。看见他们,老头立刻掐灭烟头迎上来。

这位就是王师傅。叶冰如介绍道。

老王头上下打量着许愿,咧嘴一笑,露出几颗黄牙:小伙子就是买主?好胆识!他压低声音,这院子我看了,值这个价。要不是主家急着要美金,轮不到咱们。

他从怀里掏出一把老式铜钥匙,领着他们来到一座黑漆大门前。门楣上吉祥如意的字迹已经模糊,门环上的兽首却依然威严。钥匙插入锁孔,发出沉重的声。

推开大门的瞬间,一股混合着木头、尘土和岁月的气息扑面而来。许愿站在影壁前,看着上面斑驳的砖雕——一只蝙蝠衔着铜钱,寓意福在眼前。

绕过影壁,前院豁然开朗。方砖铺地,正中一条青石甬道通向垂花门。两侧各有一棵石榴树,嫩绿的新叶在晨光中舒展。老王头边走边介绍:这是外院,过去给门房、车马用的。您看这砖,都是老城砖,比现在的结实多了!

穿过垂花门,内院更加规整。正房五间,前出廊后出厦,窗棂上的冰裂纹图案保存完好。东西厢房各三间,抄手游廊的柱子虽然漆皮剥落,但木质坚实。老王头拍着廊柱:金丝楠的!搁现在哪找去?

后院稍小,三间后罩房掩映在一棵老枣树下。角落里还有口盖着石板的老井。老王头掀开石板,井水清澈见底:甜水井!自来水没通前,这口井养活了整个院子的人!

许愿一间间查看。正房的地砖有些松动,但梁柱笔直;厢房的纸顶棚破了几个洞,但木隔扇完好;厨房的灶台塌了一半,但青石板台面依然平整。最难得的是,整个院子没有被后来搭建的小房分割,保持着完整的格局。

怎么样?看完房,三人在垂花门下低声商议。叶冰如紧张地看着许愿。

要了。许愿干脆地说。

老王头一拍大腿:痛快!我这就去找中间人。今天下午就能办手续!他压低声音,不过得现金交易,不能走银行。主家要的是现钱,怕政策有变。

叶冰如皱眉:这不合规矩...

现在哪有什么规矩?老王头苦笑,私产交易本就是灰色地带。房管所那边有我打点,过户没问题,但钱得现过现。

许愿沉思片刻:可以。但必须今天办完过户,一手交钱一手交房契。

老王头答应得干脆,中午我带中间人来招待所找你。下午去房管所,晚上你就能拿到新房契!

回到招待所,许愿从银行取出了两万八千元现金。厚厚几沓大团结用报纸包好,装进军用挎包。叶冰如看得心惊肉跳:小许,这...这太冒险了...

值得冒险。许愿平静地说。他想起那个安静的院落,那口甜水井,那棵老枣树。在这个拥挤喧嚣的城市里,那样一方天地,是金钱难以衡量的。

下午的手续比想象的顺利。房管所的一个小办公室里,老王头带来的中间人——一个穿着中山装、自称是原主家亲戚的中年人,拿出了全套房契地契。泛黄的纸页上,从民国到解放后的产权变更记录清晰可辨,最新的准许私有房产交易的红色公章还散发着新鲜的印泥气味。

许愿仔细核对了每一张纸,确认无误后,在买卖契约上签下名字,盖了私章。两万八千元现金,在房管所干部的见证下,交给了中间人。厚厚几沓钞票被装进一个旧布包时,叶冰如的手都在发抖。

恭喜许同志。房管所的干部收起备案材料,递过一张盖着鲜红大印的新房契,南锣鼓巷x号院,从现在起就是您的了。这是新的房产所有证,您收好。

走出房管所时,夕阳正斜照在南锣鼓巷的青砖灰瓦上。许愿手里攥着那张薄薄的纸——中华人民共和国北京市房地产所有证,所有权人一栏,工整地写着二字。

老王头搓着手笑道:许同志,您现在是南锣鼓巷的爷们儿了!要不要找个泥瓦匠拾掇拾掇院子?我认识几个老把式...

不急。许愿谢过他,先收拾出一间能住的,其他的慢慢来。

叶冰如直到这时才真正松了口气。她看着许愿沉静的侧脸,突然意识到这个年轻人身上有种超越年龄的定力和决断。两万八千元,普通人一辈子都攒不下的巨款,他就这样干脆地换了一座老院子。而她这个老北京,此刻竟比他还激动。

叶老师,许愿转向她,眼神真诚,多谢您。没有您牵线搭桥,我找不到这样的院子。

叶冰如摆摆手,眼圈却有些发红:你这孩子...总算有个家了。她顿了顿,对了,作协那边知道你买房的事吗?

许愿摇摇头:暂时不打算说。招待所那边我也会再住一阵,等院子收拾好了再搬。

明智。叶冰如点头,现在风气还没完全放开,私产这事...低调为好。

回到招待所,许愿锁上门,再次展开那张房契。在房屋状况一栏,工整地写着:

坐落:东城区南锣鼓巷x号

结构:砖木

间数:正房五间,厢房六间,倒座三间,后罩房三间

建筑面积:一千三百二十平方米

占地面积:一千四百八十平方米

附属物:水井一口,树木四棵

他轻轻抚过房契上自己的名字,嘴角浮起一丝微笑。在这个1979年的5月,二十一岁的许愿,有了一座属于自己的四合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