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1978:买四合院娶女神成文豪 > 第303章 《亮剑》CCTV-1播出

2005年7月22日,山西太原,晋祠宾馆会议室内。

许愿坐在长条会议桌的首位,手指间夹着的香烟已经燃了半截,烟灰将落未落。他面前摊开着厚厚一摞《亮剑》后期制作进度表,旁边是央视影视部的内部联系名单,几个关键人物的名字被红笔重重圈出。

“三十集,单集四十二分钟,一帧不多,一帧不少。”执行导演张立军嗓音沙哑,眼圈乌黑,但精神却像绷紧的弓弦,“粗剪、精剪、配乐、动效,全部到位!现在就差最后一遍音画合成和央视那边的龙标了!”

制片人周卫国,一个精瘦的中年男人,此刻正拿着手机在窗边低声下气地通话:“李主任,您放心,成片绝对符合要求,基调昂扬,人物鲜活…是是是,我们知道央视的规矩,这不,许导亲自带队,带着全部素材明天就飞北京…哎,好的好的,麻烦您务必安排个时间,哪怕十分钟…”

挂了电话,周卫国抹了把额头的汗,看向许愿:“老大,影视部总编室副主任,李国庆。话没说死,但意思很明白,片子得过审,还得排期。现在台里重点剧目排着队,八一的档期,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的档期,都抢破了头。”

许愿把烟按灭在堆满烟蒂的烟灰缸里,发出“嗤”的一声轻响。他抬起头,目光扫过桌前一张张疲惫而紧张的脸——张立军、周卫国、美术指导韩梅、摄影指导陈克,还有几个核心的后期骨干。这大半年,他们泡在山西的沟沟坎坎里,风沙裹着煤灰往喉咙里灌,就为了把李云龙那个“泥腿子”英雄从纸面上抠出来,立到荧屏上。

“排期要争,质量更要过硬。”许愿开口,声音带着熬夜后的低沉,却异常清晰,“韩梅,片头片尾字幕、所有特效镜头,按最高标准再过一遍,不能有任何瑕疵。陈克,色调统一性,尤其是战场戏,我要那种粗粝的真实感,不是油光水滑的摄影棚效果。”

“明白!”

“许导放心!”

“立军,”许愿看向执行导演,“你负责带队完成最后的合成,确保技术指标完全符合央视的播出标准。一秒都不能差。”

“交给我!”张立军重重点头。

许愿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外面被烈日炙烤得有些发蔫的柏树。“卫国,订明天最早一班飞北京的机票。你,我,带上精剪后的前五集样片。”他转过身,眼神锐利,“我们去会会央视的‘领导’们。”

北京,央视大楼。

许愿和周卫国在接待室等了近一个小时,才被一个年轻的秘书引进了影视部副主任李国庆的办公室。

李国庆五十岁上下,戴着金丝眼镜,面容白净,穿着熨帖的白衬衫,与风尘仆仆的许愿二人形成鲜明对比。他客气地请两人坐下,秘书端上茶水,礼节周全,却带着体制内特有的距离感。

“许导,久仰大名。您的作品都是响当当的。”李国庆扶了扶眼镜,语气平和,“这次转向电视剧,还是军事题材,我们都很关注。”

“李主任过奖。”许愿不卑不亢,“《亮剑》是我们团队倾注心血的作品,希望能得到央视这个平台的检验。”

寒暄过后,切入正题。周卫国连忙将准备好的五集样片母带和相关文件递上。李国庆接过,随手翻了翻文件,目光在“三十集”、“单集42分钟”上停留片刻。

“许导,周制片,不瞒你们说,现在台里对电视剧,尤其是重大题材的剧,要求非常高。”李国庆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变得郑重,“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三性统一,是硬指标。《亮剑》这个本子,我们前期论证过,李云龙这个人物,很有特点,但也……很有争议度。他身上的‘匪气’,和传统的高大全英雄形象,不太一样。”

许愿心下了然,这是审片的关键点之一。他沉稳回应:“李主任,我们认为,李云龙的‘匪气’,恰恰是他生命力和真实感的来源。他来自底层,有缺点,会犯错,但骨子里的爱国情怀、军人的血性和亮剑精神,是贯穿始终的。这种有血有肉、接地气的英雄,或许更能打动今天的观众,也更能体现我们军队在艰苦岁月中成长的复杂性。”

李国庆不置可否,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艺术创新值得鼓励,但尺度把握是关键。台里审片委员会由各方面专家组成,眼光很挑剔。而且,排期是个大问题。”他翻开桌上的台历,“八一建军节马上到了,重点剧目是总政的《钢铁年代》。九月初是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纪念,重点剧目是《太行山上》… …《亮剑》如果想上星播出,至少要等到九月中下旬,甚至十月以后了。”

周卫国一听就有些急:“李主任,九月中下旬… …那热度就…”

许愿用眼神制止了周卫国,他看向李国庆,语气依旧平稳:“李主任,排期我们尊重台里的安排。但我们对自己的作品有信心。《亮剑》不仅仅是一部战争片,它更是一部关于军人精神、关于民族气节的片子。我相信审片委员会的专家们能看到它的价值。如果能安排在八月中下旬,贴近抗战胜利纪念日,或许能形成一个持续的观看热点,社会效益和播出效果可能会更好。”

李国庆沉吟了片刻,许愿的冷静和条理显然给他留下了印象。“这样吧,”他最终说道,“样片和材料我先收下,会尽快安排上会评审。评审结果出来,我们再看排期。许导,你们先回去等消息,保持沟通。”

离开央视大楼,周卫国长长吐出一口气,后背的衬衫已经被汗水浸湿。“老大,这… …这就完了?排期还是没准信儿啊!”

许愿看着长安街上川流不息的车流,目光深远:“第一步,踏进去了。接下来,就是等,以及… …”他顿了顿,“我们不能干等。”

回到太原的临时驻地,许愿立刻召集了核心团队。

“央视那边在走流程,但我们不能把宝全押在一条线上。”许愿站在白板前,上面已经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宣传计划,“舆论,要先行造势。”

一场围绕《亮剑》的立体宣传攻势,在许愿的指挥下,悄然拉开序幕。

许愿亲自执笔,以“着名作家、导演许愿”的名义,撰写了一篇题为《亮剑:寻找失落的精神》的长文。文章回顾了他创作《亮剑》的初衷,剖析了李云龙这个“**型”英雄的时代意义,并首次披露了剧组在山西实地拍摄的艰辛与追求真实的细节。这篇文笔犀利、观点鲜明的文章,被他通过多年积累的人脉,同时投放给了《人民日报》(文艺版)、《中国青年报》、《文艺报》等数家权威媒体。七月二十五日起,这篇文章陆续见报,迅速在文化界、评论界和关注军事题材的读者中引发热议。“许愿”、“亮剑”、“李云龙”成为关键词。

许愿敏锐地意识到互联网正在崛起的能量。他让团队联系了新浪、搜狐、网易等几大门户网站的文化频道和军事频道,提供了大量精美的剧照、拍摄花絮、主创访谈视频。特别是李云龙(李幼斌饰)几张目光坚毅、硝烟满身的剧照,以及楚云飞(张光北饰)儒雅与锋芒并存的特写,在网络上被广泛转载。各大网站的娱乐头条开始出现“许愿蛰伏三年携《亮剑》归来”、“《亮剑》打造最‘糙’英雄李云龙”等吸引眼球的标题。同时,团队雇佣了专业的“水军”(网络推广人员),在各大军事论坛、贴吧有组织地发布关于《亮剑》剧情、人物的讨论帖,挑起观众的好奇与期待。

整个七月底到八月初,“亮剑”二字的热度在媒体的推波助澜下持续升温。关于李云龙究竟是“真英雄”还是“兵痞”的争论,更是让这部剧未播先火。这种广泛的民间讨论和媒体关注,无形中也形成了一种压力,传递到了央视审片部门和排期决策层。

八月五日,北京。

许愿和周卫国再次坐在了李国庆的办公室里。这一次,李国庆的脸色明显和煦了许多,甚至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许导,你们的宣传工作,做得很到位啊。”李国庆开门见山,手指点了点桌上几份刊登着《亮剑》报道的报纸,“台里领导也注意到了社会上的反响。审片委员会的意见已经出来了。”

许愿和周卫国的心都提了起来。

“总体来说,评价很高!”李国庆终于给出了肯定的答案,“委员会认为,《亮剑》人物塑造鲜明立体,剧情跌宕起伏,战争场面真实震撼,较好地平衡了艺术真实和历史真实的关系。尤其是李云龙这个角色,虽然有争议,但普遍认为其突破了以往英雄人物的创作窠臼,令人耳目一新,精神内核是积极向上的,符合主流价值观。”

许愿暗暗松了口气。

“至于排期…”李国庆推了推眼镜,露出了今天的重点,“经过台里综合考虑,以及……嗯,考虑到目前的社会期待和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的宣传氛围,决定将《亮剑》安排在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cctV-1)黄金强档播出。”

cctV-1!黄金强档!

周卫国激动得差点从椅子上跳起来。

“具体时间是,”李国庆看了一眼台历,清晰地说道,“2005年8月15日,晚八点零五分,正式首播! 每天两集连播。”

8月15日!抗战胜利纪念日的前一天!这个日期,意义非凡!

“太好了!感谢李主任!感谢央视!”周卫国连声道谢,声音都有些发颤。

许愿也站起身,郑重地向李国庆伸出手:“谢谢李主任和台里领导的信任和支持。我们保证,配合好后续的所有宣传播出工作。”

李国庆与许愿用力握了握手:“许导,片子是好片子,平台也给了。接下来,就看观众的反应了。希望《亮剑》真能像它的名字一样,亮出风采,创造佳绩!”

消息传回太原驻地,整个剧组沸腾了!压抑了数月的紧张、疲惫和不确定性,在这一刻全部化为欢呼和释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