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玄幻 武侠 都市 历史 科幻 灵异 游戏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小米阅读 > 都市 > 1978:买四合院娶女神成文豪 > 第243章 投稿收获出版社

平日里足以隔绝市声,保持一份作家所需的清静。然而,这两天,这份清静被彻底打破了。

自儿子许多鱼在家中举办了一场小书友会后,上海但凡与文学沾边的出版社,仿佛嗅到花香的蜂群,络绎不绝地找上门来。上海文艺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学林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林林总总,竟有不下十余家。访客的自行车、摩托车乃至少数几辆黑色轿车,时常在皋兰路这栋显眼的老洋房外排开,引得邻里侧目。

其中,来得最勤、姿态也放得最低的,是上海文艺出版社和收获杂志社的两名年轻实习编辑。

上海文艺出版社的陈远,是个戴黑框眼镜的清瘦男生,复旦中文系毕业不久,脸上还带着未脱的稚气和一股急于证明自己的执拗。他总是一身洗得发白的蓝衬衫,挎着个鼓鼓囊囊的帆布包,里面塞满了社里出版的最新期刊和一套精心准备的、关于许愿作品的市场分析报告。

收获杂志社的周晓枫,则显得沉稳些,同样是年轻人,眉宇间却多了几分书卷气的从容。他是华东师大文艺学硕士,穿着合体的浅灰夹克,说话不疾不徐,但眼神里的诚恳与对文学的纯粹热忱,藏也藏不住。他每次来,并不带过多资料,只是耐心地、一遍遍阐述《收获》在文学界的坚守与声誉,以及对许愿这样重量级作家新作的诚挚期待。

许愿坐在二楼朝南的窗户边,透过百叶窗的缝隙看着楼下偶尔驻足的访客,眉头微蹙。

刚刚完成初稿的《蛙》。这部以计划生育时代为背景,探讨生命、伦理与人性复杂性的长篇,凝聚了他许多心血,也注定会引起争议。交给谁,他一时陷入了犹豫。上海文艺实力雄厚,渠道广泛;《收获》则更像一块文学净土,格调高雅。龚雪端着新沏的龙井进来,轻轻放在桌上,看着丈夫困扰的样子,柔声道:“都是好出版社,看哪个更契合你这吧。”

几天后,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插曲发生了。收获出版社那位平日里言辞恳切的副主编亲自登门,寒暄之后,竟将主意打到了龚雪身上。他言辞巧妙,先是盛赞龚雪老师当年的艺术成就和独特气质,随后话锋一转,提了许多故友。

许愿当时未置可否,客客气气送走了客人。回到客厅,龚雪正插着花,抬头看他,夫妻俩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一丝荒谬,继而忍不住笑了起来。

又斟酌了两日。许愿独自在书房待到深夜,台灯的光晕笼罩着《蛙》厚重的手稿。他反复摩挲着稿纸的边缘,脑海里闪过上海文艺那份详尽却略显商业的市场报告,也闪过周晓枫谈起文学时那双发亮的眼睛。最终,他想起了《收获》多年来对纯文学的坚守,想起了它在中国文坛那份独特的、不容置疑的分量。《蛙》这样的作品,或许更需要一个能理解其文学内核而非仅仅看到市场潜力的地方。

五月二十八日上午,周晓枫再次准时叩响了皋兰路老洋房的铜门环。这一次,许愿没有让他多在会客室等候,而是直接将他引到了书房。

“周编辑,”许愿指着书桌上那摞用牛皮纸仔细包裹好的手稿,“这是《蛙》,你们拿回去看看吧。”

周晓枫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怔了一瞬,随即脸上涌起巨大的惊喜,连呼吸都急促了几分。他双手有些颤抖地接过那沉甸甸的包裹,像捧着稀世珍宝,紧紧抱在胸前,对着许愿深深鞠了一躬:“许老师!谢谢您!谢谢您的信任!我们……我们一定认真拜读,尽快给您答复!”

他甚至忘了平日里从容的告辞礼仪,抱着手稿,几乎是跑着离开了许愿家,跳上自行车,一刻不停地蹬往收获出版社驻地。

收获编辑部内,当周晓枫气喘吁吁地将《蛙》的手稿放在主编的办公桌上,并说明来历后,整个编辑部都轰动了起来。几位资深编辑立刻围拢过来,小心翼翼地拆开牛皮纸。

编辑部主任李敬泽率先拿起第一部分,读着读着,神色就变得凝重而兴奋:“好!太好了!许愿还是那个许愿!笔力更见老辣,这题材……够大胆,也够深刻!用‘蛙’的意象隐喻生育与生命,对人性的拷问鞭辟入里!”

老编辑程永新戴着老花镜,一边看一边拍大腿:“这个姑姑万心的形象,太丰满了!她既是政策的忠实执行者,又是传统接生婆,两种身份在她身上的撕裂与挣扎,写尽了时代的荒谬与个人的悲剧!这叙事结构也巧妙,通过蝌蚪的视角……”

“语言也极具爆发力,” 另一位女编辑钟红明补充道,“既有乡土的质朴粗粝,又不乏象征的诗意。尤其是对生育场面和生命消亡的描写,极具视觉和心灵冲击力。

审稿讨论异常热烈,但意见却出奇地一致。投票表决时,所有编辑无一例外地投下了赞成票。主编当场拍板:“签!立刻安排发稿!就上七月号头条!”

5月30日下午,周晓枫再次来到皋兰路。这一次,他步履从容,脸上洋溢着压抑不住的喜悦和自豪。在许愿那间洒满阳光的书房里,他郑重地传达了编辑部的决定。

“许老师,”周晓枫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颤,但努力保持着镇定,“编辑部一致认为,《蛙》是一部非凡的杰作,是我们近年来读到的最具震撼力和思想深度的长篇。编委会全票通过,决定在《收获》今年第七期,也就是七月一日出版的那一期,作为头条重点作品推出!版税条件,也完全按照您之前提的,这是合同草案,请您过目。”

许愿接过合同,并没有立刻翻看,只是平静地点了点头:“好,我知道了。辛苦了。” 这份从容,仿佛早已料到这个结果。

周晓枫完成使命,心满意足地告辞离去。

他前脚刚走不到半小时,后脚上海文艺出版社的陈远就来了。他似乎听到了风声,脸上带着失落和最后一丝不甘的期盼。年轻人站在书房门口,甚至忘了坐下,声音里带着几分可怜巴巴的哀求:

“许老师……真的……真的定给《收获》了吗?”他推了推滑下鼻梁的眼镜,语气急切,“我们社里真的非常有诚意,发行渠道我们比他们广,宣传资源也准备全力倾斜……许老师,您再考虑考虑行吗?哪怕……哪怕下一部作品优先考虑我们上海文艺?”

许愿看着这个几乎要哭出来的年轻人,心中略有感慨,但决定已下,不容更改。他温和但坚定地摇了摇头:“小陈,谢谢你们社的厚爱。只是《蛙》这部作品,我觉得《收获》可能更合适。下次吧,下次若有合适的作品,我们再合作。”

陈远眼神彻底黯淡下去,他张了张嘴,还想说什么,最终只是无力地垂下头,低声道:“我明白了,许老师……打扰您了。” 然后失魂落魄地转身离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